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聖文
Huang, Sheng-Wen
論文名稱: 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研究
指導教授: 陳廖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5
中文關鍵詞: 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周易參同契陰陽乾坤真一之氣
英文關鍵詞: Peng Xiao, The truth of the kinship of the three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 I-Ching, Zhou Yi Cantongqi, Yin and yang, Qian-Kun, The pure Qi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09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唐末五代時期的道士彭曉,是《周易參同契》的重要註解者,彭曉不僅是第一位具名註解《周易參同契》的註家,也是第一位以分章之法註解《周易參同契》之人。在《周易參同契》註疏之學中,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一書具有重要的代表性。
    本論文以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為研究主題,透過主題式的討論,希望能勾勒出彭曉的丹學與易學思想之概貌。
    首先是關於《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一書的概論,筆者針對《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所引發的爭議,如《周易參同契》作者之說,以及分章註解《周易參同契》的適切性,爬梳各家註本的評論,並就評論內容進行辨析。
    第二是關於彭曉的易學思想,筆者認為彭曉的易學思想承襲漢代易學,以陰陽為核心,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彭曉以「乾坤」為主的易學思想。
    最後是討論彭曉的丹學立場,彭曉火候之學以時空攢簇之說為理論基礎,其藥物之說則從具體的鉛汞,提升至抽象概念的真一之氣,彭曉的丹學雖以外丹為主,但已有了初步的內丹思想。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en Kingdoms Period, Toaist priest Peng Xiao was a significant commentator. He was the first one to onymously explained and commented on the Zhou Yi Cantongqi (also the Kinship of the Three), by way of Chapter division. Among all the commentaries of the Zhou Yi Cantongqi, The Truth of the Kinship of the Three According to the Book of I-Ching (The Truth for short) by Peng Xiao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annotation version.
    The thesis is based on The Truth, aiming to outline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alchemy and the philosophies of I-Ching through threaded discussion.
    The stud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Truth, in which I further comment on and analyze the controversies which The Truth caused, such as the author’s opinions of the Zhou Yi Cantongqi an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Zhou Yi Cantongqi through Chapter division.
    The second part is mainly about Peng Xiao’s philosophies of I-Ching, which, in my opinion, originated from I-Ching in Han Dynasty. “Qian-Kun” symbolizes “yin and yang”, the spirit in Peng Xiao’s philosophies of I-Ching.
    The last part of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thoughts of Peng Xiao’s alchemy, based on the compression on time and space. Peng Xiao’s alchemy practicing has changed from chemical elements lead and cinnabar into the pure Qi of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Although Peng’s alchemy is about the pot, medicine and heating, it further develops into the concept of active substance (Qi) in the bod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材料 4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問題意識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3 第五節 章節架構重點 14 第二章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概論 15 第一節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引發的爭議 15 一、 《周易參同契》作者問題的爭議與影響 16 二、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分章的適切性 27 第二節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敘述模式分析 34 一、 「凡」的衝突與矛盾 35 二、 「喻」的明象與顯理 41 第三節 重啟真契的〈明鏡圖訣〉 47 一、 明鏡之意 48 二、 〈明鏡圖〉與〈明鏡訣〉 53 第三章 《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易學思想探析 65 第一節 以陰陽為核心的「納甲」法 67 一、 六十卦值日說 67 二、 月相納甲說 73 三、 十二消息卦說 79 第二節 乾坤為易的易學思想 86 一、以氣為基礎建立的乾坤秩序 86 二、由乾坤之體衍伸的坎離之用 90 三、以乾坤否泰構成的天地規律 92 第四章《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丹道思想之研究 97 第一節 以鉛汞為金丹的藥物理論 98 一、真鉛與真汞 98 二、金液還丹的藥祖、丹基之說 104 第二節 凝縮時空的火候攢簇理論 113 一、積聚天地的鼎室壇爐 113 二、日與月與年的對應攢簇 116 三、凝縮時空的意義 122 第三節 歸善於土的五行思想 126 一、 「水數一」的丹道意義 127 二、 三物的五行對應 129 三、 土德為尊 134 第四節 內外兼綜的丹學立場 137 一、 《還丹內象金鑰匙》的內象之意 138 二、 藉術明理的丹道詮釋傾向 144 三、 藉外明內的丹道思想 147 第五章 結論 155 參考文獻 163

    一、 《周易參同契》相關注本(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1. 〔唐〕長生陰真人註《周易參同契》,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映字號》,三家本,第二十冊,1988年。
