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董素貞 |
---|---|
論文名稱: |
台北市國小教師參與班群教學歷程的探討 |
指導教授: | 張建成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2 |
中文關鍵詞: | 班群教學 、協同教學 、專業行為 、專業承諾 、團隊學習 |
英文關鍵詞: | the class-group model, team teaching, professional behavior,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group learn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5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目前國小教師參與班群教學的歷程與問題,並對教師參與過程中所呈顯的專業行為內涵加以分析,以作為爾後實施班群模式之參考。
本研究兼採文獻探討及質性研究方法。首先,透過文獻分析,探討有關團隊的概念、班群教學與教師專業行為的理論基礎。其次,研究者分別在台北市兩所國小各選取一個班群、共十二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文獻探討結果,編製訪談大綱,進行訪談、歸納與分析。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
本研究綜合文獻探討及質性研究之結果,獲得以下之結論:
一、班群教學實施的歷程:班群形成是漸進的轉化過程,有其應考量要件。團隊學習係以對話機制和教師省思為基礎;班群在強調團隊績效時,宜保有個別的獨特性。
二、班群教學實施的問題:教師工作負荷過重與時間嚴重不足、學校行政扮演推手可能觸發壓力與干擾、及班群團隊有時亦會衍生衝突。
三、教師參與班群教學的專業行為:班群教師透過合作強化教學效能、班群合作之榮譽表現,激勵教師持續參與和專業成長、團隊學習匯聚的能量,提昇專業承諾、班群的團隊共享,形塑教師正向文化、班群模式有助於推動九年一貫課程之實施、促成親師互動的正向轉變。
基於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考慮訂頒班群教師榮譽證照制度或提供專案補助經費,統 教育政策與行政命令,以利班群模式之推展。
二、學校行政單位宜鼓勵教師參加課程相關發表活動,規畫辦理團隊教學知能研習,建立班群教學專業資料庫及課程與教學評鑑機制,發展學習型組織。
三、學校教師應善用知識管理策略,並保持開放學習的心胸。
四、師資培育及研習機構開設有關協同教學與團隊學習的課程,並由研習單位邀請績效卓著之班群或教學團隊分享相關經驗。
五、後續研究時,考慮擴大研究樣本選擇範圍、針對教師文化議題進行探究,並兼採量化研究方法。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urrent participation condition about the class-group model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By analyzing the professional behavior of the teachers, hopefully some insight can be provided to contribute to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the future.
This study adopted both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erview. Literature review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concept of group,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lass-group teaching model,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behavior. Twelve teachers from two schools in Taipei city, representing two class-groups, were sampled for this study. The teachers were interviewed and substantial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by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Ⅰ. Concerning the progr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l: team teaching should be based in dialogic mechanism and teachers’ introspection.
Ⅱ. Issues to be dealt with: the heavy burden of teachers, the problems brought along by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units and the clash among the members of the class-group model.
Ⅲ. The professional behaviors of teachers: team teaching could strengthen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 collective sense of honor inspires teachers to maintain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to enhance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the class-group model molds positive sub-culture of teacher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ade 1-9 Curriculum and also, to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s.
From the conclusions above,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Ⅰ. The administration institutions can set up honorary certificate system or provide financial assistance. Various education policies and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 should all be integrated under a clear guideline.
Ⅱ. The administration units in schools should encourag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relevant learning activities to build up professional teaching database and suitable evaluation mechanism to cultivate learning organizations.
Ⅲ.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should take good use of the strategy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remain openhearted towards new knowledge.
Ⅳ.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departments of teachers should regularly invite class groups with distinctive working effects to share about their relevant experience.
Ⅴ. The following research can expand the research samples so as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ssue of teacher’s culture.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的理論與應用─以教育領域及其革新為例。台北:五南。
王受榮(1992)。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效能感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長純(2001)。教師專業化發展:對教師的重新發現。中國教育報,2002年12月5日,取自 http://www.edu.cn/20011128/3012080.shtml
王嘉陵(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影響因素之評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學會教育研究,10,219-227。
方德隆(1998)。班級社會體系。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139-178)。台北:師大書苑。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譯)(2001)。Stephen P. Robbins著。組織行為學(Organizational Behavior.)。台北:華泰文化。
李俊湖(1992)。國小教師專業成長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俊湖(無日期)。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策略。2002年11月16日,取自http://140.111.1.12/primary/society/ks_ck/nine/n5.htm.
