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主要是藉古說今,為解決台灣文化觀、價值觀衝突,和表達、社群、物質文化割裂問題,並調和個體身心靈需要而作。主要依據傅偉勳「創造的詮釋學」方法論,兼採「和諧化辯證觀」,與「中觀辯證觀」的思辯方法。但比較以問題導向,從思想脈絡的繼承、適應及創新面向探究。
「以美育代宗教說的背景因素與目的」章中,分析國際、中國背景因素,並點出延續傳統慧命抑制耶教發展,光大人文層次應和科學精神,及融契各型文化會通終極理路的目的。
「以美育代宗教實謂層次淺析」章,分析了美育與宗教的特質與功能,並從物質文化、社群文化、表達文化和文化文法四層面,分析蔡說實謂層次的內涵。
「以美育代宗教說意謂層次分析」章,從超克科學唯物主義的坎陷、超克軍國黷武主義的坎陷和形塑美感天代替宗教天的極則來加以剖析。
「以美育代宗教說必謂層次分析」章,關注美感經驗與終極真實的融契,美感普化與宗教大同的融契,及終極融契與終極代替面向的論辯。
「以美育代宗教說與人類發展」章,探討終極融契與文化大同、大同社會和全神全人新宗教的發展問題。
結論章,論述該說是否能對中國文化第三期發展,並對文化大同與大同社會理論與實踐,有所貢獻問題。且論具足文化融貫條件的台灣,是否能因其啟示,而積極進行全球文化的融契工作,並肯定全神全人新宗教的發展趨勢。
一、中文書籍
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1984),《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上、下)》,台北:輔新書局。
中國主教團教義委員會(1982),《天主教的信仰》,臺北:上智出版社。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1997),《蔡元培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方東美(1980a),《科學哲學與人生》,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方東美(1980b),《中國人生哲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方勵之(1989),《哲學是物理學的工具》,臺北:新未來出版社。
王化歧(1978),〈三民主義既是哲學又是科學〉,戴季陶等著,《三民主義哲學論文集》,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王文俊(1983),《人文主義與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王世儒(1998),《蔡元培先生年譜(上、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朝聞(1989),《美學概論》,臺北:谷風出版社。
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1979),《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
任卓宣(1977),《科學的精神影響》,臺北:帕米爾書店。
印順(1989),《中國禪學史》,臺北:正聞出版社。
成中英(1986),《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朱光潛(1987),《美學再出發》,臺北:丹青圖書公司。
牟宗三(1986),《時代與感受》再版,台北:鵝湖出版社。
牟宗三,〈中國文化特質〉,周陽山編(1984),《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文化傳統的重建》,二版,台北:時報文化公司。
牟宗三主講,林清臣紀錄(1990),《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何新(1989),《藝術現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臺北:明鏡文化公司。
吳大猷(1990),《人文‧社會‧科技》,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吳永猛(1990),《禪畫欣賞》,臺北:慧炬出版社。
吳康(1980),《康德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康(1982),《哲學大綱(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吳經熊,〈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向〉,羅光(1985),《中國哲學的展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呂實強,〈近代中國知識份子反基督教問題的檢討〉,林治平編選(1983),《探索者腳蹤》,臺北:宇宙光出版社。
李曰剛(1972),《中國文學史》,臺北:白雲書屋。
李亦園、張永堂、林正弘(1990),《人文學概論》(下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李澤厚(1987),《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臺北:谷風出版社。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1986),《中國美學史》,臺北:里仁書局。
杜維明(1990),〈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沈清松(1986),《為現代文化把脈》,臺北:光啟出版社。
沈清松、孫振青(1992),《西洋哲學家與哲學專題》,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房志榮等(1988),《宗教與人生(上、下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子勛(1976),《中國留學教育史》,初版,台北:華岡出版公司。
金耀基(1983),《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金觀濤(1988),《人的哲學──論「科學與理性」的基礎》,臺北:問學出版社。
南方朔(1992),《神學是認識西方之鑰》,臺北:〈中國時報〉,四月十日,第三六版。
姜一涵,〈周易中的美學思想概述〉,漢寶德等(1989),《中國美學論集》,臺北:南天書局。
美學基本原理編輯群(1986),《美學基本原理》,臺北:谷風出版社。
唐君毅(1983),《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原始精神及所經歷之挑戰與由回應而形成之發展〉,周陽山主編(1984),《文化傳統的重建》,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唐君毅,〈中國哲學精神價值觀念之發展〉,東海大學哲學系編譯(1989),《中國人的心靈──中國哲學與文化要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孫常煒(1971),《蔡元培先生全集》(續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孫常煒(1977),《蔡元培先生全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編審部(1984),《哲學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三井、吳圳義、莊尚武編著(1988),《人類的歷史(上冊)》,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正祥(1985),《中國文化地理》,台北:木鐸出版社。
