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琬淇 Wang,Wan-Chi |
---|---|
論文名稱: |
文本的流動與再生——楊富閔小說《花甲男孩》與電視劇本互文性研究 Textual flow and regeneration -- An intertextual study on “A Boy Named Flora A” between novel and drama |
指導教授: | 許俊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hinese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hinese Instruc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9 |
中文關鍵詞: | 花甲男孩 、電視劇 、互文性 、楊富閔 、改編 |
英文關鍵詞: | A Boy Names Flora A, TV Drama, Intertextuality, Yang,Fu-Min, Adaption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13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4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臺灣,文學原著改編為電視劇,首推千禧年公共電視一系列的文學大戲,至此以後文學改編影視風潮不斷,而互文性理論發展之今,不再以忠實性表現為主。
本研究以「文本的流動與再生——楊富閔小說《花甲男孩》與電視劇本互文性研究」為題,2010年楊富閔出版《花甲男孩》小說,內容包括「城鄉議題」、「衰敗死亡」、「民俗信仰」,小說本身具備多軸的故事發展,好評不斷情況下隨即在2017年改編為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導演抓住核心精神,將各篇獨立的人物、情節、主題打散後改編成「鄭家」的家族故事。
本研究分為五章,試圖從文本的創作背景、人物形象、主題意識開啟研究,以釐清小說與電視劇本的互文關係。第二章首先探究楊富閔的成長背景,以及原著小說與電視劇的創作歷程,理解生成環境的影響。第三章將電視劇的人物關係作一整理,接著對照原著小說找出文本間改編、置換、變形、增添的關係。第四章分析小說與電視劇的主題意識,理解文本背後所欲傳達的真正目的。
當代文化產業隨著世代數位化取向產生「影像/圖像」的高需求,文學如何另闢蹊徑延伸傳播,透過《花甲男孩》改編歷程可以獲得激盪與省思。
In 2000,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has first released a TV drama modified by original literature. After that, a series of literary TV series pop out. There are many literary works being adopted into dramas. Compared to the past, nowadays the intertextual theory is rather than presenting the fidelity.
My research topic is about an intertextual study on “A Boy Named Flora A” between novel and drama. In 2010, Fu-Min Yang has published a novel “A Boy Named Flora A”. This novel deals with topics including issu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death and faith of life. Furthermore, the novel itself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characters’ story. With the increasing reputation, in 2017, the intriguing novel was adopted into the drama named A Boy Named Flora A. The director modified the literature into the Cheng family’s story.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my thesis. In chapter one, I study on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 between the novel and the drama by analyzing the background, characters and the topics in the literature. In chapter two, I figure out the background of Fu-Min Yan, and investigate on the creating process of the novel and drama. In chapter three, I summarize the relation of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the drama. Next,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novel and drama. Therefore, the modification, deformation and replacement are clearly demonstrated. In chapter four, I analyze the novel and drama, and understand the ideas that the author would like to address.
Nowadays due to the growing demand of digitalization, the culture industry tends to perform works by other forms such as images. The modification process of “A Boy Named Flora A” can not only remind us on the influence of digitization, but also inspire us to think about how literatures can be spread in other ways.
