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博達 Hsu, Po-Da |
---|---|
論文名稱: |
毛澤東外交思想與政策之研究 The Study of Mao Zedong's Diplomatic Thoughts and Foreign Policy |
指導教授: |
黃城
Huang, Che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81 |
中文關鍵詞: | 外交 、外交思想 、外交政策 、毛澤東外交思想 |
英文關鍵詞: | diplomatic, diplomatic thought, foreign policy, Mao Zedong's diplomatic thought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36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2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衡諸中國近代歷史,在影響最為深遠的人物之中,其中包括孫中山先生與毛澤東兩人。毛澤東身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創建者,在中國近代發展中,受孫中山先生國民革命之影響,在外交的言論中,經常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及領土之完整性,並把廢除不平等條約作為新中國外交上之首要工作。
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以來,毛澤東一直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他具有超凡魅力的性質。他身為中國的領導人,領導著中國外交政策的方向,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毛澤東外交言論的分析,可以瞭解到中國外交政策的形成,甚至毛澤東的外交思想,是對中國外交政策核心具有指導的作用,更是後毛澤東時代,中國領導人外交政策的決策過程中的「方針」或「指引」。
在這樣的基礎上,分析毛澤東外交言論之話語,進而建構出毛澤東外交思想,應該可以清晰瞭解中國外交政策的核心價值,藉此更容易明瞭中國未來外交政策上的目標。
話語形構源於西方學者傅柯(Michel Foucault)。話語一詞原指談話時,說話者將其理念或訊息以一可以辨認而又組織完整的方式,傳送給一聽者的過程。而傅柯認為話語泛指人類社會中,所有知識訊息之有形或無形的傳遞現象。這些話語互相推衍連結,形成一個可以辨認的「話語形構」(Discursive Formation)。在此一話語形構下,所有知識之獲取及思維行動之方式都有一定軌跡可尋,而由此產生的一個特殊的文化及認知體系,就形成一種「知識領域」。
從1949年中共建政以來,毛澤東在領導層中的絕對權威一直是穩固的,他的同事一貫將他看做有最後決定權的人,而他們也表明對這位最高領袖的服從,因此毛澤東可謂是身為最高領導政治中至高無上、無人堪與匹敵的軸心。而毛澤東在外交言論所顯現的就是中共外交政策方向重要依據及參考。
經由對毛澤東在各個時期對外言論的話語分析,可以清楚瞭解到毛澤東藉由話語的傳送,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認知體系,即毛澤東外交思想。他的思想受到各時期所處環境的影響,是一種基於對中國革命實踐過程中與客觀環境的能動的一種反映。也就是說,是一種不斷實踐與修正的過程,如此構成了他的外交思想。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both of Dr. Sun Yat-sen and Mao Zedong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China. Mao Zedong as founder of PRC affected by Dr. Sun Yat-sen who leads a national and democratic revolution against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and always emphasizes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in his diplomatic speeches. To abolish unequal treaties also is primary work for China 's diplomacy in the new era.
The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since 1949, Mao Zedong's absolute authority in the leadership has always been stabilized. His colleagues in the persistent pursuit of taking him as the final decision person and they indicate the obedience to the supreme leader. Therefore, Mao Zedong can be described as the supreme leadership of the political supreme axis where no one can challenge him. Mao Zedong's diplomatic speech is the "guide" or "policy" of the new China’s foreign policy.
Through the discourse analysis of Mao Zedong’s foreign speech at various times, we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transmission of words formed a special cognitive system. The cognitive system calls Mao Zedong's diplomatic thought. His thoughts are influenced in each period by the environment. It is a refle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revolution and objective environment. In other words, Mao Zedong's diplomatic thought Is a constant practice and revision process. This constitutes his diplomatic thought.
