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怡帆
Chen, Yi-Fan
論文名稱: 以生態發展系統觀點看運動員生涯轉換之歷程
The Course of the Athlete Career Transitions:A Perspective of the Ecological of Human Development
指導教授: 程瑞福
Chen, Jui-Fu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8
中文關鍵詞: 生態系統理論生涯轉換運動員
英文關鍵詞: 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career transitions, athlet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59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38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欲瞭解臺灣運動員的成長歷程,並依據生態系統剖析運動員於生涯轉換中所處之情勢,進而提出研究結果與建議。研究方法採半結構式訪談,以經歷規範性/非規範性轉換的退休女籃運動員(共兩名)為研究對象,分別針對運動員本身與其家人、教練、隊友以及臺灣體育相關政策執行者進行訪談以蒐集資料。結果發現影響臺灣運動員成長環境之鉅觀系統包括:全民運動參與、對運動員之價值觀、升學主義及運動中的性別等層面;外部系統為:競技運動政策、升學辦法、體育班設置、能力與常態分班;中間系統有:球隊環境與個人發展性、球隊的驟變、重要他人走向等;微觀系統則是:住宿生活、以及家人、教練、隊友與個體之互動。建議在鉅觀系統方面:宣導運動附加功能力促全民運動普及、帶動企業投入體育活動與贊助、建立特殊族群運動習慣、運動場館的普及與永續經營、傳播媒體負起社會責任改善運動性別差異,除力求男女性均衡的報導外並避免歧視性的用語;外部系統方面:強化運動傷害防護的作用、厚植運動教練的專業訓練、增設運動心理諮詢服務之有效管道、重新省視運動員升學辦法並訂立學科要求、各級學校體育班確實督導追蹤;其他:教練、家長、教師間建立溝通橋樑有助運動員成長發展、從小培養運動員運動以外之能力以儲備自身競爭力。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tudy the athletes’ development in Taiwan and to analyze the challenges the athletes may encounter during their career transition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Two retired women's basketball players, who experienced the normative / non-normative transition, are the research subjects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material and relevant information are collected by adopting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hich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athletes, their families, coaches, teammates, and also the sports-related policy implementers in the Taiwan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analyzed result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impacts of Taiwan macroscopic system on the growing environment of athletes include the general sport participation, the social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toward athletes, the exam-oriented educational system, and genders in sports. For the external systems, the impacts are the sports policy, the education approaches, the sports class settings, and the ability and normality placement. For the intermediate systems, the environment of the basketball teams,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s, sudden changes within the teams, and the directions of significant other are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In addition, the living accommodation, as well as the individual's interaction with their families, coaches, and teammates are the main factors in the microscopic systems. With the above findings, th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macroscopic systems in Taiwan are 1) advocating sport additional functions to urge the popularity of general sports, 2) driving enterprises to invest in sports activities and sponsorships, 3) establishing sport routines within the special groups, 4) encouraging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sustainable operation of sports venues. Moreover, the media plays a key role to hol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minimize the differences in genders in sports. The expected efforts made by the media should include striving the reports balanced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d also