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錦江
論文名稱: 中華職棒大聯盟現場觀眾參與行為及觀賞動機之研究
指導教授: 黃金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4
中文關鍵詞: 職業棒球觀賞動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48下載:17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中華職棒大聯盟現場觀眾之觀賞動機及參與行為,並探討不同人口統計變項、參與行為變項之現場觀眾在觀賞動機構面之差異。研究對象為中華職棒大聯盟2006年球季,新莊及天母二球場之現場觀眾,以自編之「中華職棒大聯盟現場觀眾觀賞動機之研究問卷」為研究工具,共得到380份有效問卷,為配合研究目的及驗證假設,本研究以描述性統計(次數分配百分比、平均數、標準差)、卡方考驗、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雪費事後比較法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所得重要結果如後:
    一、受試者人口統計變項之特徵:職棒現場觀眾多為男性,佔62.9%;婚姻狀況以未婚居多,佔85.5 %;年齡層集中於15歲至44歲之間,佔92.1%;學歷以大專為主,佔62.6 %;職業多為學生,佔51.8 %;月收入則多在15000元以下,佔51.3 %。
    二、受試者參與行為之特徵:職棒現場觀眾最喜愛球隊以興農牛及兄弟象居多,共佔42.9%;每一球季到現場觀賞次數未超過十次者佔62.9%;與家人或朋友同行者佔88.9 %。
    三、職棒現場觀眾最主要之觀賞動機依序為:「有助於情緒的發洩」、「比賽時加油的熱烈氣氛吸引我」、「有助於紓解工作或課業壓力」、「球賽競爭激烈吸引我」、「為了增加生活樂趣」。
    四、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現場觀眾對觀賞動機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參與行為之現場觀眾對觀賞動機有顯著差異。
    六、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現場觀眾對參與行為有顯著差異。

    關鍵詞:職業棒球、觀賞動機

    目次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3 第三節 研究問題-------------------0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04 第五節 名詞解釋-------------------05 第二章 文獻探討---------------------07 第一節 中華職棒大聯盟發展之概況---------07 第二節 動機理論-------------------13 第三節 職業運動現場觀眾觀賞動機---------19 第四節 國內職業運動觀眾觀賞動機相關研究----25 第五節 研究假設-------------------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30 第二節 研究流程-------------------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33 第五節 資料處理-------------------42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44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人口統計特性--------44 第二節 觀賞動機調查結果--------------4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觀賞動機之差異性考驗---52 第四節 不同參與行為在觀賞動機之差異性考驗---61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參與行為之差異性考驗---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9 第一節 結論----------------------69 第二節 建議----------------------71 參考文獻----------------------------74 附錄--------------------------------79 附錄A 中華職棒大聯盟現場觀眾觀賞動機之研究預試問卷----------79 附錄B 中華職棒大聯盟現場觀眾觀賞動機之研究問卷------------82 表次 表2-1-1 中華職棒聯盟歷年來平均單場觀眾人數----------10 表2-2-1 動機定義整理------------------------18 表2-4-1 國內職業運動消費者行為之研究--------------26 表3-3-1 問卷施測樣本分配表--------------------32 表3-3-2 問卷回收統計表----------------------33 表3-4-1 現場觀眾觀賞動機預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36 表3-4-2 第一次因素分析因素負荷量摘要表------------38 表3-4-3 第二次因素分析因素負荷量摘要表------------39 表3-4-4 觀賞動機量表各分量表與總量表之信度----------41 表3-4-5 觀賞動機量表各構面相關矩陣摘要表-----------42 表4-1-1 性別次數分配情形----------------------44 表4-1-2 婚姻次數分配情形-----------------------45 表4-1-3 年齡次數分配情形----------------------45 表4-1-4 教育程度分配情形-----------------------46 表4-1-5 職業分配情形-------------------------46 表4-1-6 每月收入分配情形----------------------47 表4-1-7 最喜愛球隊分配情形--------------------48 表4-1-8 每季到現場觀賞次數分配情形---------------48 表4-1-9 參與同伴次數分配情形-------------------49 表4-2-1 受試者在觀賞動機的答題優先順序------------50 表4-2-2 職棒現場觀眾觀賞動機要素之構面一覽表---------51 表4-3-1 性別在觀賞動機獨立樣本t 考驗摘要表-----------52 表4-3-2 婚姻狀況在觀賞動機獨立樣本t 考驗摘要表--------53 表4-3-3 年齡在觀賞動機獨立樣本t 考驗摘要表-----------55 表4-3-4 學歷在觀賞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7 表4-3-5 職業在觀賞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58 表4-3-6 月收入在觀賞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0 表4-4-1 最愛球隊在觀賞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2 表4-4-2 每季觀賞次數在觀賞動機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4 表4-4-3 和誰一起進場在觀賞動機獨立樣本t 考驗摘要表------65 表4-3-1 不同性別的職棒現場觀眾在最愛球隊之卡方考驗摘要表--66 表4-3-2 不同性別的職棒現場觀眾在每季觀賞次數之卡方考驗---67 表4-3-3 不同年齡的職棒現場觀眾在最愛球隊之卡方考驗-------68 表4-3-4 不同年齡的職棒現場觀眾在每季觀賞次數之卡方考驗------68 圖次 圖2-2-1 Maslow的需求層次----------------------15 圖3-1-1 研究架構圖-----------------------------30 圖3-2-1 研究流程圖---------------------------3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世杰(1989)。消費者行為與營銷策略。台北市:書泉。
    王之弘(1991)。職業棒球市場區隔化與消費者行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王文科(1997)。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
    王沛泳(2001)。球迷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度之影響因素-統一獅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吳明隆(2000)。SPSS 統計應用實務。台北市:松崗。
    吳曉雯(2002)。影響職棒球迷選擇支持球隊的因素及其與忠誠度、滿意度的關係。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杜默(譯)(2000)。行銷學。台北市:商周。(Charles D., & Alexander W.,
    1999)
    林千源(1995)。兄弟象職業棒球隊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其琛(1992)。大學生之生活型態與職業棒球市場區隔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台北縣。
    林華韋(2000)。職業棒球運動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研究。
    林淑娟、林房儧(2004)。台灣職棒運動產業的經濟產值分析。運動管理季刊,6,62-70。
    洪司桓(2003)。台灣職業棒球現場觀眾再購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蘭(譯)(1997)。心理學。台北市:遠流。(Gleitman,H.1995)
    施致平(1998)。體育運動、媒體與觀眾參與行為之相關研究-以中華職棒聯盟後援會會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金柱(1993)。體育管理。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士哲(1994)。職業棒球市場區隔與球團形象定位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台北市。
    張月芬(2004)。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動機、內外控信念與其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春興(2003)。心理學原理。台北市:東華。
    黃光雄(1996)。教育導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楊志顯(2000)。我國職業運動的發展。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行政,1-16。
    趙政諭、廖俊儒(1999)。我國棒球運動人力資源之探討。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八十八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頁171-176)。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蔡岱亨(2003)。台灣職業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劉美稚(1998)。台灣職業棒球消費行為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鄭宗益(2004)。國內職業棒球之消費行為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輔仁大學,台北縣。
    葉公鼎(2001)。論運動產業之範疇與分類。運動管理季刊,1,8-21。
    謝文雀(譯)(2001)。消費者行為。台北市:華泰。(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 Engel, J. F., 2001)
    謝智謀(1991)。職業棒球運動觀賞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廖俊儒(2003)。職棒現場觀眾消費體驗要素對體驗滿意度與忠誠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蘇懋坤(1999)。台灣職棒大聯盟現場觀眾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鍾志強(1992)。職業棒球球迷俱樂部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二、英文部分

