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臻萍
論文名稱: 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之溝通與衝突經驗的探究
The Study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Experience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指導教授: 何英奇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5
中文關鍵詞: 國中輔導教師國中導師溝通衝突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97下載:8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之溝通及衝突經驗,了解阻礙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溝通的內涵,探討兩者在溝通中發生之衝突的內涵及歷程及影響兩者溝通與衝突的因素。本研究利用深度訪談法訪問3位國中輔導教師及2位國中導師,運用質化研究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 阻礙輔導教師與導師的溝通之內涵如下:
    (一)輔導教師與導師角色立場不同。
    (二)輔導教師與導師之風格、特質與價值觀不同。
    (三)導師比輔導教師角色地位高。
    (四)導師與輔導教師在爭取學生認同上產生相互較勁的心理。
    (五)輔導教師與導師對對方角色的期待落空。
    (六)導師不了解輔導室功能及輔導助人歷程。
    (七)未滿足對方希望被尊重、認同與信任的需求。
    (八)輔導教師未有導師經驗,難以同理其角色。

    二、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衝突經驗之內涵及歷程
    衝突發生前已存在阻礙溝通的潛在因子,這些因子會增加衝突發生的可能。衝突發生原因為雙方對事件看法不同、缺乏溝通、對事情的解讀不一產生誤會,當雙方遇上引發衝突的關鍵導火線事件便產生衝突。衝突會衝擊到當事人的內在期待被尊重、被認同、被信任的需求。在衝突發生過程中當事人會依自己的特質、態度、情緒管理能力,產生因應衝突之行動,因應方式不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三、在輔導教師與導師角色溝通之關係上,表面上對事件的溝通,但實際上是輔導諮商專業角色與班級經營角色兩者的角色溝通才是真正的核心溝通問題。
    四、影響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溝通及衝突的因素為:
    (一)輔導教師之養成及專業訓練不足。
    (二)導師對輔導工作的迷思以及輔導知能不足。
    (三)學校行政單位主管的專業與溝通協調能力,是促使校園工作氣氛和諧的重要因素。
    (四)校內辦理「溝通與衝突管理」之研習主題明顯不足,缺乏對教師溝通能力的訓練。

    五、輔導教師、導師、學生之溝通三角關係不適切會影響輔導成效。
    因輔導教師、導師之間的溝通互動,牽涉學生的角色,所以輔導教師、導師、學生存在溝通的三角關係模式。輔導教師和學生的關係適切、緊密或疏離,會影響輔導教師與導師的溝通關係,最好的型是與學生關係適切的溝通三角關係模式。本研究提出理想的溝通三角關係模式是輔導教師與導師兩者共同努力,使得師生三者凝聚力更強,將達到最好的溝通狀態。而學校在校長及輔導主任的努力下,能建立重視輔導工作的校園氛圍,更能促進輔導教師、學生、導師溝通的三贏。
    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結果,對學校單位及教育單位提出建議供參考。

    關鍵詞:國中輔導教師、國中導師、溝通、衝突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communicative and conflict experience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the context of their communicative barriers and disagreements, the context and the progression of conflict experiences, and the causes which influence their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s. In this research,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is applied on three junior high school guidance teachers and two homeroom teachers, whil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are adopted to subsequent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communicative barriers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
    1.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standpoints.
    2.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have dissimilar styles, personalities, and value points.
    3. Homeroom teachers rank higher than guidance teachers.
    4. Homeroom teachers and guidance teachers compete for students’ recognition psychologically.
    5.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fail to satisfy the other side’s expectation as a guidance teacher /homeroom teacher.
    6. Homeroom teachers are unfamiliar with the function of counseling room and the process how counseling help students.
    7. Their needs to be respected, recognized, and trusted fail to be satisfied.
    8. Guidance teachers can hardly empathize homeroom teachers since they have never been in the homeroom teacher’s position.

    The second part is on the context and the progression of conflict experiences between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When certain communicative obstacle lurking, conflicts are more likely to happen. The causes of conflicts can be their different value points,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toward things. The conflicts are triggered when hitting the fuse. The conflict would attack their inner needs for being respected, being understood, and being trusted. In conflicts, they respond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ttitudes, and emotion controls; different responses may lead to different subsequences.

    Third, outwardly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communicate on events; however in reality, the key issue is that they communicate as professional counselors and classroom managers.