一、專書
(一)楊富閔作品
楊富閔:《花甲男孩》,臺北市:九歌,2010年5月;增訂新版,2017年5月。
楊富閔:《為阿嬤做傻事: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1》,臺北市:九歌,2013年9月;增訂新版,2019年4月。
楊富閔:《我的媽媽欠栽培: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2》,臺北市:九歌,2013年9月;增訂新版,2019年4月。
楊富閔:《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4年9月。
楊富閔:《故事書》套書(福地福人居+三合院靈光乍現),臺北:九歌出版社,2018年10月。
(二)花甲男孩相關影視劇本
好風光創意執行:《花甲男孩轉大人創作紀實:收錄經典寫真與劇本》,臺北市:水靈文創,2017年8月。
電視劇本好風光編劇團隊、陳繭:《花甲男孩轉大人》,台灣:原動力,2018年1月。
好風光創意執行,原動力文化著:《一場溫柔革命:植劇場全記錄》,臺北市:原動力文化,2018年2月。
花甲一家:《花甲大人轉男孩生產紀實》,臺北:九歌,2018年2月。
二、論文專書(依照姓名筆畫排序)
(元)施耐庵、羅貫中著,李銓、張永鑫校注:《水滸全傳校注(第一冊—第三冊)》,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10月。
(清)王國維:《人間詞話》,臺北,天龍,1981年12月。
王德威:《王安憶紀實與虛構》,臺北:麥田,1996年11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年7月。
王行:《解放男人》,新店市:探索文化,1998年10月。
白先勇:《孽子》,臺北:允晨文化,1990年11月。
白先勇:《白先勇作品集 臺北人》,臺北:天下遠見,2008年。
朱宥勳、黃崇凱編:《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臺北:釀出版,2011年2月。
宇文正、王盛弘主編:《我們這一代:七年級作家》,臺北市:麥田出版社,2016年12月。
李喬:《小說入門》,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2月。
李玉平:《互文性:文學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10月。
季季編:《九十七年小說選》,臺北:九歌,2009年3月。
周祝瑛著,郭佳玲、林敬堯編:《台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出版社,2008年4月。
周芬伶:《創作課》,臺北:九歌,2014年2月。
邱于芸:《用故事改變世界:文化脈絡與故事原型》,臺北:遠流,2014年3月。
姚一葦:《戲劇原理》,臺北:書林,2004年2月。
范銘如:《文學地理:臺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2008年8月。
范銘如:《書評職人:失憶時代的點書》,臺北:聯合文學,2019年12月。
郝建:《中國電視劇:文化研究與類型研究》,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8年8月。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媒介批評》,臺灣:商務,1987年5月。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6月。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2015年4月。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許俊雅、應鳳凰、鍾宗憲主編:《現代小說讀本》,臺北:揚智文化事業,2004年8月。
陳惠齡:《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心鄉土小說寫風貌》,臺灣:萬卷樓,2010年4月。
陳芳明:《台灣文學史》(下),臺北:聯經,2011年12月。
琦君:《橘子紅了》,臺北:洪範,1991年9月。
須文蔚:《臺灣文學傳播論》,臺北:二魚文化,2009年4月。
楊富閔等:《邀黑面琵鷺跳一支舞》二○○八年全國台灣文學營創作獎得獎作品集,臺北:印刻文學,2008年12月。
羅婷:《克里斯多娃》,臺北:生智,2002年8月。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7月。
駱以軍編:《九十八年小說選》,臺北:九歌,2010年3月。
蔡琰:《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臺北:三民,2000年5月。
黃儀冠:《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臺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編》,臺北:臺灣學生,2012年9月。
黃儀冠:《臺灣女性書寫與電影敘事之互文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年9月。
劉梓潔:《父後七日》,臺北:寶瓶文化,2010年8月。
蕭新煌:《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臺北:立旭,2002年4月。
Albert Mor著,鄭秋水譯:《心理分析與文學》,臺北:遠流,1987年8月。
Bourdieu Pierre著,王志弘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93年3月。
David Wheeler主編,徐桂林譯:《電影小說精選》,臺北:遠流,1991年9月。
Edward Morgan Forster著:《小說面面觀》,廣東:花城出版社,1981年7月。
F.Philip Rice,Kim Gale Dolgin著,連延嘉、黃俊豪譯:《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學富文化,2004年6月。
