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瑀婕
Huang, Yu-Jie
論文名稱: 尼采之哲學應用於立體海報設計之初探
Nietzsche's Philosophy Applied On Three-Dimensional Poster Design
指導教授: 施令紅
Shih, Ling-H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尼采哲學立體海報設計互動性時間性流動性
英文關鍵詞: Nietzsche, Philosophy, Three-Dimensional Poster Design, Interactivity, Temporality, Fluidity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3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0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設計中內容與形式之間的關係,內容以尼采哲學理論為基礎,形式則運用立體海報的表現形式。尼采的哲學探討人生的真相與世界的本質,並提出「上帝已死」點出人類長久以來潛在的問題。尼采不僅打破過去傳統的規則,也建立起自身的新價值觀,教人類運用自身的權力意志成為超人。在超越自身的過程中有如螺旋般不停地上升,又一再地回歸自己,形成永恆回歸式的生命哲學思維。哲學的抽象性與時間性透過立體海報設計能更讓觀者聯想與思考,並進行互動,產生時間流動體驗。

    本研究將尼采分為七個理論概念進行文獻分析,分別為:古希臘悲劇精神、太陽神與酒神、主人與奴隸道德、上帝已死、權力意志、超人以及永恆回歸。立體海報文獻分析探討平面與立體構成中的立體空間呈現,依照既有之立體海報相關文獻整理歸納為立體海報的表現形式,得出三大類:改變海報自身之形態、動態海報形態以及外部空間利用,並將此歸納運用於案例分析,透過50件廣泛蒐集的立體海報設計得出案例的立體表現手法,其中以切割、摺疊、蜷曲為案例主要運用手法。本研究歸納出立體海報的優勢在於增加「明確性」、「注目性」、「創新性」,其中創新性包括趣味性、互動性、五感體驗。

    本創作流程以尼采哲學理論為創作主題,並找出相對應的尼采語錄,再運用類比思考法以現代的議題延伸個人想法進行立體海報設計創作。希冀透過尼采之生命哲學與立體海報之表現手法,能將抽象的思維轉化為具體簡明的設計,打破以往的平面海報手法,讓觀者透過立體海報之互動產生思考。

    This study mainl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nt and form in Design. The content is based on Nietzsche's philosophy, and the form uses the 3D poster expression. Nietzsche's philosophy explored the truth of life and proposed "God is dead", pointing out the long-standing potential human problems. He not only broke the traditional rules but also established his new values, teaching humans to use their own "will to power" and become an "overman." The process of transcending rises like a spiral, forming a life philosophy thinking with "Eternal Return." Through 3D Poster Design, the abstractness and temporality of philosophy can enable viewers to think and interact, thereby generating a time experience. This research divides Nietzsche’s philosophy into seven concepts, including The Spirit of the Greek Tragedy, Apollo and Dionysus, Master and Slave Morality, God is Dead, Will to Power, Overman, and Eternal Return. I analyzed poster documents and summarized them into 3D poster expressions, including changing the poster’s form, dynamic poster form, and use of external conditions. Among 50 3D poster design cases, cutting, folding and curling are the main design methods. I conclude that the advantages of 3D posters are the increase in "clarity," "attention," and "innovativeness," including fun, interaction, and five-sense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this research takes Nietzsche's philosophy as the topic, finds the corresponding Nietzsche’s quotes, and then uses analogy thinking to develop personal ideas about modern issues in 3D poster design. I hope that through Nietzsche's philosophy and 3D poster design, the abstract thinking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 concrete and concise design, breaking the previous graphic poster technique and allowing viewers to think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posters.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圖目錄 VI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2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1-4 研究方法與架構 4 1-5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尼采哲學之文獻探討 7 2-1 尼采相關論述 7 2-2 尼采的哲學理論 8 2-2-1 古希臘悲劇精神 8 2-2-2 太陽神與酒神 10 2-2-3 主人道德與奴隸道德 12 2-2-4 上帝已死 13 2-2-5 權力意志 13 2-2-6 超人 14 2-2-7 永恆回歸 15 2-3 尼采理論小結 17 第三章 立體海報設計之文獻探討 18 3-1 立體海報之研究背景 18 3-1-1 海報之相關論述 18 3-1-2 立體概念的起源與發展 21 3-1-3 立體設計的概念 25 3-2 立體海報的表現形式 29 3-3 立體海報之案例分析 34 3-4 案例分析小結 92 第四章 創作過程與成果 96 4-1 創作流程 96 4-2 創作主題與內容及創作成果 98 4-2-1 創作主題(一)古希臘悲劇精神 100 4-2-2 創作主題(二)太陽神與酒神 107 4-2-3 創作主題(三)主人道德與奴隸道德 113 4-2-4 創作主題(四)上帝已死 120 4-2-5 創作主題(五)權力意志 127 4-2-6 創作主題(六)超人 134 4-2-7 創作主題(七)永恆回歸 142 4-3 創作成果小結 15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3 5-1 研究結論 153 5-2 研究建議 157 參考資料 158

