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仕賢 |
---|---|
論文名稱: |
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1982-2007)-從整合理論的角度分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1982-2007) under “One Country, Two Systems”-An Analysis from the View of Theory of Integration |
指導教授: |
黃城
Huang, Chen 張五岳 Chang, Wu-Yueh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8 |
中文關鍵詞: | 整合理論 、基本法 、CEPA 、中港關係 、北京對港政策 |
英文關鍵詞: | Theory of Integration, the Basic Law, CEPA,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Chinese Government’s Policy towards Hong Ko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6 下載:5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一九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簽署,中港關係有了新的開始。在前過渡期,中英雙方關係基本上是融洽的,中英雙方基本上是以合作為主。中共確立以一國兩制作為理論基礎,透過制定香港《基本法》實現一國兩制的對港政策,成為這個時期中共對港政策的重點。六四事件後,中共對港政策出現改變。在制度面上,《基本法》在未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制度設計上,突顯了中共的意志與對香港民主化的懷疑。六四事件確實影響了中國對香港的態度,而中國透過《基本法》樹立起未來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架構。
香港回歸後,香港的政治氛圍與港英時代不同,隨著港人治港的政治訴求在香港落實,港人要求特區政府能對香港人民負責。然而一場亞洲金融風暴,港人積累對特區政府的不滿,北京重新審視對港政策,改採主動介入策略。香港遭遇金融風暴的襲擊,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北京及港府為了挽救香港的經濟,加速香港與中國的經濟整合成為必要的方向。
面臨亞洲金融風暴、SARS及港人對港府的信任度跌落谷底的情形下,北京方面為了挽救香港經濟以及董建華在香港的威信,毅然決定與香港簽訂CEPA,透過經濟上的整合,試圖復甦香港經濟。在CEPA的簽訂與談判過程之中,對北京與香港雙方都有利及各有考量的情形下,談判過程可謂順利。CEPA的簽訂也標示著中港雙方的經濟整合由市場自行整合擴散到了政治菁英的合作。經濟整合在雙方互蒙其利的情況下進展快速,CEPA的各項補充協定也陸續出爐,加速中港的經濟整合,亦使香港經濟逐步內地化,香港經濟已不可能脫離中國,故在經濟的整合上,中港之間可說日益密切。
回顧本文,吾人可以發現整合理論在中港整合過程中的適用性與侷限性。從整合理論的三個面向:聯邦主義、功能主義、新功能主義來看,聯邦主義主要適用在一國兩制以及《基本法》的制定過程上。從功能主義的角度來看,在整個中港的整合過程中,似乎只有前過渡期由於中英雙方的關係較為平穩,故雙方在經濟面上的合作才能擴散到政治的整合。而後過渡期與回歸之後,儘管雙方在經濟整合的步伐上從未停止,經濟的整合似乎並未有效地擴散到政治面,故從功能主義的角度來看中港整合,似乎侷限性大於適用性。最後,從新功能主義的角度來看,中共的政治菁英對於中港整合的態度較為一致,而在香港的政治菁英方面,除了民主派的人士之外,對與中共進一步整合的態度基本上是支持的,中港政治菁英的態度使中港整合更加快速,故新功能主義的適用性大於其侷限性。
最後,筆者認為,綜觀整個中港關係可說分成制度、政治與經濟整合三軌進行,制度建立、政治整合失敗但經濟整合成功,可說是自一九八○年以來中港關係的總結。未來的中港關係可能亦會如此發展,即港人對進一步與中國的經濟整合充滿期待與信心,但對政治整合則敬謝不敏。因此,對北京與香港的政治菁英而言,如何將經濟整合的成果再次擴散到政治面,重拾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加速中港之間的整合進程,才是北京與香港雙方要思考的地方。
In 1984, Chin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signed the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marking a brand new start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During the early transition period, Sino-British relationship has a sound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corporation. Since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has been established as the theoretical bas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implemented this principle as the key policy towards Hong Kong through the Basic Law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ut the Event of June 4 changed the situation. Chinese government’s policy towards Hong Kong was truly affected by the event and the political frame of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on Region, set up through the Basic Law, was an evident demonstration of the will of CPC and her doubting of Hong Kong’s democratization.