    Fourth, the causes which influence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s can be conclude as follows.
    1. The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guidance teachers are insufficient.
    2. Homeroom teachers misunderstand a students’ counselor’s work context; they do not have sufficient knowledge on student counseling.
    3. The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and communicative capacity of school administrative executives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promoting harmonious school atmosphere.
    4. Schools organize insufficient educational courses on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the training on teachers’ communicative ability is insufficient.

    Fifth, inappropriate communicative triangularity would affect the effects of counsel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may affect the students; therefore, triangularity exists within the guidance teachers, homeroom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he communic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can be affected w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idanc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appropriate, close, or remote. The best shape of the communicative triangularity is w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uidanc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appropriate.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ideal communicative triangularity takes the efforts of both guidance teachers and homeroom teachers. The three parties would have best communicate when they are connected. Under the endeavors of the principals and the guidance officer on student counseling, all the three parties would benefi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schools and educational system concerned as references.

    Keywords:communication, conflict, junior high school guidance teacher,
    junior high school homeroom teacher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4 第三節 研究問題……………………………………………………………4 第四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的角色關係…………………………………7 第二節 人際溝通與衝突………………………………………………… 11 第三節 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之間的溝通與衝突……………………… 25 第四節 教師間溝通與衝突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取向………………………………………………………… 3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3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9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1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分析………………………………………… 41 第六節 研究的信實度…………………………………………………… 46 第七節 研究倫理………………………………………………………… 47 第四章 輔導教師與導師的溝通與衝突經驗故事……………………………… 49 第一節 小珊與導師之溝通與衝突經驗………………………………… 49 第二節 阿貝與導師之溝通與衝突經驗………………………………… 56 第三節 小可與導師之溝通與衝突經驗………………………………… 62 第四節 妮妮與輔導教師之溝通與衝突經驗…………………………… 68 第五節 靜香與輔導教師之溝通與衝突經驗…………………………… 73 第五章 研究結果………………………………………………………………… 79 第一節 阻礙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溝通內涵…………………………… 79 第二節 探討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衝突經驗之內涵…………………… 95 第三節 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溝通經驗的統整…………………………103 第六章 綜合討論…………………………………………………………………109 第一節 影響國中輔導教師與導師溝通與衝突因素之探討……………109 第二節 輔導教師、導師、學生溝通三角關係模式之討論與建構……120 第七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12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2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6 第三節 研究限制………………………………………………………… 139 第四節 研究者的省思…………………………………………………… 140 參考文獻…………………………………………………………………………… 146 一、中文部份………………………………………………………………… 146 二、西文部份………………………………………………………………… 154 附錄………………………………………………………………………………… 156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56 附錄二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 157 附錄三 訪談大綱………………………………………………… 158 附錄四 試探性研究…………………………………………………… 162 附錄五 引用資料來源代號說明……………………………………… 165

