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芸如 Liu, Yun-ju |
---|---|
論文名稱: |
魏晉詩歌歷史書寫研究 A Study of Poems with historical writing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
指導教授: |
李清筠
Li, Ching-Y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6 |
中文關鍵詞: | 魏晉 、詩歌 、歷史書寫 、歷史意識 、詠史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54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歷史書寫」作為探究魏晉詩歌的切入視角,考察士人/詩人於其中表現的歷史意識。魏晉時期政治局勢快速變化,歷史作為過去政治形貌的經典展現,促使作者藉由歷史尋找現世問題、個人處境的解答,承繼漢代對文人詩表現方式的摸索成果,繼續嘗試創作,將已被認可或經過反覆詮釋的歷史知識體系,加以引渡、發展於詩歌創作之中,其中表露的歷史意識,能夠察覺出作者對「自我」的認同與定位。
討論上嘗試將詩作依書寫策略析為三類:一重述史事的歷史書寫方式,詩作形式上仿照史傳書寫的「述」、「贊」格式;二為藉史詠懷的歷史書寫方式,上承「詩言志」的詩學傳統,作品藉由所揀擇的歷史人事以抒發個人情懷;三為使事用典的歷史書寫方式,鋪陳多項史事以對應、比合詩作的主旨。
再分別探究三類詩歌中的歷史書寫時,發現仍然不脫詩歌的政教功能,詩人藉由歷史書寫來認同或對比呈現「自我」時,依舊環繞在「道」——生命價值抉擇這一議題上。重述史事的歷史書寫詩作,在同題群詩作中表現士人對出處進退的理想情境,也透過歷史政治人物表現對智勇的追摹與自我的好修精神與政治失落感;藉史詠懷的歷史書寫詩作呈現詩人透過歷史思考自身處境,不再是進退顯隱的二元抉擇,而是更為細膩複雜的理想圖樣,且在歷經現實/理想的衝突後,所援引的典範人物集中或重塑為守樸樂道或者逍遙任真的隱逸之士;使事用典的歷史書寫詩作,在並列鋪陳之中,史事自身及其後龐大的框架被提煉、濃縮為詩作主旨,表現出的價值框架仍不脫政治教化:治世理想、垂訓警策、持守價值是主要顯見的內涵。
透過本文對魏晉詩歌中歷史書寫的討論,可以看出,文士的個體自覺是在不斷的自我論辯、追尋中滋長,而由生命出發的歷史意識是在變遷中漸漸形成一種思維的方式。
一、古代典籍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尚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左傳》(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論語》(台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西漢〕漢)毛亨傳,〔東漢〕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龔抗雲等整理:《毛詩正義》(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戰國〕莊子,何懷遠、賈歆、孫孟魁主編:《莊子》,(呼何浩特:遠方出版社,2006年二刷)。
〔戰國〕列御寇,馮國超校注:《列子》(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戰國〕荀況,廖名春、鄒新明校點:《荀子》(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
〔西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學人版)(台北:洪氏出版社,1981年)。
〔西漢〕劉向,張濤譯注:《列女傳》(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0年)。
〔西漢〕劉安:《淮南子》(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收入[清]于敏中等輯《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史部,台北:世界書局,1986年)。
〔三國•魏〕王肅,馮國超校注:《孔子家語》(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三國.魏]阮籍,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三國•魏〕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東晉]袁宏,周天游校注:《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劉知幾:〈自敘篇〉《史通》(台北:遠流出版社,1983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註:《文心雕龍注》(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南朝.梁〕鍾嶸:《詩品》(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二刷)。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六十一,( 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明]徐堅:《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明〕陸時雍:《古詩鏡》,收入《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76年)
[明]胡應麟:《詩藪・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明]張溥編:《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陳祚明評選,李金松點校:《采菽堂古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吳淇著,汪俊、黃進德點校:《六朝選詩定論》(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年,收入《四庫全書》)
二、近人著作(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一)專書
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王夢鷗:《傳統文學論衡》(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87年)。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重排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呂正惠、蔡英俊主編《中國文學批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年)。
沈剛伯:《史學與世變》(臺北:大林出版社,1976年)
阿斯特莉特.埃爾、安斯加爾.紐寧著,冉媛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俞紹初輯校:《建安七子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胡大雷:《中古文學集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降大任選注、張仁健賞析:《詠史詩注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5)。
馬積高、黃鈞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
張蓓蓓:《魏晉學術人物新研》(台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
許逸民點校、張玉榖著:《古詩賞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許鋼:《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臺北:水牛出版社,1997)。
郭英德:《中國古代文學集團與文學風貌》(北京:北京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郭紹虞編:《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程千帆著,張伯偉編:《程千帆詩論選集》(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台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2000年)。
黃俊傑主編:《理想與現實: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黃益庸:《歷代詠史詩》(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2000)。