李新鄉(1993)。國小教師教育專業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聰明(1990)。創造學校文化。現代教育,5(2),85-100。
吳清山(2001)。知識經濟時代的教師多元進修,教師天地,15,4-13。
吳清山、林天祐(1999)。協同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26,83。
吳政憲(2001)。教師在職進修的新趨勢─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習資訊,18,29-44。
吳清基(1990)。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韻儀(1998)。傑出教師五大信念。天下雜誌海闊天空:教育新趨勢特刊,23。2003年2月11日,取自http://www.lcenter.com.tw/Newsites/trend2002/trend21.htm
沈翠蓮(1994)。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教學承諾與學校效能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秀美。九年一貫課程─教學實務篇。新講台教育雜誌九年一貫國小版,7。91年11月22日,取自http://www.nani.com.tw/big5/content/2002-02/25/content_981.htm.
林清江(1988)。教育社會學新論(5版)。台北:五南。
林彩岫(1987)。國民中學教師專業自主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清財(1990)。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教育信念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珮儀(2000)。課程統整與課程分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10)。台北:揚智。
周淑卿(2000)。面對統整課程與教學的教師文化。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231-251)。台北:揚智。
周淑卿(2001)。課程決定的賦權迷思─集中化與離中化的探討。教育研究集刊,47,91-105。
侯務葵、王慧婉(1999)。我們是一群女老師:集體認同與教育實踐的故事。應用心理研究,1,99-128。
柯啟堯(無日期)。突破「孤立」,以協同的力量改進教學。翰林文教雜誌網路版。2002年10月18日,取自 http://www.worldone.com.tw/magazine/15/15_01.htm
徐宗林著(1989)。文化與教育。台北:文景出版社。
徐諶(2002)。用心建立一個學習與成長的機制─曾憲政局長談教師專業評鑑。師
友,6-10。
徐鶯娟(1995)。國民小學教師成就動機、參與決定與其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夏林清等(譯)(1997)。H. Altrichter, P. Posch & B. Somekh 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作研究(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台北:遠流。
夏德威(無日期)。班群合作─攜手走出教學黑盒子、展翅飛向您我天空。新講台教育雜誌九年一貫國小版,7。2003年2月9日,取自
http://www.nani.com.tw/big5/content/2002-02/25/content_981.htm.
高三福(2001)。團隊文化與教練領導:質化與量化兩種研究途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熏芳(1998)。變革社會中教師專業發展的時代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40,1-2。
孫本初、呂育誠(1996)。從分析單元論團隊的意義及其對公共管理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3,145-177。
孫本初(1997)。公共管理。台北:時英。
范信賢(1999)。教師身分認同與課程改革:後殖民論述的探討。2003年2月11日,取自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http://www.iest.edu.tw/announce/9teach/chapper8.htm.
郭丁熒(1998)。教學。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207-250)。台北:師大書苑。
郭俊次(1997)。行政發展學。台北:台陽管理顧問公司。
郭進隆(譯)(1994)。P. M. Senge著。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台北:天下。
陳向明(1998)。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陳永發(2002)。學校本位教學評鑑可行模式之建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4),135-145。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1),1-13。
陳伯璋、李錦旭(2000)。教育社會學研究的發展及方法論基礎。載於李建興(主編),林清江先生教育思想與實踐(頁1-20)。高雄:麗文。
陳奎憙(1998)。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如(1999)。多元文化合作探究式教學的實際─九年一貫課程文化學習與國際理解的思考。發表於高雄師範大學主辦「新世紀小學課程改革與創新教學」學術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
陳浙雲(2002)。國中協同教學的因應對策國中協同教學的因應對策。師友月刊,46-49。
陳惠民等著(1998)。高效率團隊:實務操演手冊。台北:科技圖書公司。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慧淑(2000)。用班群教學來成就兒童的全人發展。公教資訊季刊,4(2)。
張春興、林清山(1981)。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世忠(2000)。課程與教學統整之師資培育:一個同儕教練模型之探究。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頁207-229)。台北:揚智。
張世忠(2001)。協同教學模式之初探。教育研究資訊,9(4),66-82。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英鵬(2001)。反應個別差異的教學模式─協同教學、合作學習與同儕指導。屏師特殊教育,創刊號,41-53。
張清濱(1999)。怎樣實施協同教學。師友,1999.9,43-46。
張建成(2000)。教育社會學的微觀分析。載於李建興(主編),林清江先生教育思想與實踐(頁21-56)。高雄:麗文。
張新銅(2002)。學校課程走向的探討。師友,2002.12,50-53。
許誌庭(2002)。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可能性、限制與實踐方向。教育研究集刊,48(4),27-52。
單文經(1998)。教育改革的風潮下─初探時間資源的多重意義。中等教育,49(2),14-24。
單文經(2001)。解析Beane對課程統整理論與實際的主張。教育研究集刊,47,57-87。
湯仁燕(1993)。教師信念與教師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介宏(1997)。團隊式組織之研究─設計與文化創造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志順、彭康益(無日期)。「課程統整」及「協同教學」的實踐與反省─一個公立小學的經驗。
黃炳煌(1982)。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文景。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1996)。從課程的角度看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天地,83,13-17。
黃政傑等(譯)(2001)。Robert C. Bogdan & Sari Knopp Biklen 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台北:濤石。
黃昆輝(1988 )。教育行政學。台北:五南。
黃瑞琴(2003)。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嘉雄(2000)。教育社會學的巨觀分析。載於李建興(主編),林清江先生教育思想與實踐(頁57-72)。高雄:麗文。
黃嘉嘉(1999)。團隊建立之研究:一個組織的觀點。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貞瑋(2002)。班群教師協同進行統整課程的歷程與自然科學習成效與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翁舒玫(無日期)。摸索中的班群協同教學─訪高雄民權國小。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2001年6月21日,取自
