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昕蓉
HSIN-JUNG LIN
論文名稱: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訓練對提升電話志工諮商自我效能與學習效果之研究
The Effects of 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Training on Improving the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among Crisis Hotline Volunteers
指導教授: 許維素
Hsu, Wei-S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7
中文關鍵詞: SFBC學習效果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訓練課程電話志工諮商自我效能
英文關鍵詞: SFBC learning effectiveness, 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training program, crisis hotline volunteer,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8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訓練對電話志工諮商自我效能提升效果。以台北市生命線協會電話志工為研究對象,邀請目前仍有在服務且願意持續擔任志工者,並全程參與「SFBC訓練課程」。本研究採前、後測實驗設計,正式研究時共邀請29位志工為參與者,隨機分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實驗組14位,控制組15位。實驗組成員參與SFBC訓練課程共三天,24小時,而控制組則不接受任何介入。
    本研究之兩組成員在SFBC訓練課程開始前、結束後及結束後一個月,填寫「諮商自我效能量表」與「SFBC學習評量表」,所得資料以SPSS 統計軟體進行無母數統計之曼-惠尼U檢定(Mann-Whitney U test)。實驗組成員另於課程結束後與結束後一個月填寫關於諮商自我效能的「課程回饋表」,並針對課程回饋表的結果進行質性分析。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分述如下:
    一、在SFBC訓練課程實施之後,實驗組與控制組電話志工在諮商自我效能量表之「諮商自我效能」得分之前後測進步分數差異達顯著水準,且在追蹤效果上亦達顯著差異。
    二、在SFBC訓練課程實施之後,實驗組與控制組電話志工在SFBC學習評量表之「SFBC學習效果」得分之前後測進步分數差異達顯著水準,且在追蹤效果上亦達顯著差異。
    三、在SFBC訓練課程實施後,根據課程回饋表歸納出電話志工自覺SFBC訓練課程幫助提升諮商自我效能之內容包含以下四類:「SFBC技巧」、「SFBC的會談架構」、「SFBC基本信念與態度」及「SFBC增進電話志工的信心與穩定度」。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電話志工諮商實務工作者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training on improving the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among crisis hotline volunteers. Pre-test post-test 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dopted. Participants of the current study were active volunteers from the Taipei Lifeline Association. Those who were willing to continue their hotline services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a full course of SFBC training program. Twenty nine volunteers, who were recruited in the formal stud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s. The study included fourteen peopl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fifteen i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 three-day (24 hours in total) training program on SFBC.
    The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Scale and the SFBC Evaluation Scale were distributed before, after, and one month after the SFBC training program. All participants were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pretest, post-test and follow-up tests.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 and Mann-Whitney U test. Participants from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invited to fill up another evaluation sheet on how their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was influenced by the SFBC training program they received.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verbal data from the evaluation sheet.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current study include:
    1.Regarding the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Sca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n change scores between the post-test and the pretest, as well as between the follow-up test and the pretest.
    2.Regarding the SFBC Evaluation Scal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n change scores between the post-test and the pretest, as well as between the follow-up test and the pretest.