黃雅歆:《魏晉詠史詩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
黃節:《漢魏樂府風箋》(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
葛曉音:《先秦漢魏六朝詩歌體式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趙望秦、張煥玲:《古代咏史詩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台北:聯經出版,2012年)。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綜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2005年)。
錢志熙:《漢魏樂府藝術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年)。
儲大泓:《歷代詠史詩選註》(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0)。
魏明安、趙以武:《傅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二)單篇論文
吉川幸次郎著,陳鴻森譯:〈論班固的〈詠史詩〉〉,《中外文學》,1984年,13卷6期。
呂謙舉:〈兩晉六朝的史學〉,《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第一冊》(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頁348-362。
李建民:〈漢代「移病」研究〉,《新史學》,2001年,第12卷第4期。
李清筠:〈魏晉詠史詩中的歷史與自我〉,《第六屆兩岸韻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2013年)。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學發展的特點〉,《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337-353。
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思想》第2期,2006年,頁125-162。
林文月:〈關於文學史上的指稱與斷代──以六朝為例〉,《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 年)。
胡楚生:〈陶淵明詠史詩三首探微〉,《興大中文學報》,第10期(1997.1)。
陳俊強:〈漢唐正史〈刑法志〉的形成與變遷〉《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010年,第43期。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收錄於黃俊傑、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出版,1996年)。
楊玉成:〈詩與史:論古詩中的三良主題〉,《中華學苑》,1997年第49期。
葛曉音:〈左延年《秦女休行》本事新探〉,《蘇州大學學報》,1984年,第4期。
齊益壽:〈多重「對話」與「讀者」反應——陶淵明三首「以史為體」的詠史詩探微〉,《中國詮釋學(第5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齊益壽:〈談六朝詠史詩的類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7年,第10卷第4期4。
劉暢:〈三不朽:回到先秦語境的思想梳理〉,《文學遺產》,2004年,第5期。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現象與解釋〉,《文學、文化與世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2年)。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現象與解釋〉,《文學、文化與世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錢穆:〈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新亞學報》,第5卷第2期(1963.8)。
戴晉新:〈《春秋》書法與歷史書寫:一個歷史觀點〉,《輔仁歷史學報》,2006年,第17期,頁28-33。
謝大寧:〈儒隱與道隱〉,《國立中正大學學報》,1992年,第3卷第1期。
顏崑陽:〈「文學自覺說」與「文學獨立說」之批判芻論〉,收錄於《慶祝黃錦鋐教授九秩嵩壽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2011年)。
(三)學位論文
向懿柔:《唐代詠史絕句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江珮慧:《王荊公詠史詩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李宜涯:《晚唐詠史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沈凡玉:《六朝同題詩歌研究》(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周宜梅:《杜牧詠史詩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季明華:《南宋詠史詩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林佩誼:《杜牧李商隱詠史七絕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7年)。
林雅鈴:《王安石以人名入題之詠史詩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林德信:《朱彝尊詠史詩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孫繪茹:《唐詩中三國題材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徐亞萍:《唐代詠史詩與中國傳統士文化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
徐雅琳:《魏晉士人的歷史知識及其運用——以歷史人物為中心》(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張家豪:《李商隱詠史詩解讀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張惠雯:《溫庭筠詠史詩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莊憶欣:《胡曾周曇詠史詩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許憶萍:《左思及其詠史詩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陳吉山:《北宋詠史詩探論》(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年)。
陳𥴰如:《書寫與記憶——漢魏六朝文學現象的一種考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黃俊傑:《明清之際詠史詩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楊淳嫻:《班雅明的歷史感》(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
廖振富:《唐代詠史詩之發展與特質》(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劉桂芳:《羅隱詠史詩時空審美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潘志宏:《晚唐三家詠史詩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潘莉瑩:《尊隱:以東漢時期為主軸的研究與考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鄭佳惠:《晚唐五代詠史組詩研究》(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賴玉樹:《晚唐五代詠史詩之美學意識》(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霍海嬌:《魏晉南北朝詠史詩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韓惠京:《李商隱詠史詩探微》(中國文化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羅志仲:《《文選》詩收錄尺度探微》(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蘇鴻彬:《汪端詠史詩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