After Hong Kong’s return to Chinese sovereignty,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in Hong Kong differed from that under British rul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litical appeal of “Hong Kong people administering Hong Kong”, people in Hong Kong required a government with responsibility. Nevertheless, Hong Kong people’s dissatisfaction against the HKSAR government broke out in the Asian Financial Crisis, which forced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to review her previous policy towards Hong Kong and finally applied an active participation strategy instead. To recover Hong Kong’s economy from hard hit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government of China and Hong Kong acknowledged that it was indispensable to accelerate the economy integration between Mainland and Hong Kong.
Regarding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Asian Financial Crisis, SARS outbreak and low public trust against Hong Kong governmen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ok upon herself to sign CEPA with Hong Kong aiming of rescuing Hong Kong’s economy and Dong Jianhua’s prestige by economic integr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mutual benefit and respective consideration, the whole process of negotiation and signing was indeed smooth and it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between both sides would extend from self market integration to political corporation. With the signing of subsequent supplementary agreements on CEPA, economic integration develops quickly. As economy in Hong Kong gradually become Mainland-oriented, the economic prospects for Hong Kong have been tied more closely to the mainland in term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rough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concluded the applicability and limitation of Theory of Integration in the integration progress of Chines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Regarding three aspects of the Integration Theory, federalism, functionalism and neo-functionalism, it seems that federalism was mainly appli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principle and the Basic La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it indicated that the corpo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Britain in the early transition period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Chinese Mainland-Hong Kong integration was quite sound which brings a further corporation from economy to politics. In the late transition period and after Hong Kong’s return sovereignty to China, although both sides kept on their economic integration steps, it hasn’t been effectively extended to the political level yet. Thus, from the view of functionalism, Chinese Mainland-Hong Kong integration was more of limitation than applicability. Finally, neo-functionalism shows that the attitude towards integration of Chines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of political elites from CPC are consistent when political elites from Hong Kong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with CPC as well, except some democratic politicians. The consistent attitude of political elites from Mainland and Hong Kong accelerated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indicating more applicability than limitation in terms of neo-functionalism.
