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春香 Chun-Hsiang Liu |
---|---|
論文名稱: |
寄養父母之教育訓練及其滿意度研究 The Study on Educational Training Programs and it’s Satisfaction of the Foster Parents |
指導教授: | 林美和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0 |
中文關鍵詞: | 寄養父母 、教育訓練 、滿意度 |
英文關鍵詞: | Foster parents, Educational training, Satisfac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0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單一組織寄養父母及其接受組織教育訓練的實況,探討寄養父母對組織98年教育訓練方案規劃、執行與應用的同意度與滿意度,並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寄養父母對於教育訓練同意度或滿意度之差異情形。本研究的問卷係根據相關文獻分析,並輔以前導訪談結果而編製,以調查之寄養家庭,有實際照顧兒少且服務已滿一年的「主要照顧者」為研究對象。調查方式採用普查與郵寄,總計發送正式問卷98份,回收有效問卷84份,有效回收率86%;將問卷蒐集之資料以SPSS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本研究樣本以有宗教信仰、資深服務之中年寄養父母居多有助照顧兒少的穩定性。
二、寄養父母對教育訓練規劃的同意度與教育訓練辦理的滿意度皆高。
三、不同教育程度,以及有無宗教信仰寄養父母對「寄養服務認知」之同意度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教育程度,以及有無宗教信仰、有無照顧特殊兒少經驗與意願之寄養父母皆對「寄養服務工作助益」之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五、不同照顧年資寄養父母對「教學方式」滿意度有顯著差異。
六、本研究單一組織所在地區之專業寄養家庭比例雖比其他地區高但仍不足。
七、照顧特殊兒少之寄養父母已近一成有放棄的念頭。
並根據結論,分別對相關的民間組織、政府單位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供參。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know the foster parents’ acceptance of educational training, as well as discuss their agreement and satisfaction on the planning, executive and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training from single organization. Besides, the study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 foster parents’ satisfaction on educational training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 of this study was referred to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the results of pilot study. They are 98 primary caregivers qualified foster families from single organization, who have already served for one year and have actually taken care of the foste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84 questionnaires were considered valid,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6%. The data were then analyzed by SPSS software using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and one-way ANOVA.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The majority of foster parents in the study haveing religious, senior service and middle-age are benefits in the stability of taking care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2. The foster parents both have a high agreement and a high satisfaction on planning of educational training.
3.The foster parents of different level of education and having religious or no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greement of the cognition of foster service.
4. The foster parents of different level of education, haveing religious or not, and haveing experience and will of taking care of special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r not, all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atisfaction of benefits to foster service.
5. The foster parents of different care yea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6. The percent of single organization’ local professional foster family on this study although is higher than the other area, but still is not enough.
7. Almost 10% of the foster parents who take care of special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ave thinking of giving up.
The results were used as references to propose suggestions to relevant private organizations, retir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s well as future studies.
一、中文部分
王宜芬(2001)。寄養家庭環境對先天成癮兒童行為發展之影響。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王毓棻(1885)。臺北市寄養父母困擾問題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內政部兒童局(2008)。96年家庭寄養服務工作成果報告。
內政部兒童局(2009a)。97年家庭寄養服務工作成果報告。
內政部兒童局(2009b)。兒童及少年福利法,2009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cbi.gov.tw/
內政部兒童局(2010)。98年家庭寄養服務工作成果報告。
田美惠(2001)。影響寄養家庭流失因素之探討。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田靜婷(1993)。訓練遷移相關因素之研究。大葉工學院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台灣世界展望會(2009)。家庭寄養服務,2009年11月4日,取自http://www.worldvision.org.tw/
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網站(2009)。兒童少年家庭寄養服務,2009年12月4日,取自http://www.ccf.org.tw/
朱筱麗(2003)。行政院暨所屬中央機關公務人員訓練成效之探討。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東。
呂純櫻(1996)。壽險業務辦理教育訓練之現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何依芳(2002)。寄養家庭的壓力與調適。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何素秋(1998)。兒童寄養父母之工作滿足與持續服務意願之研究-以中華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李佩芬(2007)。寄養家庭主要照顧者持續從事寄養家庭服務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李嵩賢(2001)。人力資源的訓練與發展。臺北:商鼎。
李隆盛(2000)。人力資源發展概說。載於李隆盛、黃同圳主編,人力資源發展(頁1-24)。臺北:師大書苑。
李聲吼(2000)。人力資源發展。臺北:五南。
邱皓政(2008)。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吳秉恩(1984)。管理才能發展方案與實施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瓊恩(1995)。人力資源發展規劃的內涵與方向。人事月刊,20(5),5。
吳復新(1996)。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美和(2007)。從生涯與繼續專業發展談成人的終身學習議題。載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和南投縣政府教育局主辦「2007全民終身學習論壇-策略性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頁30-40。
洪榮昭(2002)。人力資源發展-企業教育訓練完全手冊。臺北﹕五南。
