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佑儒
論文名稱: 南菁書院與晚清的學術和教育發展
Nanjing(Southern Quintessence) Academy and Development of Scholarship and Educ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黃克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6
中文關鍵詞: 南菁書院胡適黃體芳左宗棠王先謙黃以周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7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晚清江陰縣的南菁書院為研究核心,分析南菁書院與晚清學術和教育發展的關係,並藉此觀察民初學人其學術根基中的傳統面向,以及對現代學術和教育變革的適應面貌。江陰縣從晚明以來便是江蘇省學政駐節之地,歷來也成為江南的學術重鎮,並發展出許多重要的書院,其中,乾嘉時期的暨陽書院正是代表。然而隨著太平天國的戰火威脅,江陰縣各處的文教機構也遭致破壞。戰後,在同治中興一連串的地方文教重整的運動中,南菁書院在學政黃體芳(1832-1899)與總督左宗棠(1812-1885)的倡建與支持下,成為江南地區新興的文教重心。嗣後,繼任的王先謙(1842-1917)和山長黃以周(1828-1899)不斷推動各項學術和教育活動,使南菁書院培育了許多晚清民初的飽學士子,其中,黃以周的「實是求事、莫作調人」更成為書院教育的治學宗旨,並影響南菁書院出身的士子甚鉅,也引起胡適(1891-1962)對南菁書院的關注。
    除了導論與結論外,第二章觀察江陰的學術空間及南菁書院成立的時空背景和過程,並聚焦討論黃體芳與左宗棠等人對於江陰文教秩序重整的實踐,以及南菁書院建制背景中的教化意義。第三章分析王先謙、黃以周等人的學術理念和教學實踐,本章藉由探討王氏發放《勸學瑣言》、編纂《皇清經解續編》、《南菁書院叢書》,以及黃氏在書院內的教學和課作文本的刊刻等各種文教活動,從而釐清王黃二人如何將江陰縣與南菁書院建構成江南的學術重鎮。第四章則從南菁書院學生的求學札記、日記和課作等文字為線索,來描述他們在書院生活的真實面貌以及書院山長對他們的影響。
    經由本文的研究,將可理解晚清士人如何在地方文教機構上推廣自身認同的學術理念,從而在學術研究和教育實踐上適應時代的變遷。

    第一章、導論 ……………………………………………………………1 第一節、研究緣起…………………………………………………………………………… 1 第二節、研究回顧與研究問題 ……………………………………………………………… 6 第三節、研究文獻 …………………………………………………………………………… 21 第四節、研究途徑與架構 …………………………………………………………………. 27 第二章、南菁書院與江陰縣的文教場域 …………………………… 30 第一節、道咸之前的江陰文教機構 ……………………………………………………. 32 一、江蘇學政及其衙署 ……………………………………………………………………… 34 二、廟學及其文獻的書寫者 …………………………………………………… 39 三、書院士人與學政之交流 …………………………………………………… 41 第二節、同治中興與南菁書院的創建 ………………………………………… 47 一、烽火江陰與戰後重建 ……………………………………………………… 48 二、黃體芳與南菁書院的創建 ………………………………………………… 51 三、左宗棠對南菁書院的支持 ............................................................................ 59 小結 ………………………………………………………………………………………………………………… 69 第三章、南菁書院的學術風範 ……………………………………… 72 第一節、王先謙的文教事業 ……………………………………………………………… 77 一、《勸學瑣言》的人文教化 …………………………………………………… 78 二、南菁書局的成立與《皇清經解續編》的編纂 …………………………… 88 三、《南菁書院叢書》的編纂 …………………………………………………… 96 第二節、黃以周的學術理念與教育實踐 ……………………………………… 99 一、黃以周的學術與生平 ……………………………………………………………………………… 101 二、「同尊鄭朱」與「博文約禮」的儀式性實踐 …………………………… 106 三、「實事求是,莫作調人」的教學理念和實踐 …………………………… 117 四、課作之文的編輯…………………………………………………………… 126 小結 ……………………………………………………………………………………………………………… .132 第四章、南菁書院的教育傳衍 ………………………………………………………135 第一節、學生生活與日後發展 …………………………………………………………………… 137 一、學生的經濟來源 ………………………………………………………… 137 二、學生群體的互動 ………………………………………………………… 141 (一)趙椿年的南菁同學人數統計……………………………………… 141 (二)胡適與趙椿年的南菁交友網絡…………………………………… 149 (三)唐文治與吳稚暉的南菁交友網絡………………………………… 157 (四)分歧的日後發展…………………………………………………… 163 三、學生的讀書生活 ………………………………………………………… 166 (一)教學相長的問學風氣……………………………………………… 166 (二)學生的讀書紀實…………………………………………………… 169 第二節、課作文本的分析 …………………………………………………… 177 一、文集作品的數目、作者與著作類型之統計 …………………………… 178 二、課作文本的內涵分析 …………………………………………………… 183 (一)南菁書院課作之文的性質………………………………………… 183 (二)「實事求是,莫作調人」的理念傳衍 …………………………… 187 (三)門戶之見與漢宋問題……………………………………………… 194 小結 …………………………………………………………………………………………………………….. 199 第五章、結論 ……………………………………………………………………………… 203 第一節、胡適所想像的「南菁書院」 ……………………………………… 203 第二節、傳統學術社群的多元可能性 ……………………………………………………….. 207 附錄……………………………………………………………………………………………… 219 附錄一、與暨陽書院同時期的江陰縣書院 ……………………………………………… 219 附錄二、南菁書院的建制…………………………………………………… 220 附錄三、《南菁講舍文集》的目錄彙整 …………………………………… 221 附錄四、《南菁文鈔二集》的目錄彙整 …………………………………… 233 徵引書目 ……………………………………………………………………………………. 247

    一、史料(依筆劃排列)
    《人文》(復刊)
    《現代評論》
    《嶺南學報》
    《中和月刊》
    丁福保,《疇隱居士自訂年譜》(無錫丁氏藏版),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2004,期197。
    丁福保,《疇隱居士自傳》,上海:詁林精舍,1948。
    丁福保,《疇隱居士學術史》,上海:詁林精舍,1949。
    中國史學會主編,《太平天國(五)》,上海:上海人民,1957。
    王先謙,《王先謙詩文集》,湖南:嶽麓書社,2008。
    王先謙,《虛受堂書札》,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王先謙,《虛受堂文集》(清光緒二十六年刻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先謙,《漢書補注》,清光绪二十六年長沙王氏虛受堂刊本。
    王先謙,《勸學瑣言》,光緒年間刊本。
    王先謙編,《王先謙自訂年譜》(清光緒34年刻本),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冊179。
    王昶,《天下書院總志》,台北:廣文書局,1974。
    王崇煥,《王文敏公年譜》,山東:山東大學,2002。
    王逸明,《定海黃式黃以周年譜稿》,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司馬遷撰、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
    左宗棠,《左宗棠全集》,長沙:嶽麓書社,1996。
    申報館編,《最近之五十年》,上海:申報館,1923。
