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秋龍
論文名稱: 張爾田的經史思想與文化關懷
指導教授: 黃克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4
中文關鍵詞: 張爾田中國近代學術思想史浙東學術常州今文學清遺民歷史哲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2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張爾田(1874-1945),原名采田,字孟劬,又字幼蒓,晚號遯堪,亦自稱許村樵人。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早年以家學淵源,專擅於詞章,與清末四大詞人互有來往。及其長,師從譚獻、章鈺、秦樹聲等學者,復治經史百家,並結識孫德謙、夏曾佑與王國維等人。1895年以例監生籤分刑部廣西司主事,數年後改官江蘇候補知府。仕宦期間,寫成《史微》一書,由是顯名。辛亥鼎革後,張爾田以遺民自任,遷居上海。旋即孔教運動起,張氏為《孔教會雜誌》撰寫數十篇文章,力倡孔教。不久清史館開,張氏受邀北上修史,凡十年,南返後與「學衡派」諸人論學。1930年,張爾田與胞弟東蓀共同北上燕京大學任教,晚年均在哈佛燕京學社度過。清史學者王鍾翰,法國史學者張芝聯,是他晚年在燕大的學生。
    本論文以張爾田為研究焦點,所關注的面向主要有二。一是從清代學術史的角度,循「浙東學術」與「常州今文學」的脈絡,探討張爾田的經史之學與晚清學術思想間的關係。一是藉由清遺民的視角,觀察張爾田如何將其學說,擴展為一種對時代的認識。在這兩個角度下,本論文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四章作討論。首章梳理張氏的生平經歷,以重構其師承交友與學術取向。在此基礎上,二、三、四章依序從史學、經學與歷史哲學的角度,探索張氏學說的核心脈絡與終極關懷。
    其中,史學一門是張爾田最為人所熟知的面向。這一方面是因為他仿《文史通義》體例而作了一部《史微》,另一方面也因他一生修史箋注,用力最勤。是以本論文第二章先從張氏的「外在形象」談起,討論張爾田與浙東史學之間的關係,並分析張氏史著中的史學主張。繼之第三章討論他的成名作《史微》,進一步挖掘張爾田史學論述下的經學思想。張氏自謂:「僕之學,自實齋出,不自實齋入。」他固然受章學誠影響甚深,但在更關鍵的經學見解上,張爾田則展現出了與實齋不同的學術思想,此即張爾田學術思想中的另一條脈絡──常州今文學。
    晚清學術思想的發展,既承自清中葉以來的各大家學派,但同時又互相影響而不能純以門派別之。張爾田經、史相融的學說特色,正說明清代學術在晚清的演變現象。然而在張氏融貫一體的學術思想中,經學實重於史學,今文又勝於古文。故《史微》一書,寓經學於史學之中,列孔子於周公之上,今文家學實居於張氏經史思想中的核心位置。
    本論文第四章進一步探討張爾田如何將此一學術思想,在「國變」後延伸為一種對「文化」的認知。首先,在孔教運動中,張爾田先將論述範圍從中國傳統的學術思想,擴大至全人類的文化演變。在此他巧妙地將《史微》中的「政、教」關係,套用至文化發展的論述上。並以孔子為中國的「教主」,力陳「宗教」、「道德」與「文化」之間的關聯。晚年他再以〈歷史五講〉,從歷史哲學的角度,陳述他心中的道德史觀。這是他一生論學的終點,同時也反映了張氏學術思想的終極關懷。
    總結來說,本論文聚焦於張爾田,從學術思想一路探討至他的文化關懷,其視角由表面而深層,論述範圍則由小而漸大。透過本論文的研究,將提供研究清代學術史的另一種視角。尤其在晚清「今文學運動」中,過去論者的焦點長期集中在康有為與梁啟超,卻忽視了康、梁之外的眾多名家。張爾田雖然也力主今文家學,但他認知中的清代今文學發展,顯然比康、梁的論述更為複雜,也更接近實際的情形。
    並且,五四以後,學術的話語權長期掌握在新派的知識分子手中。在「政治正確」的態度之下,舊學遺老的學問往往被視為保守而無用。透過本論文的研究,將說明清遺民群體絕非鐵板一塊。其中固然有許多人思謀復辟,抵制新學,但也不乏積極與西學對話的文人學者。張爾田一方面厭惡新文化運動,但另一方面他又痛罵清朝二百六十餘年,「不知道德為何物」。他的學說見解,既與新派學者迥異,也和其他清遺民不盡相同。在中國近代學術思想史上,有其特殊意義。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相關研究評述 5 三、論文架構 10 第一章 生平交遊與學術取向 13 第一節 生平經歷 13 第二節 師承交友與學術取向 28 一、早年以詞章擅名,並遍讀六藝諸子 29 二、仕宦期間,研讀佛學並寫成《史微》 35 三、鼎革之後,以史學見長 39 四、燕京大學的學術圈 47 第二章 浙東學術與張爾田的史學 55 第一節 張爾田與浙東學術 55 一、浙東或浙西 55 二、浙東學術 62 三、張爾田與章學誠 69 第二節 張爾田的史學 75 一、〈史傳文研究法〉 76 二、有關《清史稿》的批評與辯護 80 三、張爾田與《清史稿》 83 四、《清列朝后妃傳稿》 86 五、《玉谿生年譜會箋》 91 六、作史之方法與藝術 98 第三章 《史微》與張爾田的今文學 103 第一節 《史微》之成書及其思想 103 一、《史微》之成書與流傳 103 二、《史微》中的學術史觀:孔子由史而為經 109 三、《史微》對於諸子百家的討論 114 第二節 張爾田的今文學 118 一、從實齋出,不從實齋入 118 二、張爾田的今文家系譜 122 三、浙東西的融匯與今古文的會通 129 四、張爾田與康有為、梁啟超、胡適 135 第四章 孔教運動與張爾田的文化關懷 145 第一節 張爾田與孔教運動 145 一、遺民或逸民 145 二、孔教運動 149 三、張爾田與《孔教會雜誌》 153 四、張爾田的孔教觀 159 五、對於孔教的辯護 162 六、世變與道德 167 第二節 張爾田的文化關懷 171 一、政與教的延伸 171 二、〈歷史五講〉 175 三、再論「六經皆史」 180 四、歷史哲學的思維 183 五、融貫一體的道德史觀 187 結論 193 徵引書目 201 附錄一:張爾田著作目錄 211 附錄二:張爾田先生年譜 227

    徵引書目(張爾田著作部分見附錄一)

    一、書信日記與報刊檔案

    《張氏族譜》影本,載戴晴,《在如來佛掌中:張東蓀和他的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楊校標點本清史稿》,台北:鼎文書局,1981。
