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凡雅
Chien, Fan-Ya
論文名稱: 以數位人文方式探析《金瓶梅詞話》之「酒」事研究
The Golden Lotus: A Study of "Liquor" Explored via a Digital Humanities Approach
指導教授: 柯皓仁
Ke, Hao-Ren
口試委員: 李志宏
Li, Chi-Hung
林信成
Lin, Sinn-Cheng
柯皓仁
Ke, Hao-Ren
口試日期: 2023/01/0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數位人文文本標記金瓶梅酒事
英文關鍵詞: Digital humanities, Text markers, The Golden Lotus, Alcohol-related affairs
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法語料庫語言學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34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9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金瓶梅詞話》作為四大奇書之一,屬明代末期長篇白話章回小說,內文不厭精細地摹繪西門慶一家的的日常生活。「酒」在當中大量出現,於《金瓶梅詞話》領域中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幾乎皆採人工方式研究,少見以數位人文方法對其進行研究分析。其中文本標記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進行《金瓶梅詞話》全文「酒」功能研究,以往只有針對文中「宴飲」目的進行分類標記與研究,本研究標記全文《金瓶梅詞話》與「酒」有關的功能事項進行「酒事」研究。
    本研究標記項目主要為「飲酒目的」。依據酒功能共分五大分類,各功能總次數排序為「人情交際」194次、「慶賀慶會」108次、「遊賞玩樂」74次、「其它功用」45次、「偷情淫樂」27次,共計標註448次。
    標記後進一步運用數位人文工具進行探勘,藉以來挖掘《金瓶梅詞話》之中「酒」功能新的詮釋可能性,發現文中多使用「飲酒」與「吃酒」,使用上前者較正經,後者則多使用於享樂上。另外觀察宴席中常出現的「酒席」、「擺酒」、「置酒」、「酒筵」四字詞在使用目的上也有所不同,分別依序是較正經、謹守規矩的宴席;工作官職官員們所設的宴席;設宴迎送離開或歸來的親友;安置辦理較歡愉、慶賀的宴席等。
    此外採用胡衍南將《金瓶梅》所切分四部分,本研究分別簡化為第一階段發家、第二階段攀升、第三階段爆發至崩壞以及最後的第四階段衰敗來代表,以此為做運用數位人文工具以俯視角度綜觀詞語的全文趨勢,觀察「酒」與西門府整體的興衰,發現大多目的是隨著西門府興衰所起伏,但有些則是例外,如「慶賀婚嫁」,是在西門慶死後第四階段上升,因為眾娘子多又改嫁;而「擺酒」如上述大多是迎送所使用,在西門府崩壞後各自分家因此較頻繁出現。
    綜觀上述藉由數位人文工具幫助下,本研究在進行不同層面的資料分析與聚合後,挖掘「酒事」新面向研究並進一步詮釋觀察「酒」與西門府興衰起伏彼此息息相關。未來建議可增加標記內容與項目,嘗試其他學者酒功能或酒宴種類分類,也可以進一步研究明代物質文化。

    The Golden Lotus, one of the Four Great Books, is a lengthy vernacular chapter novel from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at describes the daily life of the Ximen Qing family and "liquor" in great detail. The word "Liquor" frequently appears in "The Golden Lotus," and has been explored by a few studies. Practically all of them have been manually evaluated, few have been analyzed using digital humanities techniques, and even less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regarding text markers.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the function of "liquor" in The Golden Lotus's whole text. In the past, only the function of "feasting" in the text was classified and researched; however, in this study, we marked the function of "liquor" in the whole text of The Golden Lotus and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alcohol-related affairs."
    The items marked were mainly "purpose of drinking". The final "purpose of drinking" was divided into five major functions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the alcoholic beverage,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times for each function was 194 for "social engagements," 108 for "celebrations," 74 for "entertainment," 45 for "other functions," and 27 for "illicit sexual activities," for a total of 448 markings.
    Subsequently, following marking, this study further explored new interpretative possibilities of the function of "liquor" in The Golden Lotus by employing digital humanities tools, and found that the use of the words “drink liquor" and "consume liquor" in the text is more formal with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 is more often used in pleasure-oriented manners. In addition, the use of the words "banquet", "set up a liquor banquet", "placement of liquor" and "liquor feast", which are often found in banquet scenarios, are different in terms of their purpose, and are used in the order of more formal and regular banquets, banquets set up by officials, banquets to welcome friends and relatives who are departing or returning, and banquets for more joyful and celebratory occasions.
    In addition, Yan-Nan Hu's of The Golden Lotus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which are simplified in this thesis to represent the first stage of the household's rise,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household's ascent, the third stage of the household's outbreak and collapse, and finally the fourth stage of the household's decline.
    In this study, we use a digital humanities tool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end of the word "liquor"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Ximen Qing Household as a whole. We fin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purposes ebb and flow w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Hsi-men House, but there are exceptions, such as "celebrating a marriage," which rises in the fourth stage after the death of Ximen Qing.
