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仁煌 |
---|---|
論文名稱: |
台灣阿美族(Pancah)搭蘆庵(TaLuan)會所文化內涵與發展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黃人傑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418 |
中文關鍵詞: | 搭盧庵 、阿美族 |
英文關鍵詞: | TaLuan, Panca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5 下載:5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阿美族搭蘆庵會所文化,一直是南勢阿美族津津樂道,百聽不厭,趣事一籮筐,永垂不朽的文化經典,不管在哪一個場所,長者就會聊到,過去他們在部落年齡階級活動過程當中,曾經扮演之角色,舉凡部落歷史、口傳文學、野外求生、知識藝能、頭目、巫師、漁獵、摔角、交友、戰爭……等無一不談,他們也描述過去的阿美族社會,老人真是寶,凡事都以老人為主,年輕人在各年齡階層只是聽命服從、勞務的階級,但年齡階級(seral)也培養了阿美族青年在領導統御及判斷的能力,所以到目前只要仍傳承嚴密的年齡階級體制之部落,該部落的人不論遷移到何處,都會表現的非常出眾,做事任勞任怨、積極進取、親和力夠、溝通能力強、更具領導長才,所以自然而然容易成為該地區之領導人或意見領袖。顯示搭蘆庵會所文化對阿美族適應力、競爭力、生存力有一定程度正面的影響力。
搭蘆庵會所文化,自古至今一直扮演著傳播及永續發展部落文化之重要角色,其內涵大致有教育、政治、經濟、社會、知識、藝能、宗教等,因為搭蘆庵有宗教、教育中心的實質功能,事實上它就像是現在的學校,所以阿美族終其一生都與搭蘆庵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其價值觀,人格發展,及意識形態有形無形都受到搭盧庵文化的影響,筆者是在這個環境長大的南勢阿美族人,還未成為部落年齡階級的一員之前,就已耳聞年齡層(seral)各級要做什麼?因此不論內化也好、涵化也罷,阿美族搭蘆庵之文化內涵已深深坎入心靈,同時陪伴我們人格一起成長,可說已成為部落文化之核心概念。若說搭蘆庵是我們人格、精神、價值的源頭一點也不為過,它影響阿美族的文化非常深遠,是故搭蘆庵文化即為部落文化的源頭足見其在整個阿美族之重要性。
筆者試圖從田野工作之參與觀察、訪視之調查資料及親身體驗和文獻資料探研,得知阿美族民族與文化要永續發展,必須復振阿美族搭蘆庵文化及其內涵研發,以傳統文化為基調,創塑並傳揚具競爭力、適應力強的新新搭蘆庵文化。我們從歷史資料,人類學報導及原住民族對文化的看法,都顯示出搭蘆庵文化是最具代表阿美族的文化,否則為何各列強統治者或殖民者,不會有意無意的破壞搭蘆庵會所改建為神社,也不會刻意將「收穫祭」改成「月見祭」或「豐年祭」,把具有軍事政治意涵、可團結一致對外的部落組織中之年齡階級自治以集中式之運動會來取代,在在的顯示搭蘆庵會所的重要性,尤其它延伸之搭蘆庵文化更是阿美族的精神支柱,所以易成為殖民者及統治者的忌諱,尤其外來如日本民族誌學者或文化人類學家,都以民族學家身份,了解原住民族之真正的文化特質及內涵,然後藉此特質直接打入其文化精髓及心臟地帶,使其政府對症下藥,易於領導並統治之。
綜上所述,筆者研究阿美族搭蘆庵文化之內涵,圖謀發展,使阿美族民族與文化永續發展,不致重蹈平埔族滅族之覆轍。本論文謹將與搭蘆庵關係至為密切之文化內涵贅述於下﹔本研究共分九章36節
第一章緒論;探討緣起、目的、理論、架構、範圍、界定、方法、成效等。
第二章搭蘆庵文化之概況與發展,探討搭蘆庵文化之淵源,及在現在社會應有的角色與地位,由其演變及內涵之分析,確認其在阿美族社會中,確有使其民族與文化永續與發展之舉足輕重的角色。
第三章搭蘆庵自治理念與發展;本章係搭蘆庵文化之核心概念,搭蘆庵與年齡階級,部落政治、教育、經濟、宗教、德、智、體、群、美等智識及藝能都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更有相當程度之互動關係,所以積極推動部落搭蘆庵文化之新部落運動,才可換來之部落民族與文化永續與發展。
第四章搭蘆庵社群關係與發展 本章深入探討與搭蘆庵文化有直接關係的主題來描述,如母系社會在阿美族之影響力,雖有時間、空間之互換及變遷,但其對阿美族價值及做人處世態度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意即阿美族之意識仍受到此制度很大的影響,老年福祉之描述係提供現代人對老人福址之新啟示,阿美族文化群的族人,到現在不減敬老尊賢之行為,若不遵循仍有很大的罪惡感。族群關係描述阿美族式的外交及族群互動,還有和與戰的探討,經探討顯示部落發展必需靠搭蘆庵文化之復振延續其文化內涵,始能讓民族文化永續發展。
第五章搭蘆庵經濟概念與發展,探討並研究生計經濟及市場經濟對現代阿美族族群在經濟上之影響,舉經濟概念、分工與合作、交易與貨幣及經濟發展,來探究阿美族如何從傳統的生計經濟,到不得不投入現代市場經濟之畸零人、導致到後來仍是經濟之吉普賽人,是故筆者企圖復振阿美族搭蘆庵文化,使其發展搭蘆庵的文化特質即可永續發展自己民族文化內涵,又可藉搭蘆庵文化原來具知識經濟之功能,將其文化發展成為知識經濟,發揮其休閒、運動、娛樂、觀光之文化特質,得以將此獨特之文化轉換成智慧資產以知識經濟之現代觀充實部落之經濟發展。
第六章知識藝能與運動休閒傳承與發展;本章探討阿美族搭蘆庵會所文化所延伸之知識藝能休閒方面之文化特質、肯定其扮演學校、教育、文化傳承之角色,只有復振與發展阿美族之搭蘆庵會所文化內涵,才能永續發展其民族與文化。
第七章宗教信仰功能與發展,初民社會在創造文化或形塑文化無一不是為了適應四周圍的環境而創造產生很多可適應環境的產物,過程中有很多無形的恐懼,及抽象的思考,唯有靠冥冥之中的力量,方可安撫內心對未知之恐懼,因此產生宗教信仰,本章探究與搭蘆庵文化有密切關係之宗教信仰描述之,列舉宇宙觀、人生觀、傳統宗教信仰、外來宗教信仰、以此深入探討阿美族搭蘆庵文化在宗教信仰之內涵。
第八章結論,本論文研究過程中得到很多的心得,茲將分為研究發現、研究建議、實踐與發展(原住民族自治理念之實現)及未來展望(阿美族文化復振運動新思維)論述之,期盼由本研究使阿美族搭蘆庵會所文化成為扮演推動文化復振與民族文化永續與發展的推手及源頭。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于嘉雲等譯(R、keesing著)
1981 《當代文化人類學》(上、下冊)。台北:巨流。
王嵩山
1985 《社會結構與文化保存:一個高山族聚落的例子》台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1992 《知識、價值與互動:論光復後台灣土著物質文化保存》,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校,台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2002 《思考原住民》,台北:前衛出版社。
中村孝志
1954 〈荷蘭時代之台灣農業及其獎勵〉,《台灣經濟史初集》台灣研究叢刊第2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王益滔
