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欣薇 Lin, Hsin-Wei |
---|---|
論文名稱: |
國民小學美感校園環境規劃之探究-以臺南市左鎮國小為例 A Study of Aesthetic Environment Plann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 Take Zuojhen Elementary School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陳瓊花
Chen, Chiung-Hu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8 |
中文關鍵詞: | 美感校園環境 、環境規劃 、國民小學 |
英文關鍵詞: | Aesthetic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planning,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01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5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國民小學美感校園環境規劃的探討作為研究主軸,從中藉由校園美感建構之理論、校園環境與兒童美感發展、美感校園環境規劃之基本理念、國民小學美感校園環境之相關研究的文獻資料蒐集,進行內容的分析與討論,建構研究的理論基礎與架構-人與境的關係、國小美感校園環境在規劃上的特色美感發展、空間美感營造、課程美感學習的向度,並以實地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的方式為主,輔以相關文件資料,選擇一所個案國小-臺南市左鎮國小作為研究對象,藉以了解其於美感校園環境規劃的歷程與內涵。
本研究根據研究分析結果,以回應研究目的與問題,綜合研究結論如下:
一、個案國小美感校園環境規劃之呈現形式與表現檢討-多元形式與表現分析
(一)硬體設施與軟體設施的存在意義與相互搭配
(二)散佈於校園環境進行美感傳遞與感官促發
二、個案國小美感校園環境規劃之向度發展檢討-面向串聯與美感影響力
(一)特色美感發展、空間美感營造、課程美感學習皆具重要性
(二)朝向美感校園環境的主題性思考與整體性規劃
三、個案國小美感校園環境規劃之未來走向-堅定且明確的持續規劃
(一)發展歷程回顧
(二)未來美感規劃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研究者對國小美感校園環境之規劃實務在整體表現與發展趨勢的方面提出建議,與未來研究中能以國內外學校的案例增加研究領域的多元性與豐富性,期待促進學習環境的議題發展。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aesthetic environment plann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It conducts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on school campus, school campus and children aesthetic development, the basic philosophy of aesthetic environment planning on campus and related studies, with the hope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dimensions of aesthetic environment plann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Using field observation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and supplemented by related document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Zuojhen Elementary School to understand the progress and connotation of aesthetic environment plann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conclusions are drawn below:
1. The forms and expression of aesthetic environment plann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review – multiple forms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1)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facilities are meaningful and match each other.
(2) They are interspersed among the school campus to aesthetic delivery and sense priming.
2. The development dimensions of aesthetic environment plann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review –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aesthetic
(1) Characteristic aesthetic developing, space aesthetic creating and aesthetic course learning are important.
(2) Using thematic thinking and holistic planning to make the aesthetic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3.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aesthetic environment plann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 continuous planning with the firm and clear goal
(1) The development period review.
(2) Future aesthetic planning.
Finally, the study findings may serve as the base of further suggestions for the practices and research of aesthetic environment planning on elementary school campus.
中文書目
左鎮國小網站(2019)。辦學理念。取自http://tjesweb.dcs.tn.edu.tw/
何立仁(2014)。臺北市私立復興小學學生之學校集體記憶與空間意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何昕家、張子超(2011)。從永續發展教育觀點探究校園環境空間規劃設計策略。環境與藝術,10,28-53。
李明堂(2003)。九二一地震災區重建小學校園規劃與學校建築分析研究:以新校園運動之小學為例。屏東師院,18,403-436。
李清偉(2015)。新校園運動創造校園空間新價值。臺灣教育,4,102-105。
李雄揮(1979)。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碧燕(2003年4月)。美術欣賞教學如何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線上論壇】。取自http://arthome.hk/2008/teacher/essay.htm
佐藤學(2018年3月)。邁向追尋學校本質的校園建築。林曼麗(主持),開創一個美感共同體的學習場域。美感環境教育論壇,台北松山文創園區。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2016),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范巽綠(2010)。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921災後校園重建與新校園運動。原校評論,34,6-7。
郭一勤(2013)。台灣國小學校建築的論述與實踐(1980-2001)。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1-132。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載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主編),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51)。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陳朝平、黃壬來(2002)。國小美勞教材教法。臺北市:五南。
陳瓊花(2015)。從「視覺形式」-開啟「美感之門」。教育脈動,2,1-21。
陳瓊花(2000)。兒童與青少年審美思考之調查研究。師大學報,45,45-65。
涂宗成(2008)。校園空間改造評估研究—以高雄縣推動新校園空間美學計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高強華(1994)。論開放教育、課程統整與教學效率。臺灣教育,542,15-23。
張允明(2006)。學校空間意象之研究─以高雄市新建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許志明(2000)。從精緻教育的觀點談校園的規劃與設計。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頁121-144)。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教育部(2016)。教育部補助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2018年10月29日,取自http://caepo.org/project
教育部(2013)。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年至107年)臺灣‧好美美感從幼起、美力終身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實施計畫。2018年10月29日,取自http://ss.delt.nthu.edu.tw/plan_con.php?id=55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新校園運動特輯。臺北市:教育部。