    方繼孝編,《舊墨記:世紀學人的墨跡與往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日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吳澤主編,《王國維全集:書信》,台北:華世出版社,1985。
    李稚甫、章文欽整理,〈李審言交遊書札選存‧張爾田先生書札〉,收載蘇晨主編,《學土》,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冊1。
    杜連喆、房兆楹編,《三十三種清代傳記綜合引得》,台北:鼎文書局,1973。
    洪鎔,〈張孟劬先生輓詩〉,未刊。據張鶴慈寄贈手稿。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收載《夏承燾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冊5。
    神田喜一郎、內藤乾吉編,《內藤湖南全集》,東京:筑摩書房,1976,卷14,〈年譜〉。
    秦國經、唐益年、葉秀雲主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7。
    袁英光、劉寅生,《王國維年譜長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康有為,《戊戌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
    陳垣,〈跋張爾田(孟劬)遺札〉,收載陳智超、曾慶瑛編,《陳垣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
    陳智超編,《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黃彰健,《康有為戊戌真奏議》,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4。
    楊逢彬整理,《積微居友朋書札》,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蔣著超等編,《民權素》,集5,收載《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輯56。
    鄧之誠,〈南冠紀事〉,收載鄧瑞整理,《鄧之誠日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冊8。
    譚獻著,范旭倉、牟曉朋整理,《復堂日記》,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大公報》
    《中國學報》
    《孔教會雜誌》
    《史學年報》
    《甲寅雜誌》
    《同聲月刊》
    《亞洲學術雜誌》
    《制言》
    《國學叢編》
    《清華學報》
    《詞學季刊》
    《新民》
    《學海》
    《燕京大學圖書館報》
    《燕京學報》
    《學術世界》
    《學衡》

    二、專書

    W. H. Walsh著,王任光譯,《歷史哲學》,台北:幼獅出版社,1973。
    內藤湖南著,錢婉約譯,《清朝史通論》,收載《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7。
    王鍾翰,《王鍾翰學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王鍾翰,《清心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
    王鍾翰,《清史補考》,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4。
    包華德主編,《民國名人傳記辭典》,北京:中華書局,1979。
    左玉河,《張東蓀文化思想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左玉河,《張東蓀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朱師轍,《清史述聞》,台北:樂天出版社,1971。
    朱敬武,《章學誠的歷史文化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何炳松,《浙東學派溯源》,北京:中華書局,1989。
    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
    吳宓,《空軒詩話》,香港:龍門書店,1967。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詩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李盛平主編,《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
    李稚甫,《李審言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
    汪榮祖,《史學九章》,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姜義華,《章太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胡平生,《民國初期的復辟派》,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
    胡適著,姚明達訂補,《章實齋先生年譜》,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
    夏敬觀,《忍古樓詞話》,收載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徐世昌編,《清儒學案》,台北:國防研究所,1967。
    徐珂,《清稗類鈔》,上海:商務印書館,1917。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袁枚著,王英志校點,《隨園詩話》,南京:鳳凰出版社,2000。
    張東蓀,《思想與社會》,香港,龍門書店,1968。
    張芝聯,《從《通鑑》到人權研究:我的學術道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