In the end, the author took a comprehensive view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Mainland and Hong Kong and divided it into three parallel aspects of integration, system, politics and economy. The author also concluded that Chinese Mainland-Hong Kong relationship after 1980 was a failure in system building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but a success in economic integration. It may well be the same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future of Mainland and Hong Kong, which means that Hong Kong people would be full of anticipation and confidence in economic integration with Mainland while getting far away from politics. Thus, it is necessary for political elites both from Beijing and Hong Kong to consider how to further extend the integration from economic to political level, re-enhance Hong Kong people’s confidence in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nd accelerate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檔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香港主權移轉周年總體檢研討會》。台北:聯合報、救國團等主辦,1998年。
《跨越九七:香港國際問題研討會》。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7年。
《鄧小平論「一國兩制」》。香港:三聯書店,2004年。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第五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年。
公務員事務局法定語文事務部編,《香港2007》。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新聞處出版,2008年。
王友金,《23條立法論叢》。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王永平,《平心直說-一名香港特區政府局長為官十二年的反思集》。香港:經濟日報出版社,2008年。
王叔文編,《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導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
王家英,《「一國兩制」實踐一周年:回顧與展望》。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998年。
王家英,《回歸後民意的變化與特區政府的管制合法性問題》。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998年。
王家英,《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發展與挑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2000年。
王家英著,《香港民意與「一國兩制」實踐》。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1998年。
王鳳超編,《「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下冊)。香港:三聯書店,1999年。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上冊)。香港:三聯書店,1998年。
丘偉國,《急推;緩進:回歸前後香港民主路程》。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2007年。
田恆國,《論一國兩制條件下中央與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關係》。北京:中共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台港澳交流手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4年。
何頻、高新,《北京如何控制香港》。香港,明鏡出版社,1997年。
余振編,《雙城記:港澳之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澳門:澳門社會科學學會,1998年。
余繩武、劉蜀永主編,《二十世紀的香港》。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1998年。杜葉錫恩著、隨麗君譯,《我眼中的殖民時代香港》。台北:人間出版社,2005年。
冷夏,吳文濤,《論香港立法會議員專職化》。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
吳亦新,《一國兩制與香港的繁榮穩定》。廣州:廣東經濟,1997年。
吳家俊,《議員左右手-議員助理的自白》。香港:明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吳國光,《九七效應:香港、中國、與太平洋》。台北:遠景出版社,1997年。
吳新興,《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研究》。台北:五南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呂大樂,《唔該,埋單-一個社會學家的香港筆記》。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世華、張士清,《鄧小平外交戰略思想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拓梓,《七十年代以來香港認同政治的變遷:一個台灣的觀點》。台北: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昌道,《香港政治體制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
李後,《回歸的歷程》。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李英明,《香港學》。台北:揚智文化,1997年。
李家泉,《一國兩制與台灣前途》。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
李文志,《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從扇形戰略到新太平共同體》。台北:憬藝出版社,1997年。
杜耀明、聶依文編,《傳媒:選舉與策略-立法局直接選舉的政治傳播》。香港: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1995年。
周八駿,《香港跨入新世紀的腳步-「一國兩制」的最初實踐》。香港:香港世紀出版公司,2000年。
周平,《香港政治發展( 1980- 2004)》。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周奕,《香港左派鬥爭史》。香港:利文出版社,2002年。