Gérard Genette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選.批評譯文選》,大陸: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John Fiske,王曉珏、宋偉杰譯:《理解大眾文化》,中央: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9月。
J. Fiske & J. Hartley著,鄭明樁譯:《解讀電視》,臺北:遠流,2002年4月。
Linda McDo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臺北:群學,2006年5月。
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臺北縣:駱駝出版社,1995年1月。
Robert Stam著,陳儒修、郭幼龍譯:《電影理論解讀》,臺北:遠流,2002年9月。
Tiphaine Samoyault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大陸: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Yi-Fu Tuan著:《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3月。
三、期刊/研討會論文(依照姓名筆畫排序)
王國安:〈楊富閔小說論〉,《臺灣文學與文化創意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2年,臺中:修平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頁42-59。
向陽:〈海上的波浪:小論文學獎與文學發展的關聯〉,《文訊》第218期(2003年12月),頁37-40。
李玉平:〈互文性新論〉,《南開學報》2006卷第3期(2006 年5月),頁111-117。
李秉樞:〈種花的人——專訪《花甲男孩轉大人》編輯群〉,《幼獅文藝》第770期(2018年2月),頁21-25。
李癸雲:〈儀式象徵與文學再現-試探劉梓潔〈父後七日〉之書寫療癒性〉,《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2期(2019年8月),頁53-69。
何昔珊:〈來自「未來」的小說家神小風X陳又津:新手村經驗指南〉,《文訊》408期(2019年10月),頁46-53。
季季:〈新鄉土的本體與偽鄉土的弔詭—側看80後台灣小說新世代現象〉,《文訊》298期(2010年8月),頁84-87。
林秀赫:〈別讓寫作變成一種壓力〉,《文訊》,408期(2019年10月),頁43。
林妏霜:〈時序在遠方,意義綻放在身旁──記陳芳明老師去黃春明老師家吃飯〉,《聯合文學》第420期(2019年10月),頁24-29。
林崇熙:〈從兩種文化到「科技與社會」〉,《通識教育季刊》7卷4期(2000年12月),頁39-58。
陳玉玲:〈台灣女性主義思潮的發展〉,《文訊雜誌》第127期(1996年5月),頁35-37。
陳惠娟、郭丁焚:〈「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究集刊》 41期(1998年7月),頁73-101。
陳英哲:〈發現小說家的方法〉,《聯合文學》第331期(2012年5月),頁76-79。
陳惠齡:〈從景觀符號、民俗儀典到資訊媒介:作為「生產地方性」的新鄉土小說書寫現象〉,《東海中文學報》第27期(2014年6月),頁 241-272。
陳惠齡:〈從「生產鄉土」到「科幻鄉土」——台灣新世代鄉土小說書寫類型的承繼與衍異〉,《國文學報》55期(2014年6月),頁259-295。
陳春燕:〈從新媒體研究看文學與傳介問題〉,《英美文學評論》第27期(2015年12月),頁127-159。
張錦忠:〈一九八七:之前與之後〉,《思想》第8期(2008年3月),頁117-122。
許建崑:〈文本中的影像閱讀〉,《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8卷4期(2011年6月),頁31-42。
許誌庭:〈偏遠地區教育困境:空間、社會與文化〉,《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第31卷第1期(2014年2月),頁33-42。
游美惠:〈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2000年8月),頁5-42。
黃儀冠:〈男性凝視,影像戲仿——台灣「文學電影」的神女敘事與性別符碼(1980s)〉,《臺灣文學學報》5期(2004 年6月),頁153-186。
黃冠翔:〈與權力/利交纏-從文學獎的「屬性定位」及「得獎行為」談起〉,《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9期(2011年1月),頁29-53。
須文蔚:〈大專校園文學獎類型及在文學場中之位置〉,《東華漢學》第6期( 2007年12月),頁315-341。
楊富閔:〈聲音.知識.敘事〉,《文訊》第356期(2015年6月),頁126-129。
詹宇霈:〈從文學IP世代回顧臺灣文學作品改編〉,《臺灣出版與閱讀》第2期(2018年6月),頁50-55。
董柏廷:〈住在故事裡的大內男孩─專訪楊富閔〉,《鹽分地帶文學》第86期(2020年5月),頁102-109。
潘淑滿:〈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20期(2005年12月),頁41-91。
廖振富、董卓璘:〈「大內」高手——楊富閔散文與臺灣文史的深情對話〉,《鹽分地帶文學》第75期號(2018年7月),頁67-75。
鄭淑梅:〈在傳統的鏈條上-論電視劇審美的道德化現象〉,《文藝研究》2001卷第2期( 2001年3月),頁58-62。
蔡琰:〈追憶電視劇四十年風雲〉,《傳播研究簡訊》第31期(2002年11月),頁13-15。
劉珠利:〈助人關係與女性--一個文化取向女性主義的角度〉,《社區發展季刊》112期(2005年12月),頁130-140。
