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志忠
論文名稱: 澎湖地區青少年休閒運動參與現況之研究
指導教授: 鄭志富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6
中文關鍵詞: 休閒運動休閒運動阻礙因素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9下載:1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的現況及其阻礙之因素,並瞭解不同地區澎湖青少年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之差異;最後,分析其運動參與阻礙之相關性。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共發出問卷500份,有效回收問卷481份。研究工具為編製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調查問卷』以描述統計(平均數、標準差及百分比)分析、χ2考驗、t考驗、F考驗及LSD法進行分組事後比較加以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如下:
    ㄧ、因受離島地區生活步調輕鬆緩慢的影響,運動次數低、運動持續時間短之青少年,其參與休閒運動程度較高;休閒運動方式大多屬輕鬆較不吃力的方式為主,且運動地點以學校周遭環境居多。
    二、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在「外在因素」和「休閒資源因素」有較高的阻礙。其中又以「天氣不好」、「沒有友伴」、「缺乏休閒運動場館」為主要因素。這也顯示出休閒運動場館及設備的欠缺成為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上最大的阻礙因素。
    三、本研究發現澎湖地區青少年男生在運動次數與運動持續時間上普遍的高於女生;高中(職)生因課業壓力較大,較國中生能利用課餘時間從事休閒運動;而月收入高、休閒費用高之青少年在休閒運動參與上能得到較多的支持。
    四、本研究顯示女生由於先天能力及社會期待的關係,造成運動阻礙大於男生;而課業競爭力強及休閒資源的缺乏,使得高中(職)生和城市地區之青少年在參與休閒運動阻礙上有較明顯的感受。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應增設學校室內體育館並適度開放讓社區居民使用,以提升運動風氣,設立全澎湖自行車專用步道,推廣不受季節性影響之休閒運動及運動性學校社團,最後建議加強青少年休閒教育,培養良好的正向休閒態度,進而養成終身規律運動的習慣。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barrier factors of the adolescents’ 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 sports in Penghu area; also to understand the discrepancy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barrier factors of the adolescents’ 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 sports in different areas in Penghu; and finally,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icipation and barriers of sports 500 copies of questionnaire were sent out randomly by stratified sampling, with effective return of 481 copie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r the adolescents’ participation in recreational sports in Penghu Area” as a investigation tool, the study was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verage, standard deviation and percentages of variants), χ2 test, t test, F test and 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conduct post hoc analyse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listed as following:

    1. As influenced by the free and easy lifestyle and slow pace in the off-shore island area, the adolescents with low sports frequency and short sports duration had high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recreational sports; the recreational sports were mainly in relax and less energy consuming ways, and the sports locations were mostly nearby school environments.

    2. The adolescents in Penghu participating in recreational sports experienced higher barriers in “external factors” and “leisure resource factors”; in which “terrible weather”, “no companion” and “lack of leisure sports centers” were the main factors. This also showed the biggest barrier factors for the adolescents in Penghu participating in recreational sports were the lack of leisure sports centers and facilities.

    3. The study discovered that the sports frequency and duration for male adolescents were generally higher than female adolescents in Penghu area; as the adolesc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vocational school) had heavier school pressure, they tended to utilize their spare time to engage recreational sports after school better than high school students; for those adolescents with high monthly income and high leisure expenses received more supports while participating in the recreational sports.

    4. The study showed that female adolescents’ sports barrier was greater than the male adolescents due to congenital capability and the expectation of the society; the adolesc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vocational school) and in the city area also experienced obvious barrier in participating recreational sports due to competition in schoolwork and lack of leisure resource.

    Based on the result, this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build more school gyms and open them appropriately to the local inhabitants to promote the athletic manners. Besides, this research also suggested that we could set up the exclusive bike paths around Penghu and propagate the leisure sports and athletic school clubs, which wouldn’t be influenced by 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s. Finally, it suggested that we should reinforce the adolescent leisure education, and thus the young people could develop the good attitude toward the use of their free time and cultivate the lifelong habit of doing sports regularly.

