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鈺郿
Chen, Yu-Mei
論文名稱: 空間公民資質教育在國中地理課程的實踐-社區公共空間不當使用的繪圖
The Practice of Spati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 Mapping the Improper Use of Public Space in the Community
指導教授: 陳哲銘
Chen, Che-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6
中文關鍵詞: 空間公民資質空間公民資質教育地理教育社區地圖
英文關鍵詞: Spatial Citizenhip, Spati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Geography Education, Community Ma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2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空間公民資質教育在國中地理課程的實踐-社區公共空間不當使用的繪圖

    許多國家都將國民素養視為終身學習重點,積極地希望透過教育提升競爭力。而在台灣,十二年國教的目標之一即為提升公民核心素養「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歐洲也提出「空間公民資質計畫」,希望透過空間公民資質教育,使歐洲公民在這地理資訊社會中可有能力參與社會並成為積極的、有責任感的「空間公民」,而目前台灣並無與空間公民資質教育相關的的研究案例。
    本研究希望透過地理教育提升發展國民素養,以及面對地理媒體的快速發展,能有效養成地理資訊素養,故嘗試將空間公民資質教育在國中地理課程中實踐,採單組前後測實驗設計,進行六堂以「公共空間不當使用」為主題的社區繪圖課程,最後以態度量表及學生歷程檔案評估此課程是否有效提升空間公民資質三大素養。
    研究結果顯示此社區繪圖課程能提升學生的空間公民資質素養,多數學生能達到空間公民資質教育三大素養目標。總結來說,空間公民資質教育是符合地理媒體發展下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素養亦有相符之處,但相關的教師專業須成長,建議教師可透過SPACIT提供的線上教師訓練課程了解空間公民資質教育的內涵並透過相關研習了解地理媒體的操作使用,亦可透過專業社群共同討論設計更多符合空間公民資質教育目標的課程並於教學現場實施。

    關鍵字:空間公民資質、空間公民資質教育、地理教育、社區地圖

    The Practice of Spati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 Mapping the Improper Use of Public Space in the Community

    Many countries regard national competence as an emphasis of lifelong learning and actively expect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education. In Taiwan, to improve citizens’ core competence: voluntary action,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is goal of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Correspondingly, “Spatial Citizenship Project (SPACIT project)” proposed by Europe hopes to let European citizens have sufficient abilities to participate GIS society and further become “Spatial Citizen”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 through SPACIT education. At present, Taiwan has no SPACIT education-related case stud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nhance national competence through geography education and develop geographic information competence effectively when facing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Geo-media. Therefor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ractice of SPACIT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eography curriculum in junior high school. More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adopted one-group pretest-posttest experimental design in the six courses of community mapping about improper use of public spaces. Attitude scale,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and profil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whether this course arrangement really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three major SPACIT compet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community mapping course indeed improve students’ SPACIT competence. Most of the students can achieve the goals of SPACIT education competence. In summary, SPACIT education is an appropriate teaching approa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eo-media. In addition, such an education also fits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12-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relevant teachers also needs to be improved.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eachers may bett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connotation of SPACIT education through online training courses offered by SPACIT, and learn the operations of Geo-media via relevant workshops.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can design more appropriate SPACIT education courses by discussing in professional community together.

    Keyword: Spatial Citizenhip, Spati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Geography Education, Community Map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0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0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06 第一節 空間公民資質 06 第二節 空間公民資質教育 09 第三節 社區地圖的意涵 2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8 第一節 研究流程 28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0 第三節 教學設計 3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0 第五節 資料分析 4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5 第一節 空間公民資質教育三大素養分析 45 第二節 社區公共空間不當使用繪圖學生回饋 96 第三節 空間公民資質教育態度量表分析 10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14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8 參考文獻 120 附錄 126 附件一 教案設計專家建議與修正 126 附件二 【社區公共空間不當使用的繪圖】教學設計表 128 附件三 空間公民資質教育態度量表專家效度審核問卷 149 附件四 空間公民資質教育態度量表專家回饋意見 151 附件五 空間公民資質教育態度量表(預試、正式量表) 152 附件六 課程回饋表(整合版) 153 謝辭 156

