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怡菁
論文名稱: 大高雄地區之城街發展(1684-1895)
指導教授: 溫振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3
中文關鍵詞: 台灣區域史清代鳳山縣高雄拓墾街市縣城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0下載:8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研究主旨在於分析探討1684-1895年大高雄地區之城街發展,論題所定義的大高雄地區為清代鳳山縣較早開發的區域—下淡水溪(高屏溪)西側部分,意欲透過此一建構於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視角下,開啟一般咸以行政劃分區域裡的新「區域觀點」,使開發進程較早的大高雄地區各鄉鎮街市的基礎研究得以連結成一較完整的歷史網絡,並試圖為目前街市研究史多以日治時期為研究重心的發展向上延伸。
    文中以大高雄地區之城街發展為核心,並將其放置在清代鳳山縣的開發脈絡下,以官治力量的進駐—雙城的建立以及外力進入—開港作為分期的標準,從舊城時期(1684-1788)、新城時期(1788-1860)及開港時期(1860-1895)三個階段分析探討清代統治的兩百餘年間,大高雄地區的區域發展型態與城街建立的過程。文中第一章先說明研究區域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背景;而第二到四章則按前述舊城、新城與開港時期的三個架構,分別探討分期內的城街發展概況;並藉此呈現清代鳳山縣城雙城遷移與街市互動的歷史意涵。

    緒論 … … … … … … … … … … … … … … … …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 … … … … … … … …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 … … … … … … … … … … ……6 第三節 研究成果回顧… … … … … … … … … … … … …21 第一章 高雄地區的開發背景 … … … … … … … … … …39 第一節 自然環境 … … … … … … … … … … … … ……39 第二節 人文環境 … … … … … … … … … … … … … …59 第二章 舊城時期:聚落發展與街市興起(1683~1788) … … .…89 第一節 漢人大量入墾與聚落的開展 … … … … … … … …..90 第二節 街市興起與縣城的建立 … … … … … … … … … …126 第三章 新城時期:街市的繁興與層級化(1788~1860) … … …149 第一節 街市繁興的分析 … … … … … … … … … … ….150 第二節 街市的層級化 … … … … … … … … … … … …159 第三節 區域中心街市的確立—下埤頭新城的發展 … … … .168 第四章 開港時期:經濟發展與街市體系的變化(1860~1895) … 189 第一節 開港與打狗的興起 … … … … … … … … … … ..189 第二節 經濟發展與區域中心的成熟 … … … … … … … .197 第三節 從雙核心到單一核心 … …… … … … … … … ...213 結論 … … … … … … … … … … … … … … … … ..223 附錄一 台灣地區區域史研究博碩士論文… … … … … … ..231 附錄二 清代鳳山縣水利設施一覽表 … … … … … … … 240. 附錄三 〈康熙台灣輿圖〉 … … … … … … … … … .243 附錄四 〈乾隆台灣輿圖 … … … … … … … … … … .244 參考書目 …… … … … … … … … … … … …. … …245

    一、中文部分
    (一)史料
    甲‧方志、文集、雜著
    1.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二種。
    2.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
    3. 姚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七種。
    4.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種。
    5. 楊英,《從征實錄》,臺灣文獻叢刊第三二種。
    6. 郁永河,《稗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四四種。
    7.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六五種。
    8.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六六種。
    9.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七三種。
    10.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一種。
    11.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二四種。
    12.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
    13.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六種。
    14. 蔡青筠,《戴案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二O六種。
    15. 鄭開極撰,《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16. 陳盛韶,《問俗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12月。
    17. 蔣毓英,《臺灣府志》,台中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
    18. 趙性源、王世慶等纂修,《台灣省高雄市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1983年,據1956至1968年排印本影印。
    19. 林美容主編,《高雄縣文獻叢書》,高雄縣鳳山市:高雄縣政府,
    1997年。
    乙‧檔案、輿圖
    1.《軍機處檔.月摺包》,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2.《宮中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月摺檔》,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4.《清實錄》,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1987年。
    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江蘇:江
    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
    6.《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三一種。
    7.《臺案彙錄丙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六種。
    8.《臺案彙錄庚集》,臺灣文獻叢刊第二OO種。
    9.《淡水廳築城案卷》,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一種。
    10.《清會典台灣事例》,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六種。
    11. 王世慶編,《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彙編影本》,台北:中央研究院傅
    斯年圖書館。
    12.〈康熙臺灣輿圖〉,台灣省立博物館典藏,本文使用圖版參考洪英
    聖,《畫說康熙臺灣輿圖》,南投縣南投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中部辦公室,1999年。
    13.〈雍正臺灣輿圖〉,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14.〈乾隆臺灣輿圖〉,國家圖書館典藏,本文使用圖版參考洪英聖,