    2. 〔唐〕容字號無名氏註《周易參同契註》,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容字號》,第二十冊,三家本,1988年。
    3. 〔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容字號》,第二十冊,三家本,1988年。
    4. 〔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容字號》,第二十冊,三家本,1988年。
    5. 〔元〕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止字號》,第二十冊,三家本,1988年。
    6. 〔元〕俞琰:《周易參同契釋疑》,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止字號》,第二十冊,三家本,1988年。
    7. 〔元〕陳顯微:《周易參同契解》,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若字號》,第二十冊,三家本,1988年。
    8. 〔元〕陳致虛:《周易參同契分章注》,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十六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年。
    9. 〔明〕蔣一彪:《古文參同契集解》,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道家類,第一O五八冊,臺北:商務書局,1975年。
    10. 〔清〕董德寧:《周易參同契正義》,台北:自由出版社,1972年。
    11. 〔清〕仇兆鰲:《古本周易參同契集註》,臺北:自由出版社,1974年。
    12. 孟乃昌、孟慶軒:《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三十四家注釋集萃》,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年。

    二、 古籍部分(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1. 〔周〕管仲:《管子》,臺北:商務書局印行《文淵閣四庫全書》,1975年。
    2. 〔秦〕呂不韋:《呂氏春秋》,臺北:商務書局印行《文淵閣四庫全書》,1975年。
    3. 〔漢〕劉安:《淮南鴻烈解》,臺北:商務書局印行《文淵閣四庫全書》,1975年。
    4. 〔漢〕班固《白虎通義》,臺北:商務書局印行《文淵閣四庫全書》,1975年。
    5. 〔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6. 〔漢〕《易緯乾坤鑿度》,收入〔清〕《景印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經部第十五冊,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7. 〔漢〕《易緯乾鑿度》,收入〔清〕《景印摛藻堂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經部第十五冊,臺北:世界書局,1985年。
    8. 〔漢〕鄭康成注:《易緯八種》,臺北:新興書局,1966年。
    9. 〔魏〕王弼等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10. 〔魏〕王弼原著,樓宇烈校釋:《老子》,臺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
    11. 〔晉〕葛洪:《抱朴子》,收入〔明〕《正統道藏˙太清部˙疲字號》,第二十八冊,三家本,1988年。
    12. 〔晉〕葛洪:《西京雜記》,呂壯譯注,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13年6月。
    13. 〔晉〕葛洪:《還丹肘後訣》,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斯字號》,第十九冊,三家本,1988年。
    14.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
    15.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第一O四七冊,臺北:商務書局,1975年。
    16. 〔南朝梁〕陶弘景:《真誥》,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安字號》,第二十冊,三家本,1988年。
    17. 〔唐〕王冰注,〔宋〕林億等校正:《黃帝內經˙素問》,臺北:商務書局印行《文淵閣四庫全書》,1975年。
    18. 〔唐〕李鼎祚撰:《周易集解》,臺北:商務書局印行《文淵閣四庫全書》,1975年。
    19. 〔唐〕陶植:《陶真人內丹賦》,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真部˙方法類˙果字號》,第四冊,三家本,1988年。
    20. 〔唐〕佚名:《太上化道度世仙經》,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傷字號》,第十一冊,三家本,1988年。
    21. 〔唐〕佚名:《黃帝九鼎神丹經訣》,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溫字號》,第十八冊,三家本,1988年。
    22. 〔唐〕金竹坡:《大丹鉛汞論》,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如字號》,第十九冊,三家本,1988年。
    23. 〔唐〕張隱居:《張真人金石靈砂論》,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清字號》,第十九冊,三家本,1988年。
    24. 〔唐〕陰真君:《陰真君金石五相類》,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第十九冊,三家本,1988年。
    25. 〔唐〕陰長生註:《金碧五相類參同契》,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似字號》,第十九冊,三家本,1988年。
    26. 〔唐〕佚名:《太上長文大洞靈寶幽玄上品妙經》,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取字號》,第二十冊,三家本,1988年。
    27. 〔唐〕杜光庭撰,羅爭鳴輯校:《杜光庭記傳十種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28. 〔後蜀〕彭曉:《還丹內象金鑰匙》,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從字號》,第二十二冊,三家本,1988年。
    29. 〔西蜀〕孟煦編:《金華沖碧丹經秘旨》,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斯字號》,第十九冊,三家本,1988年。
    30. 〔宋〕程了一:《丹房奧論》,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神部˙眾術類˙如字號》,第十九冊,三家本,1988年。
    31. 〔宋〕張伯端撰,〔宋〕翁葆光注,〔元〕戴起宗疏:《紫陽真人悟真篇注疏》,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十九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32. 〔宋〕張伯端原著,〔宋〕薛道光、陸墅,〔元〕陳致虛注:《紫陽真人悟真篇三註》,收入張繼禹主編:《中華道藏》,第十九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33. 〔宋〕張伯端:《金丹四百字》,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唱字號》,第二十四冊,三家本,1988年。
    34. 〔宋〕曾慥編撰:《道樞》,收入〔明〕《太玄部˙篤字號》,第二十冊,北三家本,1988年。
    35. 〔宋〕張君房編撰:《雲笈七籤》,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學字號》,第二十二冊,三家本,1988年。
    36.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37. 〔宋〕陳葆光:《三洞群仙錄》,收入〔明〕《正統道藏˙正一部˙筵字號》,第三十二冊,三家本,1988年。
