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明元
Ming-Yuan Lee
論文名稱: 大愛劇場之創意元素與人文精神之展現
Humanities and Creative elements in Da-Ai Drama
指導教授: 陳昭儀
Chen, Chao-Y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9
中文關鍵詞: 創造力創意大愛劇場人文
英文關鍵詞: creativity, creative, Da-Ai Drama, humaniti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17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大愛劇場之創意元素與人文精神之展現

    李明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創造力發展碩士專班

    摘 要

    本研究旨在以創造力之觀點探討「大愛劇場」戲劇之創意元素及分析「大愛劇場」戲劇中所傳達之人文精神內涵。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為策略,以文本分析與訪談作為主要之研究方法,訪談對象為五位長期製作「大愛劇場」戲劇之人士,包含兩大類:
    (一)大愛電視台內部人員:節目經理、編審。
    (二)外製單位:戲劇製作人、演出人員。
    本研究主要發現及所得結論如下:
    (一)以創造性作品而言,「大愛劇場」戲劇本身即具有其新穎性與實用性。
    (二)本研究發現並分析「大愛劇場」戲劇在製作上呈現出七項創意元素,且個別或完全符合Williams所提出之四點創造力情意特質。
    (三)演出人員在詮釋「大愛劇場」戲劇之過程,依循階段性創造歷程。
    (四)「大愛劇場」戲劇傳達之精神,是經由以下三點予以體現:
    1. 以人文為出發點
    2. 教化人心為目標
    3. 家庭教育輔助者

    Humanities and Creative elements in Da-Ai Drama

    Ming-Yuan Lee
    Graduate Institute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reative elements by viewpoint of creativity and the humanities in Da-Ai Drama.
    Both in-depth interviews and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selected five people who have long been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Da-Ai Drama, including:
    I. Staff of Da-Ai TV: Manager and Examiner.
    II. Product execution: Producer and Actres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I. In terms of creativity, Da-Ai Drama is featured with novelty and usefulness.
    II. There are seven creative elements in Da-Ai Drama, and it coheres with the Creativity Attitudes by Williams.
    III. The actors in Da-Ai Drama went through the stages of creativity process.
    IV. The essential cultivation of Da-Ai Drama is shown through three items as below:
    1. Original intention for humanities.
    2. Goal of providing the meaning of life.
    3. Assistor of family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造力的意涵 13 第二節 傳播理論 43 第三節 電視媒體相關研究探討 5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6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68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71 第五節 效度檢驗策略72 第六節 研究倫理原則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大愛劇場」vs. 創造力理論與實踐77 第二節 「大愛劇場」所展現之人文內涵與傳達之基本精神93 第三節 「大愛劇場」對於閱聽觀眾及製作團隊造成之影響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討論121 第二節 研究結果與呼籲129 第三節 後續研究之建議133 參考文獻136

