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秀麗
Hsiu-Li Chang
論文名稱: 繼往開來的《漢語札記》
Notitia Linguae Sinicae—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指導教授: 韓可龍
Henning Klöter
鄭怡庭
Zheng, Yi-T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東亞學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2
中文關鍵詞: 馬若瑟《漢語札記》傳教士漢語漢語語法漢語修辭格
英文關鍵詞: Joseph Henry Marie de Prémare, Notitia Linguae Sinicae, missionary Chinese, Chinese grammar, Chinese figur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7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明末清初耶穌會士懷抱著傳播福音的使命陸續來華,在傳教急切的需求下開始了學習漢語的漫長過程。在此習得過程中,不僅將西方的語言學觀念與教學訓練移轉至中國,而其編寫輔助的漢語學習教材,更成為日後華人自己研究漢語及撰寫漢語語法書的藍本。在這些早期關於漢語語法研究的工具書中,《漢語札記》(Notitia Linguae Sinicae)的表現尤其顯眼。此書乃是法國耶穌會士馬若瑟 (Joseph Henry Marie de Prémare, 1666─1736) 神父於1728年撰寫的一部「關於中國語言的知識」的教科書。此書對於後世西方研究漢語具有相當大程度的影響,因為他不僅是首位將漢語的口語和書面語分開討論的西方漢語研究者,更是突破前人只以希臘─拉丁語言學傳統,將詞類學的概念運用至漢語研究的方法,而開始採用中國的傳統將詞類區分為虛詞和實詞兩類的作法來處理漢語。此外,書中著墨甚多的漢語修辭,更是結合了漢語美文特色和西方修辭格傳統。本文將以漢語語法與修辭為主軸,探討《漢語札記》如何在西方語法與修辭的傳承上,以及引介漢語虛詞概念至西方的創新手法上結合,並呈現出一部前所未有且影響深遠的漢語教學工具書。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with the mission to preach the words of God, the Jesuit missionaries came to China one after another. Their eager demand began the long process of learning Chinese. During this acquisition they not only transferred the Western conception of Linguistics, but also the teaching training into Chinese learning. All the written language learning materials, turned into the base of the future Chinese grammar books. Among these early studies on Chinese grammar reference books, Notitia Linguae Sinicae wa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Written in 1728 by France Jesuits priest Joseph Henry Marie de Prémare (1666-1736), this is a textbook with "knowledge about the Chinese language". This book profoundly affected on Chinese linguistics study in western academic circle. Prémare was the first Western to separately discuss oral and written Chinese language, besides, unlike his predecessors only applied Greece-Latin Linguistics tradition to annotate Chinese, he included Chinese traditional method, function words and substantive words, to distinguish the parts of speech. In other words, this book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linguistics concepts. What’s more, a big range of Chinese rhetoric could also be found in this book, which also blended unique Chinese features and Western rhetoric tradition. This article will take Chinese grammar and rhetoric as the axis, to explore how Notitia Linguae Sinicae turned into an unprecedented and far-reaching Chinese learning book through inheriting western linguistics tradition in grammar and rhetoric, as well as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Chinese function words with innovative practices to the Western worl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說明 7 第二章 在華耶穌會士學習漢語的歷程簡介 10 第一節 西方早期對漢語的認識 10 第二節 漢語學習之於耶穌會傳教士 11 第三節《漢語札記》簡介 19 第四節 小結 20 第三章 繼承西方語法 23 第一節 語料 24 第二節 西洋語法書的重要概念 25 第三節 小結 37 第四章 繼承西方語法傳統的修辭 38 第一節 修辭之於西方 38 第二節 修辭之於《漢語札記》 39 第三節《漢語札記》的修辭格 43 第四節《漢語札記》的比喻手法 50 第五節 小結 53 第五章《漢語札記》的創新與傳承 55 第一節 漢語詞類 56 第二節 漢語語法 66 第三節 小結 72 第六章 結論 73 第一節「實、虛詞」概念對西方後世漢語語法書的影響 73 第二節 修辭研究的創舉 75 第三節 對小說的影響 77 【參考文獻】 79

    (一) 中文論著(含譯本)

