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苕冠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徒手動作動詞<打>字的語義、語法探析
指導教授: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7
中文關鍵詞: 虛化動詞同族/異族相似性生成詞義事件結構經驗知識結構共同複合轉喻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43下載:19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打>是現代漢語中語義相當紛繁複雜的動詞,許多「打+名詞」形式的語詞,<打>的語義已非基本的「碰觸」或「撞擊」義,而「打+動詞」形式的語詞,<打>的語義更是虛泛到像個詞綴。本論文的主力即在<打>的語義研究,並兼及<打>的語法定位。
    在<打>的語法定位方面,本文認為<打>並非是個義無定義的虛動詞或運算子動詞(operator verb),從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的角度來看,light verb是個更恰當的說法。
    在語義方面,首先透過比較同樣是語義虛泛的<打>、<弄>、<搞>三個異族相似詞,支持「語義虛化並不是詞綴化或功能化唯一條件」的假設;同時比較<打>、<拍>、<敲>三個同族相似詞,突顯<打>字基本的語義特徵。本論文的重點是<打>的語義分析,利用生成詞彙(Generative Lexicon)的觀念,分析「打+名詞」的形式,得到<打>有[接觸N]、[利用N]、[造成位移]、[改變內部狀態]、[向外位移]、[可學習]、[透過媒介]、 [有伴隨者]等八個語義成分,及「接觸」、「取得」、「製造」、「處置」、「有…技能」、「使用」、「排除、使脫離」、「參與…活動」、「引發生理或心理活動」等九種義項,這九種義項還能借轉喻(metonymy)和隱喻(metaphor)的方式衍生出更豐富的語義。除了「打+名詞」形式的語詞,本文也觀察到「打+動詞」與「打+名詞」有語義上的相似性,不同之處在於,在「打+名詞」中,<打>與後接的名詞共同合成(co-composite)語義,而在「打+動詞」中則表現為「打+動詞」整體的語義。

    目 錄 論文摘要…………………………………………………..…Ⅷ 第一章 緒論……………………….…….……..…………….1 研究動機……………………………...………………………..1 內容架構…………………………..……………………….…..3 語料來源與取捨………………………..…………….………..3 研究方向……………………………..………………………...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辭典釋義…………………………………….………………….7 學者研究………………………………………….……………11 <打>字的歷史起源…………………..……………………11 <打>的詞素性質…………….….…………………………12 <打>的詞彙結構…………………….……………….……14 <打>的語義研究………………………….……..…...……17 第三章 <打>字的語法定位………………………………...27 Operator verb……………………………….………………..28 依存語法(Dependency Syntax)中的詞彙功能(Lexical Function)與Operi(operator verb)……………………28 生成語法(徐,1988)的operator(算符)………………31 Quirk et al.(1985)的operator………………………..32 Operi (operator verb)與opetator……………………..33 Light verb……………………………….……………………43 給予………………………………………………………..49 感到…………………………….………………………….56 繼續…………………………………………….………….58 小結…………………………………………………..………..72 第四章 異族相似性與同族相似性………………………...75 <打、弄、搞>的異族相似性…………………………..……..75 徒手動作動詞「打、拍、敲」的同族相似性……………….88 小結…………….…………………………………………….102 第五章 <打>字語義分析………………………………….105 生成詞義………………………………….………………….106 事件結構…………………………….….………………..107 經驗知識結構………………………..…………….…….109 語義誘迫、共同複合…………………..………………..111 「打+名詞」基本語義之生成……………………………….114 語義成分框1:接觸N…………………………………..119 語義成分框2:透過媒介……………………………….120 語義成分框3:有伴隨者………………………….……120 義素框A:引發生理或心理活動……………………….121 義素框B:參與…活動………………………………….122 義素框C:製造…………………………………………...123 語義成分框4:利用N…………………………………..125 語義成分框5:可學習………………………………….125 義素框D:使用……………………………………….…126 義素框E:有技能…………………………………….…127 語義成分框6:改變內部狀態………………………….128 義素框F:處置……………………………………….…129 語義成分框7:造成位移……………………………….129 義素框G:碰觸………………………………………….130 語義成分框8:向外位移……………………………….131 義素框H:取得………………………………………….131 義素框I:排除,使脫離……………………………….132 「打+名詞」概括義素之關係……………………………….136 「打+名詞」語義之引申…………………………………….142 轉喻(metonymy)………………………………………145 <打>選擇搭配的對象來源……………………………...148 「打+名詞」之非「碰觸」義的延伸途徑及關聯……...152 「打+動詞」的語義………………………………………167 小結…………………………………………………………..171 第六章 總結……………………………………………….175 總述…………………………………………………….…….175 問題…………………………………………………………..176 參考書目…………………………………………………….179 圖 目 錄 【圖一】運算子動詞與關鍵詞之句法結構樹狀圖……………………29 【圖二】關鍵詞「壓力」之句法結構樹狀圖…………………………35 【圖三】關鍵詞「同情」之句法結構樹狀圖…………………………36 【圖四】運算子動詞「加以」之句法結構樹狀圖……………………37 【圖五】關鍵詞「同情」之句法結構修正樹狀圖……………………37 【圖六】<打>語義虛實數線示意圖……………………………………72 【圖七】前景、背景對比圖……………………………………………98 【圖八】<打><拍><敲>前景顯著性之「照片」形象圖…………….100 【圖九】生成詞彙(Generative Lexicon)語義表達系統……………107 【圖十】「打+名詞」語義流程圖(一)…………………………….116 【圖十一】「打+名詞」語義流程圖(二)………………………….135 【圖十二】<打>之「打球」類概念搭配對象圖……………………..144 【圖十三】水平施力物體位移作功圖………………………………..151 【圖十四】垂直施力物體位移作功圖………………………………..151 【圖十五】「打球」事件概念之形象圖式……………………………152 