    目 次 目 次 ……………………………………………………… iii 表 次 ……………………………………………………… v 圖 次 …………………………………………………… vi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4 第六節 名詞釋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休閒運動的概念………………………………………………………… 7 第二節 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之探討……………………………………………20 第三節 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26 第四節 家庭背景與休閒參與因素之探討………………………………………32 第五節 本章總結…………………………………………………………………3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45 第四節 研究流程…………………………………………………………………48 第五節 實施程序…………………………………………………………………50 第六節 資料處理…………………………………………………………………50 第肆章 研究結果…………………………………………………………… 52 第一節 研究樣本之描述…………………………………………………………52 第二節 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分析……………………………55 第三節 不同背景之澎湖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差異比較……………73 第伍章 討論………………………………………………………………… 84 第一節 澎湖地區青少年休閒運動參與現況……………………………………84 第二節 不同背景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86 第三節 不同背景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比較 …………90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結論 …………………………………………………………………… 94 第二節 建議 …………………………………………………………………… 96 參考文獻…………………………………………………………………………99 一、中文部分…………………………………………………………………… 99 二、英文部分…………………………………………………………………… 112 附錄 …………………………………………………………………………… 113 附錄一 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調查問卷(預試問卷)…………113 附錄二 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調查問卷(正式問卷)…………120 表 次 表2-1 休閒運動之定義一覽表………………………………………………… 7 表2-2 休閒運動定義歸納表……………………………………………………11 表2-3 休閒運動功能一覽表……………………………………………………14 表2-4 休閒運動功能歸納表……………………………………………………18 表2-5 青少年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一覽表………………………………………20 表2-6 休閒活動對青少年的功能一覽表………………………………………23 表2-7 休閒運動阻礙之定義一覽表……………………………………………26 表2-8 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27 表2-9 教育程度分級一覽表……………………………………………………34 表2-10 職業分級一覽表 ………………………………………………………35 表2-11 社經地位等級一覽表 …………………………………………………36 表3-1 澎湖地區高中職學生抽樣人數一覽表…………………………………43 表3-2 澎湖地區國中學生抽樣人數一覽表……………………………………44 表3-3 專家效度名單……………………………………………………………45 表3-4 休閒運動參與阻礙各層面之α係數一覽表……………………………46 表3-5 休閒運動參與阻礙之項目分析與信度考驗結果………………………47 表4-1 本研究樣本人口統計資料之分布情形…………………………………53 表4-2 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每週次數之分布情形…………………56 表4-3 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時間之分布情形………………………58 表4-4 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時段之分布情形………………………60 表4-5 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持續時間之分布情形…………………62 表4-6 澎湖地區青少年不同性別參與休閒運動地點之分布情形……………64 表4-7 澎湖地區青少年不同中等學校層級參與休閒運動地點之分布情形…65 表4-8 澎湖地區青少年不同居住地區參與休閒運動地點之分布情形………66 表4-9 澎湖地區青少年不同家長社經等級參與休閒運動地點之分布情形 67 表4-10 澎湖地區青少年不同性別參與休閒運動項目之分布情形 …………69 表4-11 澎湖地區青少年不同中等學校層級參與休閒運動項目之分布情形 70 表4-12 澎湖地區青少年不同居住地區參與休閒運動項目之分布情形 ……71 表4-13 澎湖地區青少年不同家長社經等級參與休閒運動項目之分布情形 72 表4-14 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構面排序 …………………73 表4-15 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各構面得分排序一覽表 …74 表4-16 不同性別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比較表 ……75 表4-17 不同中等學校層級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比較表 ………………………………………………………………………76 表4-18 不同居住地區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比較表 77 表4-19 不同家庭狀況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比較表 78 表4-20 不同家長社經等級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比較表 ………………………………………………………………………79 表4-21 不同家庭月收入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比較表 …………………………………………………………………………80 表4-22 不同休閒費用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的阻礙因素比較表 81 表4-23 不同背景之澎湖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總分分析 ……83 圖 次 圖3-1 研究架構圖………………………………………………………………41 圖3-2 研究流程圖………………………………………………………………49

    一、中文部分
    丁秋娟(2003)。臺北縣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研究-以三重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王天威(2005)。台北縣青少年女性休閒運動參與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註源(2005)。桃園縣國中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阻礙因素之調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王宗吉、徐耀輝(2000)。休閒運動與健康管理。休閒活動,15-28。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王禎祥(2004)。臺北市國小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王美芬(1993)。單親青少年休閒狀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王鍾和(1981)。兒童發展。台北市:大洋。