    王力,《古代漢語》1-4冊 (北京:中華書局,1999)。
    ─,季羨林主編,《王力選集》(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漢語史稿》(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
    ─,《中國語言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5)。
    王漪撰,《明清之際中學之西漸》(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王建軍,《中西語言學史之比較》,(合肥:黃山書社,2003)。
    方豪,《中西交通史》(全二冊)(上海:岳麓書社,1987)。
    ─,《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申小龍,《漢語與中國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學出版社,1985)。
    ─,中國文化語言學》(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語文的闡釋》(台北:紅葉文化事業,1994)。
    ─,《申小龍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申小龍主編,《語言學綱要》(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何寅、許光華主編,《國外漢學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何九盈,《中國古代語言學史》(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
    ─,《中國現代語言學史》(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
    何淑貞,《古漢語特殊語法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
    岑麒祥編,《語言學史概要》 (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近二千年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史綱》(香港:三聯書店,1991)。
    吳孟雪,《明清時期─歐洲人眼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0)。
    吳孟雪、曾麗雅,《明代歐洲漢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吳士文,《修辭格論析》(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呂必松《對外漢語教學發展槪要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0)。
    李志強,《先秦和古希臘語言觀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
    竺家寧,《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9)。
    周有光,《世界文字發展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易孟醇,《先秦語法》(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計翔翔,《十七世紀中期漢學著作硏究 : 以曾德昭《大中國志》和安文思《中國新志》為中心 》(上海市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姚喜明,《西方修辭學簡史》,(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9)。
    徐通鏘,,《語言論 : 語義型語言的結構原理和硏究方法》,(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吉林 :長春市,1997)。
    孫尚揚、(比)鐘鳴旦,《1840年前的中國基督教》(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徐鵬,《修辭和語用—漢英修辭手段語用對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徐志民,《歐美語言學簡史》( 南京:學林出版社,2005)。
    常敬宇,《漢語詞彙與文化》(台北:文橋出版社,2000)。
    張志公,《張志公自選集》 (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1998)。
    張國剛,《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從中西初識到禮儀之爭─明清傳教士與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張國剛、吳葦莉,《中西文化關係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許光華, 16至18世紀傳教士與漢語研究》,國際漢學第六輯. (鄭州:大象出版社, 2000)。
    ─,《《法國漢學史》(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莫東寅,《漢學發達史》(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陳輝,《論早期東亞與歐洲的語言接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張西平,《歐洲早期漢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西方人早期漢語學習史調查》(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3)。
    ─,《他鄉有夫子─漢學研究導論上、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歐洲早期漢學史-中西文化交流與西方漢學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2009)。
    ─,《中國與歐洲早期宗教和哲學交流史》(北京:中華書局,2009)。
    ─,《世界漢語教育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張西平編,《歐美漢學研究的歷史與與現狀》(鄭州市 : 大象出版社, 2006)。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陳霞村編,左秀靈校,《古代漢語虛詞類解》(臺北:建宏出版社,1995)。
    程湘清主編,《宋元明漢語硏究 》(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2)。
    溫科學,《中西比較修辭論 : 全球化視野下的思考》,(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出版社,1986)。
    黃麗貞,《實用修辭學》,(臺北:國家出版社,2004)。
    楊克勤,《古修辭學—希羅文化與聖經詮釋》,(香港:道風書社,2002)。
    楊伯俊、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鄒酆,《中國辭書學史槪略》(武漢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熊光義,《耶穌會的教育法》,(台中:光啟出版社,1965)。
    劉景農,《古漢語語法》(北京:中華書局,2005)。
    劉亞猛,《西方修辭學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 》(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1997)。
    劉正,《海外漢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
    鄭子瑜,《中國修辭學史稿》,(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錢林森,《中國文學在法國》(廣州:花城出版社,1990)。
    顔藹珠、張春榮編著,《英語修辭學》(臺北市:文鶴出版社,1997)。
    羅常培,《羅常培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4)。
    龔纓晏等,《西方人東來之後─地理大發現後的中西關係史專題研究》(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日)中村元著,徐復觀譯,《中國人之思維方法》(台北市 : 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
    (日)石田幹之助著,張宏英譯,《中西文化之交流》(長沙:商務印書館,1941)。
    ─,朱滋萃譯,《歐人之漢學研究》(北平:中法大學,1934)。
    (丹麥)龍伯格著,李真、駱潔譯,《清代來華傳教士馬若瑟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西)弗朗西斯科•瓦羅(Francisco Varo)著,姚小平、馬又清譯,《華語官話語法》(Arte de la lengua mandarina)(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法)杜赫德編,呂一民等譯,《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下卷 (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
    (法)謝和耐(Jacques Gernet)著,耿昇譯,《中國與基督教 ── 中西文化的首次撞擊》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法)安田樸(René Etimble)著,耿昇譯,《中國文化西傳歐洲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法)費賴之著,馮承鈞譯,《在華耶穌會士列傳及書目》上冊 (北京:中華書局,2005)。
    (法)馬若瑟(Joseph Prémare),《儒教實義》,載吳相湘主編,《天主教東傳文獻續編》第三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頁1339-1340。
    (法)馬若瑟(Joseph Prémare),《六書實義》,載鐘鳴旦、杜鼎克、蒙曦等編,《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第二十五冊,台北:利氏學社,2009,頁441-502。
    (法)馬若瑟(Joseph Prémare),《天學總論》,載鐘鳴旦、杜鼎克、蒙曦等編,《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第二十六冊,台北:利氏學社,2009,頁481-524。
    (法)馬若瑟(Joseph Prémare),《經傳眾說》,載鐘鳴旦、杜鼎克、蒙曦等編,《法國國家圖書館明清天主教文獻》第二十六冊,台北:利氏學社,2009,頁525-571。
    (法)耿昇、何高濟譯,《柏朗•嘉賓蒙古行記、魯布魯克東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法)裴化行(H. Bernard)著,蕭濬華譯,《天主教十六世紀在華傳教誌》,(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4)。
    (英)R.H. 羅賓斯(R.H. Robins)編,許德寶、胡明亮、馮建明譯,《語言學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Linguistics)(臺北:文鶴出版社,1990)。
    (美)霍凱特著,索振羽、葉蜚聲譯,《現代語言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美)羅杰瑞著,張惠英譯,《漢語概況》(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義)利瑪竇、金尼閣著,何高濟等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
    ─,羅漁譯《利瑪竇書信集》上、下,(臺北:光啟出版社、輔仁大學出版社,1986 )。
    亞理斯多德著,羅念生譯,《修辭學》(北京:三聯書店,1991)。

