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欣穎
Chien, Hsin-ying
論文名稱: 臺灣優秀運動選手生命歷程轉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探討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transition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in Taiwanese elite athletes
指導教授: 鄭志富
Cheng, Chih-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3
中文關鍵詞: 優秀運動員選手生命歷程生涯發展社會結構內心意志
英文關鍵詞: elite athletes, life transitions, career development, socialization, inner willpow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6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運動員的內在意志形成,會受到許多社會化經驗以及社會結構所影響,生命歷程的概念是個體與社會互動的過程,經由文化背景、環境因素、人際互動關係以及社會結構之下,逐漸發展並影響其生命歷程的改變,本研究以深度訪談法,針對亞、奧運項目,並在國內連續獲得三連霸成績以上的5位運動員進行訪談,透過解釋性互動論概念進行整理與分析,從中了解外在社會結構對於運動員的內在意志,進而改變選手生命歷程的行為模式轉換。研究結果顯示:一、運動員既身處競技運動世界卻也同樣活在現實生活世界,其現實層面的生存條件考量,會經由外在社會結構制度的影響,發展出特定的行為模式。二、從社會結構制度與選手生命歷程之間的關聯可發現,運動員最終所追求的不外乎為穩定的生涯發展以及對工作的渴望,但卻礙於害怕自己缺乏社會競爭力,會轉而在選手生涯當中,盡力掌握可獲得的資源,包含獎勵金以及期待利用優異的成績表現,求得未來穩定的生涯發展。三、運動員的選手生命歷程亦是建構未來生涯發展的基石,經由運動員歷經年齡、環境壓力、經濟因素考量,以及運動成績表現等種種因素,使運動員意識到競技運動並非單純存在,並開始為生涯轉換做一規劃,但囿於運動員終其一生為了競技運動付出,使他們僅能於有限的轉換方式盡全力求發展,而運動選手生涯所獲得的獎勵金更轉化成為運動員往後生涯轉換的保障。建議後續研究可針對臺灣設有體育相關科系之大專校院,配合課程安排與校內軟硬體設施,甚至可比較非體育科班與體育科班體制下的優秀運動員,從中發現運動員對於生涯發展轉換的異同點。並可配合政府所推出之政策,調查運動員適應狀況,以協助瞭解施行之可行性。

    As an athlete, the inner willpower was usually influenced by the experiences of socialization. The concept represented a process of an interplay which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career of athletes and examined how cultural background, environmen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social structure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transitions and career developments. The qualita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in-depth interviews and analyzed via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e main aspects of the athletes’ career changes are as follows: 1) being in the real world, th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 controls athletes’ willpower inevitably, 2) considering of athletes’ age, environmental stress, economical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the reward becomes the priority they were pursuing, 3) athletes spend their whole life to pursue better performance to exchange more security which offered by government, hence, their career transition must under a certain limitation. They are also difficult to change their career after retirement. As a result, during the professional player lives, their thinking patterns of career planning will be deeply influenced by seeking more secure life insurance. The follow-up studies could be compare with sports related departments of colleges in Taiwan by curriculum designed, sub-system, software and hardware facilities, even with the athletes in sports system and non-sports system of colleges to discove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thletes conversion for career development. Also, the researcher could coordinate the policies introduced by the government to investigate the adapt situation on athletes, in order to assist in understanding of the feasibility implement.

    口試委員及系主任簽字證書……….…………….……………………..…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謝 誌………….…………….……..………………..……..……..…………iv 目 次………….…………….…….………………..……..……..…………v 表 次………….…………….……….……………..……..……..…………vi 圖 次………….…………….…………..…………..……..……..…………ix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研究倫理與限制……..……….…………….….………………… 5 第五節 名詞釋義…………..……..…………...……….…….……………7 第貳章 文獻回顧............................10 第一節 選手生命歷程轉換……………………..……...……………… 10 第二節 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與運動員行為…………..…………… 13 第三節 運動員生涯發展…………………………..….………...……… 23 第四節 文獻總結…………………………..………….……....…………… 28 第參章 研究方法............................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0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33 第五節 質性研究信效度建立……………....….…….…………… 3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40 第一節 受訪者選手歷程側寫……………...………...…………..……….….40 第二節 社會結構制度影響選手生命歷程之整體實踐形式......44 第三節 社會結構制度影響運動員選手生命歷程轉換之關聯性….…51 第四節 選手生命歷程轉換與生涯發展之關係…………...………….……60 第五節 小結……………………………………………….….……...........………6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71 後記............................................75 參考文獻.........................................77 附錄............................................84 受訪者同意書 ............................ 84 A受訪者逐字稿 ............................ 85 B受訪者逐字稿 ............................ 102 C受訪者逐字稿 ............................ 117 D受訪者逐字稿 ............................ 137 E受訪者逐字稿 ............................ 146

