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莠茹
Hung Yu Ju
論文名稱: 職場員工從事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以某專業文教機構為例
Study of -Regular Exercise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on Employees in Worksite –The case of an Extension School
指導教授: 呂昌明
Lu, Chang-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職場員工規律運動行為
英文關鍵詞: Employees in Worksite, Regular Exercis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2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探討職場員工社會人口因素(包含年齡、性別、婚姻狀況、過去參加運動團體經驗、自覺健康狀況)、社會心理因素(包含運動自我效能、運動社會支持、運動結果期待、運動知覺障礙、運動享樂感)、環境可近性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以某專業文教機構的141名正職員工為研究對象,採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得到有效問卷138份,回收率為97.9%。所得資料以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重要結果歸納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比率佔20.3% 。
    二、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社會人口變項包括性別(男生的規律運動行為比率高於女生)、自覺健康狀況(自覺健康狀況愈好者,愈易從事規律運動行為)。
    三、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社會心理變項為運動自我效能、朋友的運動社會支持、運動結果期待、運動享樂感與規律運動行為成正相關,而運動知覺障礙與規律運動行為成負相關。
    四、影響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的環境可近性變項為居住地方的運動器材或設備。
    五、研究對象的規律運動行為可由「運動自我效能」、「性別」、「運動結果期待」及「居住地方的運動器材或設備」等四個變項來做預測,解釋力為37%。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對文教機構工作實務與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以做為提升專業文教機構規律運動行為的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the background factors, psychosocial factors and accessibility of environment among 138 employees in an extension School. (Response rate 97.9%).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independent-sample 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The important results are as following:
    1.The distribution of regular exercise among 138 employees is 20.3%.
    2.The subjects in gender and self-perceived health status of background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gular exercise.
    3.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friends support for exercise, outcome expectation value for exercise and exercise enjoyment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we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regular exercise. But, perceived barrier for exercise of psychosocial factors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regular exercise.
    4.The subjects in availability of exercise facility near resident of accessibility of environmen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gular exercise.
    5.Self-efficacy for exercise, gender, outcome expectation value for exercise, the availability of exercise facility near resident could predict regular exercise and explain 37% variance.
    Eventual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 of this study, it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as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worksite practice among 138 employees of extension school and further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假設 6 第五節 名詞界定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規律運動行為的探討 9 第二節 社會人口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 16 第三節 社會心理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 21 第四節 運動環境的可近性與規律運動行為的關係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2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8 第四節 研究步驟與進度 36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1 第一節 社會人口因素、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可近性 與規律運動行為的分佈情形 41 第二節 社會人口因素與社會心理因素之間的關係 68 第三節 社會人口因素、社會心理因素、運動環境可近性 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間的關係 74 第四節 研究對象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 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文獻 97 一、中文部份 97 二、英文部分 108 附 錄 113 附錄一 專家效度名單 113 附錄二 開放式引導問卷 114 附錄三 結構式問卷初稿 116 附錄四 預試與正式問卷 121

    一、中文部份
    牛玉珍(1997)。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交通大學教師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王英偉(2005)。資源應用在健康促進上的意義。台灣健康促進劑衛生教育學會。台北。
    方進隆(2001)。學生體適能的理念與期望。學校體育雙月刊,11(7),2-3。
    王淑芳、顏效禹、何佩玲、張碧芳、呂昌明(2008)。影響國中學生運動行為之性別差異研究。學校衛生,52,37-53。
    王蕙雯、張媚(2006)。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工作場所實施運動介入之成效。台灣醫學,10,292-30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2001)。勞工健康促進推廣計畫。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台北。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2002)。勞工健康體能促進技術手冊。台北,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1-10。