    王薰禾(2004)。高雄地區國民小學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休閒阻礙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休閒運動活動專書。台北市:作者。
    文崇一(1986)。台北市新興工商地區與老舊地區生活品質之比較。台北市: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白家倫(2005)。青少年性別角色特質、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間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行政院主計處(2001)。九十年度政府全國統計資料,2001年9月4日,取自網址http://www.dgbas.gov.tw
    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2007)。戶籍人口統計年報,2007年7月10日,取自網址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10-0.html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8)。青少年從事之休閒活動調查報告。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台北市:作者。
    行政院教育部(2005)。校園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2005年5月12日,取自網址http://epaper.edu.tw/
    李晶(譯)(2001)。休閒遊憩事業概論。台北市:桂魯。(Cordes K . A ., & Ibrahim H. M., 2000)
    李月櫻(1994)。親子關係與青少年竊盜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李三煌(2004)。臺北市內湖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李佩欣(2003)。俱樂部會員休閒運動價值觀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李錫文(2005)。澎湖縣國小學童閱讀兒童讀物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李惠加(1997)。青少年發展。台北市:心理。
    李嘉慶(2001)。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李世昌(2000)。同儕對休閒活動影響之研究-以南開工商專科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縣。
    李俊憲(2006)。彰化地區國小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江澤群、林國瑞。(2001)台北地區高中職學生參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研究。北體學報,9,105-117。
    江書良(2002)。台北縣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傾向與場地設施及休閒參與機會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江佳慧(2002)。家庭休閒消費支出結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沈易利(1999)。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4,319-370。
    沈易利(2000)。臺灣省民眾休閒運動參與和需求之研究(以北、中、南地區為例)。臺中縣:霧峰。
    巫影潭(2006)。醫師休閒運動態度、參與行為及工作壓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沐桂新(1995)。休閒治療-休閒活動的醫療及心理輔導效能之探討。學生輔導雙月刊,39,38-43。
    林東泰(1995)。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祐鋐(2005)。台中縣國小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及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月琴(1991)。繼親親子家庭關係與子女生活。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林美娟(1998)。兒童知覺的雙親婚姻衝突對其生活適應影響之歷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東泰(1997)。青少年休閒價值觀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佑隆(2006)。彰化地區國小學童休閒運動參與及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卓俊辰(1990)。從健康的觀點論體能性休閒活動的重要性與可行性措施。休閒教育研討會專輯。台北市: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協會。
    周愫嫻(1995)。社會階級、家庭結構與青少年偷竊行為的關係:一個美國社區的實證研究。社區發展季刊,27,152-171。
    周郁采(2006)。國中體育課程學習成效自評結果對運動休閒參與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邱展文(2005)。台東地區水域休閒運動之研究-以風浪板、潛水及獨木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邱逸揚(2004)。台北市中等學校視覺障礙學生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吳政崎(2001)。高科技產業職工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與期望之研究- 以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職工為例。台北市:水牛。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胡信吉(2003)。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昭坤(2002)。南投縣高中職學生休閒運動設施需求暨休閒運動態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洪煌佳(2001)。休閒運動體驗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初探。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9,249-258。
    洪惟泉(2001)。不同學業專科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之差異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倪進誠(2003)。台灣的離島。台北市:遠足文化。
    孫碧津(2004)。警察人員休閒運動阻礙與幸福感之研究—以雲林縣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孫慶國(1995)。青少年休閒生活調查報告。台北市:財團法人金車教育基金會。
