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子恩 HUANG, ZI-EN |
---|---|
論文名稱: |
憂鬱傾向與非憂鬱傾向大學生之負向想法﹑轉移策略之比較 Studies on the negative thoyghts, distraction strategies of depressed and nonderressed college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林清山
Lin, Ching-Sh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1992 |
畢業學年度: | 8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6 |
中文關鍵詞: | 憂鬱傾向 、非憂鬱傾向 、轉移策略 、負向想法 、教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9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比較憂鬱與非憂鬱大學生負向想法之差異,並探討憂鬱傾向大學
生在抑制負向想法上是否較無效及其可能的原因。
本研究主要是以Beck(1979,1983)對憂鬱症的認知理論,及Ingram(1984)引申聯想性
綱路理論所提的「憂鬱情緒節點說」為理論根據。本研究對象之選取是貝克憂鬱量表
(BDI) 及柯氏憂鬱量尺為工具。研究一中「正向、負向想法」的測量,及參考
Wenzlaff(1988)之方法,在受試者閱讀完正、負短文短文後由受試者在不同時段自我
報告。研究二之轉移策略分為正向的、中性的、負向的三種,係利用「轉移策略分類
表」來區分。所得資料分別以三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及趨向分析來處理,並據以
驗證假設。
研究結果顯示:
1.憂鬱傾向組在閱讀完負向短文之後,其「負文記號得分」、「負文想法得分」皆高
於非憂鬱傾向組,顯示憂鬱者擁有較多負向想法。
2.憂鬱傾向組在「正文記號」顯著低於非憂鬱傾向組。但兩組在「正文想法得分」並
無顯著差異。
3.實驗組與控制組之正、負向短文「記號得分」及正、負向短文「想法得分」均無顯
著差異。
4.不同組別之「負向記號得分」、「負文想法得分」有直線趨向及二次趨向存在。憂
鬱傾向實驗組之「負文記號得分」及「負文想法得分」皆隨時間增長而有先降後升之
趨向,顯示其抑制貝向想法之失敗。其餘憂鬱控制組、非憂鬱實驗組及非憂鬱控制組
三組均時間增長而有逐漸下降之趨向。顯示此三組皆隨時間增長而減少對負向短文之
回想。
5.不同組別之「正文記號得分」、「正文想法得分」有直線趨向存在。這一點顯示憂
鬱傾向實驗組、控制組及非憂鬱實驗組、控制組之大學生皆隨時間增長而減少對正向
短文之回想。
6.在抑制目標想法時,憂鬱傾向組與非憂鬱傾向組之轉移策略得分並無顯著差異。
本研究結果大致上可持Beck(1979,1983)之觀點,亦即憂鬱傾向者較非憂鬱傾向者擁
有較多負向想法。當憂鬱傾向者努力去抑制其負向想法時,只有短暫的成功。由於想
法與情緒的聯結,使得憂鬱傾向者經驗到不想要的想法之干擾(Ingram,1984)。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在實際應用及進一步研究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