    一、中文部分:
    丁瑞愉(2006)。貞愛人生。大愛之友,5。台北: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
    大紀元時報(2003)。臺灣霹靂火狂燒 娛樂過頭後有許多省思空間。檢索日期:2007年1月3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gb/3/7/22/n346608.htm
    大紀元時報(2004)。愛因斯坦天才腦子之秘。檢索日期:2006年5月10日。取自http://epochtimes.com/b5/4/12/31/n765455.htm
    大愛電視台(2006)。人生旅程。台北:聯合文學,靜思文化。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06)。學科能力測驗歷年試題——95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試題。檢索日期:2006年2月4日。取自http://www.ceec.edu.tw/AbilityExam/AbilityExamPaper/95AbExamPaper/95chinese.pdf
    內政部(2006)。重要參考指標。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檢索日期:2006年11月30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尤麗萍(1992)。台灣宗教電視台戲劇節目的社會行銷--以慈濟大愛台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091SHU00376010)。
    方鳳琪(2002)。台灣青少年的媒體使用與其道德判斷之相關性--以電視綜藝節目和網路連線遊戲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091NCTU0376020)。
    毛連塭、郭有遹、陳龍安、林幸台(2000)。創造力研究。台北:心理。
    王政挺(2003)。自由溝通:人際交往的金點。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列紀綱(1992)。周易美學,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名畫檔案 Fine Art File(2002)。檢索日期:2006年2月7日。取自http://www.ss.net.tw/art/
    余也魯譯(1990)。Wilbur Schramm & William E. Porter 原著。傳學概論——傳媒‧信息與人(Men,women,messages,and media:
    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香港:海天書樓。
    吳立萍(2006)。無盡的愛——一個愛與傳承的人生故事。大愛之友,6。台北: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
    吳宛倫(2000)。宗教性節目之意義再現:以慈濟大愛劇場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089WCJC0376016)。
    吳明雄(2005)。創造=創新+專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九十四學年度第一學期。創造力發展碩士專班。「企業創新專題研究」教學講義。
    吳靜吉(2006)。談創造力的3T與3B。經理人月刊,16,54。台北:巨思文化。
    李乙明、李淑貞譯(2005)。Colin Martindale原著。創造力的生物基礎。Sternberg, R. J.(編),創造力Ⅰ‧理論,180-199。台北:五南。
    李秀美(1994)。兒童故事基模發展與電視卡通暴力訊息解讀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083NCCU0382012)。
    李金銓(2005)。大眾傳播理論(修正三版)。台北:三民。
    李昶儀(2000)。電視綜藝節目與青少年次文化形成之研究——由吳宗憲現象剖析青少年的電視解碼。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089PCCU0383008)。
    杜明城譯(1998)。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96)原著。創造力(Creativity)。台北:時報。
    東方出版社編輯部(1976)。新編東方國語辭典,656。台北:東方。
    金鐘獎特刊(2002)。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周曉虹譯(1995)。Albert Bandura 原著。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台北:桂冠。
    林東泰(2002)。大眾傳播理論(增訂二版)。台北:師大書苑。
    林悅倫(2001)。台灣公共電視台文化性節目之規劃策略分析,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089NCKU0546007)。
    武錦華(2005)。電視霸權:應該引起警惕的影像狀況。檢索日期:2006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mecul.org/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66
    邵正宏(2000)。非營利電視台之行銷策略研究─以慈濟大愛與好消息頻道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089NTNU0023005)。
    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台北:書林。
    倪銘鈞(2006)。導戲女暴君 成了大愛彌勒佛。檢索日期:2006年10月26日。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aaitv/3/
    1272879465/20060902194931
    唐君毅(1988)。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學生。
    孫大川譯(1990)。Maslow, A. H. & Fromm, E.等原著。人的潛能和價值。台北:結構群。
    徐佳士(198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正中。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初版)。台北:三民。
    黃心藝譯(2000)。Hite Doku原著。Download 創意。台北:海鴿。
    張榮攀(2000)。慈濟語彙。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
    張慶勳(2005)。論文寫作手冊(增訂三版)。台北:心理。
    張曉華(2003)。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增修版)。台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高文芳(2005)。量子力學的發跡與遠景。檢索日期:2006年2月3日。取自http://www.cc.nctu.edu.tw/~wfgore/qu1.html
    張麗真(年份不詳)。漫說留白。檢索日期:2006年2月6日。取自http://www.kunqu.net/article25.htm
    高穎(2005)。他們為什麼這麼做——解析“人文”二字的含義。檢索日期:2006年2月19日。取自http:// www.XINHUANET.com