一、中文文獻
丁永康,〈中共建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5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0年)。
小島朋之著,翁家慧譯,《「中國」現代史:中共建國五十年的驗證與展望》,(台北:五南,2001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澤東早期文稿》編輯組編,《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湖南出版社,1990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1921年1月—1937年6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1937年8月—1942年12月)》,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1943年1月—1945年8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1945年8月—1947年12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1948年1月—1949年9月)》,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1949年10月—1955年12月)》,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1956年1月—1958年12月)》,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12959年2月—1975年7月)》,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版,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版,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893—1949)》,修訂版,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9年)。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編,《紅軍長征史》,(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編,《周恩來外交活動大事記1949—1975》,(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編,《研究周恩來—外交思想與實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
天兒慧著,廖怡錚譯,《巨龍的胎動:毛澤東、鄧小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台北:台灣商務,2016年)。
尹承德,〈試論毛澤東外交思想〉,馬振崗主編,《新中國外交輝煌60年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0年)。
尹慶耀,〈中共當前對外政策的幾項重要內容〉,《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4期,1999年。
尹慶耀,〈中共獨立自主對外政策的由來與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期,1999年。
文安立,《躁動的帝國:從乾隆到鄧小平的中國與世界》,(台北:八旗文化,2015年)。
《毛澤東與外國首腦及記者會談錄》編輯組著,《毛澤東與外國首腦及記者會談錄》,(北京:台海出版社,2012年)。
《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澤東選集》,第3卷,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王文科,《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1996年)。
王邦佐主編,《毛澤東思想大系—政治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若水,〈辯證法和毛澤東的「鬥爭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27期,1999年秋季號。
王庭科主編,《毛澤東獨立自主思想的歷史發展》,(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王泰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57—1969》,第2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王泰平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史1970—1978》,第3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年)。
王泰平主編,《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王紹坊,《中國外交史(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時期1840—1911年)》,第1冊,(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王曾才,《國際史概論》,(台北:三民,2008年)。
尼克‧奈特著,閻方潔譯,《再思毛澤東:毛澤東思想的探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平生,〈中共「三個世界論」的剖析〉,《共黨問題研究》,第18卷第3期,1992年。
包宗和主編,《國際關係辭典》,(台北:五南,2012年)。
田弘茂、朱雲漢主編,張鐵志、林葦芸譯,《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從十五大走向二十一世紀》,(台北:新新聞,2000年)。
田曾佩,〈在外交部毛澤東外交思想研討會上的總結發言〉,裴堅章主編,《毛澤東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田曾佩主編,《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
石之瑜,〈中共第三世界外交原則之評述〉,《問題與研究》,第32卷第7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3年)。
石之瑜,《中共外交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1994年)。
冉伯恭,《政治學概論》,(台北:五南,2004年)。
弗雷德里克‧C‧泰偉斯著,王紅續、宮力、喻曉等譯,《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成倩,〈毛澤東外交思想的特點及其對當代中國的影響〉,《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第29卷第4期,2007年。
朱雲漢,〈北京的對台政策—江澤民時代兩岸關係的展望〉,田弘茂、朱雲漢主編,張鐵志、林葦芸譯,《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從十五大走向二十一世紀》,(台北:新新聞,2000年)。
米歇‧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著,胡利平、林華、曹愛菊等譯,《世界秩序》,(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
吳東之主編,《中國外交史(中華民國時期1911—1949年)》,第2冊,(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吳瑛,〈議程與框架:西方輿論中的我國外交話語〉,《歐洲研究》,第6期,2008年。
宋恩繁、黎家松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大事記》,第1卷,(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
宋祖紅,〈毛澤東外交思想的傳統文化底醞〉,《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第2期,2007年。
宋筱元,〈中共外交政策的基本概念與研究途徑〉,《警政學報》,第25期,(台北: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1994年)。
李世華、張士清著,《鄧小平外交戰略思想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悅娥、范宏雅編著,《話語分析》,(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海文主編,《周恩來研究述評》,(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
李潔明、唐思主編,華宏勛譯,趙蒙皓校,《台海危機:過去、現在、未來》,(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年)。
李瑩、劉春霞,〈中國傳統文化對毛澤東外交思想的影響〉,《長春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3期,2009年。
李鵬程,《毛澤東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亞力山大‧潘特索夫著,林添貴譯,《毛澤東:真實的故事》,(台北:聯經,2015年)。
亞歷山大‧潘佐夫著,卿文輝、崔海智、周益躍等譯,《毛澤東傳》,上下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周恩來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周恩來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尚慶飛,《國外毛澤東學研究》,(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岡瑟‧斯坦(Gunther Stein)著,馬飛海、章蟾華、陳綾、王楚良譯,《紅色中國的挑戰》,(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