    In conclusion, with the use of digital humanities tools, this study analyzes and aggregates data across a multitude of levels to investigate new facets of "liquor" and to recognize and obser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quor"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House. In the fu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markers and items can be added to try to classify for additional liquor functions or types of feasts, and also to further study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資料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一、金瓶梅 5 二、數位人文 5 三、酒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中國酒文化 7 一、歷史上「酒」的作用 7 二、《金瓶梅》中「酒」的寓意 9 三、小結 11 第二節 金瓶梅文中的「酒」 12 一、《金瓶梅》飲食文化 12 二、《金瓶梅》宴樂研究回顧 13 三、小結 15 第三節 金瓶梅飲酒文化 15 一、《金瓶梅》飲酒文化與功能分類 15 二、《金瓶梅》酒與酒宴分類統計 19 三、小結 20 第四節 數位人文 21 一、 數位人文研究平台工具 21 二、 庫博中文獨立語料庫分析工具應用情形 23 三、 小結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25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5 一、 語料庫語言學分析方法 25 二、 文本分析法 26 第二節 研究步驟 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27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0 第一節 《金瓶梅詞話》酒事標記呈現 30 第二節 《金瓶梅詞話》「酒」綜觀分析 41 第三節《金瓶梅詞話》酒種類 54 一、 金華酒 57 二、 燒酒 60 三、 南酒 65 四、 水酒 66 五、 葡萄酒 68 第四節《金瓶梅詞話》飲酒目的分析 71 一、 人情交際功能 72 二、 慶賀慶會功能 82 三、 遊賞玩樂功能 89 四、 偷情淫樂功能 94 五、 其他功能 97 第五節《金瓶梅詞話》酒器統整分析 103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7 一、「酒」相關統計與標記飲酒功能呈現 107 二、數位人文工具應用於「酒事」綜觀呈現與新發現 108 三、「酒事」與西門府興衰關聯 10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9 一、增加標記內容與項目 109 二、研究明代物質文化 110 參考文獻 111 一、中文文獻 111 二、英文文獻 116

    一良。(1935)。中國古代社會中的酒。食貨半月刊,2(7),1–10。doi: 10.6436/SHF.193509.0001
    王平。(2011)。《金瓶梅》飲食文化描寫的當代解讀。山東師範大學學報,56(5),32–38。
    王啟忠。(1990)。試論《金瓶梅》飲食描寫中的文化型態。綏化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4,16–24。
    王祥安、李祐陞(2021)。中央研究院數位人文研究平台之發展與應用。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7,頁 99-131。
    朱一玄。 (1985)。《金瓶梅資料匯編》。南開大學出版社。
    百度百科。(2022)。燒情疤一詞。檢字: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3%A7%E6%83%85%E7%96%A4/17783304
    何欣宜(2019)。漢語飲食詞彙「吃」作為情慾隱喻的歷時性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吳敢、胡衍南、霍現俊主編。(2014)。《金學叢書》。臺灣學生出版。
    吳敢。 (2003)。《20世纪《金瓶梅》研究史長編》。文匯出版社。
    吳敢。 (2015)。《金瓶梅研究史》。文匯出版社。
    呂祥華。(2013)。《金瓶梅詞話》所描寫的酒文化。濟寧學院學報,34(1),21–24。
    李志剛。(1999)。金瓶梅宴與《金瓶梅》宴飲風貌。《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5(3),14–18。doi:10.6644/QFCDCB.1999.05.03.02
    李時珍。(2022)。《本草綱目》《· 穀之四 (造釀類二十九種)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檢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340#%E7%A9%80%E4%B9%8B%E5%9B%9B%EF%BC%88%E9%80%A0%E9%87%80%E9%A1%9E%E4%BA%8C%E5%8D%81%E4%B9%9D%E7%A8%AE%EF%BC%89%E8%91%A1%E8%90%84%E9%85%92
    李雲飛。(2016)。試論中國酒文化及跨文化傳播。牡丹,2016(10),73–74。
    杜協昌(2014)。利用文本採礦探討《紅樓夢》的後40 回作者爭議。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第五輯,5,93-120。
    林冠瑜(2020)。國軍推行募兵制成效之分析-以原住民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知乎網。(2022)。香馬兒一詞。檢字: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5708832
    邵萬寬、章國超。(1992)。《《金瓶梅》飲食大觀》。江蘇人民出版社。
    邵萬寬、章國超。(2007)。《金瓶梅飲食譜》。山東畫報出版社。
    段玉裁。(2022)。酒。《說文解字注》。檢自: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quote_code=QTA0MjI4
    胡其瑞、杜協昌、陳琤(2019)。數位文本詮釋資料的加值與應用-以DocuSky詮釋資料整合建庫工具為例。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4,頁71–107。
    胡衍南。 (2007)。兩部《金瓶梅》-詞話本與繡像本對照研究。中國學術年刊,29 (春季號),115–144。doi:10.6238/SIS.200703_(29-1).0005
    胡衍南。(2004)。《飲食情色金瓶梅詞話》。台北:里仁書局。