    張豈之、麻天祥編,《民國學案‧張爾田學案》,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陳衍,《石遺室文集》,收載陳步編,《陳石遺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5。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
    梁啟超,《儒家哲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56。
    許師慎輯,《有關《清史稿》編印經過及各方意見彙編》,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9。
    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國史研究室,1973。
    章學誠,《章氏遺書》,台北:漢聲出版社,1973,據劉承幹嘉業堂刻本景印。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葉恭綽,《廣篋中詞》,台北:鼎文書局,1971。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蔡開松、于信鳳編,《二十世紀中國名人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1。
    鄭文焯著,孫克強、楊傳慶輯校,《大鶴山人詞話》,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鄭鶴聲,《中國史部目錄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錢鍾書,《談藝錄》,香港:龍門書店,1965。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戴晴,《在如來佛掌中:張東蓀和他的時代》,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
    歸莊,《歸莊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羅繼祖,《楓窗三錄》,大連:大連出版社,2000。
    龔鵬程,《中國詩歌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三、期刊論文

    王信凱,〈從胡譜到姚譜:近代第一本域內章譜的問世及其後史〉,「胡適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
    王鍾翰,〈讀張孟劬先生《史微》記〉,《燕京大學圖書館報》,第128期(1939)。
    王蘧常,〈清故貞士元和孫隘堪先生行狀〉,收載錢仲聯主編,《廣清碑傳集》,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卷19。
    王蘧常,〈錢塘張孟劬先生傳〉,收載錢仲聯主編,《廣清碑傳集》,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9,卷20。
    余英時,〈錢穆與新儒家〉,《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吳宏一,〈清代世變中的文學世界〉,收載李豐楙主編,《文學、文化與世變》,台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2002。
    吳志鏗,〈清遺民的晚清記憶——劉聲木個案研究〉,收載李國祁主編,《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
    岑仲勉,〈《玉谿生年譜會箋》平質〉,《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5本(1948)。
    沈渭濱,〈清史編纂體例體裁之我見〉,《復旦學報》,2003年第4期。
    周明之,〈由開明而保守──辛亥政局對王國維思想與心理的衝擊〉,《漢學研究》,第11卷第1期(1993)。
    孟森,〈《清史稿》應否禁錮之商榷〉,收載孟森,《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台北:南天出版社,1987。
    林志宏,〈清遺民的心態及處境:以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為例〉,《東吳歷史學報》,第9期(2003)。
    林毓生,〈論梁巨川先生的自殺〉,收載林毓生,《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
    邱炫煜,〈章學誠文史校讎學對後世的影響──以張爾田、孫德謙為例〉,《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第6期(1998)。
    金梁,〈后妃傳稿書後〉,收載張爾田,《清列朝后妃傳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柯璜,〈《孔教十年大事》編例〉,收載柯璜編,《孔教十年大事》,太原:宗聖會排印本,1924。
    夏寅官,〈譚獻傳〉,收載閔爾昌纂錄,周駿富輯,《碑傳集補》,台北:明文書局,1985。
    夏循垍,〈夏先生穗卿傳略〉,《史學年報》,第3卷第2期(1940)。
    夏循垍,〈張先生孟劬傳〉,未刊,見左玉河,《張東蓀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頁67。
    夏敬觀,〈《遯盫樂府》序〉,《同聲月刊》,第1卷第7號(1941)。
    夏敬觀,〈張孟劬《遯庵樂府》續集序〉,《制言》,第57期(1939)。
    孫德謙,〈孔教大一統論〉,《孔教會雜誌》,第1卷第1號(1913)。
    容庚,〈《清史稿》解禁議〉,收載朱師轍,《清史述聞》,台北:樂天出版社,1971。
    容庚,〈容庚為檢校《清史稿》者進一解〉,收載朱師轍,《清史述聞》,台北:樂天出版社,1971。
    桑兵,〈民國學界的老輩〉,《歷史研究》,2005年第6期。
    張上龢,〈張蒿庵先生祠記〉,《孔教會雜誌》,第1卷第2號(1913)。
    張克蘭,〈張爾田學術•師友敘論〉,《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6期。