    3.Four program features that contributed to volunteers’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enhancement were found: “SFBC skills”, “SFBC interview framework”, “basic beliefs and attitudes for SFBC human service providers”, and “SFBC training as a booster for hotline volunteers’ confidence and performance stability in servic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to hotline volunteers, counseling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for further studies in relevant fields.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志工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諮商自我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5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6 第三節 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訓練課程 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5 第五節 研究程序 58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SFBC訓練課程對電話志工諮商自我效能提升之效果 65 第二節 電話志工對SFBC訓練課程之SFBC學習效果 66 第三節 探討SFBC訓練課程的課程回饋 68 第四節 綜合討論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9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92 第三節 研究建議 93 參考文獻 101 一、中文文獻 101 二、英文文獻 110 附錄一、諮商自我效能量表同意書 115 附錄二、諮商自我效能量表與SFBC學習評量表 117 附錄三、焦點解決短期諮商(SFBC)訓練課程回饋單 125 附錄四、研究參與同意書 127

    一、中文文獻
    王文秀(1994,6月)。我國準諮商員被督導經驗之探討研究。諮商歷程研究學術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王玉如(2010)。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志工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王婉玲(2007)。國中輔導人員角色壓力、輔導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翠蓮(2010)。大學生參與志工服務之參與動機與人格特質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王鳳美(2013)。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桃園縣慈濟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王寶英(2012)。志工工作壓力、組織承諾與服務品質關係之研究-以北部公共部門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基隆市。
    王寶慧(2007)。準諮商心理師的諮商自我效能與生涯承諾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台北市生命線協會(2014)。台北市生命線協會102年年報(未出版),臺北市。
    白芳華(2007)。運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於青少年自傷行為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江惠娟(2013)。志工的工作價值觀、心理契約、自我效能與持續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吳亦真(2010)。博物館志工持續參與志願服務因素之探討—以鶯歌陶瓷博物館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縣。
    吳育沛(2007)。國小輔導教師多元文化知能覺察與輔導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欣蕙(2004)。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自閉症兒童母親的賦能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吳建明(2008)。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台東縣救國團所屬社會基層團務組織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吳淑絹(2008)。高職生知識信念、學習動機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慧菁、陳政智、曾定強、楊志偉(2008)。團體衛教課程在改善綜合醫院志工對精神疾病態度的影響。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2),191-210。
    呂朝賢(2002)。對我國志願服務法的若干反思與建議。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刊,7,203-241。
    李章賜(2008)。志工參與動機、參與體驗與參與利益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大專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杜怡蓁(2009)。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國小攻擊傾向兒童之輔導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杜異珍、陳國屏、林秀戀(2006)。護理人員接受「社區健康志願服務訓練」成效評值。榮總護理,23(3),207-277。
    沈怡君(2010)。志工知覺組織氛圍、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觀護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沈晏琴(2012)。醫療志工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嘉義地區區域級教學醫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02)。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市:洪葉文化。
    周玉真(2002)。電話諮商相關問題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95,2-6。
    周奕伶(2002)。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低自尊個案復原力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周柏伶(1999)。高中同儕團體輔導員之訓練課程及其助人效能之研究-以曉明女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孟謙(2012)。心理諮商人員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應用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以鏇(2010)。臺中縣市國民小學學校志工擔任志工的動機與工作滿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台中市。
    林正祥(2011)。志工參與動機、參與滿意度與持續參與意願之研究-以雲林縣義勇消防隊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守玫(1991)。諮商員理論取向與當事人心理類型之適配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杏足(1989)。諮商技巧訓練對準諮商員的諮商技巧能力、諮商員效能及諮商效果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怡光(2003)。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繼親兒童親子關係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林欣怡(2009)。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家庭醫學科門診青少年之情緒困擾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林欣怡(2010)。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外向行為問題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南(2009)。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哲立(2001)。電話志願工作者諮商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以臺北縣市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林惠玲(2013)。醫院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東元綜合醫院志願服務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新竹縣。
    林萬億(1993)。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林鶴棠(2013)。救護志工參與動機與教育訓練對協勤行為表現之研究-以臺中市鳳凰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洲科技大學,彰化縣。
    邱佐宇(2013)。南投縣高齡志工社會支持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開科技大學,南投縣。