周連勝,《中(共)英香港問題談判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明報編輯部,《十年‧香港人》。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
邱立本,《激情新聞記筆》。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08年。
邱垂正,《兩岸和平三角建構》。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
邱垂正,《過渡期中共對港主權移轉之運作模式之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邱漢誠,《中共「一國兩制」理論模式之延溪與批判》。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施逸銘,《中共對港政策之研究:1997-2000》。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施漢榮,《「一國兩制」與香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
洪發明,《中共與英國的香港政策:以博弈理論探討(1949-1995)》。台中: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紀欣,《「一國兩制」在台灣》。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范振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選舉制度》。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
范振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選舉制度》。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
香港政府出版處,《大不列顛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香港前途的協議草案》。香港,香港政府出版社,1984年。
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秘書處編,《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重要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參考資料》。香港: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出版,1988年。
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諮詢報告》。香港: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處出版,1989年。
香港移交二週年情勢之評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9年。
香港移交三週年情勢之評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0年。
香港移交五週年情勢之評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2年。
香港移交四週年情勢之評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1年。
香港移交週年情勢之評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8年。
香港經濟日報編著,《香港,醒醒》。香港:香港經濟日報,2007年。
翁松燃,《「一國兩制」與香港前途(專案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4年。
袁求實,《香港回歸大事紀(1997-2002)》。香港:三聯書店,2003年。
袁求實,《香港過渡時期重要文件彙編》。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袁求實編著,《香港回歸大事紀》(1979-1997)。香港:三聯書店,1997年。
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一國兩制」論述注批-主權觀的累現、比對與新銓》。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1年。
馬仲明,《「中」、英香港政制談判研究-策略性假設分析法之運用》。台中: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國世平,《香港經濟的轉型及未來繁榮》。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
國世平,錢學君,《九七後中港關係》。香港:太平洋世紀出版社,1998年。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香港社會文化司編,《香港問題讀本》。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年。
專書
張玉曉,《關於香港特區基本法解釋衝突解決機制的思考》。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亞中,《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2000年。
張虎,《港、澳「基本法」釋論》。台北:桂冠圖書,1996年。
張炳良,《反思香港發展模式:張炳良論管治》。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08年。
張慧瑾,《中共香港政策之研究:「一國兩制」之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國際關係組碩士論文,1997年。
張曉輝,《香港近代經濟史:1840- 1949》。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梁振英,《家是香港》。香港: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
許光泰編,《香港回歸與大陸變局》。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7年。
許家屯,《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許家屯,《許家屯香港回憶錄》(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
郭俊麟,《「一國兩制」在香港之法理、規範與實踐:1997-2000》。嘉義:南華大學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郭厚志,《一節無法直通的列車:一九九三年中(共)英香港談判之解析》。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郭國燦,《回歸十年的香港經濟》。香港:三聯書店,2007年。
陳小雅,《天安門之變 八九民運史》(台北:風雲出版社,1996年)。
陳和順、張炳良編,《十年回歸十年盤點》。香港:上書局,2007年。
陳冠中,《下一個十年香港的光榮年代?》。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健民、伍瑞瑜編著,《眾聲喧嘩-影響香港發的九大爭論》。香港:上書局,2008年。