    寺内潁、兒崎為槌原著;白作霖譯,《小學各科教學法》,上海:文明書局,1903。
    朱自清,《經典常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朱壽朋,《東華續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09,冊385。
    朱熹,《晦庵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朱熹,《論語集註》,影印古籍《乾隆御覽本四庫全書薈要‧經部》。
    江慶柏主編,《清代地方人物傳記叢刊》,揚州:廣陵書社,2007。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校慶辦,《南菁校友錄(1882-2002)》,江蘇:南菁高級中學,2002。
    何齡修編,《孟心史學記:孟森的生平和學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吳棠,《重刊詁經精舍文續集》,收於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5。
    吳稚暉,《吳稚暉先生全集》,台北: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9。
    吳馨、姚文桐等編,《民國上海縣志》,香港:蝠池書院出版社,1936。
    李正昌等,《江陰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李申譯註,《四書集注全譯》,成都:巴蜀,2001。
    李兆洛,《養一齋文集》(道光甲辰年刻本),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冊1495。
    李兆洛,《養一齋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李兆洛,《養一齋詩文集》,清光緖四年(1878)重刋本。
    李兆洛,《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李慈銘,《越縵堂文集》,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輯17。
    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上海:上海書店,2000。
    李鍾玨,《且頑老人七十自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汪兆鏞、錢儀吉,《碑傳集三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汪榮寶,《汪榮寶日記》,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
    汪榮寶,《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
    汪榮寶,《新爾雅》,上海:上海文明書局,清光緒三十二年三版。
    沈濤,《江南聞見錄》,收入《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第242種。
    阮元,《揅經室集》(涵芬樓四部叢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3。
    阮元,《揅經室一集》(清道光阮氏文選樓刻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77。
    阮元,《揅經室二集》(清道光阮氏文選樓刻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77。
    阮元,《揅經室再續集》(清道光阮氏文選樓刻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477。
    阮元、王先謙等,《正續清經解》,江蘇:鳳凰出版社,2005。
    阮元等編,《詁經精舍文集》,收入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5。
    呤唎(Lindley, A. F.);王維周譯,《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周振甫譯注,《周易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
    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南菁書院製,《南菁書院課藝》,收入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1。
    姚奠中、董國炎編,《章太炎學術年譜》,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恒幕義,《清代名人傳略》,青海:青海人民,1990。
    柳詒徵,《江蘇書院志稿》,收入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
    胡頌平編著,《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冊7。
    胡適,《胡適手稿》,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1968。
    唐文治原著、王桐蓀等編,《唐文治文選》,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5。
    唐文治,《茹經堂文集》(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輯,卷31-34;民國五十九年中國文獻出版社用茹經堂叢書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
    唐文治著、唐慶詒補,《茹經先生自訂年譜正續篇》,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
    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
    徐日仁、錢洪甫等編,《王文成公全書》,收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明隆慶刊本,1929。
    徐世昌等編,《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徐珂,《清稗類鈔.經術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班固,《白虎通義》,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冊251。
    班固,《漢書》,《武英殿二十四史》,乾隆四年校刊。
    高時良,《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洋務運動時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勒德洪等纂,《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國史學會主編,《戊戌變法資料》,上海:神州國光社,1953,冊二。
    國史館編,《清史列傳》,台北:明文書局,1985。
    國家圖書館,《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北京:線裝書局,2003。
    康有為,《長興學記》,廣東:廣東高等教育,1991。
    張一麐,《古紅梅閣筆記》,上海;上海書店,1998。
    張之洞,《書目答問》(光緒五年(1879)貴陽刊本),《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安徽:安徽教育出版,2002。
    張之洞,《張之洞全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張元濟,《張元濟書札》,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張文虎,《舒藝室隨筆》,瀋陽市:遼寧出版社,2003。
    張君勱等,《科學與人生觀》,台北:問學出版社,1977。
