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幼芳 |
---|---|
論文名稱: |
趙孟頫楷書之教學研究─以《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為例 |
指導教授: | 黃緯中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3 |
中文關鍵詞: | 趙孟頫 、玄妙觀重修三門記 、楷書 、書法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2 下載: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第一章緒論,揭示本論文的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論文組織架構。
第二章趙孟頫傳略與書法分期,先敘述其傳略,再分析其書學淵源及晚年的書法。
第三章趙孟頫書法的書學主張,由趙氏的尊古崇王、用筆結構、章草及篆隸書的傳承與創新,期望藉此了解趙氏的書學主張。
第四章趙孟頫書法的影響,依照朝代,由元、明、清到近代敘述趙氏書法的影響。
第五章趙孟頫楷書作品選評,是從趙孟頫書法楷書作品選評著手,穿插目前可見的名跡作特點的扼要說明,藉以了解趙孟頫書法風格。
第六章的著力點在趙孟頫《玄妙觀重修三門記》的點畫用筆探討、常見偏旁探討、結構特徵探討等詳作說明,俾易從趙孟頫楷書的領域中,領略其具有行意的教學研究。
一、史料
王羲之:《書論》收於﹝宋﹞朱長文:《墨池編》(上)(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年)。
王世貞:《弇州山人稿‧杜本書清真觀碑》收於(四庫叢刊初編集部)。
王世貞:《藝苑卮言》,見程千凡:《藝苑卮言校注》,(山東:齊魯書社出版,1992年)。
方孝儒:《遜志齋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35冊,(台北:商務出版社1986年)。
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台北:正中書局,1958年)。
包世臣:《藝舟雙楫》收於《清人書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
朱德潤:《存復齋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22冊,北京圖書館藏明成化11年項璁刻本,(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安岐:《墨緣彙觀》收於徐娟《中國歷代書畫藝術論著叢編》(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1997年)。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卷二十七,(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宋濂:《宋學士全集》卷十二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六十七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
吳榮光:《辛丑銷夏記》卷三,(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7年)。
李紹文:《皇明世說新語》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244冊,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 年)。
沈津:《吏隱錄》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128冊,浙江圖書館藏明隆慶元年含山縣儒學刻本,(台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李日華:《六延齋三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67冊,(台北:商務出版社1986年)。
李日華:《恬致堂集》(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1年)。
宋濂:《元史》,(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宋濂:《元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昭明太子蕭統:《昭明文選》,(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7年)。
夏孫桐、金兆蕃:《清史稿》,(台北:博愛出版社,1983年)。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見(台北:華正書局,1991年)。
倪瓚:《清閟閣全集》卷八《題大痴畫》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50冊,集部150冊,(台北:商務出版社1986年)。
張丑:《清河書畫舫》見《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圖書出版,1975年)。
張維屏:《松軒隨筆》見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拾輯、三冊,(北京:北京出版社)。
張懷瓘 :《玉堂禁經.結裏法》收於﹝宋﹞朱長文:《墨池編》(上)(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年)。
陳讓:《杭州府志》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地理類63卷,南京圖書館藏明成化刻本,(台灣:莊嚴文化事務有限公司1996年)。
陸深:《儼山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68冊,(台北:商務出版社1986年)。
陶宗儀:《書史會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84年),又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圖書》814冊,(台北:商務出版社,1986年) 頁814。
斐景福:《壯陶閣書畫錄》,(台北:中華書局,1971年)。
解縉:《讀書評》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19冊,(台北:商務出版社1986年)。
趙孟頫:《松雪齋集》收於《欽定四庫薈要.集部》。
趙孟頫:《松雪齋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96冊,(台北:商務出版社1986年)。
趙孟頫:《與王芝書》,收於遼寧省博物館藏:《宋元名人詩箋冊》第一期,(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
趙構:《翰墨志》收於《宋元書學論著》(台北:世界書局,1992年),頁5。
楊家駱:《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歐陽脩、宋祈:《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
歐陽玄:《圭齋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10冊,(台北:商務出版社1986年)。
錢泳:《書學》見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7年)。
蘇軾:《東坡題跋》卷四<評草書>後,收於《宋人題跋》上(台北:世界書局,1984年)。
二、著作
蔡崇名:《書法及其教學之研究》,(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王連起主編:《元代書法》,(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年)。
王連起:〈趙孟頫及其書法藝術簡論〉見《中日書法史論文研討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94年)。
王鏞主編:《中國書法簡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耀庭:〈唐陸柬之書文賦卷與蘭亭書風〉,摘自《故宮文物月刊》第七卷第八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9年)。
任道斌:《趙孟頫繫年》,(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杜忠誥:《書道技法1、2、3》,(台北:雄獅圖書,1986年)。
李甫、郭農聲:《書法教學》,(台北:紅葉文化,1995年)。
李則芬:《元史新講》第五冊,(台北:黎明出版,1989年)。
林泗水:《中國十五大書家》,(台北:中華書局,1972年)。
金學智:《書法美學談》,(台北:華正書局,1990年)。
周倜:《中國墨跡經典大全》,(北京:京華出版社,1998年)。
馬宗霍:《書林藻鑑》,(台北:商務書局,1982年)。
青木正兒等:《書道全集》第十二卷 ,(台北:大陸書店,1998年)。
莊嚴等著:《故宮‧書法‧莊嚴》,(台北:雄獅美術出版社,1997年)。
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上海:上海出版社,1993年)。
陳靜琪:《元趙孟頫行草書之美學研究》,(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3年)
陳振濂:〈宋代帝王的書法〉,《書譜》第十卷第五期,1984年)。
陳振濂:《書法學》,(台北:建宏出版社,1994年)。