    中文文獻
    王鑫(2007)。中國人的自然環境思想。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地理景觀研究室。

    王碧津(2014)。探討以綠活圖學習來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童環境素養-以彰化縣湖西國小為例。大葉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彰化縣。

    江映瑩(2007)。Google Earth 應用於中學地理教育之研究。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台邦.撒沙勒(2001a)。畫一張惠說故事的地圖—魯凱族部落地圖的經驗。載於李秋芳主編把人找回來—在地參與自然資源管理(頁103-138)。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台邦.撒沙勒(2001b)。設國家公園前請畫張部落地圖。2013年10月25日 取自於http://mypaper.pchome.com.tw/totallh/post/1234837874。

    台北市文化局(2008)。藝文行動Go!《公寓大廈-社區藝文培力手冊》。臺北:文化局。

    史希慧(2010)。國小海洋教育融入式教學之研究—以一年級情意教學為主。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碩士論文,基隆市。

    吳家駿(2008)。繪製社區地圖對學生環境學習影響之初探-以金門島金寧國中小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吳信政(2007)。誰把地圖變裝了(P.5)。<推薦序>。台北:大雁文化事業。

    吳明隆(201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易習圖書。

    佀永輝(2014)。地理教育是加強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徑。地理教學,24。2013年11月1日取自於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DLJX201424009.htm。

    李坤崇(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概論。台北市:心理

    李大照(2014)。Google Earth在國小教學現場的使用-以花蓮縣某校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台東縣。

    沈淑敏、史蕙萍、何中馨、羅國彰、張曉菁、陳瑞微、蘇美彥(1999)。建立地理教育新形象--英國地理界的努力與啟示。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6),58-73。

    岳修平(2008)。Web2.0影音分享平台之學習應用探討。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3),9-21頁。

    周天穎(2008)。地理資訊系統理論與實務。臺北:儒林圖書。

    周興隆(2010)。Google Earth 融入地理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周如琪(2012)。國中藝術與人文課程結合綠色生活地圖之課程研究-以苗栗縣立建國國中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教學碩士學位班論文,新北市。

    林明誠(1998)。以社區環境繪圖介入模式進行國小環境教育鄉土教學之研究。台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宜嫻(2005)。「地方地圖」之建構。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市。

    林瑜儒(2009)。運用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於綠色生活地圖之繪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林志宜(2008)。建構小五學生Google Earth地圖學習情境:以活動理論為架構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林志彥(2008)。資訊科技融入坡地防災教學之研究--以台中縣外埔國中為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荒野保護協會(2005)。地圖有氧運動。臺北市:野人文化。

    林富立(2009)。Google Earth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空間認知的影響。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碩士論文,嘉義縣。

    邱名秀(2005)。地理資訊系統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空間認知的影響。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邱雅琳(2011)。以動機理論設計Google Earth融入鄉土教學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何慧雯(2011)。運用綠色生活地圖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生地方感之形塑-以關渡地區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洪芸香(2008)。利用Google Earth促進國中生學習地理之效益分析。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洪則禹(2011)。Google Maps融入國小中年級社會領域地圖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花蓮縣。

    胡雅婷(2011)。以社區地圖繪製提升國中學生環境素養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提升國民素養實施方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素養計畫辦公室(2013)。國民素養報告書。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a)。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地理」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b)。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4c)。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臺北:教育部。

    梁福鎮(2009)。當前歐盟教育政策之探究。教育科學期刊,8(2),37-53。

    陳浙雲(1996)。開放教育中的情意教學。載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情意教學(頁77-89)。高雄市:復文圖書。