    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張錫恭,《茹荼軒文集》(民國十二年華亭封氏簣進齋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張錫恭,《荼茹軒續集》(民國三十八年鉛印雲間兩徵君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張朋園等訪問、潘光哲紀錄,《任以都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曹元忠,《箋經室遺集》(民國三十年吳縣王大隆學禮齋鉛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曹元弼,《復禮堂文集》(據民國六年(1917)刊本影印),台北:華文書局,1968。
    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編續編.禮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章太炎,《太炎文錄初編文錄》,上海:上海書店,1992。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冊1。
    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陳大康彙整,《張文虎日記》,上海:上海書店,2001。
    陳延恩、李兆洛等,《江陰縣志》(道光二十年刊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陳思修、繆荃孫纂,《民國江陰縣續志》,南京:江蘇古籍,1991。
    陳書良選編,《梁啟超文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陳康祺,《郎潛紀聞三筆》,北京:中華書局,1990。
    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北京:中華書局,1990。
    陳慶年,《橫鄉山人文稿》,收入林慶章等編《民國文集叢刊》,台中:文听圖書,2008,第一編。
    陳澧,《東塾續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陳衡哲,《小雨點》,上海:新月書店,1928。
    陳衡哲,《小雨點》,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 1980。
    陶澍,《陶文毅公全集》(清道光二十年兩淮淮北士民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2。
    陶澍,《蜀輶日記》,長沙:岳麓書社,2010。
    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光緒八年,十萬卷樓藏版。
    麥仲華,《皇朝經世文新編》,上海:上海譯書局,1898。
    傅增湘,《靜嘉堂文庫觀書記》,北京:學苑,2009。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與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森冈常藏原著;白作霖譯、蔣維喬校,《各科教授法精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09。
    湯志鈞,《章太炎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舒新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北京:新華書店,1985,上冊。
    費行簡,《近代名人小傳》,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
    馮士仁修、徐尊湯等纂,《江陰縣志》(明崇禎十三年刻本)載《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國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3,冊14。
    馮飛編,《思緘公年譜》(影印民國25年(1936)排印《莊氏族譜》本),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市:北京圖書館,1999,冊192。
    黃以周,《儆季文鈔》(清光緒二十年江蘇南菁書院刻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冊708。
    黃以周,《禮經通故》,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冊11。
    黃以周等編,《南菁文鈔二集》,收於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1。
    黃以周等編,《南菁講舍文集》,收於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1。
    黃宗羲,《南雷文定》,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黃體芳,《黃體芳集》,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4。
    搶救民間家書項目組委會編輯,《任鴻雋、陳衡哲家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楊士奇,《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楊天寧撰,《周禮譯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楊愷齡,《民國鈕惕生先生永建年譜》(新編中國名人年譜集成第13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
    楊愷齡編,《吳稚暉先生紀念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溥良等編,《南菁札記》,清光緒甲午江陰使署刊本。
    葉昌熾,《奇觚廎文集》(民國十年刻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766。
    葉夢珠,《閱世编》,台北:木鐸,1982。
    葛士浚,《皇朝經世文續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廖世承等編,《東大附中道爾頓制實驗報告》,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年。
    趙萬泉主編,《孫儆年譜》,成都:成都時代,2012。
    趙錦,《嘉靖江陰縣志》,寧波: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1963。
    趙曦明,《江上孤忠錄》,收入《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第258種。
    劉聲木,《萇楚齋五筆》(民國十八年排印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
    劉韻珂、胡敬,《詁經精舍文續集》,收於趙所生、薛正興編,《中國歷代書院志》,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冊15。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台北:明文書局,1985。
    蔣彤,《武進李先生年譜、先師小德祿》,吳興劉氏嘉業堂,1913。
    蔣彤,《清季李申耆先生兆洛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
    蔣彤,《暨陽答問》,收入《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冊88。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第3卷。
    盧思誠、馮壽鏡等修,《光緒江陰縣志》,南京:江蘇古籍,1991。
    盧湘父,《萬木草堂憶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霍有光、顧利民編,《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年譜》,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
    戴廷杰(Durand, Pierre Henri),《戴名世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4。
    戴逸等,《清代人物傳稿》,遼寧:遼寧人民,2008。