    翁清課(2005)。澎湖地區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教學態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高禎禧(2004)。台北市國小學童母親生活壓力、休閒運動阻礙、運動行為與身心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高明珠(1988)。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特質、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高俊雄(2000)。休閒相關概念。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馬傳鎮(1982)。少年犯的親子關係、家長社經地位、家庭背景與學校背景之調查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5,177-224。
    馬金足(2004)。澎湖縣慢性病盛行率與其健康知識現況調查。澎湖縣政府研究發展選輯目錄—93年度。澎湖縣:澎湖縣政府。
    徐慶忠(2006)。高中職教師休閒運動需求與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以屏東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郭靜晃、羅聿廷(2002)。青少年休閒阻礙分析及輔導策略之研究。華岡社科學報,16,11-17。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市:五南。
    黃坤得、黃瓊慧(2000)。水上休閒運動之初探。台灣體育,109,15-18。
    黃蓮如、黃蕙茹、呂淑貞(2002)。婦女參與休閒運動之動機與阻礙因素研究-以澎湖縣馬公市婦女為例。國立澎湖技術學院九十一年休閒系二甲專題計劃學生專題報告。
    黃金柱(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黃春枝(1980)。社會變遷與親子關係適應。張老師月刊,5(4),34-40。
    黃俊英(1992)。行銷研究-管理與技術。台北市:華泰。
    陳正達(2005)。澎湖縣國民小學校長課程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陳敬能(1998)。周休二日對運動休閒教育之啟示。大專體育,40,131-135。
    陳啟森(2001)。高雄市特殊學校國中階段智能障礙學生暑假期間休閒運動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鴻雁(2000)。臺灣地區青少年參與休閒運動現況之研究。大專體育,48,75-81。
    陳鴻雁、楊志顯(1999)。國民參與休閒運動人口調查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陳鴻雁、謝邦昌(2003)。我國國民運動意識之調查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陳婉容(2002)。青少年休閒行為對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德海(1996)。南區專科學校學生休閒活動阻礙原因之探討。台灣體育,87,52-58。
    陳慶福(2000)。單親家庭之教育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陳彰儀(1985)。台北市已婚職業婦女之休閒興趣參與情形與生活適應。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8,191-210。
    陳代真(2002)。國中青少年家庭休閒活動與家庭凝聚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大直地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陳佩菁(2003)。高雄市中等學校肢體障礙學生參與休閒活動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秀才(2001)。親子互動的價值初探。國教輔導,40(3),2-6。
    陳彥呈(2003)。家庭相關因素對青少年休閒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高彬(2007)。宜蘭縣國中學生課後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怡冰(1992)。親子關係與兒童社會技巧之相關--單雙親家庭之比較研究。學生輔導通訊,23,45-53。
    陳美玲(1997)。從成人發展觀點探討嘉義地區成人休閒態度、休閒參與及其相關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麗華(1991)。台北市大學女生休閒運動態度參與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南琦(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許文震(2004)。澎湖縣隔代教養學童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許志賢(2002)。臺閩地區高級中等學校校長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許心華(1983)。親子關係。高雄文獻,13,201-262。
    許建民(2001)。國小學童休閒內在動機與休閒知覺自由與休閒無聊感關係之研究。體育學報,31,115-124。
    游正芬(1999)。閒暇時間從事的活動與健康之關係-以台北市某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曾清芸(1996)。從新新人類休閒生活問卷調查結果談起。測驗與輔導雙月刊,137,2821-2823。
    曾瑞怡(2005)。台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與行為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廖麗珠(2001)。「運動休閒」與「休閒運動」概念歧異詮釋。中華體育季刊,15(1),28-36。
    張廖麗珠、洪新來(2001)。中洲技術學院學生參與休閒活動與休閒運動之調查研究。中洲學報,14,133-149。
    張勝翔(2006)。縣府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以雲林縣政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張少熙(1994)。青少年自我概念與休閒活動傾向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少熙(2000)。台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台北市:漢文。
    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耀中(2002)。臺中市銀髮族退休教師參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張永朋(2006)。青少女實際參與•期望參與不同休閒活動類型對健康體適能之相關研究-以敏惠護專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張良漢(2002)。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態度、休閒運動阻礙及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大專院校學生為例。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文騰(2004)。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職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張文禎(2002)。國小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張玉玲(1999)。無聊啊!談休閒無聊感對青少年自我統合發展之影響。學生輔導通訊,60,68-79。