    38. 〔元〕俞琰:《易外別傳》,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若字號》,第二十冊,三家本,1988年。
    39. 〔元〕陳致虛:《上陽子道言》,臺中:瑞成書局,2011年。
    40. 〔元〕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睦字號》,第二十四冊,三家本,1988年。
    41. 〔元〕陳致虛:《上陽子金丹大要圖》,收入〔明〕《正統道藏˙太玄部˙夫字號》,第二十四冊,三家本,1988年。
    42.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收入〔明〕《正統道藏˙洞真部˙紀傳類˙鹹字號》,第五冊,三家本,1988年。
    43. 〔明〕尹真人高弟子:《性命圭旨》,收入《藏外道書》,第九冊,四川:巴蜀書社,1992年。
    44.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45. 〔清〕胡渭:《易圖明辨》,四川:巴蜀書社,1991年。
    46. 〔清〕惠棟:《易漢學》,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47.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9年。
    48.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49. 〔清〕董誥等奉勅編,陸心源補輯:《全唐文及拾遺》,台北:大化書局,1987年。
    50. 〔清〕杭辛齋著,周易工作室點校:《杭辛齋易學七種:周易杭氏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

    三、 專著(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1. 王心湛校勘:《春秋繁露集解》,上海:廣益書局,1936年。
    2.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3.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探微》,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
    4.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5.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臺北:康德出版社,2008年。
    6.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第一卷,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7.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8. 任法融:《周易參同契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
    9. 何宗旺:《中華煉丹術》,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10. 何淑貞校注:《新編抱朴子.內篇》,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
    11.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12. 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13. 孟乃昌:《道教與中國煉丹術》,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年。
    14. 孟乃昌、孟慶軒:《萬古丹經王《周易參同契》三十四家注釋集萃》,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年。
    15. 孟乃昌:《《周易參同契》考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6.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一卷,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17. 林驊、王淑艷編選:《唐傳奇新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18. 〔美〕約翰生著,黃素封譯:《中國煉丹術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19. 胡孚琛:《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20.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抱朴子內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21. 胡孚琛:《丹道法訣十二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22. 胡孚琛:《丹道仙術入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23.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24.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作者自印,1988年。
    25. 郝勤:《龍虎丹道:道教內丹術》,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26. 孫廣德:《先秦兩漢陰陽五行說的政治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27. 馬濟人:《道教與煉丹》,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28.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臺北:祥生出版社,1975年。
    29. 陳國符:《道藏源流續考》,臺北:明文出版社,1983年。
    30.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31. 陳鼓應注譯:《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32. 陳攖寧:《道教與養生》,北京:華文出版社,1989年。
    33.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館,1990年。
    34. 張覺人:《中國煉丹術與丹藥》,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35. 張其成:《易道主幹》,北京:中國書房,2003年。
    36.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37. 張廣保:《唐宋內丹道教》,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38. 張廣保:《道教的根本道論與道教的心性學》,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39. 傅鳳英注譯:《新譯性命圭旨》,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
    40. 曾傳輝:《元代參同學――以俞琰、陳致虛為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41.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史》,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
    42. 趙匡華:《中國古代化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
    43. 潘雨廷:《道教史叢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44. 鄭同點校:《京氏易精萃》,北京:華齡出版社,2010年。
    45. 鄭吉雄主編:《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46. 劉連朋、顧寶田注譯:《新譯黃庭經.陰符經》,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