avoiding the usages of discriminate terms. In terms of the external systems, it is recommended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e on preventing sport injuries, enhancing sports coaches’ professional training, establishing and increasing effective pipelines of sport counseling services, re-evaluating the choices of academic paths for athletes and setting clear academic requirements, and tracking school sports classes at all levels reliably. Other suggestions are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bridges between coaches, parents and teachers in order to help the athletes fully develop, and cultivating other personal capabilities other than sports to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since their childhood.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誌…………………………………………………………i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 研究課題:運動員之生涯轉換……………………………………...7 第四節 相關文獻……………………………………………………………..15 第五節 方法與流程…………………………………………………………..24 第六節 研究者角色…………………………………………………………..31 第七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32 第八節 名詞釋義……………………………………………………………..34 第九節 研究者自述…………………………………………………………..35 第貳章 生態系統理論要義及前導研究…………………………….46 第一節 生態系統理論要義…………………………………………………46 第二節 前導研究……………………………………………………………51 第三節 本章小結……………………………………………………………60 第參章 她們的成長………………………………………………….63 第一節 小靖的成長探究……………………………………………………..63 第二節 小樂的成長探究……………………………………………………..81 第三節 本章小結……………………………………………………………100 第肆章 鉅觀系統—巨輪與齒輪…………………………………….101 第一節 全民運動參與生態………………………………………………....101 第二節 對運動員之價值觀…………………………………………………109 第三節 升學主義影響下的運動員…………………………………………112 第四節 運動中的性別展演…………………………………………………117 第五節 本章小結……………………………………………………………122 第伍章 外部系統—牽一髮而動全身……………………………...123 第一節 競技運動政策……………………………………………………....123 第二節 升學辦法…………………………………………………………....134 第三節 體育班的設置………………………………………………………140 第四節 能力分班與常態編班………………………………………………146 第五節 本章小結……………………………………………………………149 第陸章 中間系統—環境對運動員的影響………………………….151 第一節 球隊環境與個人發展性……………………………………………151 第二節 球隊的驟變…………………………………………………………159 第三節 重要他人的走向……………………………………………………161 第四節 新環境的適應………………………………………………………162 第五節 本章小結……………………………………………………………168 第柒章 微觀系統與個體—重要他人與運動員之聯繫……...……169 第一節 球隊住宿生活……………………………………………………...169 第二節 家人與運動員……………………………………………………...176 第三節 教練與運動員……………………………………………………..,180 第四節 隊友之間…………………………………………………………...187 第五節 回到運動員自身…………………………………………………...192 第捌章 運動員生涯轉換之探究…………………………………...204 第一節 以生態發展論小靖之生涯轉換…………………………………....204 第二節 以生態發展論小樂之生涯轉換…………………………………....208 第三節 敞視運動員成長歷程……………………………………………....211 第玖章 結論與建議..………………………………………………...218 第一節 建構良好運動生態環境…………………………………………....218 第二節 研究建議…………………………………………………………....221 第三節 研究反思…………………………………………………………....222 參考文獻….…………………………………………………………………….…225 附件一 體育署辦理運動選手輔導項目表……………………………………..235 附件二 運動員相關輔助辦法表………………………………………………..237

    王震武、林文瑛(1998)。傳統與現代華人的「士大夫觀念」-階級社會的素僕心理學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10,119-164。
    王顯智(2003)。大學生運動傷害之分佈與再度傷害之危險因子。體育學報,35,15-24。
    吳海助(2002)。師院體育系學生如何充實現在、準備未來。大專體育,61,17-21。
    吳淑卿、解德春(2007)。大專甲組運動員的訓練、學業與生涯規劃。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5,1-8。
    呂碧琴(2009)。銘刻在身的痛:優秀女性運動員運動身體痛/苦經驗之敘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坤培(1999)。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活適應及影響選讀體育班因素之調查研究。臺大體育學報,3,179-238。
    李青芬、唐先梅(2007)。以發展理論及生態系統觀點探討家長對托育滿意度之看法─以臺北縣市公私立托兒所為例。幼教研究彙刊,1(1),42-62。
    李建興(2007)。落實運動選手培訓體制,重視績優選手生涯照顧—策略思維觀點。高峰論壇:臺灣體育運動10年之回顧與前瞻。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李昱叡(2011)。我國各級學校體育班發展之現況、挑戰與未來展望。學校體育,21(1),44-55。
