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子正
Pan, Tzu-Cheng
論文名稱: 唐僖宗朝前期(873-880)的政治角力分析
The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during the Early Reign of Emperor Xi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指導教授: 陳登武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71
中文關鍵詞: 宦官皇位繼承唐僖宗鄭盧黨爭王黃戰爭
英文關鍵詞: eunuchs, succession to the Throne, Emperor Xi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conflicts between Zheng’s and Lu’s party, the War caused by Wang Xian-zhi and Huang Chao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5下載:5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受到唐帝國生命史將走上衰亡的影響,距唐帝國滅亡約30年而且發生王黃戰爭的唐僖宗一朝,往往被視為唐帝國注定走上滅亡的時代分水嶺。與此類概念一脈相承,僖宗朝的君臣多半被視若昏君奸臣,至多也就中庸之才,在朝廷政治上,則充斥著諸如宦官專權以致政治敗壞等等描繪。但是唐僖宗朝的衰世形象,往往令人分不清是來自僖宗君臣所做所為,還是在建構唐後期宦官亂政史、帝國衰亡史時所連帶賦予的形象。
    因此,本文先清理唐後期朝廷政治中難以避免的宦官參政問題,並主張宦官參政造成政治腐化,甚至是帝國衰亡元兇的說法,實有失公允。一則諸如過往對於宦官控制皇位繼承等等宰制帝國朝廷的指控,不免言過其實,二則任何組織方式都會有優點也有缺點,而在唐後期,宦官們大張旗鼓地參政固然不免有所流弊,但也有助帝國從安史戰爭的危局中重新振作,並保持唐帝國百年來的存續。
    在宦官亂政說的影響下,唐僖宗的朝廷往往被直接認定為注定衰敗的朝廷。但是若細察僖宗即位的過程,那麼支持僖宗為皇的兩軍中尉,並未因而得到多少權力,也難以指稱僖宗皇帝只是宦官們求私利而選出的皇帝,更不當據而解釋僖宗理當是個昏庸之主。事實上,因為兩軍中尉的支援,僖宗皇帝乃得以有個相對穩定的即位過程,而就帝國角度而言,這毋寧稱得上是個穩當的起頭。
    而在僖宗即位以後,帝國朝廷也隨即改革政治風氣。若與較具專斷性的懿宗朝相比,僖宗朝前期不論是宰相選人還是鄭盧黨爭所流露的政治運作過程,都顯得更為尊重帝國官僚傳統,也就是較為貼近傳統帝國政治的理想。或許這種政治風氣不免有所缺失,但恐怕不只算不上政治腐敗不堪,反而呈現出包容、制衡、協調等等較為溫和、理性、廣納眾議的政治風氣,頗有可讚許之處。
    還有許多論調運用王黃戰爭的結果,來反推僖宗朝政治的腐敗,或是用來建構鄭盧黨爭中小人誤國的論調。可是,唐帝國當時固然不免有些待改良的問題,但諸般堆疊起王黃戰爭的可能原因往往意韻深遠,新上任年餘的僖宗君臣恐怕難以承擔令王黃戰爭爆發的全責,而鄭盧黨爭也不似一場正邪之戰。本文認為唐帝國會遭到廣明元年(880)黃巢攻入長安的重大失敗,與其說是僖宗朝前期主政的君臣們政治失敗,不如說是帝國遭遇了場軍事失敗,而這場軍事失敗,與其歸罪於帝國君臣的無能,倒不如感佩王仙芝、黃巢那空前的戰略戰術。因為王、黃兩人所領導的游擊戰略、戰術,正好打中了唐帝國數百年來藩鎮軍事體系的破綻,從而得以由四處流竄的盜匪,逐漸累積出足以攻佔長安的軍事力量。
    最後,從目前可見的僖宗朝歷史來看,一向被視為僖宗朝前半期富有邪氣的權宦田令孜,其實在廣明元年底黃巢攻入長安之前,並不能在朝廷上擁有宰制性的權力。雖然田令孜隨著僖宗的稱帝而顯達,但直到乾符6年(879)冬天,田令孜所屬的政治派系才在朝廷中穩居優勢,而要等到廣明2年(881)春天僖宗皇帝在成都重建朝廷以後,田令孜才在成都獨特而侷促的條件下,對朝政擁有較強的獨斷權力。
    是以,至少廣明元年(880)以前,僖宗朝廷的政治運作情況不單不是一片黑暗,反而還閃爍著幾許明亮。

    About 30 years after Xizong became the Emperor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Tang Dynasty ends. During his reign, the significant war caused by Wang Xian-zhi and Huang Chao occurred.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it’s marking the fall of the Tang Dynasty. As a result, it’s considered that the emperor and his government officials are merely incompetent mediocrities.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s often portrayed as eunuchs taking charge of every political affair. However, it’s hard to clarify what results in the decaying image. Is it the result of what the emperor and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deeds? Or is the image given by historians?
