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朝利
論文名稱: 台北縣五股鄉社會大學經營及其發展之研究
The Reach of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University in the Village Wu Gu of Taipei County
指導教授: 林振春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4
中文關鍵詞: 社區教育社會大學
英文關鍵詞: Community's Education, Social Univers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2下載:2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五股鄉社會大學之緣起與發展脈絡、運作模式、經營理念與運作方針等,並進一步提具相關單位具體的建議,作為相似背景之鄉鎮辦理社會教育學習機構之策略訂定及相關學術研究之重要參照。
    本研究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文件分析與回饋問卷表等資料蒐集方法,深入的了解本鄉社會大學的營運模式與發展狀況,並分析可能影響五股鄉社會大學運作之可能因素,歸納出下列結論:
    一、五股鄉內立案的社團林立,社會大學課程較其他社團課程受歡迎。
    二、在管理和營運上,直接評選類似顧問公司之專業經理機構或教育專責單位,不失為一個可行的方式。
    三、招生方式多元化,可提高學員參與機率。
    四、各鄉鎮之背景不同,鄉民對學習之需求亦不同,宜針對各鄉鎮之現有條件,隨時修正課程,才能永續招生與發展。
    五、證照制度與傾向於發展個人興趣或休閒導向的課程,有取代以往學歷取向的需求偏好。
    六、由各鄉鎮市公所推展社會教育,可以降低不符合鄉民需求課程產生的機率,也讓課程更貼近社區的生活。
    七、經費的籌措,常成為一個社區大學營運發展中,最具考驗性的一大挑戰。
    八、政治亦會影響教育資源配置觀點,不容忽略。
    最後,研究者依據研究結論,提具下列七項建議:
    一、經費編列方面,可採多元管道方式籌措,強調經費「延續性」的重要性。
    二、做好潛在鄉民對課程需求的調查,藉以評估、發展、規劃出貼近鄉民需求的
    課程規畫。
    三、對於五股鄉社會大學的課程規劃可結合社區總體營造計畫,課程講師安排皆盡量來自於社區的專業人士。
    四、強化及落實諮詢與督導制度,使社會大學的運作更健全、彈性、有績效。
    五、橫向連結,資源統整,避免多頭馬車效應。
    六、發展、取得較佳的公共關係與民間企業資源,藉以有效能拓展業務。
    七、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The research aims at probing into the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ing of the context, the operation way, the idea of the managing and the operation policy etc. of the Social University in the Village Wu Gu of Taipei County. Furthermore, propose the concrete suggestions of the relevant units as an important consultation of the similar background of the villages and towns that handle tactics stipulating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and study institution and relevant academic research.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materials collecting adopt semi-structural interview,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and feedback form of the questionnaire,etc. 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way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social university of the home town. Then analyze the possible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operation of the Social University in Village Wu Gu.
    And then sum up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re are clubs with license in great numbers in Village Wu Gu. The courses in Social University are more popular than those of other clubs.
    2. In managing and running, it’s regarded as a feasible way to directly evaluate the professional managing organization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consultant firm or specialized education unit.
    3. The ways that enroll new students should be of pluralism, which can 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ratio of the students.
    4. There are different backgrounds of the individual village and town, and the villagers do have different demands for learning. There should be directly aiming at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of all villages and towns to revise courses at any time in order to enroll new students and develop continuously forever.
    5. The certificate system which inclines to develop courses of the personal interest or recreation seems to replace the demands and preferences of the academic orientation in the past.
    6. Social education promoted by village and town governments can reduce the probability which is not according with the courses of the villagers’ demands. And also let the courses even more close to the life of the community.
    7. Funds raised often become a great challenge of Social University while running developing.
    8. It can't neglect that politics will also influence the viewpoint of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 distribution.

    Finally, the research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of seven items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1. As for compiling the funds, it can adopt the plural ways to raise,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fund continuity”.
    2. Do a good job of latent villager survey of course demands in order to assess, develop, and plan the courses which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villagers.
    3. As for the course plan of Social University in Village Wu Gu, it can combine the plan of the community holistic construction.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instructors of the courses should try to get the professional personage from the community.
    4. Strengthen and implement the system of consulting and supervising, and let the operation of the social university sounder, more elastic, and having more efficiency.
    5. In order to link horizontally, it should integrate the resource and avoid the effect of the multiple carriages.
    6. Develop and obtain the better public relation and folk enterprise resource by means of those to expand the business efficiently.
    7. Give the suggestions to the follow-up study.