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hef/259.shtml
葉淑花(1998)。國民小學教師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玉卿(2000)。協同教學的理念與教師專業文化的建立。92年1月22日,取自台北市立師範學院:http://www.nioerar.edu.tw/new/1/890524-1.html/
鄭世仁(1996)。我國國民小學教師次級文化之研究(NSC 85-2418-H#134-001)。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劉敏琪(2001)。一個國小教師實施統整課程的專業自主與抗拒再製之研究。台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歐用生(1994)。國小教師進修教育的新境界。研習資訊,77(6),1-7。
歐用生(1994)。做一個有反省能力的教師。研習資訊,11(5),1-6。
錢幼蘭(2000)。學校文化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研究,8,41-51。
盧偉斯(1996)。組織學習的理論性探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盧婉菁(無日期)。顛覆傳統的教學新主張,高市中洲國小「群班教學」紀實。92年2月10日,取自 http://www.iqmind.com.tw/teachers/arcteach_30082000.html
蔡本山(2002)。知識經濟時代之學校本位教師專業發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4),120-134。
蔡全智(1998)。團隊發展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孟翰(2002)。打開教改大門的鎖匙─落實評鑑。師友,2002.12,20-24。
薛梨真(2000a)。國小統整課程實施策略與實施成效之探析。高雄:復文。
龍冠海(1966)。社會學。台北:三民。
謝建成(2001)。台北縣國民小學校長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成長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良珍(1996)。學校中心成員發展之研究─以美國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良平、甄曉蘭(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權力重整問題之批判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集刊,48(1),65-93。
簡紅珠(2002)。建立教師評鑑的文化。師友,2002.12,11-15。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饒見維(無日期)。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之配套實施策略。92年2月8日,取自 http://www.trd.org.tw/Dresource/NINE/7_2.htm
饒見維(1997)。學校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在我國之實踐途徑,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主編),進修推廣教育的挑戰與展望(頁77-106)。台北:師大書苑。
二、英文部分
Bartol, K. M. (1992). Team-Based Pay Plans:A Key to Effective Teamwork. Compensation & Benefit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pp.25-29.
Bauch, P. (1982). Prediction elementary classroom teaching practices from teachers’ educational belief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ew York.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26437.)
Burns, R.C. & Sattes, B. D. (1995). Dissolving the Boundaries: Planning for 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Middle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Facilitator’s Guide. Location: Institu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4 455.)
Deal, T. E. (1990). Reframing reform.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8), 6-12.
Denscombe, M. (1982). The ‘hidden pedag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training. British L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3(3), 249-265.
Denscombe, M. (1985). Classroom control: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Doris, B. (1994). Develop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team teaching. Childhood Education, 70(4), 242-243.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ss. : Addison-Wesley.
Gouldner, A. W. (1970) The Coming of Western Sociology. London:Heinemann.
Hoyle, E. (1980).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deprofessionalization in education. In Hoyle, E. & Megarry, J. (Eds.). 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
Joyce, B. R. & Showers, B. (1983). Power in staff development through research on training.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Lortie, D. C. (1975). School teacher: a sociological study.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Mardle, G., & Walker, M. (1980). Strategies and structure: some critical notes on teacher socialization. In: P. Woods (Ed.), Teacher strategies: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school (pp.98-124). London: Croom Helm.
Mohrman S. A., Cohen S. G. & Mohrman A. M., Jr (1995). Designing Team-Based Organizations-New Forms for Knowledge Work.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ublishers.
Odden, A. (1985). Financing sducational excellence. Phi Delta Kappan, 65, 311-318.
Schein E. H. (1985)(1992, 2nd ed.)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Sigel, I. E. (1985).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beliefs. In I. E. Sigel(ED), Parental belief systems: The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children. (pp.345-371). Hillsdale, NJ: Erlbaum.
Shonk, J. H. (1992). Team-Based Organization:Developing a Successful Team Environment. Homewood, IL:Business One Irw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