    繆荃孫,《藝風老人日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繆荃孫,《藝風老人自訂年譜》(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51輯),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繆荃孫,《藝風堂友朋書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繆荃孫纂,《續碑傳集》,台北:明文書局,1986。
    韓菼、許重熙、戴名世等,《江陰城守紀》,收入《台灣文獻叢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第246種。
    嚴文郁編,《清儒傳略》,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嚴復撰,《嚴復幾道全集》(清光緒石印本),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冊779。
    顧震福,《小學鈎沈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二、近人專著(依筆劃排列)
    (一)中、日文專書
    于凌波,《中國近現代佛教物人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
    大久保英子,《明清時代書院の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197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等,《江陰明清學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台北:時報出版社,1985。
    包弼德(Bol , Peter K.)著,顏世安等譯,《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2000。
    史華慈(Schwartz, Benjamin I.)著,葉鳳美譯,《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南京:江蘇人民,2010。
    左舜生,《中國近代史話初集》,台北:傳記文學,1970。
    田浩(Tillman, Hoyt C.)編,楊立華等譯:《宋代思想史論》(The Collected Works on History of Thought in Sung Dynasty),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白新良,《中國古代書院發展史》,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5。
    列文森(Levenson, Joseph R.)著,鄭大華、任菁譯,《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廣西:廣西師範大學,頁2009。
    朱自清,《經典常談》,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朱漢民等編,《中國書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朱維諍,《未完成的革命——戊戌百年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艾愷(Alitto, Guy S.),《文化守成主義論--反現代化思潮的剖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6。
    艾爾曼(Elman, Benjamin A.)著,趙剛譯,《從理學到樸學-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艾爾曼(Elman, Benjamin A.)著,劉東、趙剛譯,《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何冠彪,《戴名世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2007。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余英時,《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
    吳展良,《傳統思維方式與學術語言的基本特性論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2011。
    呂妙芬,《陽明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日記與民國史研究》,台北:世界大同出版,2011。
    李才棟,《白鹿洞書院史略》,北京:教育科學,1989。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李弘祺編,《中國教育史英文著作評介》,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5。
    李兵,《書院教育與科舉關係研究》,台北:台大出版社,2005。
    李琳琦,《徽商與明清徽州教育》,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
    李澤厚,《中國思想史論》,安徽:安徽文藝,1999,中冊。
    李儼,《中算史論叢》,北京:科學出版,1955。
    杜維明(Tu Wei-ming)著,陳靜譯,《儒教》,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1979。
    汪榮祖,《康章合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
    狄百瑞(de Bary, William Theodore)原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
    肖東發,《中國書院藏書》,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肖東發、楊承運編,《北大學者談讀書》,北京:北京圖書館,2002。
    周予同,《經今古文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
    周陽山、楊肅獻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出版社,1985。
    季嘯風等編,《中國書院辭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林友春,《近世中國教育史硏究:その文教政策と庶民教育》,東京都 : 国土社,1958。
    林友春,《書院教育史》,東京都:学芸図書,1989。
    林‧亨特(Hunt, Lynn Avery)編,江政寬譯,《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家思想的變遷與發展》,台北:台灣學生,1990。
    法農(Fanon, Frantz),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台北:心靈工坊,2005。
    芮瑪麗(Wright, Mary Clabaugh)著,房德鄰譯,《同治中興-中國保守主義的最後抵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柯文(Cohen, Paul A.)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
    胡適原著;姜義華、章清等編,《胡適學術文集——語言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中國古籍目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
    洪炎秋,《國語推行和國語日報》,台北:國語日報附設出版部,1975年。
    唐屹軒,《無錫國專與傳統書院的轉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2008。
    孫玉敏,《王先謙學術思想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8。