    In this paper, I will first explain why it’s natural to have eunuchs involving in domestic affairs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I would argue that it’s not fair to say that eunuchs’ involvement in political affairs causes the decline of the Tang Dynasty. Two reasons are provided here. First, it’s overrated that eunuchs get to decide who succeeds to the Throne. Second, there is no perfect system. Every system ha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numerous eunuchs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which may have led to some problems. However, from my point of view, they also help the country rise after the destructive An Shi Rebellion.
    The public often perceive that Emperor Xizong’s government is doomed since eunuchs take charge of most political affair. From my evidence, I find out that emperor is at first supported by Supreme Commanders of Shen-ce Forces. Nevertheless, they are not granted much power. Furthermore, there is no evidence to say that eunuchs support emperor for personal reasons. In addition, no evidence is found to say that this emperor is a mediocrity. From my point of view, the emperor gets a stable start with the Supreme Commanders of Shen-ce Forces’ support.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emperor, Emperor Yi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who is notorious for his arbitrary and willful style of ruling, Emperor Xi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is different. From the way Emperor Xizong chooses prime ministers and how he deals with conflicts between Zheng’s and Lu’s party, I find out that he follows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tries to weigh the pros and cons before the decisions are made. I admit that this style is not flawless. Yet, I would praise this comprehensive and rather reasonable way of rul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war caused by Wang Xian-zhi and Huang Chao, some conclude that it’s inevitable for Emperor Xi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to corrupt. Others argue that the devastating result of that war causes political corruption and that eunuchs are poisonous to the Dynasty. I agree that there are some unresolved problems at that time. However, the reasons why the war occurs are numerous and fundamental. When the war erupts, Emperor Xizong and his people have only been governing for a few years. The conflicts between Zheng’s and Lu’s party are no war between justice and evil.
    I would argue that the incompetent government officials are not the major reasons why the Huang Chao and his troops invade the capital city, Changan. It’s the loophole in the military system. For many years, the emperors grant regional commanders power in exchange of their loyalty. However, this system falls into pieces in guerrilla war which is Huang Chao’s strategy. That’s why some bandits get to gather together, form a troop and eventually occupies Changan.
    Tian Ling-zi, who is widely viewed as an evil and powerful eunuch, is actually not an important or influential figure before Huang Chao invades in Changan. He doesn’t have much power over domestic affair at that time. From my evidence, Tian Ling-zi and his party have the edge over other government officials until the spring of A.D.879, almost six years after the reign of the emperor. By the time the emperor rebuild another capital in Chengdu in A.D.881, under special and urgent conditions, Tian Ling-zi and his party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arbitrary and influential.
    Thus, I would conclude that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early reign of Emperor Xizong of the Tang Dynasty is not dark but bright in some ways.

