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沚玄
Poon, Tsz-Yuen
論文名稱: 杯渡和尚與香港城市記憶之研究
A Study On Monk Beidu(Pui To) And The Urban Memory Of Hong Kong
指導教授: 王美秀
Wang, Mei-Hs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4
中文關鍵詞: 杯渡青山寺香港歷史城市記憶古蹟保存
英文關鍵詞: Monk Beidu, Qing Shan Temple, Hong Kong History, Urban Memory, Historical Sites Preserv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EAS.004.2018.A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0下載:1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城市記憶與身份認同息息相關,當中以歷史最為重要。香港的歷史因涉及不同朝代的更迭以及殖民的影響而產生斷層,以中國對香港歷史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秦始皇於前214年所發動的第三次平定嶺南之戰,以英國對香港歷史的記錄則始於1842年英國正式殖民香港後,兩者所寫的香港歷史紀錄相差1400多年,顯示出對香港歷史的思考仍有許多的分歧。最早在香港留下行跡並有古蹟留存至今的東晉杯渡和尚,為界定香港歷史的關鍵性人物。本文旨在探討杯渡與香港城市記憶之間的關係,包括:一、香港歷史概述。將香港歷史分為︰第一時期的秦始皇時期至清朝頒布遷海令前;第二時期的清遷海令頒布後至正式割讓及第三時期的殖民時期至回歸中國,三個時期分別討論,整理出香港歷史的發展過程。由於香港歷史與中古時期的高僧杯渡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因此本論文第二部分從三個方向進行討論。第一節探討最早紀錄杯渡的《高僧傳》中的杯渡分析杯渡的生平行跡,從佛教史的角度觀察杯渡;第二節探討唐代詩歌中的杯渡,理解唐代文士想像中杯渡的形象;第三節探討方志中的杯渡,從地方史/區域史中探討杯渡被記憶的情形。本論文第三部分著眼於當代香港城市記憶,探討現今香港及香港居民記憶杯渡的情況。第一節探討現存的古蹟青山寺中的杯渡岩,實地調查杯渡岩的現況,以瞭解現今杯渡古蹟被保存的情形。第二節探討在政府權力運作下,杯渡被使用為交通路線規劃的情況。第三節以問卷調查的方式,訪問香港居民對杯渡的記憶,整理分析出杯渡雖為香港歷史的關鍵性人物,但現今的香港居民卻普遍不知道杯渡的事蹟。少部分仍記得杯渡的香港居民大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與杯渡相關的事物或曾學習過與杯渡相關的知識,透過生活經驗的累積,將杯渡的名字、相關的知識及與杯渡有關的青山寺內化為城市記憶的一部分。

    As a reflection of a city's history, Urban Memo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dentity of a city's residents. In popular history,Hong Kong has existed as a Chinese city since 214 BCE, however in 1842, the city's history as a British colony began. Hong Kong's long history as a Chinese city, and Hong Kong's more recent history as a British colony, has resulted in many vary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ity's historical identity.
    The current thesis research will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influential Buddhist monk of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Beidu, and Urban Memory in Hong Kong as a historically Chinese city. Beidu was a key figure in establishing a historical Chinese presence in Hong Kong. There are still sites dedicated to his memory, which have been preserved to the present day. These sites have become symbolic of the historical Chinese identity of the city and its residen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research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Hong Kong's history,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eriods. The second part will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subsections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 of the monk Beidu; first, by examining the earliest record of his life, the Memoirs of Eminent Monks, and his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The second section will analyze reference to Beidu in Tang poems and songs, to consider Beidu's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ng scholars. The third section will review local gazetteers and publications in the centuries since, to determine how Beidu and his historical legacy have been remembered in relation to Hong Kong and regional history.
    The final part of the thesis will focus on Hong Kong's contemporary Urban Memory and probe the popular memory of Beidu among Hong Kong citizens. This will be attempted by conducting site surveys and interviews concerning historical sites related to Beidu. The first sections consists of a survey of the historical site of Beidu Rock, located within the Qing Shan Temple. The field study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Beidu Rock site to determine how well the site has been preserved.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how Beidu’s historical image was used by local government to support city planning projects. The third section examines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of Hong Kong citizens. The surveys are intended to help discover what image of Beidu exists in the current Urban Memory of citizens, if any at all. Concluding analysis suggests that a majority of people are not familiar with Beidu's achievements, even though he remains a key figure in the history of Hong Kong.