    張允若(2004)。網絡媒介:第四媒介?第二世界?。檢索日期:2006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diffuse.cn/2004-10/20041028125437.htm
    梁明智(2006)。黎逢時的真情人生——大地之子。大愛之友,8。台北: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枕邊書。台北:學富。
    莊淑惠(2003)。三月下旬 大愛劇場與您分享「牽手人生」。慈濟道侶,412。第四版。台北: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
    許士軍(1990)。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國宏(1998)。當前人文與科技的省思。檢索日期:2006年3月10日。取自http://www.unification.org.tw/purelove/download/life_edu/ life_edu_08.doc
    郭有遹(2001)。創造心理學(第三版)。台北:正中。
    郭為藩(1994)。人文主義的教育信念。台北:五南。
    陳文典(1993)。「創造思考」智能。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科學素養的內涵與解析,103-120。台北:教育部。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業文化。
    陳夙雰(2006)。做慈濟,人生亮了起來。檢索日期:2006年10月27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co5008/article?mid=17&prev=19
    &next=15
    陳芸芸譯(2001)。Denis McQuail(2000)原著。最新大眾傳播理論(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 an introduction, 3rd ed.)。台北:韋伯。
    陳昭儀(1996)。二十位傑出發明家的生涯路。台北:心理。
    陳昭儀(2000)。傑出理化科學家之人格特質及創造歷程之研究。師大學報,45(1)(科學教育類),27-45。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7-2511-S-003-059)。
    陳昭儀(2002)。文藝獎得主之個人特質、創造歷程及生涯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91-2413-H-003-07322)。
    陳昭儀(2003a)。創意人物研究之回顧探析。資優教育季刊,87,27-40。
    陳昭儀(2003b)。傑出科學家及藝術家之比對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6,199-225。國立政治大學。台北:木柵。
    陳昭儀(2005)。傑出作家創作歷程之探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9,295-312。
    曾志朗(1999)。培養創造力:21世紀最重要的人力資源。不同凡想。台北:遠流。
    覃樹勇(2006)。傳播境界:真善美。檢索日期:2006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1574
    當大愛讓世界亮起來(2006)。慈濟月刊(社論),470。花蓮:靜思精舍。
    愛心與科技合流的極致(2004)。慈濟月刊(社論),457。花蓮:靜思精舍。
    詹志禹(2002)。「創造力」的定義與創造力的發展。教育研究,100,117-124。
    鄒中慧(1986)。從「社會現實建構理詮」觀點探討我國電視節目——國語連續劇的女性角色塑型。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075SCU12383007)。
    趙珮珉(2006)。不能說「那個字」的典故。大愛之友,6,31。台北: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
    潘煊(2006)。為佛教 為眾生——證嚴法師與慈濟基金會。經典雜誌,94,46。台北:慈濟傳播文化志業基金會。
    劉幼琍(1994)。好節目的認定及電視時段的分配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劉新圓(2001)。如何落實「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學。檢索日期:2006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0/C/EC-C-090-013.htm
    劉慶、馮蘭(2005)。「共濟神話」的解讀:大衆傳播與大衆文化研究述評。檢索日期:2006年3月12日。取自http://www.chuanboxue.net/list.asp?unid=940
    劉麗雪(2005)。日本電視卡通暴力內容對學童影響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學童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094FGU00375013)。
    潘玲娟(1994)。電視暴力對觀看者產生攻擊行為的影響之研究──以文獻分析為主。復興崗學報,77,297-326。
    鄭瑞城(1988)。透視傳播媒介。台北:經濟與生活。
    黎玉霞(2005)。暴力基模與電視暴力對學童情緒、態度及行為之影響。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摘要檢索系統編號:094SHU05376008)。
    賴國洲、蔡美慧(1997)。八點檔連續劇暴力情節內容分析。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龍應台(1999)。〈代序〉在迷宮中仰望星斗──政治人的人文素養。百年思索,5-21。台北:時報。
    龍應台(2005)。什麼是文化?。華人世界通訊,706。台北:Asian888 亞洲企業文化研究會。
    謙達那譯(1994)。奧修大師(Osho)原著。金錢與工作(The new man in business and the professions)。台北:奧修出版。
    鍾愛琳(1997)。四、雞聯(籠雞有食湯鍋近 野鳥無糧天地寬)。檢索日期:2006年1月17日。取自http://big5.chinabroadcast.cn/gate/big5/gb.chinabroadcast.cn/3601/ 2005/01/31/342@439186.htm
    羅世宏譯(2000)。Severin, W. J. & Tankard, J. W. Jr.(1997)原著。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Communication theories: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3rd ed.)。台北:五南。
    釋淨空(2004)。了凡四訓講記。改造命運心想事成。台南:社團法人台南市淨宗學會。
    釋德(2005)。以愛為藥,對治苦難。慈濟月刊,469,81-124。花蓮:靜思精舍。
    釋德(2006a)。生命功能發揮中?耗損中?。慈濟月刊,470,93-126。花蓮:靜思精舍。
    釋德(2006b)。證嚴上人‧衲履足跡。慈濟月刊,471,77-124。花蓮:靜思精舍。
    釋德(2006c)。留下生命價值的足跡。慈濟月刊,472,90-122。花蓮:靜思精舍。
    釋德(2006d)。心合,一切無礙。慈濟月刊,476,105-142。花蓮:靜思精舍。
    釋證嚴(2005)。微塵人生,奈米良能 。檢索日期:2006年11月25日。取自http://www.tzuchi.com.tw/TZUCHI/About_Purpose/Default.aspx?ContentType=3&IdentityID=34
    釋證嚴(2006)。富有人生。慈濟月刊,470,6-9。花蓮:靜思精舍。