    行政院衛生署(1994)。國民保健計畫執行報告-健康體能促進。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9)。「全民健走日-發掘社區精采路」。2009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PressShow.aspx?No=200911110001。
    行政院衛生署衛生教育推動委員會(2007)。打造您專屬的健身計畫(衛教周報)。2009年11月7日。取自:http://www.health99.doh.gov.tw/PreciousLifeZone/PreciousLife_detail.aspx?TopIcNo=291&page=11。
    行政院體委會(2006)。2005年運動城市報告。2008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ncpfs.gov.tw/upload/2006 6_2_2005年運動城市調查報告V10.pdf 。
    呂昌明、卓俊辰、黃松元(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青少年身體活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台北。
    呂昌明、李明憲、楊啟賢(1997)。都市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衛生教育論文集刋,10,53-66。
    呂昌明、林旭龍、黃奕清、李明憲、王淑芳(2001)。身體活動自我報告量表之效度及信度研究-以TriTrac-R3D三度空間加速器為效標。衛生教育學報,15,99-114。
    呂昌明、郭曉文、王淑芳、林旭龍、李碧霞(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學童母親運動行為之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9,57-70。
    呂淑美(2005) 。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宜蘭大學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何佩玲(2004)。台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研究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何鑫憲(2003)。國民小學教師規律運動行為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臺南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南。
    李明憲(1998)。國小國中學生體能活動健康體能相關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以花蓮縣宜昌國民小學、花蓮縣宜昌國民中學兩所學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李柏慧、鐘瓊珠(2005)。健康促進的手段—運用運動行為理論與模式。體育學系(所)刊,5,121-124。
    李碧霞(2001)。中年人運動階段、身體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中山區居民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博士論文。台北。
    吳一德(2006)。有氧運動與營養教育介入對高總膽固醇學生血脂質、健康體適能及運動行為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8(3),161-172。
    吳慧玲(1997)。臨床護理人員規律運動習慣及相關因素探討。國立臺灣大學護理系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
    邱秀霞(2003)。探討社會支持與運動行為之關係。大專體育,64,33-38。
    周文賢(2002)。多變量統計分析-SAS/STATISTIC使用方法,台北,智勝文化。
    林佑真、溫啟邦、衛沛文(2007)。台灣地區成年人之休閒運動行為與健康行為、健康狀況、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關係探討。台灣衛誌,26 (3),218-227。
    林靖斌(2002)。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文化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林麗鳳(2004)。大學生運動行為改變之研究:跨理論模式之追蹤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博士論文。台北。
    胡巧欣、林正常、吳一德(2003)。職場員工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花蓮林務局為例。大專體育學刋,5 (1) ,39-48。
    俞素華(2008)。某技術學院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徐永億、許弘毅、李政道(2006)。學生參與規律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研究-以南開技術學院爲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2 (1),31-39。
    高毓秀(2002)。職場員工運動行為改變計畫之實驗研究-誇理論模式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高毓秀、黃奕清(2000)。成年人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徑路分析。護理研究,8 (4),435-446。
    國民健康局(2003)。民國九十一年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之成果報告。2008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bhp.doh.gov.tw/BHP/index.jsp。
    許君強(2005)。臺北市健康促進事業發展史。學校衛生,46,79-95。
    許泰彰(2000)。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
    章宏智(2007)。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選手運動社會支持因素對運動價值觀之影響。北體學報,15,29-39。
    教育部(2009)。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統>。2009年12月4日。取自:http://bsb.edu.tw/afterschool/html/statistics.html。
    教育部體育司(2007)。推動中小學生健康體位5年計畫-96年度計畫案。2009年11月3日。取自:http://140.122.72.62/sportedu/index?style=2&id=b5424aa59f376867e67d1503469c5fa847d107910f425。
    張宏亮(1995)。運動與情緒。國民體育季刋,24(4),43-50。
    張志成、許聰鑫、李保健(2006)。以決策權衡與意圖檢視運動行為改變模式及生活滿意度之關係。大專體育學刊,8(4),51-65。
    張碧芳(2004)。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專女生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臺北縣某技術學院女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張淑紅、張玨、高月梅、蕭雅竹及吳麗瑜(2006)。桃園縣社區民眾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探討。實證護理,2 (1),73-81。
    張淑華(2008)。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臺北縣某技術學院學生運動行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陳鴻雁(2000)。臺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8,75-81。
    陳美昭(2005)。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陳俊忠(2002)。哈佛經驗:運動與健康。臺北:易利圖書。
    陳芬苓(2005)。企業規模與實施職場健康促進之調查研究。台灣管理學刋,5 (1),149-168。
    陳真美(2001)。職業婦女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家銀行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
