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佳運 Lee, Chia-Yun |
---|---|
論文名稱: |
男言之隱—臺灣男同志的個體展演 A Gay in the Closet — The Individual Performance of a Taiwanese Gay |
指導教授: |
林伯修
Lin, Po-Hs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3 |
中文關鍵詞: | 男同志 、個體展演 、自我民族誌 |
英文關鍵詞: | gay,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utoethnograph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747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3 下載: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用自我民族誌 (autoethnography) 研究方法,以小說體書寫,描寫我身為男同志之生命故事,其目的是探究在臺灣社會中男同志身分之於我的意義與影響。在異性戀為主流價值的社會中,為了保護自己,我以「偽裝式」展演處世,並刻意扮演異性戀者與模仿陽剛氣質以符合社會對於我生理性別之期待。透過網路社群進而與日常生活中的男同志族群產生連結,從互動過程中建立同志認同。藉由男同志與非同志從事運動與休閒之比較中,瞭解除了性傾向不同,兩者同樣身而為人,有著愛與被愛的想望,並無相異。在社會價值觀的變遷下,臺灣推動同志婚姻平權相關法案,我亦藉由與社會他人的互動以及撰寫論文之契機,回溯成長過程中的自己。
This study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 of “Autoethnography” to describe the life story of my own gay growth process in the style of novel gen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meaning and influence of gay identity in Taiwan society. In a society where heterosexuality is the mainstream value, in order to protect myself, I performed in a "disguised form" and deliberately played as a heterosexual and imitated masculinity to meet the expectations of society for my gender. I found gay communities through online community and they connected with my daily life, and my gay identity was established from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sports and leisure between gays and straights, I realized that gays and straights are all different, yet the same. Under the change of social values, Taiwan has promoted the bills related to gay marriage and equal rights. I traced back the growth process of my life story by interacting with others and writing this thesis.
一、中文文獻
江明親 (譯) (2003)。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臺北市:書林。(Vanessa Baird, 2003)
呂陽 (2016)。「零號病人」:誤會、巧合與媒體報導如何製造美國愛滋病的第一位罪人。端聞。2016年12月1日,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201-dailynews-patient-0/
李欣芳 (2010)。臺灣同志運動策略與過程之探討:以臺灣同志大遊行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李豪 (2011)。雨後有彩虹?男同志出櫃故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慶芳 (2010)。什麼是質性研究,你問我?2010年8月3日,取自https://reswithoutnumbers.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03.html?fbclid=IwAR1k2WEYfnvOr-FB5wNxYGerLaWv5eCNvScrXbxjQZtpFhG-5FQvhkOrQWA
何粵東 (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何粵東 (2010)。自我民族誌的課程研究初探。中正教育研究,9(1),1-29。
邱天助 (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
林雨佑 (2016)。社會運動抗爭現場公民記者的身分及實踐–以反課綱微調事件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美如 (2012)。回家路上—我的慢跑環島經驗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賢修 (1997)。看見同性戀。臺北市:開心陽光。
洪念慈 (2010)。兩位男同志運動員的生命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倪家珍 (1997)。九○年代同性戀論述與運動主體在臺灣。性別研究新視野(上)。臺北:元尊文化。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 (2012)。自我敘說研究中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56,19-53。
徐江明、李姚軍 (譯) (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市:桂冠。(Goffman E., 1956)。
高宣揚 (1991)。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與言 (29),21-76。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志成 (2005)。從高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論自我與角色扮演。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6。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6/46-10.htm
陳威翰 (2017)。怒濤掃地仔—衝浪聚落的休閒實踐與團體認同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慧秋 (2002)。揚起彩虹旗:我的同志運動經驗1990-2001。臺北市:心靈工坊。
喀飛 (2008)。[說故事] 警察對待同志的歷史:常德街事件篇。批踢踢實業坊。2008年6月12日,取自 https://www.ptt.cc/bbs/gay/M.1213271724.A.CA0.html
張紹康 (2013)。社群媒體自我揭露與網路自我之研究-以臉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范綱皓 (2015)。運動場上的性別歧視:男人打排球很娘?攻擊女生不要臉啦?。女人迷。2015年5月14日,取自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7448?fbclid=IwAR1IhyggObgVSSPhs5HGRqg1sp1BvxzJRsoFZPZKpo1JyMtBuGoo8C-xumM
黃厚銘 (2012)。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教育與社會研究,3,65-105。
彭家維 (2010)。「同志」視覺:從策展看香港同志影展的影像再生產。文化研究月報,103,24-48。
甯應斌 (2007)。同性戀是社會建構嗎?—保守與革命的社會建構論。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0,1-55。
溫大吉 (2015)。當我們同在一起—男同志網球社群的自我民族誌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 (2009)。2009年認識同志手冊。臺北市:作者。
廖家宏 (2007)。當運動遇上性/別:五名男同志運動員的認同與處境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靜蓮,許光麃 (2011)。同志運動會的社會認同之探討。體育學系系刊,11,35-46。
趙淑珠,郭麗安,劉安真 (2008)。認識同志教育資源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盧崴詡 (2013)。質性研究法與社會科學哲學——以社會學中的民族誌為例。思想戰線,2,16-20。
劉安真 (2001)。「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劉泗翰 (2004)。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臺北市:書林。
劉敏、楊時育 (2016)。h*ours café討論議題的彩虹咖啡廳。生命力新聞。2016年5月3日,取自https://vita.tw/h-ours-caf%C3%A9-%E8%A8%8E%E8%AB%96%E8%AD%B0%E9%A1%8C%E7%9A%84%E5%BD%A9%E8%99%B9%E5%92%96%E5%95%A1%E5%BB%B3-b018d801d8ca
蔣昕 (2010)。臉書上的一張臉譜:社交網站上的劃界與展演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蔣逸民 (2011)。自我民族志:質性研究方法的新探索。浙江社會科學,2011(4),11-18。
鄭智偉 (2005)。認識同志手冊。臺北市:臺灣同志熱線諮詢協會。
賴姿均 (2013)。從 Bourdieu 的場域理論與同志人格特質探討餐旅產業同志員工的工作現況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學院,高雄市。
二、英文文獻
Allen-Collinson, J. (2012). Chapter 9 Autoethnography: Situating personal sporting narratives in socio-cultural context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sport and physical culture (pp. 191-212). Bingley, UK: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Bourdieu, P. (1983).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 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 Poetics, 12(4-5), 311-356.
Bourdieu, P. & Wacquant, L. (1992). An invitation of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co Press.
Cass, V. C. (1979). Homosexuality identity forma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3), 219-235.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Ellis, C. (1997). Evocative Autoethnography: Writing Emotionally about Our Lives. Representation and the text: Re-framing the narrative voice, 115.
Ellis, C., & Bochner, A. P. (2000).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reflexivity: Researcher as subject.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 733-768). Thousand Oaks, CA: Sage.
Ellis, C. (2009). Autoethnography as Method (review). Biography, 32(2), 360-363.
Goffman E. (1956). The Presentation of Everyday Life. New York, NY: Doubleday Anchor.
Klein, J. T. (1990). Interdisciplinarit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Detroit, MI: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im, V. K. (2002). Gender differences and attitudes towards homosexuality.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3(1), 85-97.
Salih, S. (2002). Judith Butler. London, UK: Routledge.
Savin-Williams, R. C. (2006). Who’s gay? Does it matter?.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1), 40-44.
Wong, C. Y., & Tang, C. S. K. (2004). Coming out experiences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Chinese homosexual men in Hong Kong.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33(2), 14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