陳健民、蔡子強,《民主的小故事與大道理》。香港:上書局,2009年。
陳廣漢主編,《港澳珠三角區域經濟整合與制度創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陳德正,《港、澳基本法比較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山人民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傅思明,《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通論》。北京:中國檢查出版社,1997年。
智經研究中心,《因應兩岸關係緩和促進港台經貿關係發展》,2009年。
曾銳生,《管治香港政務官與良好管治的建立》。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7年。
港澳問題研究論文集(1987-1999年)。台北:法務部調查局共黨研究中心,1999年。
程林勝編,《鄧小平「一國兩制」思想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
馮邦彥,《香港華資財團(1841-1997)》。香港:三聯書店,2007年。
黃文放,《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決策歷程與執行》。香港:香港浸信會大學林思齊東西學術交流所,1997年。
黃文娟,《香港的憲制與政治》。台北:財團法人國家發展研究文教基金會,1997年。
黃舒平,《從香港政治民主化看中共「一國兩制之政策」》。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黃裔,《香港問題和一國兩制》。北京:大地出版社,1990年。
楊允中,《論正確實踐「一國兩制」》。澳門: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2005年。
楊英,《香港經濟新論》。北京:暨南大學出版社,2002 年。
群策會,《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2003年。
葉天生編,《香港選舉資料匯編1996年-2000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2001年。
葉根詮,《特區政治化粧術》。香港:上書局,2006年。
葉健民主編,《從九七算起:公民社會的第一個十年》。香港: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07年。
葉國華,《五十年後》。香港:中華書局,2008年。
葉國華,《五十年後》。香港:中華書局,2008年。
雷競璇、沈國祥編,《香港選舉資料匯編1982年-1994年》。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1995年。
廖光生,《香港民主化的困境-回歸與民主化之爭》。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齊鵬飛,《鄧小平與香港回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 年。
劉兆佳,《香港的政制改革與政治發展》。香港:廣角鏡出版社,1988年。
劉青峰、關小春編,《轉化中的香港:身分與秩序的再尋求》。香港:中文大出版社,1998年。
劉曼容,《港英政府政治制度論( 1841- 198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劉清泉、賴其之編,《一國兩制知多少》。香港:三聯書局,1997年。
劉蜀永主編,《簡明香港史》。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
劉慶元,《中共「一國兩制」之研究的政治戰略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潘叔明,《「一國兩制」與台灣問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潘國華主編,《香港模式與臺灣前途》。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4 年。
練乙錚,《香港練乙錚文集(二)》。香港:天窗出版社,2008年。
蔡子強,《特區首個五年的選舉與政治》。香港:明報出版社,2002年。
蔡子強,《特區首個五年的選舉與政治》。香港:明報出版社,2002年。
蔡子強、劉細良、周栢均合著,《選舉與議會政治-政黨崛起後的香港嶄新政治面貌》。香港:香港人文科學出版社,1995年。
蔡定釗,《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鄭宇碩、雷競璇,《香港政治與選舉》。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年。
鄭宇碩、盧兆興,《九七過渡:香港的挑戰》。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7年。
鄭宇碩、羅金義,《政治學新探:中華經驗與西方學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9年。
魯平口述,錢亦焦整理,《魯平口述香港回憶錄》。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
黎子珍主編,《基本法與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三聯書局,2000年。
蕭文芳,《「一國兩制」之研究》。台北: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1987年。
賴其之編,《關於香港94、95選舉安排問題會談的前前後後》。香港:廣宇出版社,1994年。
韓江雪、鄒崇銘著,《香港的鬱悶》。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年。
韓孟賢,《中英關於香港前途的談判》。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魏淑娟,《「一國兩制」下香港政制改革的探討-從選舉制度檢視香港民主化》。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羅金義、李劍明編,《香港經濟:非經濟學讀本》。倫敦,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期刊
丁偉,<香港一國兩制問題不少-論鄧小平並不了解香港>。《開放雜誌》,總第123期,1997年
于浩成,<「一國兩制」騙局的自我揭露-評中共干預香港新聞自由的惡行>。《爭鳴》,總271期,2000年。
于浩成,<中共對香港戒急用忍-一國兩制正在接受檢驗>。《開放雜誌》,總第139期,1998年。
木然,<「一國兩制」構想的由來>。《鏡報》,第6卷,總第239期,1997年。
王玄瑋,<香港基本法解釋權的衝突與協調>,《雲南大學學報》,第20卷,第3期,2007年。
王志綱,<粵港一體化中的香港策略>,《泛珠概念百家談》。
王英津,<20年來的「一國兩制」研究:回顧與展望>,《行政》,第17卷,第2期。
王苑、張育瑋,<論CEPA與香港經濟>。《經濟論壇》,第13期,2008年。
王振民,<試論憲法在特別行政區的效力>。《行政》,第19卷,總第73期,2006年。
王維新,<中共「一國兩制」政策及其在香港的實踐>。《中山學報》,第21期,2000年。
王曉紅,<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及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當代經濟管理》,第30卷,第4期,2008年。