謝貴文:〈從清代臺灣的保生大帝信仰看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臺灣文獻》第62卷3期(2011年9 月),頁191-225。
鍾鳳嬌、張立人、王國川:〈國中生參與廟會陣頭相關因素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9卷1期,2015年3月,頁1-26。
藍麗春、邱重銘、王俊傑:〈文化政策下的臺灣文化產業嬗變〉,《嘉南學報》第35期(2009年12月),頁437-451。
魏玓:〈不計成敗 但求一戰 臺灣電視劇的奮力出擊-專訪「植劇場」製作人廖健行〉,《共誌》第12期(2016年11月),頁78-80。
簡文志:〈誘引與嫌惡的氣味:讀《花甲男孩》〉,《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225期(2017年9月)頁41-44。
四、學位論文(依照姓名筆畫排序)
方郁絹:《電視劇文本之外:副文本建構與迷群反思》,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王農景:《《一把青》小說與電視劇本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李公權:《《孽子》與改編影劇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 文,2007年。
沈家如:《《鹽田兒女》小說及電視劇互文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李妙晏:《後鄉土小說中的空間敘事──以李儀婷、楊富閔、陳柏言為研究對象》,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20年。
林致妤:《現代小說與戲劇跨媒體互文性研究:以《橘子紅了》及其改編連續劇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林美娟:《女性主體論述-台灣現代女性小說的空間想像與身體書寫》,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林迎佳:《生之掙扎——《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電視劇研究》,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年。
林哲豪:《跨媒介改編劇集式文本之接收動機與經驗歷程探討》,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張卉君:《寫在邊緣:台灣女性報導文學中的性別政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伊珊:《小說《秋菊》與電影《青春無悔》、電視劇《菸田少年》之互文性研究》,桃園: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陳憲仁:《臺灣文學獎及其對文壇影響之研究(1950----2010)》,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就所博士論文,2015年。
陳怡伶:《從小說到電視劇:以客家電視台《新丁花開》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2016年。
陳韻如:《「植」劇場:台灣電視劇類型敘事中的鄉村意象》,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梁意潔:《探討台灣IP改編影視戲劇如何形塑粉絲態度-以《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為例》,臺北: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董卓璘:《當代青年作家的地方書寫探究──以賴鈺婷、楊富閔散文為例》,臺中: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7年。
蕭驊:《天亮之前的凝望――論《花甲男孩》對鄉土的回歸與再創》,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20年。
簡小雅:《鄉土小說改編成電視劇之研究-以《後山日先照》為例》,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五、報紙期刊
周芬伶、楊富閔:〈五之一東海〉,《聯合報•副刊文學相對論》D2版,2015年3月2日。
六、電子資源
(一)網路影音
〈當花甲男孩遇上孽子│第二十屆臺大文學獎系列講座〉,(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yHhuppPCA0,2019.09.04)。
趨勢基金會「藝文有影FUN輕鬆」:專訪花甲男孩楊富閔,於2020年5月6日播出,(資料來源:https://reurl.cc/qdGYW0,2020.05.12)。
〈我如何在寫作中尋找自我:楊富閔〉,於2018年3月8日撥出,(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dWb5dhFlE,2019.11.02)。
〈楊富閔談家鄉與寫作〉,於2015年8月23日播出,(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JElIUpyTBM&t=630s,2019.9.17)。
節目《愛悅讀》楊富閔專訪,於2012年8月14日播出,(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UsGttPZTCw&t=656s,2019.9.15)。
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植日生週記第二集,(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90_xvln2u0,瀏覽日期:2020.08.21)。