1964 〈光復前台灣之土地制度與土地政策〉,《台灣銀行季刊》第十五卷第二期,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70-74。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7 全一冊,南投:省文獻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54 《台灣省通志稿》,南投:省文獻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2 〈人民志人口篇〉,《台灣省通志》,第二卷。南投:省文獻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2 〈政事志地政篇〉,《台灣省通志》第三卷,。南投:省文獻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2 〈經濟志綜說篇〉,《台灣省通志》第四卷,。南投:省文獻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民
1995 〈住民志,同胄篇〉,《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第一、二冊,南投:省文獻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7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南投:省文獻會。
石磊
1960 《太巴塱阿美族的製陶工業》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十二期,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田春枝
1993 《阿美族舞蹈之採錄與研究》,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石萬壽
1990 《台灣的拜壺民族》。台北:台原出版社。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1998 《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則之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台北市:行政院原民會。
李亦園
1957 《南勢阿美族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四期,南港:中研究民族所。
1962 《馬太鞍阿美族的物質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二,南港:中研究民族所。
1974 《文化人類學選讀》,台北:食貨出版社。
1982 〈南勢阿美的部落組織〉,李亦園,《台灣土著民醫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頁139-178。
1983 《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1987 《社會科學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2 《人類學與現代社會》。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
1999 《田野圖像─我的人類學生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阮昌銳
1965 〈台灣土著民族的今昔〉,《中國邊政》,第十一期,台北。
1967 《港口阿美族年齡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四期,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1969 《大港口的阿美族上、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十九,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宋光宇
1977 《人類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宋龍生
1965 〈南王村卑南族的會所制度〉,《國立台灣大學攷古人學學刊》,第二十五、二十六期會刊,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系)。
吳天泰
1996 《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南投:原住民行政局。
沈葆禎
1959 清,《福建台奏擢》,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97 《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文化出版。
吳堯峰等
1986 《台灣山地行政政策的演進與發展》,南投:省政府民政廳。
1991 《紐澳少數民族政策措施》,南投:台灣省山胞行政局。
李茂興、藍美華譯,Michael C. Howard著
1997 《文化人類學》,台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來旺、吳明義、黃東秋等
1992 《牽源》,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李來旺
1996 〈台窩灣人與奇萊平原的撒基拉雅人〉,《原住民健康研究 室通訊》3:4-7,花蓮:慈濟大學原住民健康室。
邱顯育
1987 《台灣社會多元發展之研究》,台北:國立政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文薰
1980 〈史前時代的台灣〉刊於黃富三、曹永和《台灣史論叢》,眾文出版社台北:頁9-28
宋文薰,連照美
1987 《卑南考古 1986-87》。台北:南天出版社。
林恩顯
1989 《邊政通論》,台北:華泰書局。
1992 《中國邊疆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渤海堂文化公司。
1994 《國父民族主義與民國以來的民族政策》。台北:國立編譯館。
2000 《清朝在新疆的政策制度分析初探》。台北:國史館。
林憲
1986 〈南勢阿美族人的飲酒問題〉,黃應貴(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頁691-701。
林淑雅
2000 《第一民族:台灣原住民運動的憲法意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芮逸夫主編
1971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人類學》。台北:台灣商務邱書館。
明立國
1990 〈里漏社的米勒祝克(Mirecuk)─阿美族宗教信仰與儀式歌舞之研究〉於鄭志明編《宗教與文化》。台北:台灣書局。
吳親恩、張振岳著
1995 《人文花蓮》,花蓮:財團法人花蓮迴瀾文教基金會。
林信來
1979 《台灣阿美族民謠研究》。台東:台東師範學院。
苗允豊
1957-9 《花蓮縣誌稿》。卷首,第二,卷三上,花蓮:花蓮縣政府。