曹音鵬(2005)。校園空間意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張雅萍(2014)。美國當代藝術教育典範學者Michael J. Parsons的學術研究與治學精神之探究。國際藝術教育,121,155-215。
黃世孟(2000)。回歸教育本質的校園美學-談校園戶外教學資源區幾則故事之啟示。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頁1-14)。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黃世孟(1995)。教育改革中之最大教具:國民小學學校建築之轉型。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第四屆優良學校建築規劃評介—臺灣地區高職篇(頁2-27)。臺北市:臺灣書局。
黃承令(2001)。新校園環境的課題、回響與展望。建築師,5,154-157。
黃純敏(2016)。跨領域美感課程核心能力之建構與再想像。載於趙惠玲(主編),薈美融藝: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頁103-123)。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
黃庭鈺(2015)。學校建築美學規劃對學生學習成就影響之探析。學校行政,96,17-38。
馮至、范大燦(譯)(1989)。審美教育書簡(原作者:席勒)。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
湯志民(2010)。學校建築與規劃:台灣未來十年的新方向。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學校建築研究:學校校園建築生態工法(頁9-48)。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0年6月)。學校建築的新紀元。詹志禹(主持人),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湯志民(2004)。學校建築評鑑:用後評估的發展與模式。載於國立敎育資料館(主編),敎育評鑑專輯(29)(頁381-412)。臺北市:國立敎育資料館。
湯志民(2002a)。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2b)。優質學校環境規劃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優質的學校環境(頁1-39)。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1)。學校空間革新趨向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e世紀的校園新貌(頁7-34)。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0)。學校空間革新的思維-「人-境」互動。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頁15-62)。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1994)。學校建築的人文教育環境規劃。初等教育,3,237-264。
湯志民(1992)。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第一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何昕家、湯為國(2008)。台灣學校建築研究之發展-碩博士論文及學會年刊之探析(1968-2007)。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頁300-317)。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喻肇青(2016)。看見美的故事。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佳娟(2011)。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建構之研究-以臺北市、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錫麒、張維修、蘇榮斌(2014)。以校園美學觀點發展國民小學校園景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華大學,新竹市。
鄭明憲(2003)。兒童對視覺意象意義的建構。藝術教育,5,1-22。
趙惠玲(主編)(2016)。薈美融藝: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新北市:華藝學術出版。
鄭華鈞(2008)。校園藝術空間營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新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漢寶德(2009)。談生活美學教育。明道文藝,404,5-8。
蔡英士(2008)。創意與美感。載於張淑美(主編),生命教育議題研討論文集(頁51-52)。高雄市:九華圖書社。
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臺北市:臺灣商務。
英文書目
Andrews, G., & Halford, G. S. (2002). A cognitive complexity metric applied to cognitive development. Cognitive Psychology, 45(2), 153-219.
Berk, E. L. (2013). Child development (7E). United State: Pearson.
Brause, R. S. (1992). Enduring schools: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Routledge.
Cutler, W. W., Ⅲ. (1989). Cathedral of culture: The schoolhouse in American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practice since 1820.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29(1), 1-40.
Dewey, J. (1934).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Minton Balch.
Eisner, E. W. (2005). Reimagining schools: The selected works of Elliot W. Eisn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Gottlieb, G. (2007). Probabilistic epigenesist. Developmental Science, 10, 1-11.
Gardner, H. (1973). The arts and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Greene, M. (2001). Variations on a blue guitar- the Lincoln Center Institute lectures on aesthe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ifford, R. (1987).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Husserl, E. (1982). Ideas pertaining to a pure phenomenology and to 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The Netherlands: Kluwer.
Kostourou, F. (2014). How architecture conditions behavior and how behavior Is determined by our everyday environment. In M. Angellil &, R. Hehl (Eds.), minha casa—nossa cidade! (pp. 129-131). Germany: Ruby Press.
McAndrew, F. T. (1993).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Belmont, CA, US: Thomson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Parsons, M. J. (1987). How we understand art: A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account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din, A. (1912). Art. Boston: Small, Maynard & Company.
Resnick, M. (with Robinson, K) (2017). Lifelong kindergarten:Cultivating creativity through projects, passion, peers, and play.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Ruen, K. K. (2010). Teaching toward wholeness: The aesthetic in education. Encounter: Education for Meaning and Social Justice, (3), 42.
Shavelson, R. (1987). Indicator systems for monitoring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education. Santa Monica, CA: The Rand Corporation.
Smith R. A. (1992). Problem for a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33, 253-266.
Smith, R. A. (2005). Aesthetic education: Questions and issues.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06 (3),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