    徐雁平,《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班納迪克.安德森(Anderson, Benedict),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社,2010。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3。
    張正藩,《中國書院制度考略》,台北:中華書局,1981。
    張其昀等著,《中國文學史論集(四)》,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8。
    張壽安,《以禮代理——凌廷堪與清代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張曉芬,《天理與人欲之爭:清儒揚州學派「情理論」探微》,台北:秀威資訊,2010。
    張藝曦,《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2007。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上海:復旦大學,2001。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2005。
    盛朗西,《中國書院制度》,上海:中華書局,1934。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
    郭湛波,《近代中國思想史》,香港:龍門書店,1965。
    陳元暉、尹德新、王炳照編,《中國古代的書院制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陳平原,《中國大學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陳谷嘉,《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陳弱水、王汎森編《思想與學術》,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
    陳弱水編,《中國史新論(思想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台北:聯經出版社,2004。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
    菲力浦‧勒熱訥(Lejeune, Philippe),楊國正譯,《自傳契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台北:允晨
    文化,1998。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2003。
    楊慎初、朱漢民、鄧洪波編《岳麓書院志略》,武漢:岳麓書社,1986。
    楊慶堃,范麗珠等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及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詹瑋,《吳稚暉與國語運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趙統,《江陰書院史話》,合肥:黃山書社,2005。
    趙統等編,《南菁書院志(初稿)》,江蘇:南菁書院志編委會,2002。
    劉詠聰等編,《中國婦女傳記辭典:清代卷(1644-1911)》,雪梨:雪梨大學出版社,2010。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
    墨子刻(Metzger, Thomas A.),顏世安等譯,《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南京:江蘇人民,1990。
    潘光哲,《容忍與自由:胡適思想精選》,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2009。
    蔡耀明,《佛教的研究方法與學術資訊》,高雄:法鼓文化,2006。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台北:台大出版社,2005。
    鄧洪波編,《中國書院史資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鄧洪波編,《中國書院學規集成》,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11。
    遼寧省檔案館、吉林省檔案館、中共吉林省委黨史研究室合編,《萬寶山事件》,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論叢(八)》,台北:東大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謝國楨,《近代書院學校制度變遷考》, 收入《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集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韓星,《儒教問題-爭鳴與反思》,西安:陝西人民出版,2004。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1999。
    蘇雲峰,《張之洞與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
    釋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下冊》,台北:東初出版社,1974。
    顧頡剛,《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二)西文專書
    Alitto, Guy S. The Last Confucian: Liang Shu-ming and the Chinese Dilemma of Moderni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Bol, Peter K. "This Culture of Ours": Intellectual Transitions in T'ang and Sung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Lejeune, Philippe. Le Pacte autobiographique. Paris: Seuil, 1996.
    Elman, Benjamin A. 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Elman, Benjamin A. Classicism, Politics, and Kinship: The Chʻang-chou School of New Text Confucian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Elman, Benjamin A. From Philosophy to Philology: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Aspects of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Council of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84.
    Chow, Kai-wing. The Rise of Confucian Ritualism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thics, Classics, and Lineage Discours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6.
    Meskilll, John Thomas. Academies in Ming China: A Historical Essay. Tucso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1982.
    Metzger, Thomas A. Escape from Predicament: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Keenan , Barry C. Imperial China's Last Classical Academies: Social Change in the Lower Yangzi 1861-1911.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4.