    邱盟淑(2005)。360度回饋法影響輔導科實習教師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麗如(2010)。志工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與工作壓力對持續服務意願影響之研究—以高雄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金樹人(2010)。當代諮商理論。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洪莉竹(2006)。SFBT的訓練。載陳秉華(主編),焦點解決諮商的多元應用(173-207頁)。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洪莉竹(2007)。稻草變黃金-焦點解決諮商訓練手冊。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洪莉竹(2010)。焦點解決新思維-建構正向眼光,展現個人價值。T&D飛訊,99,1-18。
    洪莉竹(2013)。正向語言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的應用與結果-以婚姻困擾之當事人為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14,111-134。
    洪菁君(2012)。志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生活滿意度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孫啟志(2011)。生命線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翁幸如(2000)。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雙親衝突個案情緒感受、生活適應及親子關係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教育大學,臺南市。
    張明永(2001年10月)。青少年自殺危機之評估與輔導。九十年度南區大專院校輔導人員「自殺危機處理與輔導研討會」,輔英科技大學。
    張佳雯(2003)。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應用於國中生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張碧雲(2004)。生命交織的「結」與「解」:擔任輔導志工對女性生命經驗的意義與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張翠華(2010)。1995 生命線志工自殺危機電話協談經驗之研究:以桃園縣生命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張德聰(1996)。志願服務助人者之態度與精神。臺北市 : 臺北市社會教育館。
    梁書蓉(2013)。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孕產婦憂鬱之改善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臺北市。
    梁馨方(2002)。應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關鍵技術對國中中輟復學生諮商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許維素(2002)。中學教師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訓練課程方案成效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3(2),57-58。
    許維素(2004)。社區諮商義工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初階訓練方案。應用心理研究,22,217-249。
    許維素(2007)。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社區機構的有效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許維素(2009)。焦點解決短期治療高助益性重要事件及其諮商技術之探究。教育心理學報,41,274。
    許維素(2014)。焦點解決短期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許維素、吳肇元、陳宇芬(2010)。網路諮商當事人知覺之工作同盟、諮商員效能與諮商滿意度的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1(3),659-684
    許維素、蔡秀玲(2008)。高中職輔導教師焦點解決團體督導成效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9(4),603-622。
    許維素、蔡秀玲(2011)。高中職輔導教師學習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效果之初探研究。全球心理衛生E學刊,2(1),1-19。
    郭洪國雄(2004)。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訓練--對國中輔導老師諮商效能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郭軍毅(2009)。非營利組織志工教育訓練、工作投入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以台南地區兒童福利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榮大學,台南市。
    陳光明(2011)。志工社會支持、參與動機與投入程度關係之研究-以福智文教基金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陳美文(2004)。運用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具網路沉迷現象之國中生之諮商成效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冠彰(2009)。志工人員參與動機、使命感對工作投入之影響-以鳳凰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台南市。
    陳盈芊(2005)。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課程對高中認輔教師輔導知能之認知模式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莉榛(2008)。家長諮詢訓練方案之成效探討-以台北縣家庭教育中心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惠蘭(2013)。醫療志工自我效能與工作價值觀之探討-以嘉義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慧足(2005)。選擇焦點解決短期諮商與輔導老師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靜萱(2008)。志工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關係之研究-以慈濟基金會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陳麗昭(2011)。北臺灣家庭教育中心志工參與志願服務對其生活滿意度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陸光(1994)。我國自願服務推展之過去、現在及未來。社區發展季刊,65,4-10。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揚智出版社。
    馮文彬(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志工參與動機及工作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馮其鳳(2010)。民間團體生態解說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弘欽(2011)。高齡志工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政昌(1997)。準諮商員性別、督導員性別及支持程度對準諮商員知覺督導滿意度、接受督導意願及自我效能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美銀(2013)。文化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投入、工作滿足與終身學習能力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臺中市。
    黃郁萍(2012)。志工活動涉入、工作滿意度與自我實現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的慈濟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黃夏萍(2010)。學校志工參與動機與工作表現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黃淑芬(2009)。焦點解決短期諮商運用於親子衝突處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淑芳(2009)。高齡志工參與服務動機與服務承諾關係之研究-以桃竹苗祥和計畫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玄奘大學,新竹市。
    黃雪瑛(2003)。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生涯團體對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黃碧月(2011)。臺中市國民小學學校志工參與動機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黃曉薇(2012)。分手失落當事人知覺賦能經驗之探究-焦點解決短期諮商的介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秀玫(2004)。諮商實況記錄訓練團體對義務張老師個案概念化能力及諮商員效能之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楊佳惠(2011)。中高齡志工社會關係、參與動機及其相關之研究〜以嘉南地區樂齡學習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楊雅雯(2009)。焦點解決團體督導對高中職輔導教師之賦能內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雅雲(2011)。非營利組織志工參與動機、組織承諾與工作滿足感之研究-以新竹縣慈濟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新科技大學,新竹縣。
    溫欣瑜(2011)。志工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工作滿意之研究-以基督教救助協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葉俊郎(1994)。老年人參與志願服務之探究。老人教育,5,26-35。
    廖本富(2000)。「互為主體性」的故事性同理心訓練團體對張老師同理心之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趙珍妮(1990)。義務「張老師」在職訓練方案之評估研究-以大台北地區四個「張老師」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趙敏杏(2011)。醫院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投入、工作滿足與持續服務之關係探討-以高雄地區醫療機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蔡文佩(2010)。探討守門人訓練對提昇台灣志工擔任自殺防治守門人的成效(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臺中市。