【圖十六】「打全壘打」類「打+名詞」延伸過程…………………..153 【圖十七】「打底線」類「打+名詞」延伸過程……………………..154 【圖十八】「打前鋒」類「打+名詞」延伸過程……………………..154 【圖十九】「碰觸」義素成員聯繫圖…………………………………157 【圖二十】「引發生理或心理活動」義素成員聯繫圖………………159 【圖二十一】「製造」義素成員聯繫圖……………………………….162 【圖二十二】「使用」義素成員聯繫圖………………………………164 表 目 錄 【表一】<打>字之辭典釋義整合表……………………………………..9 【表二】「打+名詞」與「打+動詞」語義相似初表………………….67 【表三】<打><弄><搞>語義特微表…………………………………..76 【表四】<打>與<弄>和<搞>「動作解析度」及「表達事件概念純度」之互補分布表…………………………………………………………..87 【表五】<打><拍><敲>語義特徵強度表……………………………..90 【表六】「打+名詞」語義成分與概括義素綜合說明…………………133 【表七】「打+名詞」概括義素之顯現與隱現語義成分……………..138 【表八】「打+名詞」與「打+動詞」語義相似表……………………168

    中文部分
    方師鐸,1979,《國語結構語法初稿》上冊,台中:東海大學。
    丁邦新,1980(中譯本)《中國話的文法》,趙元任,1968(原著),《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香港:中文大學。
    鄧守信,1984,《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王力,1987,《中國語法理論》,台北:藍燈。
    徐烈炯編著,1988,《生成語法理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胡壯麟、朱永生、張德彔編著,1989,《系統功能語法概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胡裕樹,1992,《現代漢語》,台北:新文豐。
    蘇新春,1992,《漢語詞義學》,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賈彥德,1992,《漢語語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謝國平,1994,《語言學概論》,台北:三民。
    梁玉玲、楊靜寬、王稼鈞,1994(中譯本),《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所揭示之心智的奧祕》,Lakoff, George. 1987(原著)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劉月華等,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繁體字版,台北:師大書苑。
    曾惠雯,1997,《你知道為什麼我們說<抽>空、<投>考、<插>班嗎?—漢語提手旁動詞之語義分析》,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朴庸鎮,1999,《現代漢語之詞法與句法的界面》,博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李明懿,2000,《現代漢語方位詞「上」的語義分析》,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陳珮嘉,2000,《漢語動詞單位詞與動詞搭配關係之初探》,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李行健,1982,漢語構詞法研究中的一個問題—關於“養病”“救火”“打抱不平”等詞語的結構,《語文研究》,第2期,61-68。
    胡明揚,1984,說“打”,《語言論集》,第二輯,151-202。
    黃坤堯,1985,說「打」,《書目季刊》,19(1):46-56。
    朱德熙,1986,現代書面漢語裡的虛化動詞和名動詞,《第一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10-16。
    陳寧萍,1987,現代漢語名詞類的擴大—現代漢語動詞和名詞分界線的考察,《中國語文》,第5期,379-389。
    陳平,1987a,釋漢語中與名詞性成份相關的四組概念,《中國語文》,第2期,81-92。
    張伯江,1988,名詞功能游移研究,《句法結構中的語義研究》,30-39,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陳平,198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中國語文》,第6期。
    劉叔新,1990,複合詞結構的詞彙屬性—兼論語法學、詞彙學同構詞法的關係,《中國語文》,第4期,241-247。
    俞敏,1991,“打”雅,《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4-13。
    湯廷池,1991,漢語的「字」、「詞」、「語」與「語素」,《漢語詞法句法三集》,1-57,台北:台灣學生。
    林甫雯,1992,ICG中的論旨角色,《中文詞知識庫小組技術報告92-01》,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周荐,1994,複合詞構成語素的選擇,《中國語言學報》,第7期,46-54。
    鄭雅麗,1996,虛動詞的概念:現代漢語的運算子動詞,《中教學報》,第22期。
    蔡美智、黃居仁、陳克健,1996,語料庫為本的語義訊息抽取與辨析:以近義詞研究為例,《第九屆中華民國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281-294,台南:成功大學。
    蔡美智、黃居仁、陳克健,1996a,由近義詞辨義標準看語意、句法之互動,《第五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167-180,台北:政治大學。
    鄭雅麗,199?,從「打」一詞分析現代漢語的運算子動詞。
    張莉萍等,1996,詞彙語意和句式語意的互動關係,《第五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221-238,台北:政治大學。
    周國光,1997,工具格在漢語句法結構中的地位,《中國語文》,第3期。
    王洪君,1998,從自由短語的類比看“打拳”“養傷”的內部結構,《語文研究》,第4期,1-11。
    馬慶株,1998,指稱義動詞和陳述義名詞,《漢語語義語法範疇問題》,70-84,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譚景春,1998,名形詞類轉變的語義基礎及相關問題,《中國語文》,第5期,368-377。
    王艾彔,1998a,語義干涉和義素脫落,《句法結構中的語義研究》,132-143,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程工,1999,名物化與向心結構理論新探,《現代外語》,第2期,128-144。
    沈家宣,1999,轉指和轉喻,《當代語言學》,第1期,3-15。
    高芳、徐盛桓,2000,名動轉用語用推理的認知策略,《外語與外語教學》,第4期,13-16。
    張麗麗,2000,從認知角度探討漢語中及物動詞的複合,《第七屆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49-68。