    中文參考文獻
    100年全國運動會競賽審查委員會(2010)。中華民國100年全國運動會競賽規程。
    ESPN(2005)。伊辛巴耶娃再次證明:破紀錄就是爲了錢。2011年11月25日,取自ESPN網站,網址:http://www.espnstar.com.tw/news/others/2005/0222/153959.htm
    文崇一、楊國樞(2000)。訪問調查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下冊)。臺北市:東華。
    王文科、王智弘(2010)。教育研究法(增訂第十四版)。臺北市:五南。
    王宗吉(1999)。台灣地區運動參與人口調查報告。體育白皮書,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文化。(Howard, L. N., & James, H.F., 1998)
    王秉泰(2005)。競技運動教育之省思。國民體育季刊,34(4),43-49。
    王思迅(2004)。意志的肯定與否定-尼采對叔本華意志觀的超越。鵝湖月刊,29(7),27-38。
    王秋燕、黃恆祥(2003)。運動員運動道德的認知與實踐:「知」與「行」的省思。大專體育學刊,5(2),1-10。
    光明日報(2008)。評論:商業奧運避無可避。2011年11月25日,取自光明日報網站,網址: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32342。
    朱巖清(2010)。國際奧會及奧運的商業化策略。屏東教大體育,13,287-295。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2)。施政績效。2012年05月28日,取自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網址http://www.sac.gov.tw/2011gpr.htm#N4
    何兆武、李約瑟(譯)(2005)。西方哲學史(上)。臺北市:左岸文化。(Russell, B., 1872)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Michael, Q. P., 1990)
    呂宛蓁、鄭志富(2007)。國光體育獎章實施現況之分析。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5,68-83。
    呂惠富(2008)。影響體育績優生生涯發展關鍵因素之探討-真理大學之實證分析。運動知識學報,5,162-172。
    呂潔如(2010)。身體定位-探討運動哲學研究中的尼采。運動文化研究,14,35-54。
    李仁德(2000)。我國各級政府體育獎勵制度之研究。體育學報,28,33-44。
    李欣靜(2006)。大學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生涯發展與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建興(2009)。我國競技運動選手培訓與生涯照顧體制之研究-策略思維觀點。思與言,47(1),215-249。
    李康、李猛(2007)。社會的構成。臺北市:左岸文化。
    李憲銘、邱裕新、吳培協、呂銀益(2007)。古代奧運會的起源與運動賽會商業化機制價值之探討。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4,276-282。
    杜錦豐、李志峰、邱智麟(2003)。論運動贊助與贊助效益的評量,政大體育研究,15,121-134。
    卓俊伶(2003)。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及其教育的批判性思考。2003 年運動員生涯規劃輔導人員研習會(頁28-29)。嘉義縣,中正大學。
    周宏室(2006)。運動道德與奧林匹克精神。第29屆奧林匹克研討會報告書,177-186。
    周國平(譯)(2005)。悲劇的誕生。臺北縣:左岸文化。(Nietzsche, F.W., 1872)
    林文郎(2006)。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效益。第29屆奧林匹克研討會報告書,235-248。
    林尚武(2006)。運動員教育的省思與生涯規劃的實踐。國民體育季刊,35(1),64-68。
    林幸台(1992)。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五南。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03)。生涯輔導。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建國(譯)(1991)。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臺北市:遠流。(Nietzsche, F.W., 1883)
    林國銘、黃琇瑩、曾明郎(2011)。以個人策略規劃觀點談大學運動員生涯規劃,嘉大體育建康休閒期刊,10(1),175-184。
    林瞭祿(2006)。近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發展與省思。第29屆奧林匹克研討會報告書,153-176。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市:桂冠圖書。
    邱金松(2001)。我國體育專頁人力政策之探討。國家政策論壇,1(5),50-54。
    邱建章(2011)。運動員「明星化」的現象-王建民與台灣之子。運動文化研究,16,33-96。
    邱炳坤(2008)。精英選手的人文教育。第31屆奧林匹克研討會報告書,25-37。
    邱韻竹、張思敏(2009)。社會結構因素與原住民運動選擇之探討-以棒球運動為例。國民體育季刊,38(3),37-42。
    金樹人(1990)。生計發展與輔導。臺北市:天馬文化。
    施世駿(2002)。生命歷程研究對社會政策效果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1),101-157。
    施良方(2001)。學習理論。臺北市:麗文文化。
    施建生(2001)。經濟學原理(十二版)。臺北市:大中國圖書。
    施建生(2010)。偉大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臺北市:天下文化。
    施致平(2000)。媒體與運動商業化互動關係之研究。體育學報,28,87-100。
    洪致遠、曾慶裕、張芳文(2010)。運動道德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9,330-340。
    洪煌佳(2005)。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運動商業化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洪嘉文(2000)。運動與偏差行為關係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4(3),8-16。
    洪聰敏(2002)。運動員的生涯規劃。發表於學生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與輔導專業人員研討會。臺灣運動心理學會。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馬慧君、張世雄(2006)。變遷社會中的女性-一個生命歷程的研究觀點。國際文化研究-真理大學通識教育學報,2(2),59-97。
    張少熙(2010)。協助運動員完善生涯規劃之研究(Sac-Exc-098 -01-021)。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張至滿(2006)。國際與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的組織與功能。第29屆奧林匹克研討會報告書,45-56。
    張君玫(譯)(2000)。解釋性互動論。臺北市:弘智。(Norman, K. D., 1989)
    張孝銘(1998)。論現代運動中之意識形態。中華體育季刊,12(2),26-33。