    張東蓀,〈余之孔教觀〉,《孔教會雜誌》,第1卷第8號(1913)。
    張東蓀著,張暉整理,〈張東蓀論詞手札〉,《文獻季刊》,2001年第4期。
    張述祖,〈文史通義版本考〉,《史學年報》,第3卷第1期(1939)。
    張笑川,〈張爾田及其史學〉,天津:南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列印本,2004。
    張笑川,〈張爾田與《清史稿》纂修〉,《清史研究》,2007年第1期。
    張笑川,〈傳承與衍變──《史微》與《文史通義》之比較研究〉,《蘇州科技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張笑川,〈經史與政教──從《史微》看張爾田對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解讀〉,《史林》,2006年第6期。
    張寄謙,〈哈佛燕京學社〉,收載《燕大文史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輯6。
    梁啟超,〈近代學風之地理的分布〉,《清華學報》,第1卷第1期(1924)。
    梁啟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論〉,《飲冰室文集‧九》,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0。
    梁啟超,〈清史商例第一書〉,收載朱師轍,《清史述聞》,台北:樂天出版社,1971。
    梁啟超,〈新史學〉,《飲冰室文集‧九》,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0。
    梁啟超,〈論支那宗教改革〉,《飲冰室文集‧三》,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0。
    陳柱,〈與張孟劬教授論墨學書〉,《學術世界》,第1卷第12期(1935)。
    陳柱,〈《遯菴文集》序〉,《同聲月刊》,第2卷第12號(1943)。
    陳秋龍,書評〈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9期(2010)。
    陳煥章,〈孔教會序〉,《孔教會雜誌》,第1卷第1號(1913)。
    陸寶千,〈民國初年康有為之孔教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2期(1983)。
    章士釗,〈孔教〉,《甲寅雜誌》,第1卷第1號(1914)。
    章士釗整理,〈孔教五首(致《甲寅雜誌》記者)〉,《甲寅雜誌》,第1卷第3號(1914)。
    章炳麟,〈駁建立孔教議〉,收載湯志鈞編,《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
    傅振倫,〈《清史稿》之評論(下)〉,《史學年報》,第1卷第4期(1932)。
    傅振倫,〈《清史稿》之評論(上)〉,《史學年報》,第1卷第3期(1931)。
    程明洲輯,〈史學界消息〉,《史學年報》,第3卷第2期(1940)。
    黃兆強,〈六十五年來之章學誠研究〉,《東吳文史學報》,第6期(1988)。
    黃克武,〈民國初年孔教問題之爭論1912-191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2期(1984)。
    熊月之,〈辛亥鼎革與租界遺老〉,《學術月刊》,2001年第9期。
    齊思和,〈《遯堪文集》書評〉,《燕京學報》,第35期(1948)。
    蔡長林,〈《六藝》由史而經──張爾田對經史關係之論述及其學術歸趨〉,《書目季刊》,第41卷第3期(2007)。
    蔡長林,〈「六藝由史而經」──張爾田對經史關係之論述及其學術歸趨〉,收載蔡長林,《從文士到經生:考據學風潮下的常州學派》,台北:中央硏究院中國文哲硏究所,2010。
    蔡長林,〈本意尊聖、乃至疑偽──評介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國文天地》,第9卷第11期(1994)。
    蔡長林,〈論清中葉常州學者對考據學的不同態度及其意義──以臧庸與李兆洛為討論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
    鄧之誠,〈張君孟劬別傳〉,《燕京學報》,第30期(1946)。
    鄧之誠遺作,鄧瑞整理,〈五石齋文史札記‧八〉,《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2期。
    錢仲聯,〈張爾田評傳〉,收載錢仲聯,《夢苕盦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
    錢仲聯輯,〈張爾田論學遺札〉,《文獻》,1983年第2期。
    錢仲聯,〈孟劬先生挽詩三首〉,《學海》,第2卷第3冊(1945)。
    龍沐勛,〈報張孟劬先生書〉,《詞學季刊》,第1卷第4號(1934)。
    龍沐勛,〈答張孟劬先生〉,《詞學季刊》,第2卷第3號(1935)。
    龍沐勛,〈《遯盦樂府》小引〉,《同聲月刊》,第1卷第8號(1941)。
    錢基博,〈近代提要鉤玄之作者〉,收載錢基博著,曹毓英選編,《錢基博學術論著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錢基博,〈茹經堂外集序〉,收載錢基博著,曹毓英選編,《錢基博學術論著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韓華,〈梁濟自沉與民初信仰危機〉,《清史研究》,2006年第1期。
    瞿同祖,〈我和社會史及法制史〉,《學林春秋》,北京:朝華出版社,1999,初編上冊。
    羅志田,〈對共和體制的失望:梁濟之死〉,《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羅志田,〈清季民初經學的邊緣化與史學的走向中心〉,收載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龔劍鋒、陳浙峰,〈論何炳松對章學誠史學研究的貢獻〉,收載《章學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