    目錄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背景描述 1 二、 問題提出 4 第二節、研究方法 4 一、 具體方法 7 二、 研究步驟 11 第三節、文獻回顧 11 第二章 香港史概述 14 第一節、秦始皇時代至清朝遷海令之前 14 第二節、清朝遷海令頒布後至正式割讓 25 第三節、殖民時期至回歸中國 42 第三章 杯渡其人其事 53 第一節、高僧傳中的杯渡 53 第二節、唐代詩歌中的杯渡 69 第三節、方志中的杯渡 82 第四章 城市記憶中的杯渡 89 第一節、古蹟保存—香港新界青山寺 89 第二節、交通路線規劃—杯渡路、杯渡站 113 第三節、集體記憶的建構與遺失---香港居民記憶中的杯渡 125 第五章 結論 137 參考書目 143 附錄 154

    一、古籍文獻(依朝代排列,同朝代以作者姓名筆劃先後排列)
    (西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東漢)班固撰,(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十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後晉)劉昫等撰,陸費逵總勘,《舊唐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唐)王建著,王宗堂校注,《王建詩集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邵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二)》。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
    (唐)李白,瞿蛻園,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唐)杜甫著,謝思煒校注,《杜甫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全十册)》。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盧仝,《盧仝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韓愈著,《韓昌黎全集》。上海︰上海中央書店,1936年。
    (五代)王定保著,《唐摭言》。上海︰中華書局,1959年。
    (宋)王象之編,《輿地紀勝 一百九十九卷(二)》。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63年。
    (宋)王溥撰,《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宋)周去非著,楊武泉校注,《嶺外代答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陳思纂輯,《寶刻叢編》,收錄於《集古錄跋尾》。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宋)歐陽修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元)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二十五史編刊館,1956年。
    (明)屈大均著,《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郭裴著,《粵大記(上)(下)》。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
    (清)文慶等纂,沈雲龍主編,《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清)阮元修,陳昌濟等,《廣東通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
    (清)陳伯陶纂,(民國)葉覺邁修,《廣東省東莞縣志(一)》。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67年。
    (清)徐倬輯,《御定全唐詩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清)孫文川,陳作霖撰,《南朝佛寺志》,收錄於張智主編,《中國佛寺志叢刊》第28冊。揚州︰廣陵書社,2006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清)清聖祖御定,《全唐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有限公司,1978年。
    (清)舒懋官修,王崇熙等纂,《廣東省新安縣志(二)》。臺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67年。

    二、近人著述(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同年出版以作者姓名筆劃先後排列)
    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國際條約大全》。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
    馬沅,《香港法例彙編》。香港︰華僑日報,1936年。
    廣東文物展覽會編,《廣東文物(中冊)》。香港︰中國文化協進會,1940年。
    中國史學會編,《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 第一種,鴉片戰爭》。上海︰神州國光社,1954年。
    詹瑛,《李白詩論叢》。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王鐵崖編,《中外舊約章彙編(第一冊)》。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7-1962年。
    詹瑛,《李白詩文繫年》。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
    羅香林,《一八四二年以前之香港及其對外交通,香港前代史》。香港︰中國學社,1958年。
    辭海編輯委員會編,《辭海》。上海︰上海辭書,1979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上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中華書局影印,《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科大衛,陸鴻基、吳倫霓霞合編,《香港碑銘彙編(第二冊)》。香港︰香港市政局,1986年。
    元邦健,《香港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年。
    魯金,《九龍城寨史話》。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8年。
    劉澤生,《香港古今》。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1988年。
    鄭郁卿著,《高僧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聶振光,《香港公務員制度》。香港︰中華書局,1991年。
    臧勵龢等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1993年。
    霍啟昌,《香港與近代中國》。臺北︰臺灣商務,1993年。
    關禮雄,《日佔時期的香港》。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
    余繩武,劉存寬主編,《十九世纪的香港》。北京市 : 中華書局,1994年。
    蕭國健,《香港歷史與社會》。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1994年。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編,上冊》。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遲乃鵬,《王建研究叢稿》。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王華寶編,《中國地方志集 安徵府縣志輯37》。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Anselm Strauss,Juliet Corbin合著,徐宗國譯,《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秦國經,高換婷著,《乾隆皇帝與馬戞爾尼》。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8年。
    羅聯添,《韓愈傳》。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年。
    施逢雨,《李白生平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曹仕邦著,《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
    陳向明著,《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周勛初主編,《唐詩大辭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年。
    饒玖才,《香港地名探索》。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法蘭基(Mike Crang)著,《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
    朱恒夫,王學鈞,趙益注譯,潘栢世校閱,《新譯高僧傳》。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John Lofland, Lyn H. Lofland原著,任凱,王佳煌合譯,《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臺北︰湯姆生出版,2005年。
    蕭國健,《香港古代史》。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
    蕭國健,《香港之海防歷史與軍事遺跡》。香港︰中華文教交流服務中心,2006年。
    吳俊雄、馬傑偉、呂大樂,《香港.文化.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皖強,黃亞紅譯,弗蘭克.韋爾什(Frank Welsh)著,《香港史》。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福里克 (Flick Uwe) 著,《質性研究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孫通海譯注,《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英)阿蘭.R.H. 貝克著,闕維民譯,《地理學與歷史學—跨越楚河漢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Jane Ritchie & Jane Lewis主編,藍毓仁譯,《質性研究方法》。台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陳虎彪,郭岳峰,吳耀明,《香港涼茶與龜苓膏》。香港︰萬里機構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David Silverman著,田哲榮、司徒懿譯,《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2010年。
    林淑馨著,《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劉智鵬,《香港早期華人菁英》。香港︰中華書局,2011年。
    陳天權,《香港節慶風俗》。香港︰明報,2012年。
    劉智鵬,劉蜀永,《香港地區史研究之四,屯門》。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2年。
    張可婷譯,珀愛婕(Hennie Boeije)著,《質性研究分析方法》。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2013年。
    李政賢譯,勞勃.殷恩(Robert K.Yin),《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臺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香港史學會,《文物古蹟中的香港史I》。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4年。
    黃家樑,《藏在古蹟裡的香港》。香港︰三聯書局,2014年。
    鄧家宙,《香港佛教史》。香港︰中華書局,2015年。
    駱思嘉,《香港樂活節氣文化》。香港︰知出版社,2015年。
    王賡武主編,《香港史新編(增訂版)︰下冊》。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
    劉蜀永主編,《簡明香港史(第三版)》。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出版,2016年。