    (二) 中文論文

    于廣元,〈《虛字說》的修辭論說〉,《揚州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頁47-50。
    方豪,〈十七八世紀來華西人對我國經籍之研究〉,載《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頁185-202)。
    卞浩宇,〈明清時期來華傳教士漢語學習方法淺探〉,《學術交流》,2009,頁226-228。
    古偉瀛,〈明末清初耶穌會士對中國經典的詮釋及其演變〉,載《台大歷史學報》第25期(2000.6),頁85-117。
    尹群,〈晚明和清朝前期中歐交往的語言媒介〉,《學海》,2007,頁104-109。
    朱靜,〈中國文化的接受者和傳播者〉,《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頁63-68。
    李潤桃〈助語辭的語法價值〉,《廣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4,頁24-26、42、93。
    宋韜,〈西方人眼中的漢學〉,《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頁81-83。
    吳孟雪,〈衛匡國兩部漢學著作述評〉,《中國文化研究》,1997年夏之卷,頁126-131。
    吳孟雪,〈明清歐人對中國語言文字的研究(四)〉《文史知識》,1993 頁101 – 107。
    李小龍,〈中國古典小說回目對傳教士漢文小說的影響〉,《長江學術》,2010,頁45-49。
    李真,〈《漢語札記》〈對世界漢語教學史的貢獻〉,《世界漢語教學》,2005,頁105-109。
    李曙光,〈從西方語言研究與漢語研究的相互影響看語言共性〉,《南京師大學報》,2001,頁109-113。
    吳義雄,〈《中國叢報》與中國語言文字研究〉,《社會科學研究》,2008,頁137-144。
    宋莉華,〈19世紀西人漢語讀本中的小說〉,《明清小說研究》,2006,頁126-140。
    岳峰、張濟民,〈翻譯與宗教的互動關係探析———基於儒經西傳的視角〉,《九江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頁43-47。
    宗廷虎,王文松,〈中西古典修辭學說異同論─以春秋戰國和古希臘羅馬為例〉,《古漢語研究》,1994,頁56-61。
    范俊軍,〈《助語辭》及《虛字說》的虛字學說比較〉,《暨南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 》,1998,頁100-105。
    姚小平,〈西方人眼中的中國語言學史〉,《國外語言學》,1996,頁39-48。
    ─,〈《漢文經緯》與《馬氏文通》─《馬氏文通》歷史功績重議〉,《當代語言學》,1999,頁1-16。
    ─,〈現存最早的漢語語法著作─瓦羅著《華語官話語法》〉,《中國語文》,2001,頁475-478。
    胡曉彤,〈明代來華耶穌會士通曉漢語的原因及影響〉,《徐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頁33-36。
    唐為群,〈象形會意另一景〉,《法國研究》,2005,頁296-301。
    高永安,〈《利瑪竇中國札記》所記的明末對外漢語教學狀況〉,《中州大學學報》,2007年,頁62-65。
    ─,〈明末西方人學習中文的理念和方法探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08年第2期,頁9-16。
    高萬雲,〈修辭術論略〉,《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1,頁55-61。
    祝平一,〈經傳眾說 ── 馬若瑟的中國經學史〉,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3 (2007.9),頁435-472。
    陳義海,〈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與漢語研究的科學化—明清之際基督教文化對中 國文化的影響〉,《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6,頁80-84。