王薇,<論一國兩制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特殊法律地位>。《河北法學》,第22卷,第3期,2004年。
王繼堂、劉良凱,<一國兩制理論指導下的香港駐軍建設實踐與探索>。《求是》,第18期,2004年。
戎志濤、鄭秀妍,<內地赴港個人游政策對香港旅遊業的影響分析>《特區經濟》,2008年。
江宗海,<過渡期香港政制發展的唯一路向>。《紫荊雜誌》,1993年12月號。
羽君,<一國兩制,三種模式-試談「一國兩制」下的澳門、香港、台灣模式>。《澳門政策研究》,總第4期,1999年。
余一清,<香港經濟轉型問題探析>。《商業時代》,第24期,2008年。
余海春、宮煥久,<CEPA 框架下香港經濟的前景>。《探索與爭鳴》,第10期,2004年。
冷溶,<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的來龍去脈>。《瞭望周刊》(海外版),第29期,1991年。
吳大業,<略談「一國兩制」的內涵與特徵>。《瞭望周刊》(海外版),第30期,1992年。
吳崇伯,<CEPA對香港經濟的影響與對策分析>。《創新》,第4期,2007年。
宋國誠,<檢視回歸後香港的政經情勢>。《理論與政策》,第11卷,第4期,1997年。
李怡,<在「一國兩制」下尋思>。《九十年代月刊》,總332期,1997年。
李昌道,<一國兩制是香港基本法的法理核心>。《復旦學報》,2004年。
李鵬飛,<一國兩制與高度自治>。《經濟導報》,第2463期,1996年。
周漢欽,<評「香港跨入新紀元的腳步-「一國兩制」的最初實踐」>。《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0期,2001年。
孟慶順,〈香港在泛珠三角旅遊合作中的角色〉,《國際經貿探索》,第22卷第6期,2006年。
金耀基,<九七回歸與「一國兩制」>。《二十一世紀》,總第41期,1997年。
俞肇雄、王坤,<CEPA對香港和內地經濟一體化的影響>。《宏觀經濟研究》,2006年。
俞肇雄、王坤,<CEPA對香港和內地經濟的影響與發展前景>。《世界經濟研究》,2007年。
施漢榮,<關於「一國兩制」和「港人治港」的幾點思考>。《經濟導報》,總2523期,1997年。
苗東杰,<中國內陸與香港的經濟合作>。《科技資訊》,2008年。
倪冰,<淺論CEPA 與香港、深圳及「大珠三角」經濟>。《特區經濟》,第6期,2005年。
徐靜琳,<從居港權爭訟案看香港基本法的司法解釋>。《法治論叢》,第18卷,第1期,2003年。
翁松燃,<「一國兩制」鄒論-概念、性質、內容、困難和前景>《九十年代月刊》,第191期。
翁松燃,<中國的香港:初評「一國兩制」與香港基本法律制度>。《二十一世紀》,總第3期,1991年。
袁易明,<制度性整合:香港與內地經濟關係的未來型態>。《深圳大學學報》,第24卷,第3期,2007年。
袁持平、田甜、尹麗麗,<香港回歸十年的經濟與貿易發展>。《當代經濟》,第8期(上),2007年。
馬進保、朱孔武,〈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政黨制度〉,《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3期,2007年。
張五岳、張志宇,<「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的挑戰與前瞻>(下)。《立法院院聞》,第32卷,第12期。
張五岳、張志宇,<「一國兩制」在港實踐的挑戰與前瞻>(上)。《立法院院聞》,第32卷,第11期。
張天桂,<內地與香港CEPA經濟效應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2005年。
張辰龍,<「一國兩制」與香港的憲政民主>。《二十一世紀》,第48期,1998年。
張虎,<一國兩制與法律衝突之研究>。《東亞季刊》,第25卷,第2期,1993年。
張虎,<中共的香港政策>。《東亞季刊》,第25卷,第4期,1994年。
張莉,<CEPA 簽訂後內地與香港經濟合作走勢>。《國際經濟合作》,第11期,2003年。
張惠玲,<從香港模式觀察一國兩制實踐之矛盾與困境>。《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3期,1991年。
張曉京,<論CEPA的緣起與性質>。《當代經濟》,第9期,2005年。
張媁雯,<「一國兩制」與「香港模式」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4期,1995年。
晨山,<鮮明的對照,有力的證據-評中英關於香港政制問題會談的兩份文件>。《中國政治》,1994年。
梁永安,<從香港觀察「一國兩制」的發展>。《中國評論》,總28期,2000年。
梅幸河,<香港政改滿途荊棘-北京三招:拖、壓、嚇>。《爭鳴》,2004年3月。
許世銓:,<「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及對兩岸關係的啟示>。《臺灣研究》,第4期,1998年。
郭天武、鄧文彥,<香港基本法解釋的法律思考>。《政法學刊》,2008年。
郭國燦,<回歸十年香港經濟發展回顧論析>。《廣東社會科學》,第6期,2007年。
陳弘毅,<一國兩制中的兩個法制>。《廣角鏡》,第297期,1997年。
馮邦彥、葉穗瑜,<中國加入WTO後廣東與香港區域經濟合作前景>。《特區經濟》, 2001年。
馮國倫,<香港與南中國的經濟整合>,《HKCER Letters》,第40期,1996年。
黃紹汪,<關於「一國兩制」構想問題論點綜述>。《新華文摘》,第78期1985年。
黃漢強,<關於「一國兩制」與澳門「基本法」>。《亞洲研究》,第1期,1992年。
楊允中,<「一國兩制」理論淵源探析>《澳門研究》,第17期,2003年。
廖光生,<「九七」香港政治上的變化>。《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63期,1997年。
趙先運,<中共「一國兩制」理論體系之拆解與超越>,收錄於張煥卿、段家鋒、周玉山合編,《中國大陸研究》 。台北:三民書局,2003 年。
齊瑞福,<從比較優勢到競爭優勢-香港經濟的發展戰略>。《經濟導刊》,2007年。
齊鵬飛,<鄧小平與香港「後過渡時期」的中英外交鬥爭>。《當代中國史研究》,第4期,2004年。
齊鵬飛,<鄧小平關於香港問題的調查研究和「一國兩制」新思維的初步形成>。《中共黨史研究》,第4期,2004年。
潘百翔,<CEPA下港澳與區域經濟合作的效應分析>。《特區經濟》2007。
鄭宇碩,<中英對抗與香港的管制危機>。《明報月刊》,第29卷,第3期,總339期,1994年。
鄭宇碩,<香港政治的現代化>。《人文研究集刊》,創刊號,1989年。
鄭宇碩、岳經綸,<「一國兩制」下的「中」港關係>。《遠景季刊》,第1卷,第2期,1990年。
鄭宏泰、黃紹倫,<身分證與身分認同:香港與澳門比較>。《澳門研究》,第39期,2007年。
鄭勤,<中方對香港政制的內部文件>。《九十年代月刊》,1987年。
蕭蔚雲,<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幾個問題>。《法學雜誌》。
魏燕慎,〈二十一世紀香港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當代亞太》,第8期,2007年。
龔唯平,<CEPA框架下月港經濟合作的深層次思考>。《特區經濟》,2006年。
龔唯平,<CEPA框架下粵港經濟一體化趨勢及對策>。《特區經濟》,2006年。
英文書目
Arend Lijphart, Democracies:Patterns of Majoritarian and Consensus Government in Twenty-one Countries,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198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elknap Press, 1985.