孫本初(1994)。非營利性組織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巿政府登記有案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為對象。臺北:臺北巿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瑞興。
陳金鍠(2009)。一般家庭在寄養服務動機、擔心因素、職責的認同程度與其寄養意願之研究—以南彰化為例。2009年12月3日,取自http://tw.yahoo.com/
陳舲溪(2008)。企業內部教育訓練服務品質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怡樺(2004)。旅館業教育訓練成效對員工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之相關研究-以臺北君悅大飯店為例。僑光技術學院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彥君(2004)。寄養家庭照顧受性侵害兒童及少年之經驗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錫欽(2003)。寄養父母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姿妤(1997)。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研究─以本國銀行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嘉財(2004)。國立高中職學校公務人員教育訓練滿意度之研究─以中部四縣市為例。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許晉斌(2003)。教育訓練成效對組織承諾與員工生產力影響之研究─以國內網路銀行為例。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許駿煒(1999)。高科技產業員工教育訓練成效評估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翁慧圓、周慧香(2005)。受性侵害兒童寄養照顧與對寄養父母訓練實施。社區發展季刊,112,40-55。
張火燦(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臺北:揚智。
張美美(2009)。臺北市保母人員在職訓練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庭嘉(2004)。非營利組織的教育訓練與領導對志工的工作投入與組織承諾的影響-以E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張添洲(1999)。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臺北:五南。
張燕華(1992)。寄養父母對親職教育之需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楊素雲(2003)。寄養家庭困擾因應之研究--提前終止後並持續寄養服務之角色調適。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楊詩萱(2008)。銀行人員實施多元教育訓練滿意度之研究─以臺灣土地銀行為例。
黃玉湘(2001)。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同圳、房美玉(1999)。製造業人才培訓與勞動生產力提升策略之研究。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黃英忠(2002)。人力資源管理。臺北:華泰。
黃進松(2004)。臺灣地區觀光旅館廚師接受教育訓練意願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富順(2005)。成人教育導論。臺北:五南。
黃梅琪(2004)。受虐兒在我家-寄養父母主觀寄養照顧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葉惠美(2008)。臺灣地區農田水利會教育訓練與組織績效相關之研究。嶺東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葉灝(2006)。一個寄養家庭的心路歷程。公訓報導,121,31-33。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07)。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兒童及少年寄養服務方案評估研究計畫。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09a)。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兒童及少年寄養家庭服務方案現況與挑戰專題報告。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09b)。臺北市政府寄養家庭管理自治條例。2009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dosw.tcg.gov.tw/
劉盛光(2004)。我國壽險業教育訓練與業務員績效關係之研究─以南山人壽保險公司中部地區為例。逢甲大學保險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鄭敦淳、江玉龍(2009)。美國寄養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對策。2009年12月20日,取自http://tw.yahoo.com/
蔡祈賢(2000)。終身學習與公務人力發展。臺北:商鼎。
簡建忠(1995)。人力資源發展。臺北:五南。
簡建忠(2001)。人力資源發展。臺北:五南。
簡美蘭(1994)。探討一個青少年個案提前終止寄養的因素。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未出版,嘉義。
魏銀河(2003)。臺南市社區大學學員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二、英文部分
Brian,C., & Jerry,M.(2007).Child Welfare.86(2),125-150.
CWLC(2010).Parenting Resources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ducation (PRIDE). Retrieved February 21,2010,from http://www.cwlc.ca/en/projects/pride
Carnevale,A.(1983). Human capital: A High yield corporate investment.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Caesar,P., Richard,D., Lee,W., Kelli,C., & Carol,N.(2005). Social Work Research.29(4),243-251.
Chalofsky,N., & Lincoln,C.(1983). Up the HRD ladder. Reading, MA﹕Addison-Wesley.
Domer,D.E., Carswell,J.W. & Spreckemeyer,K.F.(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32600).
Gilley,J.W., & Eggland,S.A.(1989). Principle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ading, MA﹕Addison-Wesley.
Harris,D.M., & Desimone,R.L.(1994).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New York:Harcourt Brace College.
Jarvis,P.(1990). An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London: Routledge.
Jason, D.B.(2007). Foster parents’perceptions of factors needed for successful foster placements. Published online: 12 October 2007, Springer Science Business Media, LLC 2007.
Knowles,M.S.(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Andragogy versus 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examin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9(4),365-375.
McLagan,P.(1989). Models for HRD practice. Alexandria, VA: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Nadler,L.(1989).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ce,R.W., Smith,P.C., & Mills,G.E.(1991).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The fiel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PATH(2010).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of Treatment Homes (PATH). Retrieved February 11,2010,from http://www.path-alliance.org/
Smith,P.E.(1976). Management modeling training to movement moral and customer statisfaction. Personnel Psychology,29,351-359.
THEHOME(2010)MAPP Training for Foster Parents. Retrieved February 11,2010, from http://www.thehome.org/site/PageServer?pagename=adoption_waiting_mapp
Tough, A.(1982). Some Major Reasons for Learning.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033251)
Watkins,K.(1989). Business and industry, In Merriam, S. & Cunningham, P. (Eds.), Handbook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