    蔡旭傑(2009)。志工能力與志工效能關係研究-以組織承諾、組織公民行為、教育訓練為干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市。
    蔡佩玲(2010)。志願服務者工作投入與生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高雄縣地區志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幸蓉(2002)。生命線協會專線推廣策略規劃:一個社會行銷觀點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明宏(2008)。花蓮縣觀光大使志工隊志工參與動機與持續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蔡易辰(2009)。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網路成癮大學生之諮商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蔡漢賢(2000)。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衛生福利部全球志願服務資訊網(2013)。102年志願服務成果統計表【原始數據】。取自http://vol.mohw.gov.tw/vol/index.jsp
    鄭玄藏(1987)。精微諮商技巧訓練方案對義務張老師諮商技巧暨輔導員效能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如安(1993)。國小輔導人員之社會支持、輔導自我效能與輔導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至雅(1999)。諮商歷程中諮商員意圖清晰能力對諮商員焦慮情緒與諮商效果的影響-以台北義務張老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黎俊雄(2010)。志願服務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以新北市莊敬高職志工服務隊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市。
    賴毓芳(2011)。校園志工參與動機、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雲林縣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戴玉錦(2005)。高中職輔導教師生命意義感與輔導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欣樺(2011)。大學院校國際志工參與海外服務學習動機與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臺中市。
    謝蕙春(2004)。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低自尊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鍾成鴻(2011)。軍中團體領導者訓練方案之效果與歷程分析-以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取向為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臺北市。
    蘇信如(1984)。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蘇雪杏(2011)。生命線協談志工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二、英文文獻
    Addison, K. D., Lasure-Bryant, D., Norman, R.., O’Connell, W., Stewart-Sicking J. A., & Tang, M. (2004).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elf-efficacy of counseling stud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Counselor Education & Supervision, 44, 70-80.
    Al-Darmaki (2004). Counselor training, anxiety, counselor self-efficacy: Implications for training psychology students from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University.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2(5), 429-439.
    Alvarez, A. (1995). Perceptions of fraudulence,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and satisfaction with work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lbany, New York.
    Baggerly, J., & Osborn, D. (2006). School counselors' career satisfaction and commitment: Correlates and predictors.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9, 197-205.
    Baker, S. B., Johnson, E., Kopala, M. K., & Thompson, E., C (1989).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and counseling competence in prepracticum training.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28(3), 205-18.
    Bandura, A. (1977). Self- 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rak, A., & LaCrosse, M. (1975). Multidimensional perception of counselor behavior.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2, 471-476
    Barnes, K. (2004). Applying self-efficacy theory to counselor training and supervision: A comparison of two approaches. Counselor Education & Supervision, 44(1), 56-69.
    Bechtel, M. A., Gillespie, K. N., Larson, L. M., Potenza, M. T., Suzuki, L. A., & Toulouse, A. L. (1992).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unseling self-estimate invent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9(1), 105-120.
    Berg, I. K. & Jong, P. D. (2012). Interviewing for Solutions. Belmont, CA: Brooks/Cole Publishing. 李慧貞、潘祥齡、周秀姝、陳素惠、許維素(譯)(2013)。建構解決之道的會談。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Bodenhorn, N., & Skaggs, G. (2005).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counselor self-efficacy scale.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38, 14-28.
    Brown, S., Hackett, G., & Lent, R. (1998).Extending Social Congitive Theory to Counselor Training: Problem and Prospects.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6(2), 295-306.
    Cashwell, T. H., & Dooley, K. (2001). The impact of supervision of counselor self-efficacy. The Clinical Supervisor, 20(1), 39-47.
    Clark, M. P., Koraleski, S. F., Larson, L. M., & Wesely, L. H. (1999). Videos versus role plays to increase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in prepractica trainees.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38(4), 237-248.
    Corey, G. (2012).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y,9E. Belmont, CA: Cengage Learning.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弘(譯)(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雙葉書廊。
    Daniels, J. A. & Larson, L. M. (1998). Review of the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literatur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26, 179-218.
    Daniels, J. A. & Larson, L. M. (2001). The impact of performance feedback on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and counselor anxiety.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41(2), 120-130.
    Daniels, J. A. (1997). The influence of performance feedback and causal attributions upon ratings of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Lincoln.