苗允豊、黃瑞祥
1955 〈花蓮縣疆域地名考〉。《花蓮文獻》,第四期,花蓮:花蓮縣政府。
郁永河
1950 《清裨海紀遊》,台北:台灣文獻委員會。
高德義
1994 〈邁向多元一體的族群關係:原住民基本政策的回顧與展望〉,《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台北:行政院內政部。
1996 〈台灣原住民的政治建設與政治議題〉收錄於洪泉湖主篇,《兩岸少數民族問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8 〈原住民當前政治議題解析〉收錄於《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唐屹等
1992 《我國少數民族概況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袁汝儀
2000 〈論文化與教育〉,《文化視窗》第十八期。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頁20-27。
凌純聲
1953 〈本系花蓮南勢阿美初步調查簡報〉,《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一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
1954 〈古代閩越民族與台灣土著族群〉,刊於林態樣(編)《台灣文化論集》第一冊,頁 1-29。台北;中國文化。
陳茂泰譯,James S. Frideres. Liliame Ernestine Krosenbrink─Gelssen著
2002 《加拿大境內原住民族:現代之衝突》,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陳秋坤
1994 〈清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中研院近代史專刊》(74),台北:中研院近代史,頁216-217。
康培德
1999 《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台北:稻鄉出版社:P184-187-221。
許木柱
1987 《阿美族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1 〈弱勢族群問題:社會與文化層面的探討〉刊於《台灣的社會問題》,楊國樞、葉啟政主編,頁399-428,台北:巨流。
1992 〈台灣與菲律賓母系社會的文化類緣關係:方法論的探索〉,發表於《區域研究的回顧》小型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所主編。台北。
許木柱、陳叔倬
2000 〈台灣是南島民族的原鄉?阿美族的初步分析〉,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術究所主辦《台灣原住民適應問題工作研討會》,花蓮:慈濟大學。
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等
2000 《台灣原住民史─阿美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其南
1986 《文化的軌跡上冊文化結構與神話》,台北:允晨文化出版。
陳叔倬等
1999《台灣南島族群的生物類緣關係:體質的遺體基因觀點》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功明
1998 《阿美族的物質文化─變遷與持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1975 〈由儀式到節慶─阿美族豊年祭〉,《考古人類學刊》。台北: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頁50。
許世珍
1956 《台灣高山族的始祖創生傳說》,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4 《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台北:行政院內政部。
陳瑞芸
1990 《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之研究》,台北:政大三民所碩士論文。
陳仲慶、張雨新
1990 《人格心理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郭秀岩
1991 《山胞行政發展暨未來發展措施》,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山胞行政局。
費孝通
1989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黃應貴、鄭美能譯,赫屈原著
1981《人與文化的理論》,台北:桂冠圖書有限公司。
黃應貴
1986 〈台灣土著族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黃應貴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宣衛
1991 《阿美族社會文化之調查研究》,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風景特定區管理處。
1993 《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出版社。
1998 〈阿美族的年齡階級組織與社會記憶─一個海岸村落例子〉《時間、歷史與記憶》學術研討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黃富三
1981〈清代台灣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地的影響(上)〉,《食貨》,第11卷,第一期,台北:食貨出版社,頁30-33。
程紹剛
2000 《荷蘭人在福爾摩莎》,台北:聯經出版社。
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
1984《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楊仁煌
1978 《變遷中的薄薄阿美族社區》,台北:國立政大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 〈族群發展與文化延續─教育文化〉,《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報》,大陸:雲南。
楊國賜、黃富順、楊仁煌
1992 《加強山胞社會教育之改進方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楊南郡譯,森邊之助著
2000 《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台北:遠流出版社。
詹棟樑
1986 《教育人類學》。台北:南天圖書出版公司。
劉益昌
1993 《宜蘭縣大竹圍遺址初步調查報告》。宜蘭:蘭陽文教基金會。
