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廖家和 Chiang-Ho Liao |
---|---|
論文名稱: |
影響中學學生網路成癮與虛擬人際關係之相關因素研究-以臺中縣某中學為例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Internet Addiction,virtual relationship on the internet -- One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ounty is as the example |
指導教授: | 胡益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5 |
中文關鍵詞: | 內外控人格特質 、真實人際關係 、網路成癮 、虛擬人際關係 |
英文關鍵詞: | beliefs in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internet addiction, virtual relationship on the interne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26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中縣某完全中學學生網路使用情況、網路使用動機、內外控人格特質、真實人際關係、網路成癮與虛擬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方式,問卷參考陳淑蕙網路成癮問卷、賴靜瀅內外控量表、陳嬿竹真實與網路人際互動量表、董潔如網路使用動機量表以及相關問卷以及相關文獻集結而成。於2009年5月以隨機抽樣抽取該校每年級各兩班作為研究樣本,共有405位學生參與,回收384份有效問卷,經統計分析後,茲將本研究所得結論歸納如下:
一、整體受試樣本之網路使用動機前三名為「作為娛樂」、「打發時間」、「線上聯絡朋友(用MSN、即時通等)」。由此可知研究對象上網的主要動機為社交動機。
二、偏向外控人格特質的學生較具網路成癮傾向;真實人際關係互動性較低的學生有較高的網路成癮傾向。
三、在家中有無網路設備、主要上網地點、每天平均上網時數、每週平均上網天數及內外控人格特質方面,在整體網路成癮及各層面皆達顯著差異。
四、在家中有無電腦設備、家中有無網路設備、每天平均上網時數,在訊息性揭露、親密性揭露及虛擬人際關係皆達顯著差異。
五、研究對象社會人口學變項、網路成癮對虛擬人際關係具有顯著預測力,聯合解釋變異量為3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interrelateionship among internet usage,motivateion, beliefs in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internet addiction, and virtual relationship on the internet in one complete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ounty.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through Random Sampling in one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ounty. Questionnaires encompass the Basic Data and Internet Using Behavior Questionnaire, Motivation for Internet Using Scale,Internal-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cale, Real Interne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cale, Internet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Scale,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Revised (CIAS-R) and so on. 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in one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ounty in May of 2009. There were 405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he study, complete with 384 valid samples.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as follows,
1. Top 3 motivations for web surfing were “amusing only”,“killing time” and “chating with friends.” As a result, students are mainly socially motivated for web surfing.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tendency tend to be the 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 Students with lower degree of real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were more inclined to have Internet addiction.
3. The variables of one high school student’ gardes,computer apparents, use behavior in internet and beliefs in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had significant influecnce on one high school student’ internet addiction.
4. The variables of one high school student’ gardes,computer and net apparents and internet caus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ne high school student’ virtual relationship on the internet.
5.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36% of virtual relationship on the internet can be predicted, based on personalbackground, beliefs in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relationships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中文文獻
丁興祥、李美枝、陳皎眉(1988)。社會心理學。臺北:空中大學。
王秀玲(2004)。台北市國中生網路沉浸經驗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王宗松、鍾鼎、鍾隆基(2006)。探討青少年人格特質、網路特性、心理層面、行為層面等因素與網路成癮意向之關係。華醫學報,183-191。
王恩洵(2009)。高職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市高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市。
王智弘(2006)。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台灣心理諮商資訊網。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7 月8 日。網址:http://www.heart.net.tw/wang/paper-new/paper20040402.htm。
王嵩音(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資訊社會研究。12,60。
王澄華(2000)。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台北縣。
王燦槐、羅惠筠(1998)。我國大學生BBS族的網路人際溝通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5,5-6。
古欣卉(2005)。國中生飲用含糖飲料行為、網路成癮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關聯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雲林縣。
白育甄(2004)。網路成癮經驗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及心理社會發展影響-網路遊戲成癮個案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交通部統計處(2001)。90年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3 月8 日。網址: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4&xq_xCat=8&pagesize=100
交通部統計處(2003)。92年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3 月8 日。網址: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4&xq_xCat=10&pagesize=100