彼得‧史瓦茲(Peter Schwartz)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遠見的藝術》,(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2年)。
明居正,〈中國外交史分析架構之再思考〉,《政治科學論叢》,第6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1995年)。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第四版,(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金正昆,《現代外交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阿蘭‧魯林著,華笑譯,《毛澤東:雄關漫道》,上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阿蘭‧魯林著,華笑譯,《毛澤東:雄關漫道》,下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南開大學、杭州大學、湖南師範學院、吉林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學院編,《中國現代史稿》,上冊,(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
南開大學、杭州大學、湖南師範學院、吉林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學院編,《中國現代史稿》,下冊,(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哈理斯(Stuart Harris),〈追求強權地位的慢慢長路〉,田弘茂、朱雲漢主編,張鐵志、林葦芸譯,《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從十五大走向二十一世紀》,(台北:新新聞,2000年)。
姜義華編,《毛澤東著作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柳白、徐人龍,〈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先聲─周恩來倡導的對外援助八項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交史研究室編,《研究周恩來—外交思想與實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9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4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5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1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7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8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9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0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1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2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3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約翰‧霍爾德里奇著,楊力義、林均紅譯,胡毓源校,《1945年以來美中外交關係正常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迪克‧威爾遜主編,王偉麗譯,《歷史天平上的毛澤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
唐建兵,〈淺析毛澤東外交思想的顯著特色〉,《宿州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2006年。
唐耐心(Nancy Tucker)著,朱立人、劉永濤譯,《艱難的抉擇:美國在承認新中國問題上的爭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著,李方准、梁民譯,《紅星照耀中國》,(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
埃德溫‧馬丁著,姜中才、于占杰譯,《抉擇與分歧─英美對共產黨在中國勝利的反應》,(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
孫金偉,〈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外交思想的基本特徵〉,《河南社會科學》,第5期,2005年。
徐紅專,〈試述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的外交思想〉,《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卷第4期,2002年。
特里爾著,劉路新、高慶國等譯,《毛澤東傳》,第二版,(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秦曉波、田虹,〈抗戰時期毛澤東的外交思想及其啟示〉,《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2005年。
郗潤昌,〈毛澤東外交戰略思想探析〉,裴堅章主編,《毛澤東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高鳴、孫鋒,〈論毛澤東外交思想的特質〉,《合肥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09年。
崔奇主編,《周恩來政論選》,上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年)。
崔奇主編,《周恩來政論選》,下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年)。
張光佑,〈鄧小平對毛澤東外交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初探〉,王泰平主編,《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6年)。。
張志洲,〈和平崛起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戰略〉,《當代世界》,第7期,2012年。
張紹勳,《研究方法-理論與統計》,(台中:滄海,2008年)。
張登及,〈毛澤東涉外言論與中共外交〉,《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9期,(台北:共黨問題研究,1998年)。
張潔,〈認知語用學分析中國外交語言〉,《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32卷第4期,2012年。
張錦文,〈毛澤東外交思想與實踐的基本特徵〉,《新東方》,第5期,2007年。
莫理斯‧邁斯納著,杜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年)。
許志嘉,〈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7年)。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7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7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冊)》,初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冊)》,初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陳啟懋,〈鄧小平外交思想與中國的對外政策〉,陳啟懋編著,《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2000年)。
陳啟懋編著,《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吉虹資訊,2000年)。
陳毓鈞,〈兩岸對美國外交政策的認知:從冷戰到後冷戰〉,(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西方文化與現代化」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
麥克法夸爾、費正清編,謝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卷,革命的中國的興起:1949-196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近代史教研組著,《中國近代對外關係史資料選輯(1840—1949)》,上卷,第二分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斯諾著,汪衡譯,《毛澤東自傳》,(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1年)。
楊日青、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2002年)。
楊志恆,〈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台北:政大國關中心,1999年)。
葉自成,《新中國外交思想:從毛澤東到鄧小平—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外交思想比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葉淑蘭,〈中國戰略性外交話語建構芻議〉,《外交評論》,第5期,2012年。