    胡衍南。(2019)。《蘭陵笑笑生與《金瓶梅》》。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2)。檢自: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93989&word=%E9%87%91%E7%93%B6%E6%A2%85
    孫飛盈。(2009)。耐人尋味的金華酒––淺談《金瓶梅》之酒與作者之關係。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09(1),63–65。
    徐少華。(2004)。獨領風騷的中國酒文化。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會訊,10(2),4–11。
    浦安迪著,沈亨壽譯。(2006)。《明代小說四大奇書》。 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袁宏道。(2022)。《殤政》。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檢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274487
    國家教育研究院。(2022)。教育部異體字字典。檢字:https://dict.variants.moe.edu.tw/variants/rbt/word_attribute.rbt?educode=B01494
    張北霞。(2013)。《金瓶梅詞話》中的酒器研究。絲綢之路,2013(24),15–17。
    張進德、張翠麗。(2009)。論《金瓶梅詞話》的酒宴描寫。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9(1),106–111。
    張瑞庭(2019)。大數據視角下的中共對臺輿論戰-以M503航線事件我國網路輿情趨勢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曹又霖(2016)。文本標記格式的轉換與應用。國立臺灣大學資訊學院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莊霈儀(2022)。美國政府對中國威脅的安全化論述比較研究—以歐巴馬和川普政府為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陳坤輝(2020)。少子化對國軍推對募兵制之影響。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陳奕儒(2014)。中古中國的飲酒與社會秩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yv38r3
    陳偉明。(2000)。從《金瓶梅》看明代的酒文化。農業考古,3,238–241。
    陳葆文。(2015)。《飲食情色金瓶梅詞話》。台北:聯合百科電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曾姵甯(2021)。《金瓶梅詞話》中男性視域下「宴樂」敘寫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台中市。
    項潔、洪一梅(2019)。新世紀數位與人文的研究取徑—「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簡介。漢學研究通訊,38(2),32-38
    黃亦錫、李謀監、周淑月。(2009)。中國歷代酒政的演化過程。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6(2),76–88。doi: 10.30133/BLIR.200809.0005
    黃賢助(2020)。從語藝視野分析網路社群形塑兵役制度之轉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碩士論文,桃園縣。
    黃霖。(1991)。《四大奇書辭典金瓶梅大辭典》。巴蜀書社。http://f6。01ny。cn/gdydw/ngwxl_wsgjs/53120873。pdf
    黃霖編。(1987)。《金瓶梅資料彙編》。中華書局。
    楊之水。(2020)。物色《金瓶梅》:活色生香的明代器物誌。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葉閏桐。(1992)。金華酒、燒酒及其他——談《金瓶梅》中的“金華酒”及我國燒酒的起源和流行。貴州文史叢刊,1992(4),70–75。
    賈海建(2008)。論《金瓶梅詞話》中的宴飲描寫。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劉青(2022)。思覺失調症網路論述之探討- 以台鐵嘉義車站刺警命案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慕容素衣。(2014)。《金瓶梅》中的吃。旅遊時代,4,54–55。
    潘承玉。(1999)。《金瓶梅》作者的家鄉酒。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1),83–87。
    鄭宇君(2014)。向運算轉:新媒體研究與資訊結合的契機與挑戰。傳播研究與實踐,4(1),67-83。doi: 10.6123/JCRP.2014.004
    鄭培凱(1983)。「金瓶梅詞話」與明人飲酒風尚。中外文學,12(6),4-44。doi:10.6637/CWLQ.1983.12(6).4-44
    鄭培凱(1983)。酒色財氣與金瓶梅詞話的開頭-兼評金瓶梅研究的「索隱派」。中外文學,12(4),42-69。doi: 10.6637/CWLQ.1983.12(4).42-69
    鄭培凱。(2013)。《茶餘酒後金瓶梅》。上海書店出版社。
    盧琮林(2018)。軍事數位人文之快思慢想── 國軍臉書粉絲專頁的厚數據初探。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碩士論文,桃園縣。
    戴鴻森。(1984)。〈從《金瓶梅詞話》看明人的飲食風貌〉 (論金瓶梅)。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鍾涵瀜(2021)。國中階段的學術詞彙與詞彙知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闕河嘉、陳光華(2016)。庫博中文獨立語料庫分析工具之開發與應用。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第六輯,6,285-313。
    蘇芳儀。(2000)。傳統生物技術-探究中國古代釀酒的成就。科技博物,4(2),103–108。doi: 10.6432/TMR.200003.0103
    蘭陵笑笑生。(2021)。《金瓶梅》。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檢自:https://ctext.org/jinpingmei/ch21/zh
    蘭陵笑笑生。(2021)。《金瓶梅詞話萬歷本》。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檢自:https://ctext.org/wiki.pl?if=gb&res=954825
    龔煒。(1981)。《巢林筆談》。中華書局。
    二、英文文獻
    Fairclough,N.(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0f Language.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