交通部統計處(2005)。94年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3 月8 日。網址: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4&xq_xCat=10&pagesize=100
交通部統計處(2007)。96年台灣地區民眾使用網際網路狀況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3 月8 日。網址:http://www.motc.gov.tw/mocwebGIP/wSite/lp?ctNode=164&xq_xCat=10&pagesize=100
朱美慧(2000)。我國大專學生個人特性、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彰化縣。
江南逸(2003)。國中生使用網路之偏差行為和網路沉迷程度對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嘉義縣。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6)。95年國中小學生數位能力與數位學習機會調查報告。台北市:作者。
吳武典(1977)。制握信念與學業成就、自我概念、社會互動之關係及其改變技術。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9,163-176。
吳姝蒨(1996)。電子仲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佈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吳雅玲(2003)。高職學生人格特質對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吳齊殷(1998)。虛擬社區vs.真實生活。科學月刊,29(8),668-674。
吳靜吉、潘養源、丁興祥(1980)。內外控取向與工作滿足及績效之關係。政治大學學報,41,61-74。
呂振祺(2003)。國中生的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素養、學習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以苗栗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台中縣。
呂貫文(2000)。大學生使用網際網路行為及其使用影響因素之相關研究─以靜宜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研究所,台中縣。
李逢堅(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沈煌寶(2002)。國小教師社會態度、人格特質與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
周榮,周倩(1997)。網路成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中華傳播學會學刊,1997年,2-12。
林生傳(1990)。社會教育學。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林季謙(2003),不同網路能力、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中小學生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嘉義縣。
林怡杉(2007)。北部地區國小學童網路素養與網路沉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林偉傑(2007)。馬祖地區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林唯斯(2008)。國中生網路成癮、人格特質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瑞芳附近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林慧蘭(2002)。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情緒智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金車教育基金會(2003)。青少年網路休閒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金車教育基金會(2006)。青少年網路休閒調查報告。台北:作者。
邱珮怡(2000)。國中生轉學生社會支持、制握信念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施香如(1998)。中學生父母對子女網路沉迷現象之態度與行為研究。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施香如(2001)。迷惘、迷網-談青少年網路使用與輔導。學生輔導,74,18-25。
柯志鴻(2006)。青少年網路成癮疾患之世代追蹤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 NSC94-2413-H-037-006)。高雄: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精神科。
柯志鴻、顏如佑、顏正芳、陳淑惠(2006)。青少年網路成癮疾患之世代追蹤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4-2413-H-037-006)。高雄市: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紀翠玲(2002)。國小兼任行政教師制握信念、工作特性與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老師學校行政研究所,台南。
徐慎怡(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與其內外控信念和A型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新竹市。
秦夢群(1992)。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研究,15,129-172。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09)。98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7 月8 日。網址: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張仁獻(2003)。台南縣國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對網路沈迷現象的影響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張春興(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9)。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許明遠(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自我概念、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兩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許勝雄(1980)。如何促進良好的人際關係。台灣教育,354,31-34。
連廷嘉(2003)。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成因之質性分析研究。屏中學報,12,5-26。
陳佩庭(2007)。臺東縣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動機與網路成癮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教學科技碩士班,台東。
陳怡君(2004)。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台北市。
郭欣怡(1998)。網路世界的我與我們—網路使用者之心理特性與網路人際關係特性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心理研究所,台北市。
郭從吉(2001)。犯罪青少年的非理性信念、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氣情緒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理之初探。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鳳等(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3),279~294。
陳雪芬(2000)。高中職學生對網路一夜情心動並行動。線上檢索日期:2008 年10 月8 日。網址:http://www.tcc.gov.tw/~tcc0/42/news890602.htm
陳富添(2001)。網咖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警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桃園。
陳筱瑄(2002)。台中縣某國中學生內外控人格特質、主觀生活壓力、因應行為與自覺身心健康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增穎(2000)。開啟或封閉?網際網路對青少年人際關係的影響。師友,392,27-30。
陳嬿竹(2001)。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市。
彭郁歡(2004)。青少年休閒時間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游森期(2002)。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市。