    三、外文著作(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同年出版以作者姓氏字母為先後排列)
    Arnold, Wright,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s of Hong Kong, 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 of China. London: Lloyd’s Greater Britain Pub. Co, 1908.
    Hosea Ballou Morse,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Chinese Empire 1834-1860. UK: Longmans, Green and Co.1910.Vol.I.
    Hosea Ballou Morse,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1635-1834. 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6,Vol.III.
    Hosea Ballou Morse, 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 1635-1834. US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26,Vol.IV.
    Michael Greenberg, British Trade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1800-1842.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brary Edition, 1951.
    G.B. Endacott, A Biographical Sketch-Book of Early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62.
    G.B. Endacott,”Government and People in Hong Kong 1841-1962: A Constitutional History.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64.
    Alexander Grantham, Via Ports: From Hong Kong to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65年.
    Armando M. DA Silva, Fan Lau and its Fort: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Hong Kong Branch,Vol.8, 1968.
    Cooke,George Wingrove,China:Being the Times Special Correspondence from China in the Years 1857-58. Delaware:Scholar Resources Inc.,1972.
    Fok Kai Cheong,The Macao Formula:A Study of Chinese Management of Weaterners from the Mid-Sixteenth Century to the Opium War Period.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1978.
    G.B. Endacott, Hong Kong Eclipse.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Geoffrey Robley Sayer, Hong Kong 1841-1862: Birth, Adolescence and Coming of Ag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0.
    Eitel,E.J.,Europe in China:The History of Hong Kong,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Year 1882.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Fok Kai Cheong,”Ming Military”in David Faure,James Hayes,Alan Birch,From Village to City: Studies in the Traditional Roots of Hong Kong Society,. Hong Kong:Centre of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84.
    Charles Allen, Gillian Tindall, Colin Amery, Gavin Stamp, Jan Morris, Robert Fermor-Hesketh,Architecture of the British Empire. US: Vendome Press, 1986.
    Bristow, M. R., Land-use planning in Hong Kong.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Chan,Wai Kwan,The Making of Hong Kong Society:Three Studies in Class Formation in Early Hong Kong. Oxford:Clarendon Press,1991.
    Roger Buckley, Hong Kong: The Road to 1997.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Endacott,G.B.,A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8.
    Tsai Jung-fang,The Hong Kong People’s History of Hong Kong 1841-1945,.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Carroll,John M.,Edge of Empires:Chinese Elites and British Colonials in Hong Kong.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5.
    Kwong Chi Man, Tsoi Yiu Lun,Eastern Fortress A Military History of Hong Kong,1840-197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4.
    佐佐木正哉編,《鴉片戦争の研究》。東京︰近代中國研究委員會,1964年。