    Walton, Linda A. Academies and Society in Southern Sung China .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Wright, Mary Clabaugh.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h Restoration, 1862-187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Borthwick, Sally.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China: the Beginnings of the Modern Era. Stanford: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 1983.
    Schwartz, Benjamin I.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Yang, Ch'ing-k'un.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三)中、日文期刊
    丁鋼,〈域外書院研究述評〉,《華東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期4,1995年4月,頁63-72。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卷14,期4,2003年12月,頁177-194。
    王汎森,〈近代中國私人領域的政治化〉,《當代》,期125,1998年,頁110-129。
    王汎森,〈清初的講經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本3分,1997年,頁503-588。
    王汎森,〈清初思想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本3分,1998年,頁557-587。
    王汎森:〈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卷期》,69本2分,1998年6月,頁245-294。
    王建軍、慕容勛,〈論清代廣州書院城市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卷23,期1 ,2005年3月,頁76-84;92。
    王洪瑞,〈清代河南書院的地域分布特徵〉,《史學月刊》,期10,2004年,頁96-105。
    王媛,〈曾國藩、李鴻章、洪汝奎等致張文虎函札〉,《文獻季刊》,期2,2009年4月,頁145-150。
    王繼訓,〈清代學田個案研究〉,《齊魯學刊》,期2,2004年,頁59-63。
    成文浩、孫文學,〈清代山西書院空間分布的統計分析〉,《晉陽學刊》,期4,2007年,頁35-37。
    江凌,〈清代書院研究的價值、現狀及問題——以江南地區為討論範圍〉,《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卷30,期5,2008年9月,頁98-102。
    艾爾曼(Elman, Benjamin A.),〈中國文化史的新方向:一些有待討論的意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期12,1992年5月,頁1-25。
    艾爾曼(Elman, Benjamin A.)著;車行健譯,〈學海堂與今文經學在廣州的興起〉,《湖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卷20,期2,2006年3月,頁13-20。
    何冠彪,〈「六經尊服、鄭,百行法程、朱」──惠士奇紅豆山房楹帖問題考釋〉,《台灣師大歷史學報》,期38,2007年12月,頁29-68。
    何冠彪,〈記戴名世佚文一首——兼述趙吉士「千疊波餘」中的戴名世史料〉,《漢學研究》,卷7,期1(總第13期),1989年6月,頁185-194。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從明清思想基調的轉換看儒學的現代發展〉,《中國文化》,總第11期,1995年7月,頁1-25。
    吳展良,〈嚴復早期的求道之旅——兼論傳統學術性格與思維方式的繼承與轉化〉,《臺大歷史學報》,期23,1999年6月,頁239-278。
    吳偉明,〈胡適與《水經注》研究〉,《清華學報》,卷27,期2,1997年6月,頁239-256。
    宋萍,〈清代書院研究的新視點-評《清代東南書院與學術及文學》〉,《圖書館學研究》,期1,2008年1月,頁99-101。
    李弘祺,〈書院與科舉關係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評李兵著《書院與科舉關係研究》〉,《大學教育科學》,期4,2005年,頁83-84。
    李并成、吳超,〈清代甘肅書院的時空分布特徵〉,《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2,期21,2005年6月,頁61-66。
    李兵,〈18世紀漢學書院與科舉關係新論〉,《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2,2005年,頁20-25;72。
    李卓穎,〈地方性與跨地方性——從「子游傳統」之論述與實踐看蘇州在地文化與理學之競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2本2分,2011年6月,頁325-398。
    周積明、雷平,〈清代浙東學派學術譜系的構建〉,《學術月刊》,期6,2004年6月,頁40-46。
    承載,〈李兆洛與常州今文經學〉,《傳統中國研究集刊》,輯1,2006年,頁1-16。
    孫運君、楊振姣,〈從書院祭主變化看晚清學術思想之轉圜——以詁經、南菁兩書院為例〉,《船山學刊》,期2,2006年,頁80-81。
    徐雁平,〈一時之學術與一地之風教──李兆洛與暨陽書院〉,《漢學研究》,卷24,期2(總第49期),2006年12月,頁289-322。
    徐雁平,〈書院與桐城文派傳衍考論〉,《漢學研究》,卷22,期2(總第45期),2004年12月,頁421-453。
    徐雁平,〈清代書院研究的價值、現狀及問题——以江南地區為討論範圍〉,《南京曉莊學院學報》,卷21,期2,頁100-110。
    涂豐恩,〈明清書籍史的研究回顧〉,《新史學》,卷20期1,2009年3月,頁181-215。
    高翔,〈20世紀20年代道爾頓制實驗回顧與思考--以東南大學附中為例〉,《教學研究》,期1,2010年,頁28-32。
    商瑈,〈求是與求實——黃式三的論語學〉,《興大中文學報》,期21,2007年6月,頁25-57。
    張勁松,〈鄉紳與地方書院關係的一種觀察——以晚清敷陽書院學田經營為例〉,《南京曉莊學院學報》,期2,2009年3月,頁104-110;124。