    緒 論 1 第一章 宦官干政說的再檢討 53 第一節 看宦官的角度 54 第二節 監獄或城堡 62 第三節 因功而立的傳統 103 第四節 皇位繼承問題中宦官與禁軍將領的分野 118 第二章 皇家的傳承 141 第一節 皇帝的家族 142 第二節 被擁立的皇帝 151 第三節 擁立的利益 157 第四節 前例 167 第五節 僖宗繼位的定位 208 第三章 乾符年間的宰相們 219 第一節 從咸通到乾符 220 第二節 新秀篇 257 第三節 老手王鐸 269 第四章 鄭盧黨爭 305 第一節 戰端的開展 306 第二節 鄭盧黨爭前期 312 第三節 鄭盧黨爭後期 372 第五章 從未注定的失敗 403 第一節 戰爭的序曲 404 第二節 王仙芝、黃巢的創意 419 第三節 乾符政局的困惑 433 結 論 451 徵引書目 457 後 記 471 圖 次 圖1-1‧「隋唐繼承次序」圖 109 圖1-2‧「國家安則先嫡長,國家危則先有功」原則概念圖 110 圖1-3‧嫡長有功、有功原則與壓抑儲君親王政策關係圖 126 圖1-4‧肅宗至德元年繼位爭議中謀臣對繼位可能性的排序圖 133 圖4-1‧元和方鎮圖 311 圖4-2‧乾符3年秋季東都危機概要圖 323 圖5-1‧河淮之間州治地圖 418 圖4-3‧高駢乾符5年8月所提進勦黃巢計劃示意圖 389 表 次 表1-1‧8世紀下半唐帝國天下兵馬元帥體制簡表 131 表3-1‧咸通14年7月至廣明元年12月唐帝國宰相表 253 表3-2‧懿宗朝權相與僖宗朝廣明元年底以前宰相入相年資估算表 255 表3-3‧王鐸懿宗咸通年間(860-874)官歷表 270 表4-1‧鄭盧黨爭事件簡表 308 表4-2‧唐帝國歷任對王仙芝、黃巢的招討使、都統表 309

    一、古籍

    1.《聖經(恢復本)》,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4。
    2.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3.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5.王夫之,《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1975。
    6.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册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7.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2006。
    8.王鳴盛著,黃曙輝點校,《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9.司馬光編集,《通鑑考異》,四部叢刊史部,上海涵芬樓景印宋刊本。
    10. 司馬光編撰,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11. 司馬貞,《史記索隱》,廣州:光緒十九年九月廣雅書局校刻。
    12.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
    13.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上海:開明書店,1937。
    14.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15.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
    16.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17.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
    18.姚思廉,《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19.范祖禹,《唐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20.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21.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
    22.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
    23.清高宗敕撰,《續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24.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25.萬斯同,〈唐將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第五冊)》,上海:開明書店,1937。
    26.裴廷裕撰,田廷柱點校,《東觀奏記》,北京:中華書局,1994。
    27.趙翼著,王樹民校證,《廿二史劄記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4。
    28.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29.歐陽修、宋,《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30.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31.丁居晦,〈重修承旨學士壁記〉,《翰苑羣書》,知不足齋叢書。
    32.元稹撰,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33.王光憲撰,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
    34.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35.吳處厚撰,李裕民點校,《青箱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36.吳綱主編,《全唐文補遺》,北京:中華書局,2005。
    37.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38.李昉編纂,夏劍欽點校,《太平御覽》,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39.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銘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0.洪邁撰,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