    張麗麗,2000a,漢語動詞詞彙語義分析:表達模式與研究方法,《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5(1):1-18。
    許德楠,2000,並列式詞語在構詞中的自補自注功能,《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72-77。
    王銘玉,2000,隱喻和換喻,《外語與外語教學》,第1期,27-31。謝之君,2000,隱喻:從修辭格到認知,《外語與外語教學》,第3期,9-12。
    王占華,2000a,“吃食堂”的認知考察,《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58-63。
    鄒智勇,2000,典型理論及其語言學意義,《外語與外語教學》,第6期,12-14。
    湯廷池、湯志真,2000,華語複合動詞的內部結構與外部功能,《第六屆世界華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一冊,280-298。
    胡明揚,2000,關於“名物化”的問題,《廣州華苑學術版‧華文教學與研究》,第1期,29-35。

    英文部分
    B., Heine, Reh M,. 1984. Grammaticalization and Reanalysis in African Languages. Hamburg: Buske.
    Quirk, Randolph et al. 1985.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English Language. New York: Longman.
    Mel’cuk, Igor A. 1988.Dependency Syntax: Theory and Practice.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ustejovsky, James. 1995. The Generative Lexicon. Cambridge: MIT Press.
    Hopper, Paul J.,1991, “On Some Principles of Grammaticization”.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 Vol.1:17-35.
    Huang, Shuanfan, 1994, “Chinese as a Metonymic Language”, In Honor of William Wang, 223-252. Taipei: Pyramid Press
    Huang, Chu-ren, Meily Yeh, and Li-ping Chang. 1994. “Two Light Verbs in Mandarin Chinese—A Corpus –based Study of Nominalization and Verbal Semantics”. Six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NACCL VI). 100-113. 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
    Liu, Mei-Chun, Chu-Ren Huang, Ching-Yi Lee. 1995. “Lexical Information and Beyond: Constructional Inferences in Semantic Representation”. Working Papers on Chinese Semantics. Vol. 1.(漢語動詞語義研究論文集Ⅰ)85-96.
    Hopper, Paul J., 1996, “Some recent trends in grammatical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5:217-36.
    Ahrens et al., 1998, “Meaning Representation and Meaning Instantiation for Chinese Nominals”. In paper from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3(1):45-65. Taipei.
    Liu, Meichun, 1999, “Lexical Meaning and Discourse Patterning: The Three Mandarin Cases of ‘build”, Cognition and Function in Language. 181-199. Standfore:CSLI.
    Chief, Lian-Cheng et al., 2000, “What Can Near Synonyms Tell Us?”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5(1):47-60.
    Chang, Li-Li, Keh-Jiann Chen, Chu-Ren Huang, 2000, “ Alternation Across Semantic Field: A Study of Mandarin Verbs of Emoti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5(1):61-80.
    Liu, Mei-Chun, et al., 2000, “When Endpoint Meets Endpoint: A Corpus –based Lexical Semantic Study of Mandarin Verbs of Throwing”.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5(1):81-96.

    工具書
    周何主編,1990,《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
    林尹、高明主編,1990,《中文大辭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楊慶蕙,1995,《現代漢語離合詞用法詞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編,1996,《現代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曉琪等編,1997,《漢語常用詞用法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夏征農主編,《辭海》中卷,台北:東華。
    徐中舒主編,《漢語大字典》繁體字本第三卷,台北:遠東。
    熊鈍生主編,《辭海》中冊,台北:中華書局。
    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編,1993,《普通話閩南語詞典》,台北:台笠。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1,《台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ftms-bin/kiwi.sh.
    《瓊瑤小說語料庫》
    《三毛小說語料庫》
    《王朔小說語料庫》
    《余秋雨小說語料庫》
    《蘇童小說語料庫》
    《阿城小說語料庫》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