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又睿
Yu-Jui Cheng
論文名稱: 弗洛姆愛的學習論
On Erich Fromm’s Theories of Loving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Education
指導教授: 林逢祺
Lin, Ferng-Ch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5
中文關鍵詞: 弗洛姆愛的學習
英文關鍵詞: Erich Fromm, love, learning how to lov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Fromm愛的理論其及在教育上的蘊義,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為哲學詮釋學。首先了解Fromm的生平、所處的時代背景,以了解其思想形塑之歷程。其次,描述其對人類存在處境的分析,了解人類存在處境與愛之間的關連性。接著,討論其愛的理論之核心,描述其對當代社會的觀察、探究其愛的內涵與實踐原則。最後,探究其在教育上的蘊義,得出以下結論:
    一、培養學生愛的能力。
    二、樹立愛的典範。
    三、營造實踐愛的教育環境。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Erich Fromm’s theories of loving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educ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thesis is mainly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Firstly, this thesis studies Fromm’s life and its historical context in order to know the background of his thoughts. Secondly, this thesis looks into Fromm’s analysis of human existence condi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existence conditions and love. Thirdly, this thesis understands the core of Fromm’s theories of loving, describes his observa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examines his ideas of loving and principles of practicing loving. Fourthly,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implication of Fromm’s theories of loving for education, and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apacity to love.
    2. To set a model of loving to students.
    3.To creat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which encourages the practice of loving.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0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2 第二章 Fromm的智識背景…………………………………………15 第一節 家庭背景……………………………………………………………15 第二節 青少年時期…………………………………………………………16 第三節 海德堡求學歲月……………………………………………………17 第四節 法蘭克福學派時期…………………………………………………19 第五節 心理分析取向發展時期……………………………………………20 第六節 墨西哥講學時期……………………………………………………21 第七節 思想成熟期…………………………………………………………22 第三章 人類的存在處境……………………………………………25 第一節 人類的存在需求……………………………………………………26 第二節 資本主義下的人類存在困境………………………………………33 第三節 人類的脫困之道……………………………………………………38 第四章 愛與成長……………………………………………………47 第一節 愛的扭曲與誤解……………………………………………………47 第二節 愛的蘊義……………………………………………………………55 第三節 愛的實踐……………………………………………………………68 第五章 愛的學習之教育蘊義………………………………………77 第一節 培養愛的能力………………………………………………………78 第二節 樹立愛的典範………………………………………………………84 第三節 營造實踐愛的教育環境……………………………………………88 第六章 結論與評價…………………………………………………91 第一節 結論…………………………………………………………………91 第二節 評價…………………………………………………………………94 參考文獻………………………………………………………………101 中文資料………………………………………………………………………101 西文資料………………………………………………………………………104

    一、中文部分
    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原作者:P. Freire)。臺北市:巨流。
    王元明(1990)。佛洛姆人道主義精神分析學。臺北市:遠流。
    王邦雄(2011)。老子十二講。臺北市:遠流。
    李怡萍(2009)。等待黎明。愛如春風‧心似明燈「教育部98年度友善校園成果
    專輯」。2012年7月5日,取自:http://www.guide.edu.tw/98/e07b.htm
    李瑞全(無日期)。儒家的生態智慧:一個全球生態哲學理念。2012年7月13
    日,取自 http://www.ncu.edu.tw/~phi/ teachers/ lee_shui_chuen/course_onnet /confen02.html
    李翠卿(2010年11月)。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我為何斷絕孩子的退路?親子天下雜誌,504。2012年6月5日,取自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
    /article.action ?id= 5021403 &page=1
    沈德燦(2003)。精神分析心理學。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
    周蓮青(1974)。弗洛姆的人文思想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孟祥森(譯)(1986)。人類新希望(原作者:E. Fromm)。臺北市:志文。
    孟祥森(譯)(1989)。生命的展現(原作者:E. Fromm)。臺北市:遠流。
    孟祥森(譯)(2003)。愛的藝術(原作者:E. Fromm)。臺北市:志文。
    林玉体(1995)。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文景。
    林秀珍(2006)。教育的實鏡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逢祺(2004)。教育規準論。臺北市:五南。
    欣瑜(譯)(1971)。心理學與宗教(原作者:E. Fromm)。臺北市:有志圖
    書出版公司。
    孫石(譯)(2002)。自我的追尋(原作者:E. Fromm)。臺北市:志文。
    孫慶餘(譯)(1985)。創造的愛(原作者:P. A. Sorokin)。臺北市:時報出版社。
    徐麗玲、林亞屏(譯)(1987)。愛、被愛(原作者:L. Buscaglia)。臺北市:
    遠流。
    高毓坤(2006)。佛洛姆破壞性解析及其教育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10)。教育部全面動員防制校園霸凌。2011年1月10日,取自
    http://www.edu.tw/news.aspx?news_sn=4153
    曹玉文(1992)。新佛洛依德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臺北市:時報文化。
    曹明倫(譯)(2006)。Pure Robert Frost佛羅斯特永恆詩選(原作者:R. Frost)。
    臺北市:愛詩社。
    郭永玉(2000)。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臺北市:貓
    頭鷹。
    傅佩榮(譯)(2001)。創造的勇氣(原作者:R. May)。新北市:立緒文化。
    彭明輝(2012)。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臺北市:聯
    經出版公司。
    曾慧青(2009)。校園霸凌之探討。2011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 npf.org.tw/post/3/5930
    無作者(2012年3月13日)。基測滿級分為情所困 高一資優女上吊亡。ETtoday
    新聞雲。2012年6月3日,取自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313/ 31303.htm
    無作者(無日期)。開放式關係。維基百科。2012年1月18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 /wiki /%E5%BC%80%E6%94%BE%E5%BC %8F%E5%85%B3%E7%B3%BB
    無作者(2010,12月21日)。孩子不是我們!成大教授「家醜」外揚。今日新
    聞。2012 年6月3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10/10/15/91-2655206.