    Duncan, B. L. & Murphy, J. J. (1997). Brief intervention for school problems: Collaborating for practical solutions. NY: Guilford.
    Easton Crystal, Martin Jr, William E., Wilson, Sheilah. (2008).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Phase II. Counselor Education & Supervision, 47(4), 218-232.
    Efstation, J. F., Patton, M. J., & Kardash, C. M. (1990). Measuring the working alliance in counselor supervis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7(3), 322-329.
    Eliason, T. G., Garner, N. E., & LaFountain, R. M. (1996). Solution-focused counseling groups: A key for school counselors. The School Counselor, 43, 256-267.
    Faiver, C. M., Sipps, G. J., & Sudgen, G. J. (1988). Counselor training level and verbal response type: Their relationship to efficacy and outcome expections. Jour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5(4), 397-401.
    Fiske, H. (2008). Hope In Action: Solution-Focused Conversations About Suicide. New York, NY: Taylor & Francis. 唐光政、洪芳、胡曉東、巫江麗、張欣(譯)(2013)。行動孕育希望:焦點解決晤談在自殺和危機干預中的應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Friedlander, M. L., & Snyder, J. (1983). Trainees’ expectations for the supervisory process: Testing a developmental model.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22, 342-348.
    Friedlander, M. L., Keller, K. E., Olk, M. E. & Peca-Baker, T. A., (1986). Effects of role conflict on counselor trainees’ self-statements, anxiety level,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3(1), 73-77.
    Giasson, F. (1995). A staff development program: A Two day workshop focusing on solution-based therapy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 (Abstract). Retrieved from Dissertation Abstract Ondisk database.
    Halverson, S. E., Livneh, H., & Miars, R. D. (2006). An exploratory studey of counselor education students moral reasoning, conceptual level, and counselor self-efficacy.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Journal, 3(1), 17-30.
    Hays, V. L., Kolocek, A. K., Melchert, T. P., & Wiljanen, L. M. (1996). Testing models of counselor development with a measure of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4(6), 640-644.
    Hill, C. E., Hoffman, M. A., & Lent, R. W. (2003).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counselor activity self-efficacy scal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1), 97-108.
    Johnson, E., Mostert, D. L, & Mostert, M. P. (1997). The utility of solution-focused, brief counseling in schools: Potential from an initial study.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5, 66-70.
    Levy, M., & Weitz, B. A. (2001). Retailing Management, 4th ed. New York: NY.:McGraw-Hill.
    Linden, J. D., Stone, S. C., & Shertzer, B. (1965).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n Inventory for Rating Counseling.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44, 267-267.
    Macdonald, A. J. (2007).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駱宏、洪芳、陳宣元(2011)。焦點解決治療理論、研究與實踐。浙江:寧波出版社。
    Merbaum, M., Rhee, W. K., Strube, M. J., & Self, S. M. (2005). Efficacy of Brief Telephone Psychotherapy with Callers to a Suicide Hotline. Suicide and Life-Threatening Behavior, 35(3), 317-329.
    Mikinski, T. C. (1993). Counselor self-efficacy and suicide intervention. Dissertation-Abstracts-International, 54(10-A), 3677.
    Moore, L. F. (1985). Motivating Volunteers How the Rewards of Unpaidwork Can Meet People ’ s Needs. CA, YVR: Vancouver Volunteer Publication.
    O’Connell B. (2005). Solution-Focused Therapy.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李家琦(2007)。焦點解決治療法。高雄市:基礎文化創意出版社。
    O‘Hanlon, B., & Beadle, S.(1997). A guide to possibility land: Fifty-one methods for doing brief, respectful therapy. New York : W. W. Norton & Company.
    Pelsma, D. M. (2000). School counselors’ use of solution-focused questioning to improve teacher work life.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4, 1-5.
    Roesnfield, M. (1997). counselling by telephone, London: Sage. University Press
    Sharry, J., Darmody, M., & Madden, B. (2002). A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to working with clients who are suicidal. 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 Counselling, 20, 383-399.
    Smith, M. R. & Urbani, S. (2002). Skills-based training and counseling self-efficacy. Counselor 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42(2), 92-106.
    Triantafillou, N. (1997). A Solution-focused approach to mental health supervision. Journal of Systemic Therapies, 1, 21-2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