    41.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四部叢刊集部,上海涵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明翻元刊本影印。
    42.孫武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戰爭理論研究部《孫子》注釋小組注,《孫子兵法新注》,北京:中華書局,1977。
    43.尉遲偓,《中朝故事》,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
    44.崔致遠,《桂苑筆耕集》,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45.章學誠,《丙辰箚記》,收於劉世珩輯,《聚學軒叢書(16)》,臺北:藝文印書館。
    46.陸游撰,李劍雄、陸德權點校,《老學庵筆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
    47.無名氏,〈玉泉子〉,收於《百子全書(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48.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
    49.葉適,《習學紀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
    50.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
    51.雍文華校輯,《羅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52.劉學鍇、徐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4。
    53.歐陽修著,李逸安點校,《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
    54.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55.蘇鶚撰,張海鵬訂,《杜陽雜編》,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
    56.釋圓仁原著,白化文等校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藝出版社,2007。
    57.顧炎武著,陳桓校注,《日知錄校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

    二、專書

    1.Phillp Lee Ralph等著,文從蘇譯,《世界文明史──源流篇》,臺北:五南,2002。
    2.川勝義雄著,徐谷芃、李濟滄譯,《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仁井田陞著,栗勁、霍存福、王占通、郭延德編譯,《唐令拾遺》,長春:長春出版社,1989)。
    4.卞孝萱,《唐人小說與政治》,廈門:鷺江出版社,2003。
    5.方積六,《黃巢起義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6.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臺北:聯經,1988。
    7.毛漢光,《中國中古政治史論》,臺北:聯經,1990。
    8.王小甫,《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臺北:三民,2008。
    9.王仲犖,《隋唐五代史》,臺北:漢京,1992。
    10.王守棟,《唐代宦官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11.王壽南,《唐代的宦官》,臺北:商務印書館,2004。
    12.王壽南,《唐代宦官權勢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71。
    13.王壽南,《唐代藩鎮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大化出版,1978。
    14.王壽南,《隋唐史》,臺北:三民,2002。
    15.布目潮渢,《隋唐史研究──唐朝政權の形成》,京都:同朋舎,1979,東洋史研究叢刊之二十。
    16.白至德編著,《白壽彝史學二十講:中古時代‧隋唐時期》,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1。
    17.白曉娟、王沛,《無根之人──宦官變態心理揭密》,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8.任士英,《唐玄宗肅宗之際的中樞政局》,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19.伊藤道治等著,吳密察、耿立群、劉靜貞等譯,《中國通史》,臺北:稻鄉,1980。
    20.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上海:商務印書館,1946。
    21.何永成,《唐代神策軍研究──兼論神策軍與中晚唐政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22.呂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3.呂春盛,《北齊政治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87,文史叢刊之七十五。
    24.呂春盛,《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臺北:稻鄉,2010。
    25.呂春盛,《關隴集團的權力結構演變──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臺北:稻鄉,2010。
    26.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華書局,1982
    27.李復言編,程毅中點校,《續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1982。
    28.李樹桐,《唐史考辨》,臺北:臺灣中華,1965。