1995a 〈台灣北部沿海地區史前時代晚期文化之探討〉收於潘英海,詹素娟編《平埔族研究論文集》,頁1-2。台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
1995b 〈宜蘭史前文化類型〉,收於《宜蘭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頁38-68。
趙莒玲
1996 《台灣開發故事》,台北:裕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鄧毓浩
1997 《從民族主義論台灣原住民教育實施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斌雄
1965 《秀姑巒阿美族的社會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8,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蔣斌、何翠萍
1993 《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鄭惠美
1997 《花蓮南勢阿美族服飾研究》,台北: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茹菁
1995 《美國台灣人》,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衛惠林
1953 〈台灣東部阿美族的年齡階級制度初步研究〉,考古人類學刊,第一期,台北。
1956 《台灣土著社會二部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二期,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謝世忠
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劍
1989 《應用人類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謝高橋
1991 《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駱香林
1957《花蓮縣法誌卷八官制,卷九戶口》,花蓮:花蓮縣文獻委員會。
蕭新煌編
1987 《低度開發與發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鍾福山
1995 《台灣光復四十年專輯》,台北:台灣省新聞處。
藍鼎元
1958 清 《東征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簡美玲
1994《阿美族起源神話與發祥傳說初探》,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所1(2):86-108。
譚光鼎等
1998 《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文化政策組》,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1998 《原住民教育與文化政策規劃之研究教育政策組》,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顧駿譯,John Rex著
1991 《種族與族類》,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二、英文部分:
Anaya, S.James.
1996 Indigenous peoples in international Law.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nks JamesA
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ce. Boston” MA:Allyn and Bacon.
Baradat, See Leon P
1984 Political Ideologies:Their Origins and Impact.(ed). Engle wood cliffs Newjersery:Prentice Hall, Inc.
Beattie, John
1980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elf in traditional Africa.” Africa. 50(3):313-320
Bellwood, PP.
1991 The Anstronesian dispersal and the origin of lamguages. Scientific American〈july〉PP88-93
Bennett, Christine I.
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Allyn and Bacon.
Breitling Rupert
1980 “The concept of pluralism”In Three Faces of pluralism(ed.). Stanislaw Ehrlid and Graham Wooton England:Gower Publishing co.
Chai, chen-kang
1967 Taiwan aborigines: A genentic study of variation Cambridge, MA:Harard university press.
Chu, Jy., etal
1998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populations in China. Proc Natl. Acad. Sci.USA 95:11763-11768
Diamond . J.M
2000 Taiwan’s gift to the world. Nature, vol403:709-710.
Dixson, John & Robert Schearell.
1995 Social welfare with Indigenous people. London:Routledge
DurKheim, E.
191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ns Life (sain, J.W. Trans)London.
Erikson,E.H
1963(orig.1950)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Evanspritchard, E. E
1940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Nandi-speaking people of Kenya. Africa XIII.
Hess. R.D. & Torney, J.V.
1970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 in Children.”in E.S. Greanberg (e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Atherton press.
Horton,paul B & Chester L.Hunt.