    中文文獻
    1.王岳川(譯)(1995)。尼采文集(悲劇的誕生卷、查拉斯圖拉如是說)(原作者:尼采)。青海:青海人民。
    2.王受之(2000)。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台北市:藝術家。
    3.王秀雄(1975)。美術心理學:創作‧視覺與造形心理。高雄市:三民。
    4.王無邪(1974)。平面設計原理。台北市:雄獅圖書。
    5.王無邪(1980)。立體設計原理。台北市:雄獅圖書。
    6.王偉(2009)。淺談海報圖形語言的特點。安徽文學,5,124。
    7.文珠蓉(2013)。紙藝在海報型態設計中空間延伸性研究。西南交通大學,成都市。
    8.朱泱(譯)(2001)。善惡的彼岸(原作者:尼采)。北京:團結。
    9.朱炳樹、洪嘉永、林品章(譯)(2010)。藝術‧設計的立面構成(原作者:朝倉直巳)。新北市:龍辰。
    10.成偉鈞(1996)。修辭通鑑,台北:建宏。
    11.李潔(2001)。動物與超人之維 對尼采《查拉圖斯特拉》第1卷的哲學解釋(原作者:安內馬麗·彼珀AnnemariePieper)。北京:華夏。
    12.余鴻榮(譯)(2015)。快樂的知識(原作者:尼采)。哈爾濱:哈爾濱。
    13.吳光遠(2006)。道德可以是奴性的,或虛榮的,或利己的,或盲目的。台北市:海鴿文化。
    14.吳佳蓉(2013)。新女性圖像──Hannah Höch 威瑪共和初期之攝影蒙太奇研究。議藝份子,21,155-167。
    15.吳穆昌(2014)。文明之後,社會議題運用於海報設計之創作研究-以人權為例。崑山科技大學,台南市。
    16.吳莉君(譯)(2010)。設計是什麼?保羅。蘭德給年輕人的第一堂啟蒙課(原作者:麥可‧克魯格)。台北市:原點。
    17.何仁富(2001)。善惡彼岸的道德哲學 尼采對道德價值的重估與重構。四川:四川大學。
    18.邱松(2011)。立體構成。北京市:中國青年。
    19.杜麗燕(2002)。尼采:重估一切價值的哲學家。新北市:水星文化。
    20.呂清夫(譯)(1985)。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原作者:朝倉直巳)。台北市:梵谷圖書。
    21.周娟(2009)。尼采的時間觀與現代時間意識的差異。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43-45。
    22.周國平(譯)(2017)。悲劇的誕生:尼采美學文選(原作者:尼采)。上海:上海譯文。
    23.林崇宏(2007)。基礎設計-平面構成原理。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24.林崇宏(2005)。基礎設計-立體構成原理。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25.林俊良(2013)。台灣藝文海報發展與國際設計趨勢。台灣文學通訊,39,32-41。
    26.林侑萱(2011)。感官體驗於紙材創作之研究。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台北市。
    27.林欣熹(2009)。中華文化海報設計之視覺意象認知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台北市。
    28.洪新富(2003)。台灣民俗紙藝。臺中:晨星。
    29.洪世杰(2006)。圖像在海報設計的運用與創作研究-以和平議題海報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30.高星平(2008)。類比思考運用於海報設計創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31.孫周興(2016)。未來哲學序曲:尼采與後形而上學。上海:上海人民。
    32.陳宇欣(2018)。海報的立體形式分析及應用。美術教育研究,6,56-57。
    33.陳定安(1996)。英漢修辭與翻譯。台北:書林。
    34.徐芸(2000)。設計與蒙太奇:德國著名海報設計師威廉‧齊默爾曼。昆明:雲南人民。
    35.莊明振、鄒永勝(1998)。視覺傳達中視覺修辭應用的探討。設計學報,1,101-119。