    陳芮琪(2001)。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陳筱蕙(2007)。影響某中學學生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郭曉文(2000)。學童母親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馮木蘭(2002)。女性青少年身體活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應用健康促進模式。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黃貝玉(2004)。研究生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PRECEDE-PROCEED Model之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黃奕清、高毓秀、陳秋蓉、徐儆暉(2003)。運動計畫介入職場員工運動階段與身體活動之成效。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11 (1),1-10。
    黃婉茹(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職場女性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行政院及其所屬機關女性公務人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黃賜福(2004)。應用跨理論模式探討國小教師運動行為之研究-以宜花東地區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體育教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
    彭臺臨(2006)。臺灣地區國民運動行為與其政策意涵之研究。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台北。
    莊茹潔、胡淑貞、林麗娟、吳至行、楊宜青、黃暖晴、蔡詩薏(2002)。社區健康體能檢測:參加者與未參加者之社會人口特質與運動行為之比較。台灣家醫誌,12 (4),157-166。
    楊慎絢、陳美如、蕭麗華、廖峰偉、黃芬芬(2007)。臺北市職場健康促進議題與優先順序調查。北市醫學雜誌,4 (1),61-73。
    楊慎絢、黃芬芬、李帶琪、陳美如(2007)。科技職場之體能與健康評估。北市醫學雜誌,4 (3),258-263。
    溫密欣(2008)。高雄縣某國中影響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劉榮聰(1999)。運動行為與身體狀況對健康體適能影響之分析研究。藝術學報,65,205-215。
    劉翠薇(1995)。台北縣某商專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劉翠薇、黃淑貞(1999)。台北縣某商專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學校衛生,34,1-32。
    劉俐蓉(2003)。臺北市立士林國中學生中重度身體活動量、運動階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劉俐蓉、姜逸群(2005)。台北市立國中教職員工健康行爲自我效能和健康促進型態之相關研究。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2(1),21-32。
    賴子敬(2003)。台中市高爾夫參與者參與動機和參與行為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
    盧俊宏(2002)。規律運動、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31(1),60-73。
    盧淑雲(2006)。身體活動介入對科技職場員工健康促進效果之研究。運動生理暨體能學報,5,103-116。
    龍炳峰(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29,81-91。
    魏米秀、陳建宏(2002)。大專學生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某技術學院為例。學校衛生,40,50-65。
    蔡守浦、張志成(2005)。健身運動行為之改變-認知取向理論的思維。大專體育,76,106-112。
    蔡守浦、錢慶安、陳業宏、陳志明(2004)。自覺運動利益、運動社會支持、運動自我效能與大專女性教師休閒運動行為之關係研究。吳鳳學報,12,209-216。
    蔡佳宏(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老人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中山區長青學苑學員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
    謝季芳(2004)。運動社會支持與女性運動行為之探討。大專體育,74,110-113。
    蔡英美、王俊明(2006)。中年人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知覺運動障礙及運動行為之關係。台灣運動心理學報,9,109-131。
    戴遐齡(1995)。臺北市高爾夫練習場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8,509-532。
    蕭淑芬(2003)。中老年人運動行為與健康使用關係之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刋,17,143-157。
    羅沁芳(2003)。臺北市某國中學生同儕支持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相關研究)。

    二、英文部分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1990).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s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y adul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2, 265-274.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2000). Guidelines for graded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America, Philadelphia: Williams &Wilkins.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Berger, B. G., & Mutrie, N. (2001). Physical activity and quality of life. Handbook of sport psychology, 636-67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ooth, M.L., Bauman, A., Owen, N., Gore, C.J. (1997). Physical activity preferences, preferred sources of assistance, and perceived barriers to increased activity among physically inactive Australians. Preventive Medicine,26 (1), 131-137.
    Bowles, H. R., Morrow, J.R., Leonard, B. L., Hawkins, M., & Couzelis, P.M. (200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and Commonly Reported Barriers in a Worksite Popul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3 (4), 464-470.
    Chen,M. C., & Chang. M. (2004). Exercise Behavior and Related Factors in Career Women – the case of a Bank in Taipei City.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2 (3), 180-190.
    Chi, L.,& Hsu. C.C.(2005). The Prediction of Regular Exercis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mong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 Test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Bulletin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of Taiwan, 7, 115-129.
