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雋永 Lin, Chun-Yung |
---|---|
論文名稱: |
不起眼的戰士: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探究學業成功運動員的學習經驗與生涯選擇 A Study of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Athelete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Career Choice with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erspectives. |
指導教授: |
陳素秋
Chen, Su-Ch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7 |
中文關鍵詞: | 多元文化教育 、運動員 、壓迫 、肯認 |
英文關鍵詞: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theletes, Oppression, Recogni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1 下載:7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多元文化教育之觀點,探討校園中的運動員,在求學過程當中,受到來自校園主流文化的何種壓迫;並且進一步探討這些壓迫如何影響運動員在校園中的學習經驗、以及學生運動員如何適應或回應這些壓迫。要了解這些來自主流文化的壓迫,本研究從「學業成功的運動員」著手挖掘,因為「學業低成就的運動員」已經符合主流文化中對於運動員的負面想像與看法,表示其並未適應、也未/無法抗拒主流文化的價值觀;而學業成功運動員努力的抗拒主流文化對於運動員的負面想像或看法,在適應主流文化價值觀的過程中往往更加艱辛;受到主流文化壓迫之後,學業成功運動員對於自我認同的轉變以及生涯選擇的考量,這些學習經驗是本研究的關注重點。
為使讀者能夠對於本研究之主題有基本認識,本研究首先將探討多元文化主義之精神,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的意義、重要目標、重要的理論概念;接著探討我國校園中運動員的現況,包括過去學者對於運動員的學業學習概況、人際互動概況、生涯發展等等相關文獻的發現。接著將以深度訪談之方式訪談研究參與者-不同專長領域、已經轉換跑道並適應良好的學業成功運動員,藉由參與者的自述,了解研究參與者過去在校園中面對哪些來自主流文化的壓迫,並自述其如何回應、適應主流文化的壓迫,以及在求學過程中與校園中其他師生的互動關係、如何決定未來發展等等,藉由訪談資料的分析來呈現學業成功運動員在求學歷程中面對不利運動員的學習環境時所形成的獨特學習經驗。
將訪談資料與多元文化教育理論綜合分析之後,本研究發現,在校園中,學業成就往往成為衡量學生的單一標準,而在此標準之下運動員被視為校園中的「他者」;此外,校園中單一學業標準的情況下使主流群體對運動員形成誤認,也使得學業成功運動員反向對自我認同形成誤認;而在學業成功運動員成功轉換跑道、成為校園中的主流群體之後,反而開始採用主流文化的單一學業標準來要求原本的運動員群體,而對運動員形成壓迫。本研究亦發現,在單一學業標準的校園主流文化之下,學業成功運動員無論是在運動員群體中或是非運動員群體中,都始終是以「他者」的身分被壓迫著;也因為始終無法擺脫「他者」的身分,因此對於學業成功運動員而言,在主流文化的壓迫之下,掙扎與抵抗是永遠不會停息的。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is study discusses what oppressions student athletes encounter under the mainstream culture in school and further explores how these oppressions affect student athlete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how they adapt themselves or response to the oppressions. To understand the oppression under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athletes” a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Since athletes with low academic achievements already meet the negative expectations and impressions under the perspectives of mainstream culture, they fail to adapt or to resist these values.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athletes have strived to fight against these negative impressions; however, it tends to be more difficult for them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mainstream culture. Influenced by the oppression of mainstream culture,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athletes’ self-identity and career choice are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study.
In order to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topic, this study firstly discusses the spirit, the meaning, the important objectives, and the theo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n, it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ent athletes, includ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on athlete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done by former researchers. In-depth interviews are conducted to participants,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athletes, who have different specialties and adapt themselves well in the career change. Through the participants’ self-narration, what oppressions they encountered, how they reacted and responded to these oppressions, how they interacted with teachers and other students in school, and how they decided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are revealed. Besides, the analysis of interview data show that a unique learning experience is formed among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athletes as they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unfavorable learning environment.
Wit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interview data and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the study finds that academic achievements tend to be regarded as the single standard to evaluate a student. According to this standard, athletes are viewed as the “other” in school. In addi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single academic standard, mainstream groups form misrecognition of athletes, while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athletes reversely develop misrecognition of their self-identity. As athletes with great academic performance successfully make a career change and become part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they adopt the single academic standard from mainstream culture to judge the original group of athletes instead, which similarly forms oppression to them. The research findings also discover that with the single academic standard from the mainstream culture, whether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athletes belong to the group of athletes or non-athletes, they are often oppressed by the identity of the “other.” Since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athletes still fail to get rid of the identity of the “other” under the oppression of mainstream culture, it’s inevitable for them to confront unceasing struggles and resistance.