    36.許文妍(譯)(2012)。作為意志與表象世界(原作者:叔本華)。北京:中國畫報。
    37.梁錫江(譯)(2015)。道德的譜系(原作者:尼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38.張長傑(1981)。立體造型基本設計。台北:東大圖書。
    39.張慶雄(2010)。“虛無主義”和“永恆輪迴”——從尼采的問題意識出發的一種考察。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3,37-44。
    40.張齡安(2008)。論德勒茲的尼采哲學詮釋。梵華大學,新北市。
    41.張念東、凌素心(譯)(1991)。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原作者:尼采)。北京市:北京商務印書館。
    42.黃慶萱(1979)。修辭學。台北:三民。
    43.傅佩榮(1995)。我看哲學。台北市:業強。
    44.程瑩佳(2017)。數字時代海報設計多維化形態的研究。蘇州大學,蘇州市。
    45.楊清田(1997)。構成(一)。台北市:三民。
    46.楊佳興(2013)。海報設計中創新性表現形式的應用研究。西南交通大學,成都市。
    47.靳埭強(2008)。跨越中西靳埭強與格呂特納的海報對話。安徽:安徽美術。
    48.趙燕(2012)。論海報形態設計的突破。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市。
    49.趙千帆(譯)(2015)。善惡的彼岸:一個未來哲學的序曲(原作者:尼采)。新北市:遠足。
    50.劉崎(譯)(2015)。瞧!這個人(原作者:尼采)。哈爾濱:哈爾濱。
    51.劉新月(2015)。海報的立體視覺表現-五行系列立體海報的嘗試。吉林藝術學院,長春市。
    52.劉滄龍(2013)。從「隱喻」到「權力意志」:尼采前後期思想中的語言、認識與真理。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9,1-32。
    53.衛茂平(譯)(2007)。偶像的黃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54.錢春綺(譯)(2014)。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原作者:尼采)。新北市:遠足。
    55.蕭雅文(譯)(2011)。去問尼采吧!一本幫助你鍛鍊生命力的哲學小書(原作者:富增章成)。台北市: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
    56.羅惠明、潘小雪、王梅珍(1986)。基礎造形。台北市:東大圖書。

    英文文獻
    1.Ades, D. (1976). Photomontage. London : Thames and Hudson
    2.Wang Shaoqiang (2015). Look at me! New Poster Design. China: Sandu.

    網路資料
    1.孫周興(2017)。講座|學者孫周星談尼采:作為生命之美的藝術。2019年11月25日,取自sh.qihoo.com › mob › transcoding › zm.news.so.com
    2.程湘如(2009)。紙情。2019年11月20日,取自https://reurl.cc/W4jldy
    3.鄧婉晴(2016)。台灣慰安婦站起來 阿嬤:不管過去與日本人有什麼牽連,我原諒你。2019年11月24日,取自https://reurl.cc/EKkE7m
    4.魏嘉瑀(2017)。歷史上的今天》8月1日─安妮法蘭克寫下最後一篇日記。2020年1月30日,取自https://reurl.cc/NaWDMm
    5.EarthPlaza (2020 Feb. 5). Adolf The Superman. Heartfield's Famous Portrait Of Adolf Hitler Swallowing Money From Supporters To Spout Fascist Garbage, from https://reurl.cc/ObZOO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