    四、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許地山︰〈香港與九龍租借地史地探略〉,載廣東文物展覽會編,《廣東文物》,中冊,1940年,香港,頁423。
    陳公哲,〈香港考古發掘〉,《考古學報》第4期,1957年12月,北京,頁1-16,119-124。
    嚴中平,〈英國鴉片販子策劃鴉片戰爭的幕後活動〉,《近代史資料》第4期,1958年8月,北京,頁1-88。
    饒宗頤,〈港、九前代考古雜錄〉,《嶺南文史》第2期,1985年7月,廣東省廣州市,頁39-51。
    劉蜀永,〈從香港史看西方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史學集刊》第2期,1991年,吉林省長春市,頁45-52,44。
    陶敏,劉再華,〈《全唐詩.牟融集》証偽〉,《文獻》第2期,1997年2月,北京,頁26-31。
    王志弘,〈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2期,2003年12月,臺北,頁121-186。
    王志弘,〈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臺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第33卷9期,2005年,臺灣,頁9-51。
    劉智鵬,〈屯門地名考〉,《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4期,2007年7月,廣東省廣州市,頁135-139。
    葉農,〈香港英佔初期史研究的新視角與新史料—以《華友西報》為中心〉,《暨南學報》第32卷2期,2010年3月,廣東省廣州市,頁155-160。
    王頲,〈木杯渡河—杯渡和尚的行跡與唐宋士人〉,收錄於《海洋史研究(第2輯)》,2011年8月,上海,頁246-259。
    呂文翠,〈冶遊、城市記憶與文化傳繹,以王韜與成島柳北為中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4期,2012年1月,香港,頁277-304。
    貝加爾,〈《馬文輝與香港自治運動》〉,《思想香港》第3期,2014年2月,香港,頁1-12。
    羅永生,〈香港本土意識的前世今生〉,《思想》第26期,2014年10月,香港,頁113-142。
    邱淑如、林進光、何展云,〈從不同時期華人會館的成立探討香港華人移民史〉,《國家圖書館館刊》第2期,2014年12月,臺灣,頁131-152。
    黃雯娟,〈命名的規範,臺南街路命名的文化政治〉,《臺灣史研究》第21卷第4期,2014年12月,臺灣,頁147-186。
    吳育臻,〈從地名的遷看不同政權的特質--以嘉義市街路名為例〉,《白沙歷史地理學報》第16期,2015年9月,彰化市,頁107-143。
    顏亮一,〈文化遺產與認同建構,臺北與香港的殖民地景保存〉,《輔仁大學藝術學報》第55期,2016年7月,臺灣,頁5-43。
    Hayes, James, “Hong Kong Island before 1841”,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Vol.24 (1984), pp.105-142
    J. Stephen Hoadle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Hong Kong Chinese:Patterns and Trends”,Asian Survey,Vol.13,No.6(1973),pp.604-616
    David Lowenthal, “Past Time, Present Place: Landscape and Memory”(Geographical Review, Vol. 65, No. 1 (Jan., 1975) , p.1-36.
    Hoelscher, Steven; Alderman, Derek H., “Memory and place: geographies of a critical relationship”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01 Sep. 2004, Vol.5(3), p.347-355.
    Withers, Charles W.J., “Landscape, memory, history: Gloomy memories and the 19th-century Scottish highlands”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 01 Jan. 2005, Vol. 121(1)), p.29-44.
    Reuben Rose-Redwood, Derek Alderman, and Maoz Azaryahu, “Geographies of Toponymic Inscription: New Directions in Critical Place-name Studie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4: 4 (Aug.2010), p.453-470.

    五、學位論文(依論文提出時間先後排列,同年以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丁新豹,《香港早期之華人社會(1841-1870)》。香港大學哲學博士論文,1988年。
    文多斌,《城市、記憶與蹴鞠—以宋代兩京為中心》。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徐培堯,《「大稻埕就是我的家」:外公、外婆的城市記憶與歷史空間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林洧丞,《雲端運算服務應用於擴增實境行動導覽系統—城市記憶博物館》。南臺科技大學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莊皓然,《城市.記憶.家園》。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廖麗暉,《華人廟宇與殖民地的香港華人社會—以上環文武廟為研究個案》。香港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2013年。
    賴芳怡,《城市記憶與對話—記錄式日常文件之創作與論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黃雅惠,《城市記憶之保存與再現—以明星咖啡館空間經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5年。

    六、網路資料
    1842, Treaty of Nanking(Nanjing)-Britain︰http://www.chinaforeignrelations.net/treaty_nanking
    土地註冊處歷史簡介︰http://www.landreg.gov.hk/tc/about/lrback.htm
    青山寺網站︰http://www.tsingshanmonastery.org.hk/index.html
    香港掌故—街道名稱的由來一︰http://www.epochtimes.com/b5/4/8/21/n634916.htm
    香港地政總署-地理資訊地圖︰http://www1.map.gov.hk/gih3/view/index.jsp
    North-west railway by-laws︰https://www.elegislation.gov.hk/hk/cap372E?pmc=1&m=1&pm=0
    港鐵-輕鐵及巴士服務︰http://www.mtr.com.hk/ch/customer/services/lt_bus_index.html
    《新紀元周刊》︰http://www.epochweekly.com/b5/268/10539.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