黃一玲(2002)。影響大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研究所,桃園縣。
黃玉蘋(2004)。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黃佳寧(2007)。大學生合作性人格特質與網路成癮傾向相關性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研究所,台北。
黃昭烈(2000)。親子互動關係與電腦網路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北市高中高職學生及其父親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市。
黃致達(2007)。以希望感理論設計案例討論進行大學生網路成癮之研究-以東華大學生為例。未出版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花蓮縣。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淑珠(2000)。高職學生電腦網路態度、素養及使用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台北縣。
黃琪皎(2008)。大學生依附風格、人際關係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諮商與輔導研究所,台南。
黃德祥、魏麗敏(2002)。網際網路對大學生衝擊與影響之統整性研究:網路沉迷、心理健康、生活方式、電話商務、網路性愛色情及援助交際,以及網路犯罪(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編號:NSC 90-2413-H-018-034)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楊正誠(2002)。大學生網路成癮、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台中。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沈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
楊易蕙(2005)。國小學童網路使用行為與人際關係、自我概念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研究所,台南市。
楊青垂(2006)。父母管教型態對於青少年網路成癮影響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學叢刊,36(4),153-184。
楊國樞(1974)。小學與初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載於楊國樞、張春興主編,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頁417-463)。台北:環宇。
溫雅馨(2005)。宜蘭地區中等學校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與其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研究所,宜蘭縣。
董潔如(2002)。高中學生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個人特性與網路沉迷現象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高雄。
資策會FIND(2007)。國人網路依賴度日深,新興網際網路服務商機可期。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4 月8 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howmany_disp.asp?id=170
資策會FIND(2009)。2009年3月底止台灣上網人口。線上檢索日期:2009 年4 月8 日。網址: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24
廖思涵(2006)。高雄市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沉迷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廖相如(2002)。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成就動機、制握信念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新竹。
熊英君(2007)。國中生之內控、社會支持、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板橋市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翟本瑞(2000)。教育與社會:迎接資訊時代的教育社會學反省。台北:揚智。
趙元芝(2007)。國中學生網路休閒行為、休閒阻礙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台中縣立清水國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管理研究所,台中。。
劉文尚(2004)。國小學童網路成癮及網路素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劉玉玲(2005)。青少年發展—危機與轉機。台北:揚智。
劉家儀(2001)。以人際關係論與計畫行為論探討網路交友之現象。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管理學系研究所,高雄。
劉蕙如(2003)。台北市在學青少年網路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歐家喬 (2007)。少年早發性與晚發性的網路沉迷影響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國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台北。
蔡易辰(2008)。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網路成癮大學生之諮商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研究所,台中。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BBS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鄭媖瑋(2004)。網路使用對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南投縣。
鄧瑞源(2007)。新竹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行為及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新竹。
鄭麗鳳(2003)。國中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盧怡秀(2001)。高雄市高中生網路素養及網路使用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高雄市。
盧浩權(2005)。青少年網路沉迷現象與生活壓力、負面情緒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高中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中縣。
蕭文(1977)。國中學生人際關係欠佳之輔導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218-223。
蕭銘鈞(1998)。台灣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使用動機、滿足程度與網路成癮現象之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新竹市。
賴靜瑩(1998)。國中生A 型行為組型、內外控人格特質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高雄。
戴秀津(2004)。台灣南部青少年網路成癮及其對身心健康影響探討。慈濟醫學,16(4),241-248。
戴秀津、楊美賞、嚴正芳(2004)。台灣南部青少年網路成癮及其對身心健康影響之探討。慈濟醫學,16(4),241-248。
薛士杰(2002)。國中男、女生的網路遊戲使用時間與使用動機、自我效能、人格特質、學業成就、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科技研究所,屏東。
薛秀(2001)。國中學生電腦網路使用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謝明達(2004)。國民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行為與網路成癮之區辨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研究所,花蓮。
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8(2),19-44。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未出版博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台北市。
魏澤民(2000)。山雨欲來風滿網: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析論。共黨問題研究,26(2),44-60。
嚴增虹(2002)。國小學童網際網路使用者背景、行為與心理特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教師輔導教學研究所,台南市。
英文文獻
Agnew, R( 1992) .Foundation for a general strain theory of crime.Criminology,30,47-87.