    張宏哲、林哲立(譯)(1999)。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臺北市:雙葉書廊。(Ashford, J. B., Lecroy, C. W., & Lortie, K. L., 1997)
    張宛婷(2010)。大型運動賽事與企業型都市發展-以高雄市主辦2009年世界運動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張武隆(2002)。國光、中正體育獎章獎勵制度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虹(譯)(1995)。資本主義與社會民主。臺北市:桂冠圖書。(Przeworski, A., 1991)
    張淑卿(2002)。體育運動中道德之發展。中華體育,16(2),87-93。
    許建民(2008)。現代奧運贊助評析-以TOP為例。運動休閒產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76-188。
    許德珩(1999)。社會學方法論。臺北市:商務印書。
    郭秀玲、林房儹(2007)。2008奧運商機與台灣觀光運動產業分析。屏東教大體育,11,56-64。
    陳文長(2007)。以運動教育落實奧林匹克主義之宗旨與理想。第30屆奧林匹克研討會報告書,96-100。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俊玄(1998)。符號互動論對運動員行為的解析。中華體育季刊,12(1),9-16。
    陳素蓁(2004)。流行商品行銷成功策略模式之研究-以NIKE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彭台臨(2002)。運動發展與文化建設組織調整方向之探討。國家政策季刊,1(1),115-144。
    彭台臨(2006)。台灣2004雅典奧運金牌成功的故事-核心價值的實踐。第29屆奧林匹克研討會報告書,83-90。
    彭懷恩(1995)。社會學的問與答。臺北市:風雲論壇。
    曾瑞成(2011)。台灣百年體育思潮回顧與前瞻。學校體育,125,56-61。