    張玉玲(1999)。大學生休閒內在動機、休閒阻礙與其休閒無聊感及自我統合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清富(1995)。單親家庭現況及其因應對策之探討。台北市:正中。
    康健雜誌(2005)。2004年運動城市大調查--哪個城市最愛運動?。康健雜誌,74,202-211。
    程紹同(1998)。運動贊助策略學。台北市:漢文。
    程紹同(2000)。中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模式研究。台北市:漢文。
    趙碧華、闕漢中(1997)。家庭對青少年生活型態建構之影響。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81-212。
    趙善如(1995)。我不要黯淡無光的青春期―談青少年的休閒輔導。學生輔導,39,92-97。
    楊敏玲(2000)。推展青少年休閒生活輔導的新思維。測驗與輔導,160,3355-6。
    楊清雄(2004)。國民小學教師教學困擾之研究-以澎湖地區國小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楊燕餘(2006)。澎湖地區民眾參與休閒運動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木仁(2002)。中老年人健康管理與休閒運動。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3(1),181-194。
    楊美貞(2003)。台灣地區女大學生性別角色與休閒運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楊坤芳(2004)。南投縣水里鄉上安社區居民休閒運動需求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楊峰洲(1998)。美國休閒運動相關的高等教育初探。台灣體院休閒運動學系系刊,1,52-55。
    劉芳遠(2001)。社區民眾使用學校運動場地之參與、需求和阻礙因素調查研究-以新竹市南寮社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劉坤宏(2003)。彰化縣國中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蔡添元(2006)。國小學童休閒運動滿意度對親子關係與幸福感之影響—以台中縣國小高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蔡順良(199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學生自我肯定及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8,239-264。
    蔡特龍(2000)。休閒運動的推展。休閒活動專書,1-14。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蔡素琴(1998)。兒童休閒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鄭健隆、葉進純(2000)。兼俱動態、靜態的電動腳踏車監測系統。國立虎尾技術學院學報,3,203-20。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1)。教師的休閒生活。臺中縣:作者。
    澎湖縣政府教育局(2007)。澎湖縣96學年度各級學校概況。澎湖縣:作者。
    澎湖縣政府(2007)。澎湖縣簡介-人口,2007年6月15日,取自網址 http://www.penghu.gov.tw/profile/profile03.asp
    鮑敦珮(2002)。中部地區青少年選擇休閒場所之相關因素實證研究─以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賴哲民(1989)。台北市國小兒童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賴清財(2000)。我國北區軍事院校學生休閒運動需求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賴溢宏(2005)。彰化地區高中職學生參與課後運動動機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蔣益生(2004)。高雄縣國小高年級學童運動休閒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穆錦雯(1982)。台北市兒童生活現況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謝堂益(2004)。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台北市。
    謝鎮偉(2002)。大學教職員工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以輔仁大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縣。
    謝筑虹(2005)。家長參與幼兒親子休閒運動之參與動機、阻礙因素及參與程度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戴麗芬(1990)。父母社經地位、管教方式對子女工作價值觀念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顏友莉(2006)。雲林科技大學運動代表隊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羅明訓(1999)。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嚴詠智(2006)。台南縣國民小學行政人員休閒運動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蘇瓊慧(2005)。台北縣國中生休閒參與及情緒調整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Grunbaum, J. A., Kann, L., Kinchen, S. A., Williams, B., Ross, J. G., & Lowry, R. (2002). 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 2001.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 72(8), 313-328.
    Iso Ahola, S. E. (1980).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and recreation. Dubuque, IA: Wm. C. Brown Company.
    Mull, R. F., Bayless , K. G., Ross, C. M., & Jamieson, L. M., (1997). National sport management (3r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Randall, S. R., Tim, T. P., & Rachel, G. (2005). A spatial analysis of linkages between health care expenditures, physical inactivity, ogesity and recreation supply.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7(2), 216-235.
    Witt, P. A., & Bishop, D. W. (1979). Situational antccedents to leisure behavior.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 64-77.
    Widmer, M. K., & Trunnell, E. P. (1996). Measurement of ethical behavior in leisure among high-and low-risk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31, 397-40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