    29.杜希德著,黃寶華譯,《唐代官修史籍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0.谷川道雄著,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1.周振鶴,《體國經野之道──中國行政區劃沿革》,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32.周勛初,《唐代筆記小說敘錄》,收於《周勛初文集5》,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33.岺仲勉,《通鑑隋唐纪比事質疑》,北京:中華書局,1964。
    34.姜竹亭主編,《宦官奇譚》,臺北市:薪傳,1997。
    35.胡戟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36.郁賢皓、胡可先,《唐九卿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37.唐長孺,《唐書兵志箋證》,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38.唐長孺等編,《汪籛隋唐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39.翁俊雄,《唐後期政區與人口》,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40.馬良懷,《士人、皇帝、宦官》,長沙:岳麓書社,2003。
    41.馬強,《唐宋時期中國西部地理認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2.高明士主編,《中國史研究指南II──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臺北:聯經,1990。
    43.崔瑞德(Denis Twitchett)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究課題組譯,《劍橋中國隋唐史,589-90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44.康樂,《唐代前期的邊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1979,文史叢刊之五十一。
    45.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46.郭正忠主編,《中國鹽業史:古代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7.陳明光,《唐帝列傳──唐懿宗、唐僖宗》,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48.陳垣,《二十史朔閏表》,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49.陳衍德、楊權,《唐代鹽政》,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50.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臺北:里仁,1994再版。
    51.普雷斯科特(William H. Prescott)著,周葉謙、劉慈忠、吳蘭芳、劉方譯,《秘魯征服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52.渡邊信一郎著,徐沖譯,《中國古代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
    53.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臺北市:聯經,1993。
    54.黃仁宇,《赫遜河盼談中國歷史》,臺北市:時報文化,1989。
    55.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上海:上海書店,2004。
    56.楊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2003。
    57.雷家驥,《隋唐中央權力結構及其演進》,臺北:東大圖書,1995。
    58.蒙曼,《唐代前期的北衙禁軍制度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5。
    59.盧建榮,《咆哮彭城:唐代淮上軍民抗爭史(763-899)》,臺北:五南,2008。
    60.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2001。
    61.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1995,增訂三版。
    62.繆鉞,《杜牧傳‧杜牧年譜》,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63.嚴耕望,《唐僕尚丞郎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
    64.顧蓉、葛金芳,《雾横帷墙—古代宦官群体的文化考察》,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65.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國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

    三、論文

    1.Denis C. Twitchett著,張榮芳譯,〈唐代藩鎮的各種類型〉,《大陸雜誌》(臺北:大陸雜誌社)第66卷1期,1983,頁39-47。
    2.大澤正昭,〈唐末の藩鎮と中央權力──德宗‧憲宗朝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第32卷第2號,1973,頁141-163。
    3.山昌嶺、張安福,〈宦官專權原因的社會心理學分析〉,《濟寧師專學報》(濟寧:濟寧師專)第22卷第2期,2001,頁65-67
    4.方積六,〈唐王朝鎮壓黃巢起義領兵統帥考〉,黃烈主編,《魏晉隋唐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第1輯,1981,頁236-239。
    5.方積六,〈論唐代河朔三鎮的長期割據〉,《中國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84年第1期,頁33-46。
    6.方積六,〈關於唐代募兵制度的探討〉,《中國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88年第3期,頁110-120。
    7.牛志平,〈宦官綜論〉,《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海口:海南師範大學)1996年第4期,頁83-88。