    陳玉文(2007)。誰把地圖變裝了。台北:大雁文化事業。

    陳哲彰(2007)。電子地圖融入國小四年級社會科地圖教學之應用。國立嘉義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陳玲(2008)。社區環境地圖教學活動對國小四年級學生環境認知、環境敏感度和環境關心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應用科學系碩士論文,新竹市。

    陳淑恆(2009)。運用社區綠生活地圖融入學校課程之研究-以萬來國小為例。大葉大學工業工程與科技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彰化縣。

    陳國華(2009)。三維空間資訊在Google Earth上的展現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空間認知之影響--以桃園縣光明國民小學校園及學區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俊良(2009)。探討Google Earth及Google相關工具融入國小自然科全球暖化教學對學生之影響。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春陽(2010)。繪製社區生活地圖融入環境教育之研究─以苗栗縣新興國小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陳世杰(2012)。運用Google Earth於國小三年級鄉土地理輔助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位學習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屏東縣。

    郭如育(2011)。國中情意課程對學生道德認知發展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許柔婷(2010)。Google Earth融入國中地理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水土保持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許智銘(2009)。Google Earth數位教材平台建置與應用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之研究。長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黃啟源(2008)。運用Google Earth於國小五年級地理教學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黃雅彙(2008)。地理資訊系統模組化課程培養國小學童地理能力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竹市。

    黃邵偉(2010)。運用GoogleEarth改善學童的空間認知與描述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東縣。

    黃龍祥(2011)。Google Street View於國小鄉土教材之運用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位學習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屏東縣。

    張麗玲(2002)。兒童社區地圖繪製之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雲林縣。

    張秀雄(1999)。我們要培養怎樣的公民資質。國立編譯館通訊,12(4),40-49。

    張秀雄(2002)。公民資質教育模式。中等教育,53(5),4-22。

    張秀雄、李琪明(2002)。理想公民資質之探討一台灣地區個案研究。公民訓育學報,12,1-32。

    張程昭(2008)。Google Earth在國中區域地理教材的設計與應用---以中國地理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廖珮辰(2009)。運用主題探索於綠色生活地圖學習協助學生認識家鄉之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蔡清田(2009)。素養:課程改革的DNA。台北市:高等教育。

    劉子銘與台邦•撒沙勒(2001)。部落地圖與資源保育-魯凱族之試行經驗,2001年環境資源經濟、管理暨系統分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

    鄭踴謙(2006)。運用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於部落地圖繪製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論文,台北市。

    鄭鈺靜(2014)。Google Earth融入外國區域地理教學對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薛人華(2011)。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介紹。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電子報,2015 年 7 月 19 日取自於http://epaper.cere.ntnu.edu.tw/index.php?id=520

    賴進貴、陳玉文、許秀桃(2003)。地理資訊系統在環境教育應用之探討。環境教育研究,1(1),1-18。

    賴進貴、黃清琦、葉高華(2005)。古地圖的空間認知探索-以1878年《全臺前後山輿圖》為例。地理學報,42,47-68。

    賴進貴(2011)。地理資訊教育向下紮根。GIS教育推廣電子報。2013年10月25取自於http://epaper.ntu.edu.tw/view.php?id=10467#02。

    盧道杰(2002)。從部落地圖談參與式自然資源經營管理。2013年10月25日取自於http://e-info.org.tw/node/9904。

    謝東憲(2011)。教師對綠色生活地圖融入戶外環境教育的認知、態度與考量因素之研究--以台南地區國小為例。國立台南大學環境生態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市。

    蘇勝祥(2010)。利用Google Earth進行鄉土教材整合之行動研究—以「森情羅東」課程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簡正杰(2007)。行動地理資訊系統應用於鄉土地理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簡淑鴻(2007)。國小四年級環境教育融入式教學之研究--以情意教學為主。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西文文獻
    Butt,G. (2011). Geography, Education and the Future(pp.233). Bloomsbury Academic.