1972 Sociology, N, Y:McGraw-Hill Book company.
Hsu,M.& Chien,M
1996 Sociocultural a affinities among the indigenous people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 Paper presented at their symposium on cultural as well as Biological Affintities among Indigenous people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Asia.Sponsored the Ins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Lea. John
1988 Touris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third world. London:Routledge Mckean
Low, R.H.
1928 A Note on Relationship Terminologie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S.
Lowie, R.H.
1947 Primitive Society. New York
1954 Indians of the plain. New York
Mc Covern, J.B.M.
1922 Among the Head Hunting of Formosa. Boston.
Murdock, G.P
1949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Turney-High, Harry
Ngo. T. P
1984-85 Some archeological question of the northerun Vietnamese coastal areas in relation to Austronesian origins,Asian pers pectires 26,:147-152
North, Douglass, C.
1981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W.W. Norton.
Ogbu, J.U.
1978 Minority Education and Caste:The American system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N. Y.:Academic press.
Pitt-Rivers, A. Lane-Fox
1875 “On the Evolution of culture”in J. L. Myers(eds):The Evolution of culture and other Essays,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06.
Prown, Jules David
1933 “The Truth of Material culture:History or Fiction”in:Lubar, Steven & Kingery, W. David(eds)History From Thing:Essays on Material culture. Washington and London:Smithsonian Insitute press.
Ross. M. D
1994 Some current issues in Austronesion linguistics. In Tryan, d. T(ed),Comparative Austronesian Dictionary:An introduction to Austronesian Studies, part 1.pp45-120.
Schlereth, Thomas J. ed.
1985 Material culture:A Research Guid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crick, Malcolm.
1989 “Repres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n the social sciences:Sun, sex, sights, saving, and servility.” Aunual Reviews in Anthropology. 18:307-344
Schultz, T. W.
1964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New Haven, 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
Stenton, Max E.
1989 The Polynesian Cultural Center:A Multi-Ethnic Model of seven pacific cultures.in V. L. Smith ed. Hosts and Guests:Anthropology and Tourism. PP193-206. Oxford:Blackwell.
Taintor ,E,C
1875 The Abonginies of Northern Formosa,Journol of the North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New series NO,IX PP55-88.
Tryon. Darrell,
1995 proto-Austronesion and the major Austronesia subgroup. In Bellwood ,P. J.,F.FOX lD,Tryon(ed) Canberra:Dapt,of Anthropology, National Nustrulia unirersity.
Webster, H.
1908 Primitive secret societies. New York.
三、日文部分
小泉鐵
1933 《台灣土俗誌》,昭和八年,東京。
吉野清人
1942 《原始文化探求》,東京。
1945 《高砂族祭儀生活》,昭和20年,東京。
1953 《高砂族宗教生活》,民族學研究,Vol. 18 No.1-2昭和廿九年,東京。
中村孝志
1936 〈荷蘭人時代蕃社戶口表〉,《南方土俗》第四卷第一號,台北。
伊能嘉矩
1906 〈Dyak Head Houseと台灣公廨〉,《東京人類學雜誌》,21卷,第246號,明治三十九年,東京。
1911 〈台灣蕃族行分級制〉《東京人類學雜誌》,27卷,第四期,明治四十四年,東京。
1918-1938 《理蕃誌稿(第一篇~第五篇)》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
安信明義
1935 〈恒春(族)集會所生活〉,《南方土俗》,第三卷,第四號,昭和十年,台北。
岡田謙
1932 〈族社青年集會所就〉,《南方土俗》,第二卷,第一期,昭和七年,台北。
1932 〈年齡階級社會史的意義〉,《社會經濟史學》,第一卷,第四期,昭和七年。
1932 〈青年集會所軍事意義〉,《社會學季刊》,第四期,昭和七年。
1939 〈原始母系家族─族家庭生活〉,《台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哲學科研究年級》,第六輯,昭和十四年,台北。
佐山融吉
1914 《蕃族調查報告書》,大正三年,台北。
武內貞義
1927 《台灣》,昭和二年,台北。
鈴木作太郎
1931 《台灣蕃族研究》,昭和七年,台北。
馬淵東一
1953a 〈高砂族分類〉,《民族學研究》,第十八卷,1-2號,昭和二十九年,東京。
1953b 〈高砂族移動及分布〉,《民族學研究》,第十八卷,4號,昭和二十九年,東京。
移川子之藏
1935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昭和十年,東京。
宮本廷人
1985 《台灣原住民族;回想私民族學調查》,東京:六興奧出版社。
鳥居龍藏
1897 《東部台灣阿美土器製造就》,東京: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35號。
藤崎濟之助
1930-1988《台灣蕃族》台北;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