華正人:《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
張光賓:《元朝書畫史研究論集》,(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年)。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見《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圖書出版,1975年)。
教育部印製:《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語文領域》,(教育部印製,2001年)。
國立編譯館:《高級中學書法》,(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1997年)。
黃惇:《中國書法史》元明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黃惇:《從杭州到大都》,(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
黃思源 王朝貴主編:《中國書法通鑑》,(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印行,1991)。
傅申:《書史與書蹟(一)》,(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1996年)。
傅申:《書史與書蹟(二)》,(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出版,2004年)。
馮亦吾:《書法探求》,(北京出版社,1983年)。
趙汸著:《東山存稿二》卷六,收於王雲五主持《四庫全書珍本二集》,(台北:商務出版社出版,1978年)。
趙構:《翰墨志》收於《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7年)。
鄭瑤錫:《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台北:中華印刷廠,1986年)。
鄭曉華:《書法藝術欣賞》,(台北:五南書局,2002年)。
蔣文光:《中國書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劉恒:《中國書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劉濤:《書法談叢》,(台北:蕙風堂出版社,2001年)。
劉正成:《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北京:大地出版社,1989年)。
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2年)。
蔡明讚:《中國書法史新編》,(台北:蕙風堂出版社,2000年)。
歐陽中石:《書法天地》,(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2001年)。
譚錦家:《唐寅書藝研究》,(台北:漢光文化,1999年)。
潘遠告:《元代畫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
三、論文
王壯為:〈章草〉收於《中央月刊》卷6第一期,1973年,頁184~188。
王連起:〈趙孟頫書法藝術簡論〉收於《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1995年),頁777~806。
方聞:《趙孟頫書畫本同》收於《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
石守謙:《元代繪畫理論之研究》,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朱惠良:〈藝術教育與社區發展〉收於《美育》114卷,(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出版社,1990年)。
李鑄晉:〈趙孟頫的師承〉收於《故宮季刊》第16卷第三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年) ,頁7~12。
余輝:〈趙孟頫的仕元心態及個性心理〉收於《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1995年),頁446~464。
金鑑才:〈松雪道人趙孟頫〉收於《書譜》第三期,(香港:書譜出版社,1985年),頁8~20。
金鑒才:〈趙孟頫書法論〉收於《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頁603~633。
金炳基:《趙孟頫詩與書法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林婉芬:《楷書之藝術研究》,師大美術教學碩士論文, 2003年。
洗玉清:<元趙孟頫之書畫>收於《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頁69。
徐建榮:〈「近世」與「古意」〉收於《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1995年),頁677~700。
陳傳席:〈趙孟頫「古意論」研究〉收於《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頁701~719。
陳高華:〈趙孟頫的仕途生涯〉收於《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頁425~445。
曾憶慈:《蘇東坡書法及其教學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張淑喜:《趙孟頫書法藝術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光賓:〈李倜與陸柬之書文賦卷〉收於《故宮文物》月刊第三卷第六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5年)。
張光福:〈趙孟頫「古意」論之意義〉收於《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1995年),頁153~156。
解小青:〈趙孟頫的書學思想〉收於《書法研究》第6卷,(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
黃志煌:《高級中學行書教學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鄭怡雯:《趙孟頫楷行書及其教學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2007年。
鄭瑤錫:〈談元代書法的復古〉,《故宮文物》月刊第7卷第三期,頁112~121。
劉龍庭:〈趙孟頫及其藝術〉收於《趙孟頫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5年)。頁157~221。
駱恆光:〈趙字賞析〉收於《書譜》第三期,(香港:書譜出版社,1985年),頁20~30。
戴麗珠:《趙孟頫文學與藝術之研究》,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蕭毓謙:《書法鑑定方法研究-以趙孟頫作品為例》,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圖錄、碑帖
王連起:《元代書法》,(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年)。
王連起:《明代書法》,(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年)。
王連起:《清代書法》,(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年)。
台灣商務印書館編輯:趙孟頫《道德經》,(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年)。
台灣商務印書館編輯:趙孟頫《千字文》,(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年)。
台灣商務印書館編輯:趙孟頫《洛神賦》,(香港:商務印書館,2002年)。
李鑫華:《趙體楷書解析》,(北京:中國書店出版,2006年)。
倪文東、郭方宏:《膽巴碑與行楷技法》,(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6年)。
陳忠建:《趙孟頫三門記》,(台北:糜研筆墨有限公司,1990年)。
陳文明、張嘯東:《趙孟頫膽巴碑及其筆法》,(浙江:西冷印社出版,199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歷代法書全集》,(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海外遺珍》,(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7年)。
虛白齋藏中國書畫:《書法》。(香港:香港藝術館,2003年)。
楊璐:《趙體楷書間架結構》,(北京:中國書店出版,1994年)。
楊美莉、趙鐵銘:《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法書篇,(台北: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1985年)。
鄭聰明:《趙孟頫書法字典》,(台北:蕙風堂出版部,2006年)。
慶旭:趙孟頫《膽巴碑》,(蘇州:古吳軒出版社,2005年)。
劉正成:《中國書法鑑賞大辭典》,(北京:大地出版社,1989年)。
劉正成:《中國書法全集》43、44卷趙孟頫一、二,(北京:榮寶齋出版社,2002年)。
羅永嵩、李興輝:《民國時期書法》,(四川:四川美術出版,1988年)。
羅平國:《趙孟頫高上大洞玉經》,(台北:糜研筆墨有限公司,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