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俞孟昀 |
---|---|
論文名稱: |
中國風流行音樂文本敘事與批判話語分析─以周杰倫為例 |
指導教授: | 林東泰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8 |
中文關鍵詞: | 周杰倫 、中國風 、華人族群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8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風為周杰倫音樂創作特色之一,首張專輯中的中國風歌曲〈娘子〉即受到歡迎和肯定,也促使周杰倫日後發行的每一張專輯都收錄中國風歌曲,除了獲得各地華人的迴響,也帶動華語流行音樂圈創作中國風歌曲的熱潮。因此本論文以周杰倫創作的中國風音樂文本為研究主體,依循Fairclough(2003, 2006)的批判話語分析三層次「社會事件」、「社會實踐」、「社會結構」架構,逐步探討文本中的敘事策略、產製過程的話語秩序以及蘊藏背後深層的族群想像。
研究發現,周杰倫的中國風流行音樂文本以古今交錯的敘事內容連貫華人族群的文化傳承意義,並且透過正邪對立的敘事結構突顯「我群」與「他者」之間的差異,以歷史、文化特徵凝聚華人的「我群」想像,再進一步與當代脈絡中的全球、在地聲音拉鋸,以及東方、西方權力競逐關係構連,展現了當代華人族群重新檢視自己在全球脈絡中的位置,試圖弭平近代歷史中所受到的壓抑和排除,重拾對於中華文化內容的自信,並且將文化內容作為參與全球權力競逐的資本,為當代華人族群的樣貌和位置做出自我的宣稱。
中文
方文山(2008a)。《中國風:歌詞裡的文字遊戲》。台北,第一人稱傳播。
方文山(2008b)。《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秘密》。台北,第一人稱傳播。
王斑,(2004)。《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
王舒韻(2006)。《明星品牌塑造-以周杰倫媒介展演與形象建構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潤斌、李慧林、熊曉正 (2007)。〈民族主義與奧林匹克運動的關係〉,《體育學刊》,第14 卷,第6 期,頁110-113。
江亭誼(2009)。《華語流行歌曲中國風現象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言語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1998)。〈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54-71。
李雅雯(2010)。《在跨國音樂集團跨入台灣之後:從唱片製作人的創作自主性談起》。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周群英(2007)。《當代東方的自我展示─以古裝/動作電影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蕾(2001)孫紹誼譯(2001)。《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施韻如(2005)。《從節拍、旋律到娛樂商品: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產銷結構轉變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韻茹(2004a)。〈華文音樂中心是幻想還是理想?論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競爭優勢〉,《傳播與管理研究》,4(1):113-138。
祈立峰(2008)。《不能說的秘密:從「中國風歌詞」論「周杰倫現象」》。2008年文化研究會議論文。
殷美香(2007)。《流行音樂作為一種社會反叛_以敘事觀點分析張雨生歌詞創作》。2007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張容瑛(2008)。《華文流行音樂區域與都市形構及其治理》。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
張鐵志(2006)。《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台北:商周出版。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做為方法》。台北:行人出版社。
陳芳明(2002)。〈現階段中國的台灣文學史書寫策略〉。《中國事務》9:44-53
陳湘琳(2009)。〈華語流行音樂之「中國風」創作探討〉。《藝術觀點》38:42-44
麥立心(2002.05)。〈新生代作詞人方文山:讓周杰倫的音樂活起來〉,《Cheers》,20:156-160。
傅舒汶(2006)。《從<鹿港小鎮>到<東方之珠>:論羅大佑的音樂創作與其在兩岸三地所引發的文化效應》。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
程紹淳(2010a)。〈後冷戰時期文化的彈性資本積累:從台灣通俗文化工作者瓊瑤的創作軌跡談起〉,《新聞學研究》,105:45-82。
程紹淳(2010b)。《媒體市場區域化下被錯置的文化消費與生產?:以民視鄉土劇為例》。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黃東治(2006)。《運動文化與國家認同初探》。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黃瓊萩(2004)。《全球化論述與身份想像:探索台灣認同選擇的可能性》。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珮琳等(2003)。〈在威廉古堡裡喝著爺爺泡的茶的忍者──方文山專訪全記錄〉,《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29:41-46。
詹珮甄(2006)。《『周杰倫』現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培伶(2010)。《台製中國風—流行音樂的中國再現分析》。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蔡蕙如(2000)。《流行時尚的斷裂與差異─中國風在台灣》。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蘋、周昭平(2000)。《全球化與區域化的潮流之下,台灣唱片公司的華語歌曲產製策略分析》。200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蕭蘋、蘇振昇(2003)。《流行音樂與社會文化的價值:五種理論觀點的詮釋》。2003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謝奇任(2006)。《國際唱片工業研究》。台北:五南。
鍾傑聲(2008)。後殖民之歌:台灣流行音樂的中國風。南華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墉(2010)。《聽見『中國風』華語流行音樂之論述分析2000-2010》。國立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2003)。《流行音樂意味著什麼?流行文化的科技、市場、差異主體與真誠性的解構》。2003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藍慧(2007.07)。〈中國風驚艷台灣南洋,流行曲中國元素崛起〉,《亞洲週刊》,21(28):26-32。
魏玓〈2010〉。〈「新亞洲電影」的打造與拆解〉,《新聞學研究》,104:161-194
西文
Anderson, B. (1991).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佈》。台北:時報。(原書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 of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ng, I. (2001).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Routledge.
Attali, J. (1995). 宋素鳳、翁桂堂譯(1995)。《噪音:音樂的政治經學》。台北:時報。(原書Attali, J. (1995). Bruit essai sur l'economie politique de la musique. )
Bal, M. (1985)Narratology: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ativ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Chatman, S. (1980).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atman, S.(1990) Coming to rerms: The rhetoric of narrativ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1995).Media Discourse. London: E. Arnold.
Isaacs, H. (1975). 鄧柏宸譯(2004)。《族群》。台北:立緒文化。(原書saacs, H. (1975). Idols of the Tribe: Group Identity and Poloitical Change. )
Phillips, N., &Hardy, C.(2002).Discourse analysis: Investigating process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Propp, V.(1968).Morphology of the folktale.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Said, E. W. (1994). 王淑燕等譯(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原書Said, E. W. (1994).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