    Cohen, S., & Syme, S. L. (1985). Social support and health.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Desharnais, R., Bouillon, J., & Godin, G.(1986). Self-efficacy and Outcome Expectations as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Adherence. Phsychological Reports, 59, 1155-1159.
    Dzewaltowski,D.A.(1989). Toward a model of exercise motivation.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1, 251-269.
    Dzewaltowski, D.A., Noble, J.M., & Shaw, J.M. (1990). Physical Activity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12, 388-405.
    Forshee, R. A., Anderson, P. A., & Storey, M. L. (2004). The role of beverage consumption, physical activity, sedentary behavior, and demographics on body mass index of adolesc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s & Nutrition, 55(6), 463-478.
    Green, L. W., & Kreuter, M. W. (1999). Health Promotion Planning: An Educational and Ecological Approach. California : Mayfield Publishing Social Suppco.
    House, J. S., Robbins, C., & Metzner, H. L. (1982). The associ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ctivities with mortality: Prospective evidence from the Tehcumseh community health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16, 123-140.

    Juniper, K. C., Oman, R. F., Hamm, R.m., Kerby, R. (2004).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onstructs in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and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mong African-American college women for physical activity.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8 (5), 354-357.
    Kelsey, K. S., Devellis, B. M., Begum, M., Belton, L., Hooten, E. G. & Campbell, M. K. (2006). Positive Affect, Exercise and Self-Reported Health in Blue-Collar Wome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30 (2), 199-207.
    Keresztes, N., Piko, B. F., Pluhar, Z. F., & Page, R. M. (2008). Social influence in sports activity among adolescents.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Health, 128(1), 21-25.
    Kilpatrick, M., Hebert, E., & Bartholomew, J. (2005). College students' motivation for pPhysical activity: Differentiating men's and women's motives for sport participation and exercise.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 54 (2), 87 – 94.
    Laport, R.E., Montoye, H.J., & Caspersen, C.J.(1985). Asse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epidemiologic research: Problems and prodpects.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2), 131-146.
    Leenders, J.M., Silver, L.W., White, S.L., Buckworth, J., & Sherman, W. M.( 2002). Asswssment of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self-efficacy, and stages of change in college student Using a Street-Based Survey Method.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33 (4), 199-205.
    Leslie, E., Owen, N., Salmon, J., Bauman, A., Sallis, J., & Lo, S.K.(1999). Insufficiently Active Australian College Student: Perceived Personal,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Preventive Medicine, 28, 20-27.
    Marcus, B. H. & Lewis, B. A. (2003). Stages of motivational readiness to change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Research Digest, 4, 1-8.
    Mcauley, E., Bilssber, B., Marquze, D., Jerome., Kramer, A.F., & Katula, J. (2000). Social relations, physical activity, and well-being in older adults. Preventinve Medicine, 31, 608-617.
    Mcauley,E., & Rudolph, D.L.(1995). Physical activity aging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Ag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3, 67-96.
    Orsega-Smith, E.M., Payne, L.L., Mowen, A.J., Ho, C.H., & Godbey, G.C. (2007).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and Self-Efficacy in Shaping the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of Older Adult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9 (4), 705-727.
    Pate, R.R. (1995).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73(5), 402-407.
    Ryan, G.J., & Dzewaltowski, D.A. (2002). Compa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self-efficacy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th. 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 29 (4) , 491-504.
    Scanlan, T.K., & Simons, J.P. (1992). The construct of enjoyment. In: Roberts GC, ed. Motivation in sport and exercis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19-215.
    Schechtman, K.B., Barzilai, B., Rost, K., & Fisher, E.B. (1991). Measuring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 single ques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1(6), 771-773.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2000).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ing Health and Objectives for Improving Health. Healthy People 2010 (2nd ed), 2, 124.
    Wankel, L.M.(1993). The importance of enjoyment to adherence Stage of Change, Prevention Medicine, 31, 494-505.
    Washington et, R.L., Chairperson, R.l. ,Bernhard, D.T. ,Gomez, J. ,Johnson, M.D., Miriam, T.J. ,Rowland, T.W. & Small, E.(2001). Organized sports for children and preadolescents. Pediartics, 107(6), 1459-1462.
    Willis, J.d., & Cambell, L.F.(1992). Exercise Psycholog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5). Global Strategy on Occupational Health for All: Way to Health at work. Geneva, WHO.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