    47.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48. 盧央:《京氏易傳解讀》,上冊,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49. 賴錫三:《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
    50.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51. 蕭天石主編:《鍾呂傳道全集》,臺北:自由出版社,1984年。
    52. 蕭天石:《道家養生學概要》,臺北:自由出版社,2009年。
    53. 蕭進銘:《反身體道──內丹密契主義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9年。
    54. 蕭登福:《讖緯與道教》,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55. 蕭漢明、郭東升:《《周易參同契》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56.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四、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一)博士論文
    1. 王詩萍:《清初陶素耜《周易參同契脈望》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2.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
    3. 段致成:《道教丹道易學研究――以《周易參同契》與《悟真篇》為核心的開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4. 馬宗軍:《《周易參同契》思想研究》,山東大學中國哲學所博士論文,2006年。
    5. 陳敏祥:《陳顯微《周易參同契解》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6. 張國華:《清代《周易參同契》丹道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7. 賴錫三:《道教內丹的先天學與後天學之發展和結構――「精、氣、神、虛」系統下的道論與氣論》,國立清華大學中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二)碩士論文
    1. 王文東:《符號學視角下的《周易參同契》內丹學研究》,湖北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 年。
    2. 王利敏:《《周易參同契》的「天道」觀研究》,貴州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年。
    3. 袁 浩:《《周易參同契》丹道時間養生思想探析》,西南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4. 黃惠玲:《周易參同契之十二消息卦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5. 賈尊文:《《參同契闡幽》陰陽理論研究》,蘭州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 年。
    6. 薛寶珠:《周易參同契陰陽消息思維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6 年。
    7. 劉會齊:《《周易參同契》易學思想研究──以「月體納甲」說為中心》,復旦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年。

    五、 期刊學報論文(依發表時間先後順序排列)
    1. 王明:〈周易參同契考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9本,1948年,10月。
    2. 柳存仁:〈陸西星之參同契測疏〉,《清華學報》,第7卷,第1期,1968年8月。
    3. 黃本英:〈周易與參同契之探討〉,《中華易學》,第9卷,第11期,總第107號,1989年1月。
    4. 金正耀:〈唐代道教外丹〉,《歷史研究》,1990年第二期,1990年4月。
    5. 蕭漢明:〈論《周易參同契》的人體生命模型〉,《中國文化月刊》,第141期,1991年7月。
    6. 烏恩溥:〈《周易參同契》的哲學基礎〉,《孔孟月刊》,第30卷,第11期,總第359號,1992年7月。
    7. 郭東升:〈論《周易參同契》的外丹術〉,《江漢大學學報》,1994年6期。
    8. 陳麗桂:〈漢代的氣化宇宙論及其影響〉,《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9. 張廣保:〈論《周易參同契》的丹道與天道〉,《宗教哲學》,第2卷,第2期,總第6號,1996年4月。
    10. 盧國龍:〈《參同契》與唐宋內丹道之流變〉,《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 盧國龍:〈論唐五代道教的生機觀〉,《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2. 張廣保:〈《周易參同契》的丹道與易道〉,《宗教哲學》,第4卷,第3期,總第15號,1998年7月。
    13. 葉芳揚:〈《周易參同契》與道家養生學〉,《現代養生》,1999年7期。
    14. 方素真:〈《周易參同契》幾個功法的詮釋問題〉,《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期,2001年12月。
    15. 周立升:〈《周易參同契》的丹道易學〉,《周易研究》,2002年1期。
    16. 曹劍波:〈《周易參同契》外丹煉制探幽〉,《宗教學研究》,2002年1期。
    17. 賴錫三:〈《周易參同契》的「先天―後天學」與「內養―外煉一體觀」〉,《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
    18. 容志毅:〈《周易參同契》與外丹鉛汞論――中國古代煉丹術何以推崇鉛汞大丹〉,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2期。
    19. 謝正強:〈鐘呂內丹思想與《周易參同契》〉,《宗教學研究》,2003年3期。
    20. 周冶:〈道本陰陽,順凡逆仙――解析陳致虛丹道思想的理論基礎〉,《宗教學研究》,2003年,第3期。
    21. 章偉文:〈試論陳致虛的道教易學思想〉,《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
    22. 容志毅:〈《參同契》之丹道要旨〉,《宗教學研究》,2003年4期。
    23. 林舟:〈論道教神仙信仰的長生思想〉,《中國道教》,2003年6月。
    24. 戈國龍:〈《周易參同契》與內丹學的形成〉,《宗教學研究》,2004年2期。
    25. 朱越利:〈《周易參同契》的黃老養性術〉,《宗教學研究》,2004年4期。
    26. 段致成:〈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試論「外丹」與「內丹」派對《周易參同契》的不同詮釋路徑〉,《輔仁宗教研究》,第9期,2004年夏。
    27. 章偉文、孔祥宇:〈試論早期道教與易學的關涉——兼論《周易參同契》反映了漢代金丹道教的思想〉,《中國道教》,2005年5期。
    28. 毛翔、毛珺:〈索解《周易參同契》金丹之秘〉,《中國道教》,2006年6期。
    29. 段致成:〈張伯端《悟真篇》與《周易參同契》的關係〉,《丹道研究》,第1期,2006年7月。
    30. 成中英:〈論易之五義與易的本體世界〉,《台北大學中文學報》,創刊號,2006年7月。
    31. 朱越利:〈隋唐五代參同和非參同清修內丹術〉,《宗教哲學》,第12期,2007年12月。
    32. 容志毅:〈《參同契》與中國古代煉丹學說〉,《自然科學史研究》,2008年,第4期。
    33. 馮樹勳:〈中國陰陽五行的「家族相似」結構──先秦到西漢中葉〉,《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
    34. 孫亦平:〈從《周易參同契》看《易》學在道教中的傳播與影響〉,《周易研究》,2011年2期。
    35. 王詩萍:〈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的象數思想〉,《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1期,2017年3月。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