    Donert, K. (2008).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hip and Geography Education, 73-92, in Lambrinos N and Reliou M (Eds.), European Geography Education: the challenges of a new era, Arlington, W Virginia, National Council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

    Diamond, R. M. (2008). Designing and Assessing Courses and Curricula: a practical guide.
    3r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SPACIT (SPATIAL CITIZENSHIP) (2014), project website of the EU Comenius Project SpatialCitizenship. Retrieved October 3,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spatialcitizenship.org

    Donert, K. (2010). Education for Spatial Citizenship. Where does Geography stand? Retrieved October 20, 201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urogeography.eu/conference/istanbul-2010/spatial-citizenship-istanbulweb.
    pdf.

    European Commission (2003). Learning for Active Citizenship. Retrieved Septembe 23, 201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europa.eu.int/comm/education/citizen/citiz-en.html

    Gryl, I., Jekel, T., & Donert, K. (2010). GI and Spatial Citizenship. In: Jelel, T.,Donert, K., Koller, A. & Vogler, R. (Eds.), Learning with Geoinformation V. Wichmann Verlag, Berlin/Offenbach, 2-12.

    Gryl, I. & Jekel, T. (2012, in print). Re-centering GI in secondary education: Towards a
    spatial citizenship approach. Cartographica, 47 (1), 18-28.

    Gryl, I. (2012). Reflexivity and geomedia. Retrieved March 3,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academia.edu/1917685/Reflexivity_and_geomedia._Going_beyond_domain-specific_competence_development

    Helland, K. (2012). Policy aspects for School Education and 2011 priorities concerning Comenius Centralised Actions. Retrieved Septembe 23, 201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eacea.ec.europa.eu/llp/events/2012/documents/kick-off-meeting_16-17_02/comenius_policy%20aspects_helland.pdf
    JRC (2012). Challenges of implementing Creative Classrooms practices. Retrieved October 20, 201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is.jrc.ec.europa.eu/pages/EAP/documents/_6_Etwinning_WS1_March2012.pdf

    Kanwischer,D., & Quennet F. (2012). Distance education and spatial citizenship in Africa.
    Retrieved September 11, 201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rigeo.org/vol2no1/2.6.RIGEO-VOL.2.NO.1-6.pdf

    Kanwischer, D. ,Schulze, U., & Gryl, I. (2012). Spatial citizenship –dimension of a curriculum Retrieved September 11, 2013,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gispoint.de/fileadmin/user_upload/paper_gis_open/537521020.pdf

    Lamebert, D. (2006). What•s the point of teaching geography? in D. Balderstone (ed.),Secondary Geography Handbook.Sheffield:Geographical Association,pp. 30-37.

    Munoz. Juan S. (2003). Community Resource Mapping - An Exciting Tool for Decision Making in the Social Studies Classroom. Social Studies, 94(1), 20-22.

    Parker, B. (2006). Constructing Community Through Maps? Power and Praxis in Community Mapping.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58(4), 470-484.

    Somekh, B. (1995). The Contribution of Action Research to Development in Social Endeavours: a position paper on action research methodology.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1(3), 339-355.

    Schulze, U., Kanwischer,D., & Reudenbach, C. (2011). Competence Dimensions in Bologna-Oriented GIS-Education.In Learning with GI VI, ed. T. Jekel, K. Donert, A. Koller, and R. Vogler, 108–17. Berlin: Wichmann.

    Schulze, U., Gryl, I., & Kanwischer, D. (2013). Competence model for Spati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Spatial Citizenship (SPACIT) Comenius Project. Public report (D.2.1). Retrieved October 3,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spatialcitizenship.org/deliverables

    Strobl, J. (2008). Geospatial Qualifications: Schools, Citizens and Professionals. Vortrag: GI-Forum 2008 (Salzburg University,Z_GIS Centre for Geoinformatics),Salzburg/AUSTRIA.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