    李慶生(1994)。中國醫藥學院運動績優生的問題與建議。國民體育季刊,23(4),48-51。
    沈緯鈞、李濟仲、廖主民(2014)。運動團隊默契的概念化。體育學報,47(2),205-220。
    周立祥(2002,10月4日)。臺灣籃球還有搞頭嗎。新台灣新聞周刊,341期。
    周麗玉(2006)。臺灣中小學教育改革問題。臺灣教育,639,2-9。
    季力康(2000)。應重視對大學學生運動員之輔導工作。大專體育,47,3-4。
    岳瀛立(2013)。跨國籃球運動員張嗣漢生涯轉換之個案硏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以君(2009,12月28日)。光打球不念書,棒球從根爛。聯合報,A5版。
    林光宏(2004)。棒球選手與教練之間的認知與互動關係。大專體育,70,27-31。
    林秀琴、黃中興(2013)。女性運動教練的處境。國北教大體育,7,30-34。
    林幸台(1990)。生活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五南。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03)。生涯輔導。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欣穎、陳樹屏(2012)。青少年划船選手運動傷害之調查。臺南大學體育學報,7,64-72。
    林雨柔、陳怡茹、萊素珠(2013)。從生態系統理論之配對關係初探新移民家庭子女之幼兒園適應。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7(1),77-94。
    林貴福、盧淑雲(1998)。認識健康體能。臺北:師大書苑。
    林德嘉 陳怡婷(2011)。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的定位與功能。國民體育季刊,40(2),17-21。
    林錫波、王榮錫、陳堅錐(2007)。運動性別刻板印象之探討。北體學報,15,164-172。
    林尚武(2006)。運動員教育的省思與生涯規劃的實踐。國民體育季刊,35(1),64-68。
    柯佳美(2003)。從生態觀點談影響特殊兒童的家庭因素及其因應之道。國教輔導,42(3),32-35。
    洪嘉文、詹俊成(2005)。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中華體育季刊,19(1),63-71。
    洪嘉蔆(2003)。運動新聞文本的性別意涵分析。國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洪鳳儀(1996)。生涯規劃自己來。臺北市:楊智文化。
    倪鳴香(2004)。童年的蛻變:以生命史觀看幼師角色的形成。教育研究集刊,50(4),19-44。
    徐育廷、王顯智(2005)。網球選手運動傷害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287-297。
    徐盟凱(2003)。中華民國八十九年至九十一年十五人制大專橄欖球選手運動傷害之調查研究。中華民國橄欖球協會。
    高三福、陳鈺芳(2006)。運動教練的教誨領導:高中運動團隊的個案研究。大專體育學刊,8(1),97-111。
    高秀蓉(2000)。生涯轉換之質性分析研究:以學士後教育學分班結業之教師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國立編譯館主譯(2008)。運動明星。臺北市: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
    張宏亮(1995)。運動績優保送生學習困擾及求助對象現況調查。大專體育,28,91-95。
    張芳全(2006)。一九九四年以降之臺灣教育 改革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8,221-240。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Matthew B. Miles. & A. Michael Huberman (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nd ed.).
    張俊一、林家傑(2012)。臺灣地區運動彩券發行現況與盈餘分配使用之探討。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6(2),15-28。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瑞興、蔡守浦、黃建人(2002)。不同性別之教練行為差異研究―以腳力教練為例。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1年度(上),309-317。
    張滿玲譯(1997)。社會心理學。臺北市:雙葉書廊。
    張銘麟(2011)。運動員生涯轉換-國中運動員2X2成就目標、自我決定動機與退出意圖、自我設限及幸福感之關係。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教育部(1993)。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初步規劃簡介。臺北市:教育部。
    莊清寶(2007)。運動績優生升學輔導制度之執行現況與未來展望,學校體育,17(2),6-16。
    許弘毅(2010)。撐竿跳高選手運動傷害與改善認知之研究。運動與遊憩研究,5(1),72-81。
    許健民(1998)。運動績優保送生的角色衝突。中華體育,12(2),10-13。
    連心瑜、高碧霞、羅美芳(2012)。生態系統理論於兒童肥胖防治之應用。長庚護理,23(3),3013-322。
    郭吉模(2003)。從「教改萬言書」看台灣十年教改。學校行政雙月刊,27,161-168。
    陳又琪(2009)。一個排球運動績優生在國立臺灣大學求學的經驗反思。學校體育,19(6),100-105。
    陳子威、石明宗(2009)。當韓國教練遇上臺灣球員:中華男籃隊總教練鄭光錫側寫。運動教練科學,16,91-102。
    陳子軒(2008)。公共電視運動轉播與國族認同建構-以公視王建民經驗與CBC的【Hockey Night in Canada】為例。新聞學研究,96,213-259。
    陳怡帆(2010)。游泳運動績優生就讀體育/非體育科系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帆(2013)。以生態系統觀點析論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與升學進路。體育學報,46(4),443-458。
    陳金定(2009)。移情現象之驗證:運動選手親子依附與教練-選手關係之因果模式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0(3),363-383。
    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恆霖、戴嘉南(2006)。生態系統觀中輟生輟學歷程案例分析研究。現代教育論壇,15,166-209。