Anderson, K. E.(1999).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Retrieved March 28,2008 for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rpi.edu/ ~anderk4/research.htm
Beninger, J.R. (1987). Personalization of mass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pseudo-communit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4, 352-371.
Brenner V. (1997).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VII. Parameters of Internet use, abuse and addiction: The first 90 days of the Internet usage survey. Psychological RePorts, 80: 879-882.
Castells, M. (2000).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Cattell,R.B.(1973).Personality and mood by questionnaire.San Francisco:Jossey -Bass.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4).< http://jmc.huji.ac.il/vol1/issue4/parks.html. >
Costa,P.T.,Jr., & McCare.,P.R.(1992).FL:Psychological.Assessment Resources Preatice Hall International.
Garramone, G. M., Harris, A. C. & Anderson, R.(1986). Uses of Political Computer245Bulletin Board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0(3), 325-339.
Gatewood R.D.& H.S. Field(1998).Human Resource selection(4th ed:).Forth Worth,TX,The Dryden Press.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Retrieved March 8,2008 for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physics.wisc.edu/~shaizi/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l
Griffiths M.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61-75).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Griffiths, M.(1997),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XLlll.Some Comments on Addictive Use ofthe Internet, Psychological Reports, 80(1), 81-82.
Hall, A.S., & Parsons, J.(2001). Internet addictions: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3(4): 312-327.
Heider, F. (1959).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Hergenhahn,B.(1990).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ersonality.(3rd ed.).Englewort Cliffs,NJ:Pretice-Hall.
Johnson, J. H., & Sarason, I. G.(1978).Life stres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as a moderator variab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2,205-208.
Johnson, R. C. (1980).Summing up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learning theory,Vol.1:The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in its environment. Contemporary Psychology,25,299-300.
Kandell, J. J.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Vol 1(1), 11-17.
Kaye, B.K.(1998). Uses and Gratification of the World Wide Web: From Couch Potato to Web Potato, 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1),21-40.
Lin S. S. J. & Tsai C. C.(2001).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 NSC 89-2520-S-009-010 and 89-2511-S-009-007-N.
McKenna, Katelyn Y.A. & John A. Bargh (2000). “ 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4 (1):57-75。
Parks, M. R., & Floyd, K. (1996). Making friends in cyp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 80-97.
Published simultaneously as Parks, M. R., and Floyd, K. (1996). Making friends in cyperspac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4). Retrieved March 8,2008 for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ascusc.org/jcmc/vol1/issue4/parks.html.
Rotter, J.B. (1975). Some Problems and Misconception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 of internal vs.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8 , 56-67.
Schutz, W. C. (1960).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New York: Holt.
Sheizaf, R.(1986). The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A Computer-Driven Mass Medium,Computer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2(3),123-136.
Shotten, M. A. (1991).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computer addiction. Behavior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 10:219-230.
Stewart, T.A.(1999), A Nation ofNet Have-Nots?, Fortune, 140(l), 184-186.
Suler, J. (1996). Why is this thing eating my Life?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at the “Palace.”. Retrieved March 18,2008 for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 /eatlife.html
Suler, J. (1998). Adolescents in cyberspace: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Retrieved March 23,2008 for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 www.rider.edu/users/suler/psycyber/adoles.html
Suler, J. (1999). To get what you need: healthy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Walther (1992)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Comm. Res. 19(1) ,52-90.
Yen, J. Y., Yen, C. F., Chen, C. C., Chen, S. H., Ko, C. H. (2007). Family factor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ubstance use experience in Taiwanese adolesc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0(3), 323-329.
Young K.S. & Rogers R.C.(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Young, K. S.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ugust 15, 1996, Toronto, Can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