    8.牛志平,〈略論唐代宦官——兼與齊陳駿、陸慶夫同志商榷〉,《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第14卷第1期,1985,頁94-99。
    9.王世宗,〈試論唐末民間變亂勢力之聚成──以阡能之亂為中心〉,《史原》(臺北:臺大歷史系)16期,1987,頁75-90。
    10.王永平,〈論唐代宣徽使〉,《中國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95年第1期,頁73-79。
    11.王守棟,〈試論宦官對維系唐中后期統治的作用〉,《德州學院學報》(德州:德州學院)第17卷第1期,2001,頁75-78。
    12.王炎平,〈辨李德裕與宦官之關係〉,中國唐史學會編,《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頁176-224。
    13.王賀,〈唐及唐前哀冊文〉,《安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安慶:安徽師範學院)第27卷第1期,2008年,頁99-102。
    14.王超,〈唐代皇帝制度的發展與完備〉,《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南京:南京大學)1985年第4期,頁53-63。
    15.王壽南,〈論唐末桂林戍卒之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第1期,1983,頁13-34。
    16.王壽南,〈論晚唐裘甫之亂〉,《唐代政治史論集(增訂本)》,臺北:臺灣商務,2004,頁279-317。
    17.王壽南,〈論晚唐裘甫之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第19期,1969,頁283-308。
    18.王賽時,〈唐代中後期的軍亂〉,《中國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89年第3期,頁92-101。
    19.仝建平,〈唐代宣徽使再認識〉,《蘭州學刊》(蘭州:蘭州市社科院、蘭州市社科聯)2009年第9期,頁195-198。
    20.矢野主稅,〈唐代監軍使制の確立について〉,《西日本史學》(福岡:西日本史學會)14號,1953,頁16-32。
    21.任士英,〈唐玄宗時期東宮體制非實體化考述——以東宮職員的設置變化為中心〉,《中國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04年第3期,頁79-86。
    22.伍伯常,〈唐德宗的建藩政策──論中唐以來制禦藩鎮格局的形成〉,《東吳歷史學報》(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第6期,2000,頁1-33。
    23.西川恭司,〈神策軍の兩面性〉,《東洋史苑》(京都 : 龍谷大学東洋史部会)第16號,1980,頁41-57。
    24.何燦浩,〈試論唐代中后期君主對宦官之策的特點及其原因──兼析唐朝代宦官專權長期存續的原因〉,《寧波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寧波:寧波師院)1992年1期,頁6-8。
    25.吳玉貴,〈《舊唐書》斠補舉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第2輯,2003,頁361-425。
    26.宋衍申,〈唐代的宦官與皇權——兼論中國封建社會宦官專權的原因〉,《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長春:東北師範大學)1985年第5期,頁41-45。
    27.李宗保、曾敏,〈試論唐末藩鎮對昭宗朝政局的影響〉,《史學月刊》(開封:河南大學、河南省歷史學會)1993年第3期,頁27-33。
    28.李梅訓,〈司馬貞生平著述考〉,《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蕪湖:安徽師範大學)2000年第1期,頁109-111。
    29.李珺平,〈“民貴君輕”說的盲點及其他──兼與“以人為本”比較〉,《社會科學論壇》(石家莊: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2年第1期,頁5-21。
    30.李珺平,〈關于黃巢起義諸問題的冷思考──晚唐五代文學思想背景研究之一〉,《社會科學論壇》(石家莊:河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1年第8期,頁4-14。
    31.李樹侗,〈唐代帝位繼承之研究〉,《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臺北:中國歷史學會)第4期,1972,頁29-71。
    32.杜文玉,〈唐代內諸司使考略〉,《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3期,1999,頁27-35。
    33.杜文玉,〈唐代宦官世家考述〉,《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西安:陜西師範大學)第27卷第2期,1998,頁78-85。
    34.杜文玉,〈唐代宦官的文化素質與思維觀念〉,《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新鄉:河南師範大學)第24卷第6期1997,頁40-44。
    35.杜文玉,〈唐代宦官婚姻及其內部結構〉,《學術月刊》(上海:學術月刊社)2006年6期,頁88-95。
    36.杜文玉,〈唐代權閹楊氏家族考〉,《’98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頁370-377。
    37.汪籛,〈李淵晉陽起兵密謀史事考釋〉,《漢唐史論稿》,北京:北京大學,1992,頁227-246。
    38.谷川道雄,〈河朔三鎮藩帥的繼承〉,《第一屆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頁903-913。
    39.和慶峰,〈唐代太原王氏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專業碩士論文,2010。
    40.孟彥弘,〈“姑息”與“用兵”──朝廷藩鎮政策的確立及其實施〉,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西安:三秦出版社)第12輯,2010,頁115-145。
    41.孟彥弘,〈唐前期的兵制與邊防〉,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第1卷,1995,頁245-276。
    42.金子修一,〈從皇帝遺詔來看唐代的中央與地方〉,《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頁28-43。