    陳輝,〈耶穌會士對漢字的解析與認知〉,《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頁77-84。
    戚印平,〈“Deus”的漢語譯詞以及相關問題的考察〉,《世界宗教研究》, 2003 年第2 期頁88-97。
    程豔、劉浪飛,〈早期在華傳教士「獨厚儒學」原因初探〉,《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頁58-62。
    馮曉虎,〈中歐漢語語法討論與「廢除漢字」思潮〉,《外語研究》,2009,頁23-30。
    張西平, 〈中西文化的一次對話:清初傳教士與《易經》研究〉,《歷史研究》,2006,頁74-85。
    ─,〈16 —19 世紀西方人的中國語言觀〉,《漢語研究通訊》,2003,頁7- 17。
    ─,〈清代來華傳教士馬若瑟研究〉,《清史研究》,2009,頁40-47。
    張國剛、吳莉葦,〈禮儀之爭對中國經籍西傳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2003 年第4 期,頁190-208。
    郭錫良,〈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古漢語虛詞研究評議》,頁49-74。
    常俊之,〈試論《虛字說》對《馬氏文通》的影響〉,《聊城大學學報》,2005,頁95-97
    單輝,〈《語助》 於漢語語法學發展之管見〉,《聊城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4,頁129-131、137。
    彭再新、邱淩,〈《助語辭》訓釋的修辭特色〉,《南華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5,頁75-77。
    疏仁華,〈論利瑪竇儒學觀的特點〉,《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頁556-558,568。
    溫科學,〈中國古代修辭學屬於哲學—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修辭學(之一),《修辭學習》第二期, 2002,頁6-7。
    溫科學,〈中國古代修辭學是話語研究—西方人眼中的中國修辭學(之二),《修辭學習》第五期,2002,頁6-7。
    董海櫻,〈16 - 17 世紀中期西方漢語研究的歷史分析〉,《浙江學刊》,2003,頁140-144。
    ─,〈雷繆薩與法國漢學〉,《法國研究》,2009,頁55-57。
    董明,〈明代來華傳教士的漢語學習及其影響〉,《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6,頁90-95。
    董方峰,〈海外漢語研究史上的一部奠基之作─馬若瑟的《漢語札記》〉,《澳門理工學報》,2007,頁87-94。
    楊萬壽,〈中西修辭學傳統文化比較〉,《張掖師專學報》,1995,頁32-35。
    楊宏聲,〈明清之際在華耶穌會士之《易》說〉,《周易研究》,2003,頁41-51,58。
    楊慧林〈「本地化」還時「處境化」:漢語語境中的基督教詮釋〉,《世界宗教研究》,2003,頁65-74。
    趙繼明、〔丹〕倫貝,〈早期歐洲漢學線索〉,《文史哲》1998,頁118-124。
    鄭夢娟,〈19世紀上半葉西方漢語語範研究成果簡評〉,《長江學術》,2008,頁102-107。
    鄭夢娟,〈試論19世紀上半葉西方漢語語法研究的歷史背景〉,《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8年第3期,頁102-107。
    謝華,〈中西語言哲學觀及語言蘊含的文化特徵比較〉,《江西社會科學》,2001,頁51-53。
    戴俊霞、楊宸,〈另類的「學術傳教」—解析明末清初傳教士對中國典籍的譯介〉,《中國科技翻譯》,2009,頁52-52,26。
    (日)何群雄著,阮星、鄭夢娟譯,〈19世紀基督教新教傳教士的漢語語法學研究─以艾約瑟為例〉,《長江學術》,2010,頁124-131。
    (法)貝羅貝,〈20世紀以前歐洲漢語語法學研究狀況〉,《中國語文》,1998,頁346-352。
    (法)艾樂桐,張冠堯譯,〈歐洲忘記了漢語卻「發現」了漢字〉《法國漢學》,1996頁182 – 198。

