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湘琳
Huang, Hsiang-Ling
論文名稱: 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問題與解決方案
Recess activit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指導教授: 卓俊伶
Jwo, Jun-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9
中文關鍵詞: 課間活動身體活動阻礙因素
英文關鍵詞: recess activities, physical activities, constraint facto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5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問題與解決方案
    2015年7月
    研 究 生:黃湘琳
    指導教授:卓俊伶

    摘要
    落實課間活動及校園晨間健身活動是教育部2002年學校體育發展中程計畫之一,從2000年推出「體適能333」、2007年的「快活計畫210」再到2014年的「SH150方案」,無非是想增加學生在校運動的時間,藉以提昇運動成就、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促進健康體適能為目標。本研究旨在瞭解課間活動實施現況及實施過程中所遭遇之阻礙因素,並且進一步提出解決方案。本研究以國民小學的校長、主任、體育組長、體育教師及班級導師為研究對象,採深度訪談法進行資料蒐集,經整理與分析,發現:一、實施現況部分:(一)時間為每天第二節與第三節課間20分鐘下課時間;(二)實施內容大致分為跳繩、跑步、球類及進行新式健康操活動,並由體育任課老師負責相關活動指導; (三)體育組負責規劃、值週導護老師負責集合,各導師協助;(四)實施場地為中庭、操場等;二、阻礙因素部分:(一)導師方面:增加負擔、影響下課休息時間及部分導師配合願意不高;(二)行政方面:部分行政人員時間無法配合;(三)活動內容方面:制式、限制過多;學生對於強制性之課間活動參與意願低落,或有些學生必須留在教室訂正作業;(四)場地方面:學校場地不足,空間過於狹小;三、解決方案部分:(一)導師方面:時間精確的掌控及健康促進的概念能提高導師配合願意;(二)行政方面:行政人員規劃愈完善愈加可達成各人員的配合;(三)活動內容方面:制式、限制不宜過多,讓每個學童都能離開教室活動;(四)場地方面:學校場地宜劃分清楚,善用剩餘空間。

    Recess activity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July, 2015
    Author: Huang, Hsiang-ling
    Advisor: Jwo, Jun-ling

    Abstract

    Implementation of class break activity and school morning fitness exercise is one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2002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mid-term development plan, which starts with “Fitness 333” of 2000, “Easyliving 210” of 2007, then “SH150” of 2014. These are intended to increase students’ activity time spent within school, thus improving their sport achievement, forming a habit of exercising regularly, and improving their fitness. This study examines school principals, directors, section chief of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teachers, and class teachers by in-depth interviews. After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zation, it is found that: 1. implementation status: (1). activity time taken is between the 2nd and the 3rd class 20-mins break daily; (2). implementation context includes jumping rope, running, ball sports, and new form of circuit exercise lead by physical teachers; (3). s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on weekly duty, and class teacher is responsible for planning, gathering, and assistance respectively; (4). implementation area can be the hallway, fields, etc; 2. impedance faced: (1). class teacher: increment of loads, break time affection, and low enthusiasm in some teachers; (2). administrative staff: some cannot afford the time spent; (3). activity context: routined and too much regulations, students have low participation will for mandatory class break activities, whereas some has to stay in class for homework correction; (4). area selection: limited and small space within school; 3. solution: (1). class teacher: precise handling of time and conception of health improvement can raise class teachers’ will to cooperate; (2). administrative staff: completeness of administrative staff’s planning can increase participation in every aspect; (3). activity context: removal of routine and constraints, and allow each student to exercise instead of staying inside classrooms; (4). area selection: bette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 表次……………………....………………………………………………….........…..…viii 圖次………………………..…………………………………................……….……i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名詞解釋..…...…………………...……..……………..…………….......3 第四節 研究範圍............…...…...…..……………………...……………4 第五節 研究限制.........…...………...…..……..…………...………………4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5 第貳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課間活動之歷史沿革與體育意涵.…...…...……….......……..6 第二節 社會結構變遷與課間活動...…………..…………...……......……..7 第三節 課間活動的實施現況…...………......….……………….....……………11 第四節 政策性健康計畫在課間活動.........…...……....…..…………13 第五節 文獻小結…...…..................……….…...…………..………14 第參章 方法........…...…………….....…......……….…..…………………15 第一節 方法探討..................………………....…...…...……..16 第二節 研究對象..................………………....……......……..17 第三節 研究步驟......................………………...………..……..20 第四節 資料彙整與分析..................….………..…......………22 第五節 研究倫理…...…........................……...…..………25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28 第一節 國小課間活動實施現況.….............……..………....……….28 第二節 國小實施課間活動之阻礙因素………..……..……...……...…….…..35 第三節 國小課間活動阻礙因素之解決方案...……........………………………4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49 第一節 結論.……......……..............…………...……….…...…...49 第二節 建議...…………...……................................50 引用文獻...............................................54 附錄...................................................61 附錄 同意書............................................61