    43.胡戟,〈唐代儲君〉,《唐代歷史與社會:中國唐史學會第六屆年會暨國際唐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武漢:武漢大學,1997,頁17-29。
    44.凍國棟、黃樓,〈唐宦官集團與大中政局〉,《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武漢:武漢大學)第58卷第4期,2005,頁450-456。
    45.唐長孺,〈北門禁軍的發展〉,《魏晉南北朝史三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3,頁438-458。
    46.唐長孺,〈唐代的內諸司使及其演變〉,《山居存稿》,北京:中華書局,1989,頁244-272。
    47.孫永如,〈唐文宗朝中樞政局發微〉,《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揚州:揚州師範學院)1996年3期,頁31-37
    48.孫亞平,〈論神策軍〉,《蘭州教育學院學報》(蘭州:蘭州教育學院)1985年第1期,頁65-76、79。
    49.孫英剛,〈唐代前期宮廷革命研究〉,《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第7卷,2001,頁263-287。
    50.馬良懷,〈唐代宦官考述〉,《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廈門:廈門大學)1989年第4期,頁37-43。
    51.堀敏一,〈黃巢の叛亂─唐末變革期の一考察〉,《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第13册,1957,頁1-108。
    52.張天虹,〈“河朔故事”的再認識:社會流動視野下的考察──以中晚唐五代初期為中心〉,嚴耀中主編,《唐代國家與地域社會研究: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2008,頁194-241。
    53.張文斌,〈唐代后期宦官与皇位繼承權之爭〉,《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長沙:湖南大學)第16卷第6期,2002,頁54-59。
    54.張全民,〈唐河東監軍使劉中禮墓志考釋〉,《敦煌學輯刊》(蘭州:蘭州大學)2007年第2期,頁13-24。
    55.張國剛,〈唐代禁衛軍考略〉,《南開學報》(天津:南開大學)1999年第6期,頁146-155。
    56.張國剛,〈唐代監軍制度考論〉,《中國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第2期,頁120-133。
    57.梁麗,〈唐僖宗昭宗朝政局研究〉,西安: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2009。
    58.郭峰,〈敦煌本《侯昌業直諫表》與晚唐懿、僖時期之政局〉,《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蘭州:蘭州大學)第19卷第3期,1991,頁101-107。
    59.陳仲安,〈唐代後期的宦官世家〉,中國唐史學會編,《唐史學會論文集》,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頁195-234。
    60.陳明光,〈鄭畋宦績考論〉,榮新江主編,《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第3卷,1997,頁279-294。
    61.陳冠明,〈《舊唐書》人名校考〉,李浩主編,《古代文獻的考證與詮釋──海峽兩岸古典文獻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頁329-349。
    62.陳磊,〈唐代皇帝的出生、即位和死亡地點考析〉,《史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07年5期,頁118-127。
    63.傅樂成,〈唐代宦官與藩鎮的關係〉,《大陸雜誌》(臺北:大陸雜誌社)第27卷第6期,1963,頁12-18。
    64.傅樂成,〈唐代宦官與藩鎮的關係〉,《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1977,頁191-208。
    65.馮輝,〈論唐代的宦官政治〉,《求是學刊》(哈爾濱:黑龍江大學)1987年04期,頁79-84。
    66.黃永年,〈《通典》論安史之亂的「二統」說釋證〉,《唐代史事考釋》,臺北市:聯經,1998,頁165-185。
    67.黃永年,〈「涇師之變」發微〉,《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1998,頁337-371。
    68.黃永年,〈唐代的宦官〉,《文史知識》(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4期,頁16-22。
    69.黃永年,〈唐代的宦官〉,《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1998,頁401-411。
    70.黃永年,〈從楊隋中樞政權看關隴集團的開始解體〉,《文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154-168。
    71.黃永年,〈說馬嵬驛楊貴妃之死的真相〉,《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1998,頁234-236。
    72.黃永年,〈論安史之亂的平定和河北藩鎮的重建〉,《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1998,頁211-228。
    73.黃永年,〈關隴集團到唐初是否繼續存在〉,《文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169-182。
    74.黃永年〈唐肅宗即位前的政治地位和肅代兩朝中樞政局〉,《唐代史事考釋》,臺北:聯經,1998,頁271-296。
    75.黃良銘〈唐代神策軍護軍中尉及神策軍之研究〉,《臺東師專學報》(臺東:臺灣省立臺東師範專科學校)第4期,1976,頁1-68。
    76.黃清連,〈王鐸與晚唐政局──以討伐黃巢之亂為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第63本第2分,1993,頁207-267。
    77.黃清連,〈宋威與王黃之亂──唐代藩鎮對黃巢叛亂的態度研究之一〉,《中國近世設會文化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頁1-37。