    張雪梅,〈湖南學政江標與校經書院藏書樓〉,《圖書館》,期4,2009年,頁41-43;67。
    張循,〈漢學內部的「漢宋之爭」——從陳澧的「漢宋調和」看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深層意義〉,《漢學研究》,卷27,期4(總第59期),2009年12月,頁295-327。
    張循,〈漢學的內在緊張:清代思想史上「漢宋之爭」的一個新解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期63,2009年3月,頁49-96。
    張壽安,〈打破道統‧重建學統——清代學術思想史的一個新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52,頁53-112。
    張灝,〈宋明以來儒家經世思想試釋〉,《近世中國經世思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頁3-15。
    陳平原,〈大學之道:傳統書院與二十世紀中國高等教育〉,《嶺南學報》,期1,1999年10月,頁539-553。
    陳尚敏,〈清代甘肅書院時間分布特點成因分析〉,《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卷43,期2,2006年3月,頁68-73。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卷13,期4,2002年,頁37-66。
    黃克武,〈詁經精社與十九世紀初期中國教育、學術的變遷〉,《食貨月刊》,卷13,第5、6期合刊,1983年,頁70-79。
    黃克武,〈墨子刻的儒學觀〉,《國際漢學》,第10輯,頁252-268。
    黃春木,〈清代學政研究〉,《教育研究集刊》,卷48,期3,2002年9月,頁119-150。
    黃進興,〈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統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本1分,1987年,頁105-132。
    黃進興,〈蛻變中的「思想史」:一個史學觀點的考察〉,《中國學術》,第29輯,2011年,頁60-101。
    黃進興,〈道統與治統之間:從明嘉靖九年孔廟改制談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本4分,1990年,頁917-941。
    黃進興,〈學術與信仰:論孔廟從祀制與儒家道統意識〉,《新史學》,卷5,期2 ,1994年,頁1-82。
    黃愛平,〈《漢學師承記》與《漢學商兌》——兼論清代中葉的漢宋之爭〉,《中國文化研究》,冬卷,1996年,頁44-49。
    黃麗生,〈清代邊區儒學的發展與特質:臺灣書院與內蒙古書院的比較〉,《台灣師大歷史學報》,期34,2005年12月,頁97-135。
    黃麗芬,〈南菁書院的辦學特色〉,《常熟高專學報》,期5,1999年,頁35-37。
    楊向奎,〈試論章太炎的經學和小學〉,《歷史學季刊》,期3,1979年9月,頁68-79。
    楊芳燕,〈明清之際思想轉向的近代意涵──研究現狀與方法的省察〉,《漢學研究通訊》,卷20,期2,2001年5月,頁44-53。
    楊洪升,〈繆荃孫與濼源書院〉,《山東圖書館季刊》,期3,2006年3月,頁82-84。
    楊聯陞,〈科舉時代的赴考旅費問題〉,《清華學報》,卷2,期2,1961年6月,頁116-128。
    溝口雄三著、賀躍夫譯,〈中國與日本「公私」觀念之比較〉,《二十一世紀》總第21期,1994年2月,頁85-97。
    葉憲峻、吳俊瑯,〈清代北投堡登瀛書院之組織與經費〉,《社會科教育研究》,期13,2008年12月,頁223-243。
    虞萬里,〈正續清經解編纂考〉,載《學術集林》,卷4,1995年,頁179-212。
    鄒建達、熊軍,〈清代觀風整俗使設置研究〉,《清史研究》,期3,2008年8月,頁101-108。
    鄒振環,〈日記文獻的分類與史料價值〉,收入《復旦史學集刊‧第一輯(古代中國:傳統與變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5。
    趙統,〈盧文弨和李兆洛與江陰暨陽書院〉,《南京曉莊學院學報》,期5,2006年,頁111-117。
    趙艷紅等,〈舒新城與道爾頓制在中國的傳播〉,《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期4,2008年,頁72-75。
    劉景純,〈清代西安、蘭州和太原的書院分布與選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卷21,輯3,2006年7月,頁94-101。
    劉景純,〈清代黄土高原地區城镇書院的時空分布與選址特徵〉,《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卷22,輯1,2007年1月,頁62-72。
    劉廣京、周啟榮,〈皇朝經世文編關於經世之學的理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15,1986年,頁33-99。
    劉德美,〈清季的學政與學風、學制的演變〉,《台灣師大歷史學報》,期17,1989
    年6月,頁301-340。
    墨子刻(Metzger, Thomas A.),〈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方法上的一些問題——一個休謨後的看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2,1986年,頁38-52。
    潘光哲,〈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新史學》,卷16,期3,2005年9月,頁137-170。
    鄭國民,〈道爾頓制教育在中國實驗的啟示〉,《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期3,2003年,頁48-55。
    鍾彩鈞,〈羅整菴的經世思想與其政治社會背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期8,1996年11月,頁197-226。
    蘇雲峰,〈康有為主持下的萬木草堂〉,《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3,1972年12月,頁421-455。

    (四)學位論文