    二、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Boden, M. A. (2003). Creativity and law: How can they live together? Retrieved February 25, 2006, from http://www.meijigakuin.ac.jp/~yoshino/documents/ivr2003/boden.pdf
    Csikszentmihalyi, M.(1996)著。杜明城譯(1998)。Creativity。創造力。台北:時報。
    Eisler, R. & Montuori, A. (1995). Creativity, society, and the hidden subtext of gender: Toward a new contextualized approach. Montuori, A. & Purser, R. Creativity vol.3. Creskill, NJ: Hampton Press.
    Garcia, J. D.(1991).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 Practical Guide for Maximizing Creativity. Oregon: Noetic Press.
    Gardner, H. (1993). Seven creators of the modern era, In Brockman, J. (Ed.), Creativity, 28-47.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Gerbner, G. (1969) Toward "cultural indicators": The analysis of mass mediated public message systems. AV Communication Review, 17, 137-148.
    Gruber, H. E. (1993). Creativity in the moral domain: ought implies can implies creat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6,3-16.
    Kuhn, T. S.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2nd 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Lubart, T. I.(2000-2001). Models of creative proces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13 (3&4),295-308.
    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Mayer, R. E. (1999). Fifty years of creativity research. In Sternberg, R. J. (Ed.), Handbook of Creativity , 449-46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Laren, R. B. (1993), The dark side of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6,(1-2),137-144.
    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4th ed.). Sage Publications.
    Mooney, R. L.(1963), A conceptual model for integrating four approaches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creative talent. In Taylor, C. W. & Barron (Eds.), Scientific creativity: Its recognition and development, 331-340. New York:Wiley and Sons.
    Mozart, W.A.(1791),Requiem [CD]. Hamburg:Polydor International GmbH.
    Rhodes, M.(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Delta Kappan,42, 305-310.
    Runco, M. A. (2004). Creativ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5, 657-687.
    Schramm, W. (1955).How communication works,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tein, M. (1993). Moral issues facing intermediaries between creators and the public,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6,197-200.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1995)著。洪蘭譯(1999)。Defying the crowd: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不同凡想。台北:遠流。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1996). Investing in creativ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51,677-688.
    Sternberg, R. J.(2005). Creativity or creativities?. Int. J. Human-Computer Studies,63,370-382.
    Williams, F. (1982). The communications revolution. Beverly Hills, CA:Sage.
    Williams, F. E. (1972). Identifying and measuring creative potential.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