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金葉
Jin-Ye Lin
論文名稱: 臺北市公立高中學生對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
The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 of Civics and Society of Public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指導教授: 劉秀嫚
Liou, Show-Man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論文頁數: 166
中文關鍵詞: 公民與社會科課程詮釋課程實用性課程趣味性課程難易度
英文關鍵詞: Civics and Society,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 practicality of curriculum, interest of curriculum, difficulty of curriculu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3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臺北市公立高中學生對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的實用性、趣味性,以及難易情形的詮釋,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學生在課程詮釋上的差異情形。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以九十九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於臺北市公立高中(包含國立高中及市立高中),且修畢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95暫行課程綱要必修課程之三年級學生為母群體,採叢集抽樣方式,並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科學習經驗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共發出800份,回收658份,有效問卷650份,有效回收率為81.25%。所得資料以SPSS 19.0 for Windows 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一、學生認為公民與社會大多數的主題具有實用性及趣味性,然而對過半數的主題感到困難;63.8%的學生認為公民與社會為「非主科」;56.9%的學生贊成列入指考。
    二、女學生、社會組、具有學習信心以及積極參與課程者對公民與社會科的詮釋明顯較為正向,但大部分的面向上男、女學生之間並無顯著差異。
    三、家庭社經地位不同者在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上皆不具顯著差異;家長重視其公民與社會科學習者,除難易度外,其詮釋皆較為正向。
    四、教師教學方式多元的學生認為公民與社會科具有實用性及趣味性,也傾向於認同公民與社會科為主科,但難易度及是否贊成列入指考未達顯著差異;師生互動佳者其詮釋皆較為正向。
    五、學校的學習環境不同者的詮釋絕大多數無顯著差異;同儕對公民與社會科課程抱持正面評價的學生對公民與社會科的詮釋皆較為正向。
    六、認為社會上並非不重視公民與社會科的學生,對公民與社會科的實用性與趣味性有較為正向的詮釋;但性別刻板印象認知不同者對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則沒有顯著差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 of Civics and Society in public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the factors related to their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 In order to reach the purpose, the study used a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design. Eight hundred third graders were selected from public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Survey Questionnaire of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Civics and Society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 total of 658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and among them 650 were vali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81.25%.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one-sample t-test,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ata using SPSS 19.0 for Window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listed as followings:
    1. Students recognized most of the topics of the Civics and Society subject were useful and interest, but over half of them were difficult. 63.8%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at Civics and Society was not important; 56.9% of them agree that it should become a subject of Department Required Test (DRT).
    2. Students who are female, majoring in social sciences, more confident in learning or more aggressive in curriculum interpreted it more positively.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gender.
    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SES) and curriculum interpretation. However, students whose parents concerned about their study in Civics and Society interpreted it more positively with regard to practicability and interes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fficulty of the Civics and Society subject.
    4. Students whose teachers adopting multiple teaching strategies interpreted the Civics and Society subject more positively concerning its practicability and interes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fficulty of the subject or whether it becomes a DRT subject. Students who interacted well with their teachers also interpreted more positively.
    5. Students whose classmates interpreted the Civics and Society subject positively also interpreted it more positively.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learning environment.
    6. Students who thought that the public value the Civics and Societ subject interpreted it more positively concering its practicability and interes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fficulty of the subjec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gender stereotypes of the curriculu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我國高級中學公民教育課程的決定模式 9 第二節 學生課程詮釋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假設 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9 第五節 研究步驟 54 第六節 資料分析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高中學生對公民與社會科整體與各單元的課程詮釋情形分析 57 第二節 個人因素與高中學生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 67 第三節 家庭因素與高中學生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 88 第四節 教師因素與高中學生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 98 第五節 學校因素與高中學生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 109 第六節 社會因素與高中學生公民與社會科的課程詮釋 11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1 第一節 結論 131 第二節 建議 139 參考文獻 145 附錄一 (95)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必修課程暫行綱要專案小組 151 附錄二 (99)普通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課程綱要專案小組委員名單 152 附錄三 九十九學年度臺北市公立高中(含國立高中及市立高中)各校學生人數 153 附錄四 高中學生公民與社會科學習經驗調查問卷(正式問卷) 154 附錄五 高中學生公民與社會科學習經驗調查問卷(專家效度評定卷) 158

    一、中文部分
    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2008a)。高級中等學校「公民與社會」(含必、選修)課程綱要修訂重點與特色。2010年10月23日,取自http://center.tnfsh.tn.edu.tw/civic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7&Itemid=103
    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2008b)。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公民與社會」Q&A。2010年10月23日,取自http://center.tnfsh.tn.edu.tw/civic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57&Itemid=103