    《畫說乾隆臺灣輿圖》,南投縣南投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
    辦公室,1999年。
    15.《臺灣府輿圖纂要》,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八一種。
    16.《淡新鳳三縣簡明總括圖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九七種。
    17. 洪敏麟、陳漢光、廖漢臣,《臺灣堡圖集》,台北:台灣省文獻
    會,1969年。
    18.《中華民國臺灣地區二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台中市:聯合勤務總
    司令部測量署聯勤四O一廠。
    19.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編著,《五萬分之一臺灣地理人文全覽圖》,
    台北: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丙‧碑文、契字
    1.《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一八種。
    2.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高雄市‧高雄縣篇》,台北
    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1995年。
    3.《台灣鳳山張氏地契》,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所藏影本,
    檔案編號T004D004。
    4.《趙工杜文書--台南高雄地區契字》,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
    處所藏影本,檔案編號T119D119。
    5.《機玉石文書--高雄大樹鄉新港社文書(一)》,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
    究所籌備處所藏影本,檔案編號T138D138。
    6.《周吉在文書--高雄田寮南安村頭水仔周家古文書》,台北:中研院台
    灣史研究所籌備處所藏影本,檔案編號T343D283。
    7.《李委文書--高雄田寮李氏族譜》,台北: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所藏影本,檔案編號T345D285。
    (二)專書
    1.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
    年。
    2. 李乾朗,《鳳山縣舊城調查研究》,高雄:高雄市政府,1987年。
    3. 巫仁恕,《明清湖南市鎮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國立台灣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4. 吳進喜、施添福,《高雄縣聚落發展史》,高雄縣鳳山市:高雄縣政
    府,1997年。
    5. 周憲文,《清代臺灣經濟史》,臺銀研究叢刊第四五種,台北:台
    銀,1957年。
    6. 卓克華,《清代台灣的商戰集團》,台北:台原出版社,1990年。
    7. 林朝棨,《臺灣地形》,台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年。
    8.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空間結構》,台北:知書房出版社,1996
    年。
    《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絡》,台北:聯經出
    版事業公司,2000年。
    9. 林滿紅,《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台北:聯經出
    版事業公司,1997年4月。
    10. 林會承,《清末鹿港街鎮結構》,台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
    1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
    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年。
    12. 施添福,《臺灣的人口移動與雙元性服務部門》,台北: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地理系,1982年。
    《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國立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年。
    《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
    縣竹北市:新竹縣文化局,2001年。
    13. 夏黎明,《臺灣文獻書目解題—地圖類(一)》,台北:中央圖書館台
    灣分館,1992年。
    《清代台灣地圖演變史》,台北縣中和市知書房出版社, 1
    1996年。
    14.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7月。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000年10月。
    15. 張耀錡,《平埔族社名對照表》,台北:台灣省文獻會,1951年。
    16. 張勝彥,《台灣史研究》,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
    17. 陳正祥,《臺灣地誌》,台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印行,1959年。
    18. 陳伯中,《都市地理學》,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19. 陳芳惠,《村落地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4年。
    20. 陳宗仁,《從草地到街市—十八世紀新庄街的研究》,台北縣板橋
    市:稻鄉出版社,1996年。
    21. 郭肇立,《聚落與社會》,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8年。
    22. 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台灣的縱貫線》,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
    文,1999年。
    23.黃嘉謨,《美國與臺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
    年。
    24.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年。
    《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
    所博士論文,1986年。
    25.戴炎輝,《清代臺灣的鄉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26.戴寶村,《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清末至日據時期》,師大歷史
    所博士論文,1988年。
    《從近代臺灣海運發展 : 戎克船到長榮巨舶》,臺北市 :
    玉山社,2000年。
    27.簡炯仁,《高雄縣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縣:高雄縣立文化中
    心,1998年。
    (三)期刊論文
    1. 王世慶,〈清季及日據時期南部台灣之牛墟〉,《臺灣文獻》,第20
    卷4期,1969年12月,頁34-52。
    2. 尹章義,〈新莊巡檢之設置及其職權與功能〉,收入尹章義著,《臺
    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12月。
    3. 李瑞麟,〈臺灣都市之形成與發展〉,《臺灣銀行季刊》,第24卷3
    期,1973年9月,頁1-29。
    4. 李獻璋,〈笨港聚落的成立及其媽祖祠祀的發展與信仰實態〉,收入
    李獻璋,《媽祖信仰 研究》,東京:泰山文物社,1979年8月,頁
    597-635。