    Blackwell, R.D., Miniard, P.W., & Engel, J .F. (2001). Consumer Behavior, 9thed.Ohio:South-Western.
    Bonham, D. (1999, October 3). Sports becoming big lure for investors, Denver Rocky Montain News.
    Broughton, D., Lee, J., & Nethery, R. (December 20-26, 1999). The question:How big is the U.S. sport industry. Street & Smith’s Sport Busniess Journal, 2 (35, 19-28).
    Dixon, Donald R.(1985). Research in Sport Marking. Marking Communications, 1 (10), 79-82.
    Engel,J.F.,Blackwell,R.D. & Kollat,D.J. (1994). Consumer behavior. Orlando: Dyrden Press.
    Eillman, D., Bryant, H. & Sapolsky, B. (1979). The Enjoyment of Watching Sport Contest. Goldtein J.(ed.), Sport, Game and Play, N.J.:L Elbraum Assoc.297-335.
    Funk, D., Mahony,D., Gladden, J. Howard, D., Kahle, L., Mafrigal, R., James, J., Nakazawa, M., & Trail, g. (1999). Understanding the sport spectator and sport fan: The three A’s to allegiance. Fourteenth Annual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Sport Management Conference, Vancouver, British Columbia.
    Funk, D. C., Rindinger, L. L., & Moorman,A. M. (2003). Understanding consumer support:Extending the Sport Interest Inventory(SII)to examin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womem’sprofessional sport consumers. Sport Management Review, 6, 1-32.
    Gantz, Walter & Wenner, L. A.(1991). Men, Women, and Sports: Audience Experiences and Effect.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5, 233-243.
    Hansen, H. and Gauthier, R. (1989). Factor affecting attendance at professional sport event.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3 (1),15-32﹒
    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necht, H.S. and Zenger, B.R., (1985). Sport Spectator knowledge as a Predictor of Spectator Behavio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70-279.
    Mullin, B. J., Hardy, S., & Sutton, W. A. (2000). Sport Market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uller, W. (1991). Gain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customer
    satisfaction.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1-221.
    Mullin, B. J., Hardy, S., & Sutton, W. A. (1993). Sport market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itts, B. G., Fielding, L.W., & Miller, L. K. (1994). Industry segmentation theory and the sport industry: Developing a sport industry segment model.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3(1), 15-24.
    Stotlar, D. K. (1993). Successeful Sport Marketing. U.S.A.:Wm. C. Browm Communications, Inc.
    Shamir , Boas and Ruskin , Hillel (1984). Sport Participation vs. Sport Spectatorship : Two modes of Leisure Behavior.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6 (l), 9-21.
    Wenner, L.A., & Gantz, W. (1989).The audience experience with sports on television. L.A. Wenner (Ed.), Media, sports, & society, 241-269. Newbury Park,.CA: Sage.

    三、網站部分

    中華職棒大聯盟官方網站www.cpbl.com.tw
    中華職棒十六年觀眾人數分析 http://140.111.150.175/cpb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