    曾慧青(2009)。正視生涯發展,留住優秀選手。2011年11月23日,取自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1/6205
    曾蕭良(2003)。解構「暴力美學」。造型藝術學刊,2003,29-41。
    游恆山(2001)。發展心理學。臺北市:遠流。
    湯銘新(2006)。奧運會的教育價值觀。第29屆奧林匹克研討會報告書,35-44。
    程紹同(2001)。第五促銷元素:運動贊助行銷新風潮。臺北市:滾石文化。
    黃月美(2006)。舞動生命:高齡者之休閒體驗(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丘隆(譯)(1990)。社會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市:結構群文化。(Durkheim, E., 1895)
    黃佳純(1998)。高齡者的發展任務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建松、許光麃(2007)。奧運會傳遞火炬及聖火點燃儀式意義之探討。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學系(所)系刊,7,61-68。
    黃苹苹(2004)。大專運動員生涯規劃與未來發展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3,229-237。
    黃高賢、呂佳霙、林惠美、周建智、黃美瑤(2003)。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之探討。北體學報,11,181-192。
    楊少強(2008)。奧運幕後的金錢競技。2011年10月28日,取自商業週刊,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1/6205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fineprint.php?id=34069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教育方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市:心理。(Jack, R. F., & Norman, E.W., 2001)
    楊珮琳、林靜萍(2009)。師範校院體育系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隔。體育學報,42(2),67-80。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17-23。

    葉韋君(2004)。從雅典到北京-二00八年北京奧運文化理念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葉啟政(1994)。當前臺灣社會重利愛財之價值取向的解析。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頁1-31)。臺北市:桂冠圖書。
    詹俊成、程紹同(2009)。2008年北京奧運會全球合作夥伴贊助活化策略之探討-以韓國三星電子為例。中華體育季刊,23(4),158-165。
    廖主民(1993)。探索臺灣優秀運動員的認知型態—“運動員認知型態量表”的編製。體育學報,16,437-450。
    廖主民(1993)。誰能超越巔峰?-談優秀運動員的認知型態,中華體育季刊,7(1),100-106。
    趙樁根(2009)。合作金庫男子甲組羽球隊成員之生涯規劃個案比較研究初探。成大體育學刊,41(2),32-47。
    趙衛民(2003)。尼采的生命哲學。臺北市:名田文化。
    劉一民(1991)。運動身體經驗探源-主體性與創造性經驗的反省。體育學報,13,53-61。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201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雙葉書廊。(Earl, B. ,2010)
    鄭志富(2011)。臺灣優秀運動員生涯輔導模式建置與實證研究-期中報告(NSC 99-2410-H-003-135-MY2)。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盧俊宏(2007)。競技運動與青年品格教育。第30屆奧林匹克研討會報告書,90-95。盧俊宏(1995)。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謝明珊(譯)(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新北市:韋伯文化。(Turner, B. S., 2008)
    謝明珊、杜欣欣(譯)(2009)。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新北市:韋伯文化。(Shilling, C., 2004)
    闕維正、林顯丞(2003)。淺論運動明星的價值。大專體育學刊,65,103-108。

    英文參考文獻
    Coakley, J. (2009).Sports in society. New York: McGraw-Hill College.
    Giele, J. Z., & Elder, G. H. (1998). Methods of life course research :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Grove, J. R., Lavallee, D., & Gordon, S. (1997). Coping with retirement from sport: The influence of athletic identity.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9, 191-203.
    Guttmann, A. (1978). From ritual to record: The nature of modern spor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argreaves, J. (1982). Sport, culture, and ideolog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Kavussanu, M., Seal, A. R., & Phillips, D. R., (2006). Observed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s in male soccer teams: Age differences across adolescence and the role of motivational variable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8(4),326-344.
    Novak, M. (1976). The joy of sports. New York: Basic Books.
    Shields D. L., & Bredemeier B. J. (1995).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 . Champaign, IL : Human Kinetics.
    Soros, G. (1998). The crisis of global capitalism.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Stotlar, D. K. (1999). Xerox and the Asian Winter Games. In McDonald, M.A.,&Miline,G.R.(Ed.), Cases in sport marketing(pp. 259-280). Burlington, MA:Jones and Bartlett.
    Swanson, J. L., & Tokar, D. M. (1991).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barriers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8, 92-106.

    日文參考文獻
    井上俊、亀山佳明(2003)。スポーツ文化を学ぶ人のために。世界思想社。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