    5. 林子候,〈臺灣開港後對外貿易的發展〉,《臺灣文獻》,第27卷4
    期,1976年12月,頁53-63。
    6. 林美容,〈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第62期,1987年12月,頁53-114。
    7.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
    刊》,第36期,1973年秋季,頁191-208。
    8. 施添福,〈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
    析(上)〉,《臺灣風物》,第39卷第2期;〈清代臺灣市街的分化與成
    長:行政、軍事和規模的相關分析(中)〉,《臺灣風物》,第40卷第1
    期。
    9. 姜人偉,〈臺北縣三峽鎮聚落型態研究--三峽市街的發生及其變遷〉
    (上),《臺灣文獻》,第31卷1期(1980年3月),頁65-90;〈臺北縣三
    峽鎮聚落形態研究—三峽市街的發生及其變遷(下)〉,《臺灣文
    獻》,第31卷第2期。
    10. 陳漢光,〈日據時期臺灣漢族祖籍調查〉,《臺灣文獻》,第23期第
    1期,1972年3月,頁101。
    11. 許雪姬,〈清代鳳山縣的研究--清代綠旗兵在鳳山縣的防戍〉,《高
    雄文獻》,20/21期合刊,1985年1月,頁64-151。
    12. 章英華,〈台灣的都市體系--從清到日治〉,收入章英華,蔡勇美主
    編:《台灣的都市與社會》,台北市:巨流出版社,1997年,頁33-
    61。
    13. 黃蘭翔,〈回顧臺灣建築與都市史研究的幾個議題〉,收入黃富三、
    古偉瀛、蔡采秀主編,《台灣史研究一百年》,台北市:中研院臺灣
    史研究所籌備處, 1997年。
    14. 莊吉發,〈故宮檔案與清代臺灣史研究--清代臺灣築城檔案簡介〉,
    《臺灣文獻》,第49卷1期,1998年3月,頁105-116。
    15. 溫振華,〈清代一個臺灣鄉村宗教組織的演變〉,《史聯雜誌》,
    第1卷第1期,1980年12月,頁91-107。
    16. 溫振華,〈清代臺灣的建城與防衛體系的演變〉,《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歷史學報》,第13期,1985年6月,頁253-274。
    17. 溫振華,〈日據時代高雄地區人口的流動〉,《高雄歷史與文化》第
    一輯,1994年4月,頁117-132。
    20. 溫振華,〈清代台灣漢人的企業精神〉,收入張炎憲、李筱峰、戴
    寶村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縣中和市:玉山社出版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6月,頁321-355。
    21. 張妙娟,〈清代鳳山縣的水利設施與土地開墾關係--一項計量上的考
    察〉,《台灣人文》,第四號,2000年6月,頁185-205。
    20.張家銘,〈農產品外貿與城鎮繁興〉,《東海歷史學報》,第7期,
    1985年12月,頁169-187。
    21.葉振輝,〈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的設置〉,《高雄文獻》,30/31期合
    刊,1987年10月,頁1-21。
    22.劉淑芬,〈清代鳳山縣的研究--清代鳳山縣城的營建與遷移〉,《高
    雄文獻》,20/21期合刊,1985年1月,頁5-46。
    23.劉淑芬,〈清代鳳山縣的研究--清代的鳳山縣城--一個縣城遷移的個
    案研究〉,《高雄文獻》,20/21期合刊,1985年1月,頁47-63。
    24.鄭振滿,〈清代台灣的合股經營〉,《台灣研究集刊》,第十七期,
    1987年9月20日,頁62-73。
    25.鄭水萍,〈清朝台灣生理人的「生理觀」與生理制度市街形成初探—
    以清朝鳳山城傳統產業生理人的「生理觀」與生理制度市街形成為
    例〉,收入《2000年高雄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初稿中。
    26.簡炯仁,〈由《熱蘭遮城日誌》有關「塔加里揚」的記載試論高高屏
    地區的平埔族〉,《台灣文獻》,第52卷2期,2001年6月,頁293-
    321。
    27.簡炯仁,〈「鳳山縣城」到鳳山市的發展〉;收入《2000年高雄研究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初稿中。
    二、外文部分
    (一)史料
    1. 丸井圭治郎,《台灣宗教調查報告書》,台北:台灣總督府,大正8年
    3月31日。
    2. 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編,《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台北市:南天出版
    社,1998年影印版。
    3.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上)(下),台北市:
    文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8月影印版。
    4.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劉寧顏等譯,《台灣慣習紀事》,台中:台灣省
    文獻會,1986年。
    5. 《臺灣私法債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七九種。
    6. 《臺灣私法商事編》,臺灣文獻叢刊第九一種。
    7. 《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O種。
    8. 鳳山廳編,《鳳山廳管內概況》,台北市:成文,1985年台一版。
    9. 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Essays Consular Commercial
    Reports , Irish Unversity Press , 1971.
    10.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Publications 1860-1948 (Shanghai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 近史所檔案館微捲資料。
    (二)專書論文
    1.伊能嘉矩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譯,《台灣文化志》,台中市:臺灣省
    文獻委員會,1985-1991年。
    2.東嘉生著,周憲文譯,《台灣經濟史概說》,中和市:帕米爾書店,
    1985年。
    3.施堅雅著,史建雲、徐秀麗譯,《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4.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北京:中華書
    局,2000年。
    5.Myers R.H.著,陳其南、陳秋坤等譯,《台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台
    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
    6.Ronald G. Knapp ed., China Island Frontier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 1980.
    7.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從村落戶口調查看荷蘭的臺灣原住民統
    治〉,《台灣文獻》,第47卷1期,1996年3月,頁146-153。
    8.岡田謙著,陳乃櫱譯,〈台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台北文物季
    刊》,第9卷第4期,1960年12月31日,頁14-29。
    9.富田芳郎,〈台灣鄉鎮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7卷第3期,
    1955年6月,頁85-109。
    10.富田芳郎,〈台灣 研究〉,《東亞學》,第六輯(昭和17年8月)。
    11.Crissman L.W.著,夏黎明、隋麗雲譯,〈彰化平原的交易活動〉,
    《師大地理教育》,第十期,1984年,頁35-6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