台視官方頻道:《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口述影像版》第一集,於2020年8月14日播出,(資料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wkomA_I0CQ,2020.10.17)。
台視官方頻道:《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口述影像版》第二集,於2020年8月22日播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x55xoQ498I,2020.10.17)。
台視官方頻道:《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口述影像版》第三集,於2020年8月29日播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33KQTGDsS0,2020.10.17)。
台視官方頻道:《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口述影像版》第四集,於2020年8月29日播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CEl05E0kBU,2020.10.17)。
台視官方頻道:《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口述影像版》第五集,於2020年8月29日播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585tWH-vOI,2020.10.17)。
台視官方頻道:《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口述影像版》第六集,於2020年8月29日播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CALAMdQPE,2020.10.17)。
台視官方頻道:《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口述影像版》第七集,於2020年8月29日播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0YffaAPc8o,2020.10.17)。
(二)網路資料
文化部:〈成立沿革〉,(資料來源:https://www.moc.gov.tw/content_246.html,瀏覽日期:2020.08.15)。
文化部:〈2018文化政策白皮書〉,https://mocfile.moc.gov.tw/files/201812/14d1ea3d- 2188-4f8e-baca-0dbe74edae5f.pdf
東默農編劇:〈【編劇名詞解釋】什麼是IP?〉(資料來源:https://www.domorenovel.com/【編劇名詞解釋】什麼是IP?/,瀏覽日期:2020.06.29)。
黃儀冠:〈國藝會補助成果的跨媒介轉化想像?文學IP如何開發?——以小說的影像改編與文學傳播為主〉(資料來源:https://archive.ncafroc.org.tw/novel/paper/3,瀏覽日期:2020.06.01)。
九歌出版社:〈解嚴後臺灣囝仔的三合院創作課:劉亮雅、楊富閔對談(下)〉,(資料來源:https://www.chiuko.com.tw/activity0002/?fbclid=IwAR34CeIHWxyZoKbmppyS8mMVifGHRu1zMms7ZFBrI6CtZGrMbI8u9J6P2hE,2020.9.20)。
公共電視台:〈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故事大綱〉,(資料來源:https://www.pts.org.tw/qseries/ep7.html#intro,瀏覽日期:2020.08.16。)
內政部:〈2018年4月統計通報〉,(資料來源:https://www.moi.gov.tw/files/news_file/107年第15週內政統計通報_高齡社會.pdf,瀏覽日期:2020.09.21)。
維基百科:〈無名小站〉,(資料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無名小站,瀏覽日期:2020.09.12)。
許佩容:〈從開拍就進入行銷:《植劇場》戲劇行銷策略一窺〉,《新活水》,(資料來源:https://www.fountain.org.tw/interview/tv-drama-marketing,瀏覽日期:2020.10.28)
臺灣殯葬資訊網:〈內政部舉辦「從花甲男孩看喪禮文化與性平觀念」座談會〉,《臺灣殯葬資訊網》,(資料來源:http://www.funeralinformation.com.tw/NewDetail.php?Seq=4121,瀏覽日期:2020.11.9)
劉慧茹:〈《花甲》《通靈》都有祂!最夯女神帶旺台劇收視〉,《鏡週刊》,(資料來源: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704ent019/,瀏覽日期:2020.11.08)
蘇金鳳:〈花甲男孩「鄭家祖厝」在烏日九德里,里長籲設指示牌〉,《自由時報生活版》,(資料來源: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275203,瀏覽日期:2020.10.10)
史比野塔:〈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導演瞿友寧、李青蓉:當陰柔的男性遇上陽剛的女性〉,(資料來源: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43145,瀏覽日期:2020.10.20日)
鍾秩維:〈「故」事「新」編——楊富閔訪談〉,《Medium》,(資料來源:https://medium.com/fairbank-center/%E6%95%85-%E4%BA%8B-%E6%96%B0-%E7%B7%A8-%E6%A5%8A%E5%AF%8C%E9%96%94%E8%A8%AA%E8%AB%87-acc4c637d1bb,瀏覽日期: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