廖平生,〈中共「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之解析〉,《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第5期,1993年。
廖蓋隆,《攻擊與鬥爭—毛澤東思想的發展與延續》,(台北:新視野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裴堅章主編,《毛澤東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趙可金,《外交學原理》,(上海:上海世紀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 1999年)。
趙碧華、朱美珍譯,《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台北:雙葉,1995年)。
劉山,〈學習毛澤東外交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外交學〉,裴堅章主編,《毛澤東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劉述先,〈毛澤東對中國傳統文化繼承之分析〉,《當代月刊》,第112期,(台北:合志文化,1995年)。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2008年)。
滕藤,〈學習與弘揚毛澤東的外交戰略思想〉,裴堅章主編,《毛澤東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
《鄧小平外交思想學習綱要》編寫組著,《鄧小平外交思想學習綱要》,(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鄭建邦主編,《國際關係辭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年)。
鄭華,〈話語分析與國際關係研究—福柯的「話語觀」對現在國際關係理論的影響〉,《現代國際關係》,第4期,2005年。
魯毅、黃金祺、王德仁、周啟明、楊闖、謝鵬著,《外交學概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
盧子健,《中國對外關係轉變》,(香港:金陵出版社,1985年)。
錢其琛,《外交十記》,(香港:三聯書店,2004年)。
錢其琛主編,《世界外交大辭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
謝益顯,《外交智慧與謀略—新中國外交理論與原則》,(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謝益顯主編,《中國外交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1979年)》,第3冊,(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謝益顯主編,《中國外交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79—1994年)》,(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二、英文文獻
Bachman, David,”Domestic Sources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Samuel S. Kim, ed., China and the World: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2nd ed.,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89)
Fairclough, Norma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Foucault, Michel,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Vintage, New York, 1973.
Goldstein , Avery,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China’s Grand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Harding, Harry,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oblems of Communism, Vol. XXVII, No. 32 (March-April 1983).
Holsti, K. 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88)
Kim, Samuel S. “New Directions and Old Puzzles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Samuel S. Kim ed., China and the World: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2nd ed.,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Inc., 1989)
Lampton, David M., The Three Faces of Chinese Power: Might, Money, and Minds (Berk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Macridis, Roy C. ed., Foreign Policy in World Politic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92)
Ng-Guinn, Michael, “The Analytic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No. 27 (June 1983)
Pearson, Frederic S. & Rochester, J. Mart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Global Condi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8).
Rosenau, James N., Tompson, Kenneth W. & Boyed, Gavin, World 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6).
Ross, Robert S., “China’s Three Rises, Regional Power Transitions and East Asian Security: 1949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William C. Kirby, e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60: An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1), pp.91-107.
Swaine, Michael D. & Tellis, Ashley J.,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anta Monica, CA: RAND Corporation, 2000).
Swaine, Michael D., eds., China’s Military and the U.S.-Japan Alliance in 2030: A Strategic Net Assessment (Washington DC: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2013).
Tammen, Ronald L. & Kugler, Jacek, “Power Transition Theory and the Rise of China”,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 1, No.1 (2006), pp.35-55.
Thompson, Kenneth W. & Macridis, Roy C.,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in Roy C. Macridis ed., Foreign Policy in World Politic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76).
Whiting, Allen S., “Foreign Policy of China”, in Roy C. Macridis ed., Foreign Policy in World Politic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Inc., 1992).
Zhao, Quansheng, “Domestic Factors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rom Vertical to Horizontal Authoritarianism”,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No. 519 (January 1992).
三、網站資料
BBC,http://www.bbc.com/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web/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http://www.customs.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http://www.mofcom.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外匯管理局,http://www.safe.gov.cn/
多維新聞網,http://news.dwnews.com/
夏潮基金會,http://www.chinatid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