    吳明吉,〈戰後初期《國語日報》之研究(1948-1954)〉,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易正義,〈從民間出發:民國初年的中等教育改革 1912~1926〉,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林岳儁,〈清代科舉旅費之研究——以賓興組織為探討主軸〉,台北:淡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竺靜華,〈王先謙經學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竺靜華,〈從正續《清經解》的比較論清代經學的發展趨勢〉,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夏金英,〈臺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志銘,〈上海交通大學研究(1896-1949) ——近代實業教育的搖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詠維,〈太平天國後的蘇州:1863-1895〉,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張慧琴,〈國學與救亡,唐文治的生平與思想(1865-195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曹秀卿,〈吳稚暉早年經歷之研究〉,嘉義:嘉義大學史地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陳怡伶,〈新知識女性的生命抉擇:陳衡哲的前半生(1890-1936)〉,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陳紫屏,〈清代臺灣學海書院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位論文,2003年。
    王志勇,〈清代書院藏書制度研究〉,山東:山東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論文,2008年。
    楊一鳴,〈走入民國的書院——書院復興與近代學術傳承〉,台北:東吳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鄭龍琪,〈清代科舉考生的赴考旅費補助研究——以方志所見的賓興活動為中心〉,台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賴進興,〈晚清江南士紳的慈善事業及其教化理念〉,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志村雅久,〈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推行國語運動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孟憲夫,〈黃以周及其思想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五)西文期刊
    Brown, Jeremy. "Rebels, Rent, and Tao Xu: Local Elite Identity and Conflict during and after the Taiping Occupation of Jiangnan, 1860-1884,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30, No. 2 (Dec. 2009), pp. 9-38.
    Chang, Ku-ming. "Collaborative Production and Experimental Labor: Two Models of Dissertation Authorship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Biological and Biomedical Sciences, 41 (2010), pp. 347-355.
    Eastman, Lloyd E. "Ch'ing-i and Chinese Policy Formation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 24, No. 4 (Aug. 1965), pp. 595-611.
    Elman , Benjamin A. "The Hsueh- hai Tang and the Rise of New Text Scholarship in Canton," Ch'ing-shih wen-t'i, Vol. 4, No. 2 (Dec. 1979), pp. 51-82.
    Hao, Yen-ping. "A Study of the Ch'ing-liu Tang: the‘Disinterested’Scholar-Official Group, 1875-1884," Papers On China,16 (196).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Dec. 1962), pp. 40-65.
    Hu, Shih. "Chinese Thought," in Harley Farnsworth MacNair, ed.,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46, pp. 221-230.
    Rankin, Mary B. "‘Public Opinion’and Political Power: Qingyi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 41, No.3 (May, 1982), pp. 451-484.
    Woodside, Alexander B. "State, Scholars, and Orthodoxy: The Ch'ing Academies, 1736-1839, " in K.C. Liu ed., Orthodo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Berkeley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pp. 158-184.
    Wooldridge, William C. "Building and State Building in Nanjing after the Taiping Rebellion,"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30, No. 2 (Dec. 2009), pp. 84-126.
    Zheng, Xiaowei. "Loyalty,Anxiety and Opportunism: Local Elite Activism during the Taiping Rebellion in Zhejiang, 1851-1864," Late Imperial China, Vol. 30, No. 2 (Dec. 2009), pp. 39-8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