Charles Pentland, “Functionalism and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ntegration”, in A.J.R. Groom & Paul Taylor eds., Functionalism: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 N.Y: Crane, Russak &Company, Inc., 1975.
Chung Ting-Yiu,“Voter Participation:Explaining the Record Turnout Rate”, in Kuan Hsin-Chi & Lau Siu-Kai (eds.), Power Transfer & Electoral Politics, H.K.: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9.
Daniel ,J Elazar, Exploring Federalism. Tuscaloos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87.
David A. Mitrany, A Working Peace System: Anargument for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hicago:Quadrangle Books, 1966.
David Held, Models of Democracy, Polity Press, 1987.
Douglas W Rat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 of Electoral Laws,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Foresman, 1989.
Georg Sorensen,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Process and Prospects in a Changing World, Oxford:Westview Press, 1993.
Giovanni Sartori,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James E. Dougherty &Robert L. Pfalzgraff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Y.: Harper &Row Publishers, 1981.
Joseph S. Nye, Peace in Parts: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1971.
Keohane Robert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Glenview, Ill: Scott,
Maurice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ies in the Modern State. Translated by Barbara and Robert North, 3th ed. London: Methuan and Robert CO.Ltd, 1967.
Paul Taylor, “Functionalism and Approach of David Mitrany” in A.J.R. Groom & Paul Taylor ed., Framework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London: Pinter, 1990.
Peters B. Guy,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New York: Pinter, 1999.
Pye Lucian W.,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uthority,
Robert A. Dahl, Democracies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Third Wave:Democracy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University Press, 1996.
Yang, Dail L., Calamity and Reform in China-State, Rural Societ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Since the Great Leap Famine , Standford California: Standford
報紙
《人民日報》
《自由時報》
《亞洲時報》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
《聯合報》
網路資料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http://www.locpg.gov.cn/ctsw/bbtw/200701/t20070117_1093.asp
《中新網》http://www.cns.hk:89/ga/gaynd/news/2007/06-06/951392.shtml
《中新網》http://www.cns.hk:89/n/2003-06-29/26/318901.html
《史坦國際》http://www.stanchina.com/
《央視國際》http://worldcup.cctv.com/news/financial/inland/20040509/100853.shtml
《星辰在線》http://www.csonline.com.cn/GB/content/2003-08/02/content_276587.htm
《香港政府一站通》http://www.gov.hk/tc/residents
《香港總商會》 http://www.chamber.org.hk/wto/rta/hkgcc_recommendation_chn.asp
《華夏經緯》http://big5.huaxia.com/zt/pl/08-068/1273888.html
《新華網》www.xinhuannet.com
《學說連線》http://www.xslx.com/htm/gjzl/gjgx/2003-5-17-15341.htm
http://www.stanchina.com/internation/62512.html
《中國人大網》http://www.npc.gov.cn/npc/xinwen/rdlt/fzjs/2007-06/07/content_366716.htm
《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http://www.locpg.gov.cn/big5/jgjj/zyzn/
《國務院港澳辦公室》http://218.247.147.237/jgjj/index.htm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http://www.cmab.gov.hk/tc/about/welcome.htm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http://www.bjo.gov.hk/chs_t/pgm_zhineng_t.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coprc.gov.hk/chn/tyyflsw/jbflwj/jbfwj/t548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