    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2009)。98學年度採計公民與社會的校系。2011年1月26日,取自http://center.tnfsh.tn.edu.tw/civic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29&Itemid=166
    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2010)。100學年度大學指定考試採計公民與社會學科科系一覽表。2011年1月26日,取自http://center.tnfsh.tn.edu.tw/civic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405&Itemid=166
    王素芸(2004)。從教科書編審制度變遷看臺灣教育改革。國立編譯館館刊,32(2),4-14。
    方德隆(2005)。課程理論與實務。高雄市:麗文文化。
    伍振鷟(主編)(2005)。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白瑩潔(2008)。學生的課程詮釋--以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池爾玉(2010)。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選書因素之初探。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101,390-400。
    李依茜(2009)。教科書開放政策下的自由與規範-以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科書審查歷程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坤崇(2010)。臺、日高中課程總綱的變革與比較。教育資料集刊,46,55-78。
    吳玉汝(2006)。國中學生對英語課的詮釋-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清山(1989)。課程決定的理論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2,199-229。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林生傳(2005)。教育社會學。臺北市:巨流。
    邱皓政(2005)。量化研究法(一):研究設計與資料處理:SPSS中文視窗版操作實務詳析。臺北市:雙葉書廊。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臺北市:高等教育。
    南一書局(2009)。99年指考採計公民與社會156校系。2011年1月26日,取自http://www.nani.com.tw/nani/adarea/senior/99zen156.doc
    徐明志(2007)。課程理論對高職教師課程決定的啟示。臺北市立木柵高工學報,11,49-68。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2008)。指定科目考試簡介。2011年1月26日,取自http://www.ceec.edu.tw/appointexam/AppointExamProfile.htm
    教育部(2003)。現行教科書審定制度之檢討與未來規劃專案報告。2010年11月23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083
    教育部(2004a)。全國高中教育發展會議。臺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教育部(2004b)。普通高級中學課程暫行綱要總綱。2010年10月24日,取自http://www.tnfsh.tn.edu.tw/course/main.htm
    教育部(2008a)。高中公民與社會「經濟與永續發展」單元之教學調整方案。2010年10月24日,取自http://center.tnfsh.tn.edu.tw/civics/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63&Itemid=166
    教育部(2008b)。【教育部新聞稿】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結果。2010年11月28日,取自http://203.68.236.93/xoops2/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174&keywords=%B1%D0%A8%7C%B3%A1%B7s%BBD%BDZ
    教育部統計網(2010)。99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校別資料(不含進修學校)。2011年2月1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25760
    許育典(2005)。教育憲法與教育改革。臺北市:元照。
    許育典(2007)。教育法。臺北市:元照。
    許智英(2002)。國中學生生活科技課程經驗之性別分析:一個教室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秀玉(2000)。國小教師的課程詮釋與課程運作經驗之分析----以一年級社會科教學觀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臺北市 : 師大書苑。
    陳靜怡(2008)。國中學生對國語文課程詮釋之研究--以一所鄉村學校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陳聰明(1999)。教育基本法釋義。臺北市:文化大學出版部。
    張茂桂(2008)。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的訂定。教育研究月刊,166,44-53。
    張茂桂(2009)。再探公民:反思高中《公民與社會》新課綱之訂定。公民訓育學報,20,1-31。
    張樹倫、陳琦媛(2006)。高中課程暫行綱要修訂的經過、特色與建議。課程與教學季刊,9(1),1-18。
    黃月嬋(1999)。師院生體育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臺北縣:冠學文化。
    黃炳煌(1991)。課程理論之基礎。臺北市:文景。
    黃顯華、徐慧璇(2006)。臺灣課程改革理論基礎再思。課程研究,1(2),21-45。
    黃鴻文、伍曉梅(2007)。我們要識字:一群國小補校中高齡婦女學生的課程觀。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69-110。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
    馮朝霖、薛化元(1997)。主體性與教育權。載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頁69-122)。臺北市:業強。
    普通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學科中心入口網站(無年代)。必修科課程綱要專案小組召集人及委員名單。2010年10月23日,取自 http://cer.ntnu.edu.tw/hs/index0.htm
    莊采珂(1999)。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鄭又嘉(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教室層次課程實施之經驗課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蔡碧夆(2008)。升學氛圍下國中學生的課程觀:一個班級的民族誌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潘慧玲(2005)。 臺灣新一波之高中課程改革。文教新潮,10(3),6-20。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 : 高等教育。
    簡良平(2002)。中小學學校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楚瑛(2009)。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藍順德(2004)。二十年來國內博碩士論文教科書研究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2(4),2-25。
    譚光鼎、康瀚文(2006)。論95高中課綱改革-意識型態與課程的辯證關係。課程與教學季刊,9(1),19-31。

    二、英文部分
    Fouts, J.F. (1989). Classroom environments and student views of school studies: the middle grades.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17(2), 136-147.
    Gay, G. (199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A. Lewy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p. 302-303). Oxford: Pergamon Press.
    Goodlad, J. I.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June, R. C. (2006). D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teachers really dislike social studies? The Social Studies, 97(5), 187-188.
    Klein, M. F. (1989).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reating your own agenda.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Klein. M. F. (199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M. F. Klein (Eds.), 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ssues in centralizing the curriculum (pp. 24-41). New York: SUNY Press.
    Morgan-Fleming, B., & Doyle, W. (1997).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s of curriculum Event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5), 499-511.
    Oberg, A. A. (1991). Curriculum decision. In A. Lewy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p.302-303). Oxford: Pergamon Press.
    Rogers, V. (1989). 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Phi Delta Kappan, 70(9), 714-717.
    Schug, M. C., Todd, R. J., & Berry, R. (1984). Why kids don’t like social studies. Social Education, 48, 382-8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