    (三)西文論著
    Bridgman, J.G. The Notitia Linguae Sinicae of Prémar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Canton: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47.
    Brockey, Liam Matthew. Journey to the East : the Jesuit mission to China, 1579-1724 (Cambridge, Mass.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8.
    Honey, David B. Incense at the altar: pioneering sinologis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Chinese philology. New Haven (Conn):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2001.
    Klöter, Henning The Language of the Sangleys A Chinese Vernacular in Missionary Sources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0.
    Law, Vivien. The History of Linguistics in Europe from Plato to 160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Lundaek, Knud. Joseph de Prémare(1666-1736), Chinese Philology and Figurism. (Demark: Aarhus University, 1991.
    Mungello, D.E.. Curious Land: 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The great encounter of China and the West, 1500-1800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5.
    Zwartjes,Otto Missionary linguistics = Lingüística misionera :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ssionary Linguistics, Oslo, 13-16 March, 2003 / ed. Even Hovdhaugen,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Pa. : John Benjamins, 2004
    Zwartjes, Otto Missionary linguistics III = Lingǘística misionera III : morphology and syntax :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third and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Missionary Linguistics, Hong Kong/Macau, 12-15 March 2005, Villadolid, 8-11 March 2006 / ed. Gregory James, Emilio Ridruejo,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 John Benjamins, 2007
    Zwartjes, Otto. Missionary linguistics II = Lingǘística misionera II : orthography and phonology :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ssionary Linguistics, São Paulo, 10-13 March 2004 / ed. Cristina Altman,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Pa. : J. Benjamins, 2005

    (四)西文論文
    Lackner, Michael, “Jesuit Figurism,” in China & Europe: Images and Influences in Sixteenth to Eighteen Centuries, ed. Thomos H. Lee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 129-149.
    Mungello, David, “The Reconciliation of Neo-Confucianism with Christianity in the Writings of Joseph de Prémare, S. J.,”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6:4(1976), pp.389-410.
    Rowbotham, Arnold H., “The Jesuit Figurists and Eighteenth-Century Religious Thought,”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7.4 (1956), pp. 471-485.

    (五) 日文論著
    石田千之助著,《中西文化之交流》,(北京:商務印書館),1941。
    何群雄編著,《初期中國語文法學史研究資料 : J. プレマールの「中國語ノート」》,(東京都:三元社),2002。

    (六) 日文論文
    千葉謙悟,〈來華宣教師の中國語教育―プレマールNotitia Linguae Sinicae(1720)から―〉,
    http://kuir.jm.kansai-u.ac.jp/dspace/bitstream/10112/3372/1/17_CHIBA.pdf
    西山美智江,〈Prémare(1666-1736) のNotitia Linguae Sinicae,1720〉《或問》,2008,頁43-57。

    (七) 學位論文
    于明華,〈清代耶穌會士索隱釋經之型態與意義 ─ 以馬若瑟為中心〉(南投:國立暨南大學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董海櫻,〈西人漢語研究述論─16-19世紀初期〉(浙江:浙江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5)。

    (八) 報刊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I, 1838-No.3, p152-155.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III, 1838-No.3, p10-12.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VII, 1838-No.3, p113-121.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VIII, 1839-No.8, p347-359.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XVI, 1838-No.3, p266.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IX, 1840-No.6, p518-531.
    The Chinese Repository, Vol. IX, 1840-No.7, p329-33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