一、中文文獻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2013年10月27,取自: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2/
教育部(2006)。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辦法。
Gloy, K.,、黃振華(1983)。康德的自我意識理論。鵝湖月刊,(102),22-27。
王玉崙(2003)。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理論與實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麗、何全進(2008)。中部地區高中體優生就讀中興大學學系意願調查分析。興大體育學刊,(9),91-101。
石忠山(2011)。差異與肯認:初探多元民主國家原住民族法制建構之政治哲學基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4(4),109-147。
瓦歷斯尤幹(1998)。弱勢兒童的學習-文化的對話與相互學習。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9),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江良規(1968)。體育學原理新論。台北:台灣商務。
呂美枝(2006)。提升弱勢族群教育機會——找尋當前教育策略與多元文化教育理想的平衡。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舉辦之[現代教育論壇(十五)]研討會論文集,頁397-405。台北市。
呂碧琴(1990)。運動員退休經驗研究:以我國優秀田徑運動員為個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呂惠富(2008)。影響體育績優生生涯發展關鍵因素之探討-真理大學之實證分析。運動知識學報,(5),162-172。
沈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形態與理論。收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7-70。台北:臺灣書局。
何全進、杜登明(2001)。運動績優保送生的回顧與展望-以中興大學籃球運動績優生爲例。 大專體育,(55),72-76。
吳乃德(1997)。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1),137-167。
吳俊鴻(2013)。青少年桌球國手升學管道選擇與職涯發展之研究。嘉南藥理科技大學休閒保健管理系暨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海助(2006)。運動績優生的成長路-台中教育大學體育系黃嘉君的蛻變。台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93-98頁。
吳淑卿、解德春(2007)。大專甲組運動員的訓練、學業與生涯規劃。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2007(5)。
吳佳勳(2011)。 台灣優秀運動員生涯轉換歷程之研究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韻如(2002)。一個優秀運動員的養成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李慶生(1994)。中國醫藥學院運動績優生的問題與建議。國民體育季刊,23(4),48-51。
李坤培(2003)。高中體育班發展的省思。學校體育,13(3),109-114。
李有成(2005)。 文學的多元文化軌跡 (Vol. 1)。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林火旺(1998)。族群差異與社會正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1,249-270。
林國棟(1984)。運動選手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44-49。
林清江(1997)。多元文化教育與教育改革。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多元文化教育育的理論與實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4-31。
林瑞欽(2002)。運動員生涯諮商策略。2002年學生運動員生涯規畫輔導人員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
邱金松(1992)。體育專業化與體育專業人員證照制度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1(2),13-25。
季力康(2000)。應重視對大學學生運動員之輔導工作。大專體育,第47期,3-4頁。
施致平、黃蕙娟(2007)。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解析。
洪泉湖(1999)。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論公民養成。載於海峽兩岸「通識教育與公民養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洪聰敏(2002)。運動員的生涯規劃。發表於學生運動員心理技能訓練與輔導專業人員培訓計劃二次研討會。台灣運動心理學會。
夏淑蓉、盧俊宏(2002)。大專網球選手運動動機與運動員身心倦怠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4(1),145-156。
徐偉庭、周宏室、陳文長(2010)。運動員與非運動員多元智慧與品格發展之比較。 臺大體育學報,(17),1-14。
徐瑞玉(2002)。青少年運動選手與非運動選手運動友誼及運動員精神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梓宜(2003)。論體育與多元文化教育之整合。 體育學報,(34),161-174。
許凌岑、施致平(2009)。優秀運動員運動復出歷程之研究-一種情境兩樣情。運動與遊憩研究,第三卷,第三期。民國98年3月,25-46頁。
許義雄(1977)。我國體育學的研究現勢及其動向。大專院校六十六學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70-279。
許建民(1998)。運動績優保送生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27(4),102-109。
許少平(2009)。原住民族青少年之族群接觸與族群認同—以南投縣仁愛鄉埔里鎮國中生為例。 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學位論文。
許樹淵(1979)。體育學系學生入學志願與在學成績之比較分析。師大學報,(24)。
許瀞心(2003)。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大專體育,(66),105-110。
莊明貞(1993)。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施。多元文化,台灣書店,台北。
莊勝義(2007)。機會均等與多元文化兩種教育運動的對比。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2),21-42。
莊勝義(2009)。從多元文化觀點省思「弱勢者」的教育「問題」與「對策」。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17-56。
莊富源(2010)。肯認差異:多元文化主義的弱勢教育意涵。研習資訊,27(6),3-8。
莊富源(2007)。《轉變中的學校公民教育》。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莊翠玉(1995)。運動績優生就讀大專院校一般科系之學校適應情況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張錦華(1997)。多元文化主義與我國傳播政策—以台灣原住民與客家族群為例。
張宏亮(1995)。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因應策略。中華體育季刊,9(2),21-28。
張宏亮(1995)。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探討(上)。國民體育季刊,24 (2),77-84。
張宏亮(1995)。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探討(下)。國民體育季刊,24(3),156-164頁。
陳全壽(1998)。整個國家教練制度的規劃。大專體育,(36),4-5。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彥安(2011)。桌球運動員學業成就之探討--以大高雄地區桌球運動團隊為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羿戎、賴丹穠、王宗進(2007)。運動員學業的成功經驗與影響因素之探究。兩岸體育與運動休閒產業發展研討會論文集,35-49頁。
陳逸君(2004)。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下的原住民族教育:南投縣某國中學校布農族籍學生教育民族誌之初步分析。研究與動態,(11),233-248.