    一、中文部份
    王文科 (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以仁(2007)。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心理出版社。
    王泳貴(2001)。國小教師人際依附風格、人際溝通能力與人際溝通滿意度之關係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婉玲(2006)。國中輔導人員角色壓力、輔導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王淑俐(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三民書局。
    王麗斐、趙曉美(2005)。小學輔導專業發展的困境與出路。教育研究,134,41-53。
    任晟蓀(1881)。國中校長領導型式輔導教師教育背景對輔導教師工作滿足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4)。國民教育法施行細則。2009年10月5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70008。
    何坤龍、鄭芬姬(2005)。溝通與協商-理論與實務。台北:新陸書局。
    何華國(2003)。人際溝通。台北: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姿瑩(2006)。國民中學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與角色實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心理出版社。
    呂琬倩(2008)。國小教師對行政衝突事件之考量因素及合理性評估。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佩怡(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3152-3156。
    李敏(2007)。一位初任教導主任與校長行政溝通衝突之反省性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瓊(2008)。國中師生衝突類型及其成因之研究:大臺北地區教師的觀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科學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
    李翠英(2008)。國民中學教師情緒管理、工作壓力、師生衝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素珊(2008)。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慧聲譯(1998)。人際傳播。台北:楊智。
    辛武男(2003)。國民小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衝突管理策略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明蒨(2003)。台北市立國民中學輔導老師資訊需求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周談輝(2008)。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全華科技。
    周談輝、吳文憲(2005)。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全華科技。
    林天祐(2002)。認識研究倫理。2009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educate/gf15.htm。
    林永城(2007)。國小教師知覺校長的溝通行為與其領導效能之研究。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清(2003)。臺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衝突及其管理策略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靜(2003)。影響國中導師尋求輔導諮詢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金生(2002)。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負向情緒經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出版社。
    林瑞吉(2007)。國小教師諮詢之行動研究:一位輔導工作者的實踐故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萬億(2004)。我國學校輔導團隊工作的建制。現代教育論壇-心理師法衝擊下學校諮商輔導工作的因應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
    林懿貞、傅清雪(2004)。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高立。
    邱小萍(1999)。國小級任教師輔導能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莉竹(2008)。中學輔導人員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策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3,451-472。
    洪瑋婷(2006)。天主教中學輔導教師專業角色發展歷程與輔導工作現況之探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胡素華(2003)台東縣國民小學校長溝通行為、教師工作滿意與學校組織效能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愈寧等編著(2005)。溝通與表達。台北:華立書局。
    范見星譯(1998)。如何解決衝突(Resolving conflict)。台北:桂冠。
    唐璽惠(2006)。學校行政人員情緒管理芻議。學校行政雙月刊,44,98-109。
    唐璽惠、王財印、何金針、徐仲欣(2006)。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台北:心理。
    徐西森(2005)。諮商督導理念實務與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秦麗花(2000)。教師行動研究快易通。台南:翰林。
    高月圓(2009)。國民中學導師班級經營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高明秀(2004)。國民小學女性校長溝通行為與溝通效能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清(2000)。現象學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95-132。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清(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頁515-575。台北:學富。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台北:麗文文化。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嘉義:濤石。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高級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一般科目對照表。2010年1月30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36/980305共同科目對照表.doc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專業能力指標與課程對應表。2010年1月30日,取自:http://www.epc.ntnu.edu.tw/course/pages.php?ID=course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高級中等學校師資職前教育專門課程一般科目對照表。2010年1月30日,取自:http://web.ncue.edu.tw/%7Epractice/class/REPORT/law960524.doc林勝義(1995)。學校社會工作。臺北:巨流。
    康秀月(2008)。國民中學輔導教師角色期望與角色實踐:輔導教師與一般教師之比較分析。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佩娟(2004)。國中輔導教師社會支持與其輔導角色實踐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輝 (2003)。教育行政人員的專業成長。2009年9月30日,取自:http://web.ed.ntnu.edu.tw/%7Eminfei/artical/administratorprofessiondevelopment.pdf。
    張芬芬(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台北:雙葉書廊。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出版社。
    張振成(1998)。情緒智商(EQ)的意義與增進之道。諮商與輔導,155,43-44。
    張德銳(1993)。消弭敵意、解決問題-談學校之衝突管理。台北市立師院初等教育學刊,2,145-172。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衝突管理。載於謝文全等編:教育行政學。台北:空大。
    張德銳(1995)。淺談學校衝突管理。教師天地,64,49-53。
    張德聰、曾端真、王淑俐著(2006)。人際溝通的藝術。台北:空大。
    張曉雲(2008)。教師情緒管理與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中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
    張麗鳳(2005)。我國中小學輔導工作的回顧與前瞻。2005年第一屆中小學校輔導與諮商學術研討會。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承辦。
    張鐸嚴(1985)。國民小學教師與行政人員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3)。廢止中等以上學校導師制實施辦法。 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www.edu.tw/law_explain.aspx?law_explain_sn=19。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台北:三民。
    莊勝利(2007)。國立高中職校長衝突管理、行政溝通與教師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世燦(2002)。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組織氣氛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芳懿(1997)。國民小學教師溝通型態、自我角色知覺教師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郁卿(2008)。國民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角色知覺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素(1998)。學校輔導人員角色認定困境的突破。諮商與輔導,145,2-7。