    中文摘要 II 目 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學習社會的發展 9 第二節 社區教育的發展 15 第三節 社區大學的發展 19 第四節 鄉鎮社區大學之相關研究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8 第四節 資料分析 51 第五節 研究實施 54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8 第一節 五股鄉社會大學的背景與源起 59 第二節 五股鄉社會大學經營理念 70 第三節 五股鄉社會大學的組織運作 74 第四節 綜合分析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8 第一節 結論 98 第二節 建議 102 參考書目 104 附錄 110 附錄一 五股鄉社會大學學員回饋調查表 110 附錄二 五股鄉社會大學第八期招生簡章 112

    壹、中文文獻
    文建會(1995)。社區總體營造簡報資料。台北: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秋絨(1997)。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王政彥(2002)。終身學習社區合作網絡的發展。台北:五南。
    五股鄉公所網站(2005)。http://www.wugu.tpc.gov.tw 。
    石玉森(2003)。台北縣泰山鄉民大學經營及其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古翠娥(2005)。台北縣泰山鄉學習型社區推動經驗分享。(http://www.cabtc.gov.tw/community)。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江明修(1997)。公共行政學:理論與社會實踐。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李國書(2002)。終身學習。台北:泰山鄉公所。
    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005)http://www.napcu.org.tw。
    林孝信(1999)。http://www.chinatimes.org.tw/features/cu/news/990122_01.htm。
    林妙玲(2000)。教師社區關懷的意義及應扮演的角色。http://www.nknu.edu.tw/~adult/newspaper/no20/article8.htm。
    林振春 (1996)。終生學習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
    林振春(1998)。社區營造的教育策略。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1999)。台灣社區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0)。營造新家園。台北:光寶文教基金會。
    林振春(2001)。鄉民大學與社區大學的比較。91年7月5日泰山鄉民大學九十一年度第一期結業典禮演講稿。
    林清江 (1995a)。學習社會的教育改革。成人教育雙月刊,27,2-9。
    林清江 (1995b)。籌設社區性成人及繼續教育學院可行模式之研究。社教雙月刊,69,16-
    柯正峰(1999)。我國邁向學習社會政策制定之研究──政策問題形成、政策規劃及政策合法化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胡夢鯨(1995)。社區學院的設立模式與步驟。載於國立中正大學等主辦,終身學習與社區學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未出版。
    胡夢鯨(1999)。社區學院設置理由與模式分析。終身學習體系下社區學院之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泰山鄉公所(2003)。泰山鄉鄉民大學九十二年度第一期簡介與選課手冊。(未出版)
    高淑清 (2002)。教育研究(二)質性教育研究。載於楊國賜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學概論-科技整合導向,517-576頁。台北:學富。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等譯(2001)。質性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
    徐 震(1979)。社區一詞的用法及其演進。社區發展季刊,6,8-11。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台北:教育部。
    陳小紅(2000)。“社會指標與社會結構—美國案例淺釋”,研考雙月刊,第廾四卷,第五期,25-30頁。
    陳其南(1998)。台灣地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各國社區教育現況,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111-126頁。台北:師大書苑。
    陳其南(1999)。社區總體營造。光寶雙月刊。台北市:光寶文教基金會。
    陳雪雲(1999)。學習型社區— 全球化與終身學習的新視野。社會教育學刊,28 期,21-46頁。
    陳定銘(2002)。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論文(未出版)。
    救國團(2004)。五股鄉第七期社會大學經營計劃書。救國團社會研究院。
    張德永(2001)。社區大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青惠(1996)。八位離婚女性離婚歷程之分析研究-由依賴婚姻走向獨立生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武雄(1999)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載於教育部新竹市政府時報文教基金會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籌備處主辦:第一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議手冊。
    黃武雄(2004)。認識社區大學。http://www.napcu.org.tw/napcu/AboutUs/Ideal.aspx。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富順 (1995)。成人心理與學習。台北:師大書苑。
    黃鈺樺(2001)。汐止社區大學實施現況暨學員改變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傳暉(2001)。http://cuy.ylc.edu.tw/lifelong/new_page_22.htm。
    賴美言(2002)。唱不停的離合-一個女性單親家庭之敘說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輔導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傳暉(2001)。社會大學的基本理念與發展現況。载於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八十九年度第二學期入學與學習資源手冊,281-292頁。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等(1999)。台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劃研究暨試辦計畫。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委託人本教育基金會研究專案報告(未出版)
    楊碧雲、蔡傳輝、李鴻瓊主編(2000)。台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運作實務。台北市政府編印。
    楊國賜(1995)。社會教育的理念。台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許錦雄(2003)政府對社區大學經費補助組織機制與指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娟兒(1983)我國中央教育經費的預算與分配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貳、英文文獻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Colleges (2002). AACC 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Associate Degree. Retrieved Oct, 8, 2002,from http://www.aacc.nche.edu
    Beck, U. (1992). Risk Society: Towards a New Modern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ry, M. A. (1994). The Group effect in focus groups: Planning, implementing, and interpreting focus group research. In Morse, J. M.(Ed), Critical Issues in Qualitive Reseach Method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Cresson, E. (1996), The European year of lifelong . Adults Learning, 7(9),215-218.
    Lincoln & Guba (1985), Natu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Sage.
    Martin, L. (1987), Community Education: Toward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G . Allen, J.
    Maxwell, J. A.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Peterson, D. A. (1983). Facilitating Education for Older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