陳聖芳(1997)。走在挑戰極限的路上-我國運動員的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陳羿戎、王宗進(2010)。運動員知覺學業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臺灣體育學術研究,(48),39-54。
陳美如(2002)。差異多元的開展-多元文化課程的認識論基礎。教育資料與研究,(45),66-73。
陳嘉陽(2010)。教育概論。台中市:教甄策略研究中心。
黃高賢、呂佳霙、林惠美、周建智、黃美瑤(2003)。學生運動員生涯規劃之探討。 北體學報,(11),181-192。
黃瑞琴(1991)。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楗翔(2002)。運動績優生與一般生適應情形之比較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
黃崇儒、王秉泰、許瓊雲(2004)運動員屬性對運動自信心來源的影響。臺灣運動心理學報,(5),1-17。
游美惠(2006)。他者/異己。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8,80-83。
游美惠(2005)。身分認同與政治認同。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1,58-61。
曾瑞成(2000)。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1949-199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雷寅雄(1994)。運動績優生保送制度之我見。國民體育季刊,23(3),193-195頁。
詹俊成(2002)。台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位論文。
詹俊成(2003)。台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詹清泉(1984)。運動員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41-43。
葉麗琴(1999)。一位運動員的成長經歷與運動員認同的影響。國民體育季刊,35(1)。
葉憲清(2002)。我國中央政府體育部會定位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6(4),75-82。
楊久瑩、胡幼偉(1994)。報社甄選記者過程之研究。民意研究季刊,193,68-92。
齊力(199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1-17 頁)。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廖千惠(2007)。後殖民論述對臺灣多元文化教育之義蘊。中等教育,58(6),68-85。
樊正治(1984)。有感於運動員生活、學業與職業。國民體育季刊,13(4),25-30頁。
劉美慧(2005)。多元文化教育在臺灣成就了什麼?北縣教育,(51),30-36。
蔡文輝、李紹嶸(1999)。 社會學概論。東大圖書公司。
賴永和(2009)。多元文化“差異政治”與“肯認政治”在偏遠地區弱勢族群教育之實踐。學校行政,(59),49-62。
盧雪梅(1989)。台北市國民小學提早入學資賦優異兒童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盧俊宏、蘇振鑫(1999)。學生運動員的心理問題與輔導策略。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0(1),63-80。
謝佳男(2000)。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學位論文。
謝靜玟(2013)。成文多元文化教育「人」-多元文化教育實踐如何可能?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多元文化教育碩士班學位論文。
簡成熙(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證、爭議與實踐:從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起。載於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頁81-132)。臺北市:五南。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8)。多元文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台北。
羅鴻仁、涂鵬斐(2010)。高中運動績優生生活適應之研究。興大體育學刊,(10),119-130。
蘇祐磊(2009)。落地生根或落葉歸根:族群接觸與上海台商子女身分認同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二、西文文獻
Banks, J. A. (1989a).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In James A. Banks and Cherry A. McGee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Needham Heights, Mass.: Allyn & Bacon), pp.2-26.
Banks, J. A. (1997).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goal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3, 3-31.
Bennett, C. (1990).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theory and practice.
Grant, C. A., & Ladson-Billings, G. (1997). Dictionary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Gollnick, D. M. chinn, PC (199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4.
Jensen, R. (1998). White people need to acknowledge benefits of unearned privilege. The Baltimore Sun, B1
Kincheloe, J. L., & Steinberg, S. R. (1997).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La Belle, T. J., & Ward, C. R. (1994) Multiculturalism and education:Diversity and its impact on schools and society. Albany: State 053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cIntosh, P. (1988). White privilege: Unpacking the invisible knapsack.
Taylor, C. (1994).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41 William St., Princeton, NJ 08540..
Young, I. M. (2009). Five faces of oppression. Geographic thought: A praxis perspective, 55-71.
三、中譯文獻
Andrew Heywood著。陳思賢譯(2009)。政治的意識型態。台北:五南。
Charles Taylor著。董之林、陳燕谷譯 (1997)。〈承認的政治〉,載於陳清僑編,《身分認同與公共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Chris Jenks著。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1998)。《文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
George Ritzer著。楊淑嬌譯(2003)。當代社會學理論。台北市:巨流。
James A.Banks & Cherry A. McGee Banks 著。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2008)。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Paulo Freire著。方永泉譯(2003)。 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