    陳羿戎、王宗進(2010)。運動員知覺學業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臺灣體育學術研究總刊,48。39-54。
    陳勝凱、呂衍謀、林燕君、吳汶蘭、吳怡靜(2008)。國家級運動員運動傷害防護自我勝任能力。物理治療,33(4),219-227。
    陳敬吾、陳俊忠、王榮俊(1991)。持拍運動選手之傷害調查。體育學術研討會,389-400。
    陳詩欣(2005)。奧運金牌之路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34(4),64-67。
    陳寶億、曹校章、林昌國(2007)。高中(職)橄欖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球員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87-100。
    曾重凱(2006)。晚清科舉廢除後傳統士人的動向(1905-1926)。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瑞成(2011)。國民中學體育班課程綱要之規劃。學校體育,21(1),59-62。
    湯慧娟、宋一夫(2011)。團隊情緒與教練情緒領導。中華體育季刊,25(2),305-311。
    程瑞福(2011)。改變體育班本質的關鍵問題。學校體育,21(1),56-58。
    馮麗花(2003)。優秀運動員壓力來源及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中興(1999)。臺灣地區大專乙組游泳代表隊運動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杉楹(2010)。臺灣職業棒球選手職業生涯轉換因素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9(2),26-40。
    黃怡瑾(2002)。生涯規劃。臺北市:華泰文化。
    黃郁婷(2005)。運動閱聽人性別意識形態之研究-以第20屆亞洲攣球錦標賽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啟煌、楊瑞泉(1996)。體育系應屆畢業生運動傷害急救知識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7(1),21-33。
    楊明蓁、張詩婕、黃崇儒(2013)。女子超級籃球聯賽新人球員的生涯轉換經驗。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3(2),23-36。
    楊珮琳、林靜萍(2009)。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體育學報,42(3),67-80。
    葉麗琴(2001)。大學學生運動員生涯轉換前的生涯規畫與輔導。90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185-194。
    詹俊成、陳素青(2013)。落實運動員生涯輔導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7(1),31-38。
    廖清海(2007)。媒體體育運動內容中呈現的性別差異情形。中華體育季刊,21(3),94-102。
    廖逢錦(197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保送生」與「非保送生」在學期間學科及術科成就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集刊,3,124-147。
    廖鳳瑞(1994)。幼教課程研究的趨勢--生態系統理論的應用。家政教育,12(6),22-34。
    熊鴻鈞(2008)。兩性運動團隊文化再造之個案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3),15-26。
    劉于綺(2006)。以生態系統理論觀點探討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之友,47(4),48-56。
    劉正(2006)。補習在臺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1-34。
    劉和然(2006)。臺灣十年教改之回顧、省思與再出發。臺灣教育,637,16-23。
    劉國兆(2013)。升學主義、學校生活與課後補習:一群七年及國中生的課程觀。教育研究學報,47(2),73-98。
    劉照金(2013)。教育部體育署的組織架構。國民體育季刊,42(1),27-32。
    蔡謦任、季力康、游鎮安(2012)。青少年不同運動階段中社會支持的差異:來源與形式的探討。體育學報,45(1),31-42。
    鄭佩芬(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臺北:揚智文化。
    鄭炎坤(2008)我國高中橄欖球選手運動傷害之探討。2008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263-276。
    鄭雪霏、劉俊昌、黃雅文、黃亦清(1996)。健康生活-健康教學的內涵。臺北:心理。
    鄭維宜(2009)。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之質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黎暉(2006)。大專甲組體操選手運動傷害發生原因、處理方式與預防策略之研究。藝術學報,79,215-230。
    賴玠豪、顏克典、楊榮俊(2012)。運動傷害後的心理創傷與心理復健對策。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20,38-44。
    賴珊珊(2004)。運動員滿意度、團隊支持對運動承諾、團隊凝聚力、離隊傾向及練習表現之影響:以大專乙組游泳選手為例。大專體育學刊,6(2),119-130。
    賴素玲、賴素英、張敬堂(2009)。國內大專甲組網球選手球齡、啟蒙教練、階段教練及現任教練之研究。休閒保健期刊,2,221-236。
    謝明輝、高三福(2006)。從組織文化到運動團隊文化:研究的回顧與整理。大專體育,85,92-97。
    謝璟婷(2007)。從生態系統理論談青少年的自殺成因及預防策略。諮商輔導,260,7-13。
    鍾怡純、闕月清(2008)。籃框外的天空─女性運動員支升學與就業個案研究。師大學報,53(3),179-201。
    韓凱檉、黃瑞峯、黃聖夫(2011)。生涯轉換心理量表之編製研究,台灣心理諮商季刊,3(2),15-35。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楚瑛(2002)。一個臺北市私立幼稚園的改變—生態系統理論的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5,279-306。
    顏瑞隆、張正芬(2012)。從生態系統理論談自閉症學生的學校適應。特殊教育季刊,124,11-19。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ical systems. 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 6, 187-249.