    引用文獻

    方德隆(2000)。九年一貫課程學習領域之統整。課程與教學季刊,3(1),1-18。
    江季蓁、劉影梅、何卓飛、洪嘉文、呂生源(2009)。不同國家兒童及青少年身體活動的推薦量與政策比較(電子版)。國民體育季刊,38 (3)。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建國百年體育專輯-學校體育篇。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汪光慧(2004)。諮商師生涯轉換之質性研究:細說生命轉彎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谷祖梅(2008)。臺北市公立國中學生參與晨(課)間運動態度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臺北市:三民。
    呂金榮(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吳永祿(1996)。臺北市國民小學游泳池規劃設計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
    吳芝儀(2001)。資料分析。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臺北市:濤石。
    林玉體(2002)。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文南圖書。
    林月華(2011)。桃園縣國小晨間操與課間操規劃情形及教師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林佳霓(2008)。彰化縣國民小學學童下課時間運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錦明(2001)。臺北縣國民小學健身運動及課間運動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沈憲政(2004)。國小健身操推行的回顧與展望。學校體育,14(5),74-78。
    邱連娣(2008)。課間快走運動對國小學童記憶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范春源(1997)。戰後台灣小學體育科教育演變之研究-民國34年- 83年。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秦夢群(2014)。教改20年成效之檢視與反省。教育研究月刊,14(9),10-17。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方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臺北市:巨流。
    高士國(2003)。落實「健康與體育」課程的革新:重視學童運動的權利。國教新知,49,(3)。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教育部(1999)。推動三三三學生體適能向前走活動。教育部公報,289,51。
    教育部(2002)。學校體育發展中程計畫。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6)。教育部95年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成果報告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教育部(2007)。960720公告版快活計畫,臺體(一)字第0960108965號函。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7)。快活計畫。臺北市:作者。
    畢恆達、林育群(2005)。人與環境研究電子報HERS。環境心理學小辭典。2006年12月3日,取自http:// www.bp.ntu.edu.tw/WebUsers/hdbih/電子報第十期.htm。
    畢恆達(2010)。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臺北市:小畢空間。
    黃文忠(1992)。運動設施規劃之重要性。國民體育季刊,21(4),15。
    黃幸玉(2007)。「向東洋魔女挑戰」:一位前女子排球運動員運動生涯之敘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金柱(2002)。孩童身體活動參與的內在動機策略。研習資訊,19(4),55-61。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教育。
    黃嘉雄(2015)。再思考議題課程的性質: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程規劃之重要課題。教育研究月刊,250,18-30。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臺北市:學富。
    黃耀榮(1990)。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計畫及設計問題之調查研究。臺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籌備處編輯委員會。
    湯志民(1991)。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畫、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湯寶玉(2010)。臺北市國小學童課間運動實施滿意度、學習態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掌慶維(2012)。建構優質學校體育課程與活動。學校體育,128,33-37。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0a)。兒童體位之評定及影響因素。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文獻回顧研析計劃。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0b)。論壇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委員會文獻回顧研析計畫-兒童之肥胖問題與對策。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門牽(2007)。國小學童下課時間身體活動類型與影響因素的年齡與性別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鴻雁(2000)。台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8,75-81。
    許義雄(2010)。我國學校體育現況與展望。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許裕陞(1997)。國小課間運動的編排原則與方式。台灣省學校體育,7(4),12-24。
    溫密欣(2008)。高雄縣某國中影響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薛銘卿(1996)台北國小學童休閒活動與興趣取向、參與狀況及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北體學報,5,189-200。
    葉憲清(1996)。四所城鄉國中體育經營現況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1-14。
    葉憲清(2005)。學校體育行政。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淑雲(2005)。國小學童課間身體活動強度與體適能表現暨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管敏華(2007)。臺北縣市國民中小學課間操 (含晨間操)實施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5)。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9)。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董媛卿(1994)。在學校裡如何進行「遊戲治療」。臺北市: 教育資料文摘。
    趙麗雲(2002)。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暨發展策略。國家政策論壇,4,36-44。
    劉人豪(2014)。樂趣化跳繩運動之體適能教育課程設計。學校體育,144,96-103。
    劉立宇(1995)。國小高年級學童運動頻率對體適能的影響。體育學報,20,433-442。
    樊正治(2004)。體育通史新論。臺北市:正中。
    蔡敏玲(2002)。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呈現: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臺北市:桂冠。
    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學。臺北市:商務。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二版)。臺北市:巨流
    謝銘燕(1999)。新舊健身操的比較。國民體育季刊,28(4),4-10。
    Blatchford, P., & Pellegrini, A. D.(2003). The child at school : Interactions with peers and teacher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Fair-Clough, S., & Startton, G. (2005). Physical education´s contribution to young people´s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Healthy Education Research, 20(1), 14-23.
    Myers, A. M., Weigel, C., & Holliday, P. J. (1989). Sex and age linked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dulthood. 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0, 256-261.
    Pellegrini, A. D., & Bjorklund, D. F. (1996). The role of recess in children's cognitive performanc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1, 181-187.
    Scanlan, T. K., & Simons, J. P. (1992). The construct of sport enjoyment. In G. C. Roberts (Ed.), Motivat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 ( pp. 199-215).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canlan, T. K., & Lewthwaite, R. (1986). 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etition for male youth sport participants: IV. Predictors of sport enjoyment.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 25-35.
    Singaravelou, P., & Sorez, J.(2012)。運動帝國-文化全球化的史記(羅潯德譯)。臺北市:河中文化。
    Tappe, M. K., Duda, J. L ., & Ehrnwald, P. M. (1989). Perceived Barriers to Exercise Among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59(4): 53-5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