    78.黃清連,〈忠武軍:唐代藩鎮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第64本第1分,1993,頁89-134。
    79.黃清連,〈高駢縱巢渡淮──唐代藩鎮對黃巢叛亂的態度研究之一〉,《大陸雜誌》(臺北:大陸雜誌社)第80卷第1期,1990,頁3-22。
    80.黃清連,〈楊復光《收復京城奏捷露布》考〉,《中國史學》(東京:中國史學會)第2卷,1992,頁59-78。
    81.黃壽成,〈唐代河北地區神策行營城鎮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西安:陜西師範大學)第19卷第2輯,2004,頁85-88。
    82.黃樓,〈唐代宣宗朝政治史研究〉,武漢:武漢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2005。
    83.塚本善隆,〈唐中期以來の長安の功德使〉,《東方學報》(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学研究所)第4册,1933,頁368-406。
    84.誠一、學明,〈《博野軍考》質疑〉,《社會科學戰線》(長春:吉林省社會科學院)1990年2期,頁273-296。
    85.賈憲保,〈論中晚唐的中樞體制〉,《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西安:陜西師範大學)第14卷第4期,1985,頁114-118。
    86.雷依群,〈論關隴集團〉,《史學月刊》(開封:河南大學、河南省歷史學會)1996年第6期,頁32-36。
    87.趙雨樂,〈唐代におてる內諸司使の構造──その成立時間と機構の初步整理──〉,《東洋史研究》(京都:東洋史研究會)50卷4號,1992,頁116-163。
    88.趙雨樂,〈唐代ねおてる飛龍廄と飛龍使──特ね大明宮の防衛體系を中心として〉,《史林》(京都:史學研究會)74卷4期,1991,頁122-139。
    89.趙雨樂,〈唐代北衙機構的形態再析──判官、押衙等衍生〉,《’98法門寺唐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0,頁471-477。
    90.趙雨樂,〈唐代宮廷防衛與宦官權力淵源〉,朱雷主編,《唐代歷史與社會:中國唐史學會第六屆年會暨國際唐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武漢:武漢大學,1997,頁45-58。
    91.齊勇鋒,〈說神策軍〉,《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西安:陜西師範大學)第12卷第2期,1983,頁96-98。
    92.齊陳駿、陸慶夫,〈唐代宦官論述〉,《中國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84年第1期,頁21-31。
    93.劉淑芬,〈中古的宦官與佛教〉,《鄭欽仁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稻鄉,1999,頁45-70。
    94.樊文禮,〈唐代平盧淄青節度使略論〉,《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煙臺:魯東大學)1993年第2期,頁28-33。
    95.樊文禮,〈唐淮西節度使略論〉,《煙臺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煙臺:魯東大學)1994年第2期,頁27-34。
    96.鄭芳,〈中古世家大族博陵崔氏研究〉,曲阜:曲阜師範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9。
    97.盧建榮,〈中晚唐藩鎮之職幕僚職位的探討──以徐州節度使為例〉,《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史學》,臺北:文津,1993,頁1237-1271。
    98.盧建榮,〈地方軍事化對唐代後期淮北地區政治與社會的衝擊(780~89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第27期,1999,頁17-54。
    99.盧建榮,〈唐代財經專家之分析──兼論唐代士大夫的階級意識與理財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54本第4分,1983,頁157-222。
    100.賴亮郡,〈六朝隋唐的東宮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所博士論文,2001。
    101.賴亮郡,〈隋唐時期的東宮兵〉,中國唐代學會、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主編,《第五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2001),頁787-830。
    102.謝元魯,〈隋唐的太子親王與皇位繼承制度〉,《唐代的歷史與社會:中國唐史學會第六屆年會暨國際唐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武漢:武漢大學,1997,頁1-16。
    103.韓濤,〈中古世家大族范陽盧氏研究〉,曲阜:曲阜師範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09。
    104.曠天全,〈唐鄭畋《壁州新建山寺記》及其文獻價值〉,《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第16卷第4期,2003,頁276-277。
    105.羅斯(Philip E. Ross)撰,黃榮棋譯,〈通往專家心智之路(THE EXPERT MIND)〉,《科學人》(臺北:遠流)第55期,2006年9月,頁50-63。
    106.羅寧、武麗霞,〈《鄴侯家傳》與《鄴侯外傳》考〉,《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成都:四川大學)2010年4期,頁65-73。
    107.嚴耀中,〈唐代內侍省官元奉佛因果補說〉,《唐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卷10,2004,頁65-72。

    四、影音

    1.Errol Morris導演,《戰爭迷霧(The Fog of War)》,臺北:巨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4,DVD,2003年奧斯卡最佳記錄片。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