    郭清榮(2002)。國民中學導師時間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介英(2003)。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5-125。嘉義:南華教社所。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伶姿、陳世佳(2006)。國民小學校長衝突管理之探究-三位國小校長的經驗談。學校行政,44,157-173。
    陳志信(1992)。輔導教師專業倫理行為及其倫理判斷傾向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宜宣(2000)。國中女校長溝通行為之研究:以兩位女校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延興(2000)。國小教師教學倫理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秉華(1999)。邁向專業—臺灣輔導界發展的回顧與前瞻。Asian Journal of Counseling,Vol.6,No.2,21-44。
    陳秉華、吳芝儀、許維素、張麗鳳(2007)。95年度研擬學生輔導法草案期末報告。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專案計畫研究報告。
    陳昭薇(2001)。花蓮縣國民中學校長口語溝通型態與領導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捷(2002)。台中市國民中小學親師衝突原因及教師因應方式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皎眉、鄭美芳(2006)。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弘揚圖書 。
    彭天福(2002)。回歸問題與專業的學校輔導工作。諮商與輔導,200,51-55。
    曾端真、曾玲珉(1996)。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湯堯譯(2003)。學校文化與學校氣氛。載於林明地等(譯)。教育行政學-理論、實際與研究,219-270。高雄:麗文。
    舒緒緯(1990)。國民小學教師溝通滿意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朝霖、簡楚瑛(2001)。質性研究 : 理論與實作對話。台北:五南。
    黃光雄主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
    黃惠惠(1996)。自我與人際溝通。台北:張老師文化。
    黃惠雯等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黃鈴媚等譯(2007)。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前程文化。
    黃暁瑋(1998)。教室中師生語言互動之研究-以國小補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威譯(2005)。人際溝通。台北:五南。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葉祥溪(1993)。國民中學輔導主任角色之研究-角色期望與角色踐行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石牌國中(2007)。臺北市立石牌國中96輔導教師責任制實施辦法。2009年7月30日,取自:http://student.spjh.tp.edu.tw/fuda/0/0/1/images/96輔導教師責任制.doc。
    趙慶宜(2001)。國小教師對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認同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慧幼主編,質性研究,頁121-139。台北市:巨流。
    劉惠琴(2001)。中小學教師在師生衝突情境中的角色建構與行動。應用心理研究,12,175-217。
    蔡宜臻(2003)。溝通模式、知識分享與知識創造-以非同步網路教學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培村等譯(2003)。人際溝通。台北。麥格羅希爾。
    鄭佩芬 (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台北:楊智文化。
    鄭美芳(1998)。人際衝突的發展與管理。學生輔導雙月刊,57,74-83。
    鄭桂能(2007)。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困擾與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丹雅(2008)。國中教師情緒能力與師生衝突管理策略之關係。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美珍(1999)。花蓮縣國小教師輔導關注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淑貞、李明濱(1998)。健康體系溝通理論與技巧。台北:金名圖書。
    賴威岑(2002)。學校組織衝突分析。教育社會學通訊,35,23-34。
    謝忠憲(2004)。國民小學主任人格特質、溝通技巧及其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楷檉(1985)。國民中學輔導教師的角色衝突對其輔導工作效能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麗賢(2004)。台北縣高級中學學校衝突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魏玉芬(1994)。整合質與量研究法再思。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8,1-16。
    嚴竹華(2000)。溝通能力與溝通態度對溝通效能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西文部份
    Berko. R. M., Wolvin, A. D. & Wolvin, D. R. (1998). Communicating: A social and career focus. Boston: Hounghton Mifflin Co.
    Bernaed, J. M. & Goodyear, R. K. (2004). Fundamentals of clinical
    supervision (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Colton, A. B. (1998). The nature of two teachers professional morality: Their interpretations and behavio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Englewood
    Clifffs, NJ: Prentice-Hall.
    Deutsch, M.(1969). Conflict: Productive and destructive.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l(1), 8-29.
    Erlandson, D. A., Harris, E. L., Skipper, B. L. & Allen, S. D. (1993). Doing naturalistic inquiry: A guide to method. Newbury Park, CA: Sage.
    Goleman, D. (1995). Emotional intellig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New York: Bantam Books.
    Hanson, E. M. (1991).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nd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Owens, R. G. (198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reiffer, I. L. & Dunlap, J. B. (1982). Supervision of teacher. New York: Oryx Press.
    Riessman, C. K. (1993). Narrative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 Sage.
    Robbins, S. P. (1992). Essenti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per Saddle,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Sashkin, M. & Morris, W. C. (1984). Organization behavior: Concept and experience.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Reston Publishing Company.
    Schrader, M. K. (1989). The image of the school counselor: Whose responsibility. School Counselor, 36, 229-233.
    Schultz, B. G. (1989). Communication in the small group: Theory and practice .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Sebring, R. H. (1978). Teacher-administrator conflict: Can it be resolved?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Sieber, J. E. (1992). Planning ethically respons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Sage.
    Thomas, K. W. (1976). Conflic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In M.D. Dunnette (eds).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Chicago: Rand McNally & Company.
    Thompson, R. (1991). School counseling renewal: Strateg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 CA: Sage.
    Troman, G. (2000). Teacher stress in the low-trust societ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1(3), 331-353.
    Wexley, K. N & Yurk, G. A.(197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personal psychology. Homewood, Illionis: Rechard D. Irwin Inc.
    Wood, J. T. (2002).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Everyday encounters. Belmont, C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