    htm
    馮朝霖(2000)。化混沌之情、原天地之美─從情意教育到教育美學。載於
       崔光宙、林逢祺(主編),教育美學(頁1-31)。臺北市:五南。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市:左岸。
    黃淑萍(2001)。覺醒、批判與超越─佛洛姆人本哲學及其在生命教育之蘊義。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振富(譯)(2002)。第五項修練IV學習型學校(上)。臺北市:天下文化。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輯(甲輯)。臺北市:
      師大書苑。
    葉坤靈(2008)。卡繆哲學中的教師圖像。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
    師哲學──哲學中的教師圖像(頁265-280)。臺北市:五南。
    賈馥茗(2005)。教育的真諦──教人成人。載於財團法人臺北市賈馥茗教授
    教育基金會(主編),教育名家論教育(頁1-32)。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賈馥茗(2008)。教育美學。臺北市:五南。
    賈寶楠(2010,12月21日)。霸凌處理不當,八德國中校長於家穀下台。聯
    合晚報。2011年1月10日,取自http://gallery.udn.com/mag/campus/storypage.   _ jsp?fART_ID=289877
    漢語聖經協會(譯)(2009)。聖經。香港:漢語聖經協會。
    管韻玲(譯)(2002)。逃避自由(原作者:E. Fromm)。臺北市:志文。
    蔡佩君、傅士哲、林宏濤(譯)(2012)。文明的哲學(原作者:A. Schweitzer)。
    臺北市:誠品。
    鄭石岩(1971)。弗洛姆精神分析理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
    學,臺北市。
    鄭石岩(2002)。父母之愛:化愛為有效的家庭教育力量。臺北市:遠流。
    鄭石岩(2007)。教師的大愛:發揮有能力的愛,做學子們的貴人。臺北市:遠
    流。
    鄭谷苑(譯)(2002)。健全的社會(原作者:E. Fromm)。臺北市:志文。
    鄭淑儀(2008年11月)。沈芯菱 草根孩子跳上救貧火線。天下雜誌,400。2012
    年6月30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35008
    龍應台、安德烈(2008)。親愛的安德烈。臺北市:天下雜誌。
    嚴平(譯)(1992)。詮釋學(原作者:R.E. Palmer)。臺北市:桂冠。

    二、西文部分
    Claßen, J. (2002). Die Autoren stellen sich und ihre Beiträge vor Angebot zum
    Lesen. In J. Claßen (Ed.) Erich Fromm:Erzihung zwischen Haben und Sein.
    (pp.V- XXVII). Retrieved July 22, 2012, from http://www.erich- fromm.de/
    biophil/en/images/stories /pdf-Dateien/Classen_J_2002b.pdf
    Dewey, J. (1897). My pedegogic creeds. Retrieved August 22, 2012, from http://
    dewey.pragmatism.org/creed.htm
    Fromm, E. (1941). Escape from freedom. New York: Farrar & Rinehart.
    Fromm, E. (1950). 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Fromm, E. (1970). Man for himself : an inquiry into the psychology of ethics. Taiwan,
    Taoyuan: Eurasia book.
    Fromm, E. (1974). The revolution of hope : 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Fromm, E. (1991). The sane society(2nd ed.). London: Routledge.
    Fromm, E. (1997). To have or to be?(2nd ed.) New York: Continuum.
    Fromm, E. (2006). The art of loving(4th 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Funk, R. (2000). Erich Fromm: His life and ideas.(I. Portman & M. Kunkel, Trans.).
    New York: continuum.
    Funk, R. (2006). Love in the life of Erich Fromm.(M. H. Pauck, Trans.). In E. Fromm (Ed.), The art of loving(4th ed.). New York: HarperCollins.
    International Erich Fromm Society (2011, January). Award of the 2011 Erich Fromm
    Prize To Anne -Sophie Mutter. Retrieved August 29, 2011, from
    http://www.erich-fromm.de/biophil/en/index.php?option= com_content&view
    =article&id=219%3Aerich-fromm-prize-2011&catid=54%3Alatest-news&Item
    id=53
    Lundgren, S. (1999). The Jewishness of Erich Fromm. Retrieved July 30, 2012, from
    http://www.erich-fromm.de/biophil/en/images/stories/pdf-Dateien/Lundgren_S1
    999.pdf
    Rabbit. (1906). In Jewish encyclopedia. Retrieved April 30, 2012, from
    http:// www.jewishencyclopedia.com/articles/12494-rabbi
    Riesman, D. (1971). Erich Fromm and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Change, 3(4),
    24-31.
    Talmud (1906). In Jewish encyclopedia. Retrieved April 30, 2012, from http://www.jewishencyclopedia.com/articles/14213-talmud
    Zionism (1906). In Jewish encyclopedia. Retrieved April 30, 2012, from http://www.jewishencyclopedia.com/articles/15268-zionism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