    Hardy, C. J., & Crace, R. K.(1990). Dealing with injury. Sport Psychology Training bulletin, 1(6), 1-8.
    Hopson, P., & Welbourne, L. (1991). Adult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7(2), 72-86.
    Howe, K. R., & Eisenhart, M. (1990). Standards f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A prolegomeno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4), 2-9.
    Rhodes, S. R., & Doering, M. (1989). Change careers: A qualitative study.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7, 316-333.
    Riemer, B. A. Beal, B., & Schoreder, P. (2000). The influences of peer and university culture on female student-athletes’ perceptions of career termina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social isolation. J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3(4), 364-378.
    Stambulova, N. B. (1994). Developmental sports career investigations in Russia: A post-perestroika analysi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8, 221-237.
    Stambulova, N. B. (2000). Athlete’s crise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31, 584-601.
    Stambulova, N., Alfermann, D., Statler, T., & Côté, J. (2009). ISSP Position Stand: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s of Athle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7, 395-412.
    Super, D. E., & Hall, D. T. (1978). Career development: Exploration and planning, In M. R. Rosenzeig, & L. W. Porter, (Ed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ry, 29, 333-372.
    Tomislav, S., Bojanic, I., Hannafin, J., Darko, H., Domagoj, D., Marko, P.(2009). Traumatic and Overruse Injuries Among International Elite Junior Rower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 Medicine, 37(6), 1193-1199.
    Walther-Thomas, C., Korinek, L., McLaughlin, V. L., & Williams, B. T. (2000). Collaboration for inclusive education: Developing successful programs.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Wylleman, P., & Lavallee, D. (2004).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on transitions faced by athletes. In M. Weiss (Ed.), Developmental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A lifespan perspective (pp. 507-527).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ylleman, P., De Knop, P., Ewing, M. E., & Cumming, S. P. (2000). Transitions in youth sport: A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D. Lavallee & P. Wylleman (Eds.), Career transitions in sport: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unker, V. G. (2006). Career counseling: A Holistic approach (7th ed.). Belmont, CA: Brooks/ Cole Publishing.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網站(2014年4月25日)。https://www.caac.ccu.edu.tw/cacportal/index.php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網站(2014年4月25日)。http://www.jbcrc.edu.tw/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2014年4月25日)。http://law.moj.gov.tw/
    邱惠恩(2014年2月25日)。推企業贊助運動,教部減稅加媒合。台灣醒報網站https://tw.news.yahoo.com/%E6%8E%A8%E4%BC%81%E6%A5%AD%E8%B4%8A%E5%8A%A9%E9%81%8B%E5%8B%95-%E6%95%99%E9%83%A8%E6%B8%9B%E7%A8%85%E5%8A%A0%E5%AA%92%E5%90%88-230256109.html
    孟慶慈(2009年7月7日)。X王XXX淪為公園臨時工。取自自由時報電子報網站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316880
    曾曉(2013年7月9日)。大陸千萬價碼挖角溫網冠軍謝淑薇。取自文匯網訊http://news.wenweipo.com/2013/07/09/IN1307090038.htm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網站(2014年4月25日)。http://www.edu.tw/
    Dean(2012,10月25日)。王維中的復健之路。取自旅美幫網站http://www.mlbtw.net/2012/10/25/291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