陳百希(1990),《宗教學》,臺北:光啟出版社。
陳俊輝(1989),《邁向詮釋學論爭的途徑》,初版,台北:唐山出版社。
傅偉動(1990),《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傅偉勳(1986),《從西方哲學到禪佛教》,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傅偉勳(1988),《「文化中國」與中國文化──「哲學與宗教」三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彭懷恩,〈談中國現代化與文化造型問題〉,金耀基等著(1986),《中國現代化的歷程》,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曾仰如(1981),《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曾仰如(1989),《宗教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賀麟(1978),《當代中國哲學》,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
黃建中(1982),《比較倫理學》,臺北:正中書局。
黃福慶(1975),《清末留日學生》,台北:64年國科會研究論文,編號H-053。
黃福慶(1976),《清末留日學生與近代中國政治變遷》,台北:63年國科會研究論文,編號H-078。
逯扶東(1979),《西洋政治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
楊紹南(1969),《宗教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溫公頤(1983),《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葉青(1988),《馬克思主義批判》,臺北:帕米爾書店。
葉朗(1986),《中國美學史大綱(下冊)》,臺北:滄浪出版社。
詹火生等編著(1988),《社會學》,再版,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鄔昆如(1977),《西洋哲學史話》,臺北:三民書局。
鄔昆如(1978),《哲學十大問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鄔昆如(1983),《現代西洋哲學思潮》,臺北:黎明文化公司。
鄔昆如、黎建球(1987),《人生哲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趙樸初、任繼愈等(1990),《佛教與中國文化》,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潘振平(1995),《蔡元培文集卷四‧美育》,臺北:錦繡出版公司。
劉再復(1989),《魯迅美學思想論稿──關於真善美的思考和探索》,臺北:明鏡文化公司。
劉真(1986),《宗教與教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劉精誠(1993),《中國道教史》,初版,台北:文津出版社。
蔡尚思(1986),《蔡元培學術思想傳記──蔡元培與中國學術思想界》,臺北:蒲公英出版社。
魯一士著,謝扶雅譯(1979),《宗教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錢穆(1984),《靈魂與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聶振武(1984),《蔡元培及其美學思想》,天津:新華書店天津發行所。
羅光(1989),《宗教與生活》,臺北:光啟出版社。
嚴搏非,〈論「五四」時期中國的知識分子對科學的理解〉,李澤厚、林毓生等著(1989),《五四:多元的反思》,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釋普濟(1986),《五燈會元(上)》,臺北:文津出版社。
釋聖嚴(1985),《比較宗教學》,臺北:中華書局。
二、期刊論文
沈慶楊(1988)《蔡元培教育思想之研究》,高雄:高雄師院教研所碩士論文。
張力(1979)《蔡元培與近代中國啟蒙運動》,臺北:政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黃中(1961)《蔡元培先生教育思想的研究》臺北:政大教研所碩士論文。
楊翠華(1998)《非宗教教育與收回教育權運動》,臺北:政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謝義勇(1989)《蔡元培社會教育思想之研究》,臺北:台灣師大社教所碩士論文。
三、翻譯論著
Crane Brinton著,《西洋思想史》,王德昭譯(1982),臺北:教育部。
Francis Bacon《培根全集》(1970),臺北:正文書局。
Fred I. Greenstein Nelson W. Polsby主編,幼獅文化公司譯(1983),《政府制度與程序》(Govermental Institutions and Processes),政治學大全(Hand 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Lynn Thorndike著,《世界文化史》,(A Short History of Civilization),陳廷璠譯(1974),臺北:中華書局。
Max Born "Advances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the Future of Man"波恩著,凌國基譯,原載Universitas英文版一九七二年三月十四日孫志文主編,《人與科學》(當代德國思潮譯叢3)。
Otto Veit, "the Tragic Element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懷特著,黃藿譯,孫志文主編,《人與科技》(當代德國思潮譯叢5)。
方東美著,吳怡譯(1980),《生生之德》,四版,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以昂‧海金(Ian Hacking)著,蕭明慧譯(1991),《科學哲學與實驗》(Repoesenting and Intervening),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卡爾‧波普爾(Karl R. Popper)(1989),程實定譯,《客觀知識─一個進化論的研究》(Objective Knowledge-an Evolutionary Approach),臺北:結構群出版社。
弗蘭克(Viktor E. Frankl)著,趙可式、沈錦惠譯(1989),《活出意義來》,臺北:光啟出版社。
艾文‧托佛勒(Alvin Toffler)著,吳迎春譯(1991),《大未來》,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亞伯拉罕‧A‧紐曼〈猶太教〉愛德華‧J‧賈吉編,劉鵬輝譯(1991),《世界十大宗教》,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周策縱原著、楊默夫編譯(1981),《五四運動史》,初訂再版,台北:龍田出版社。
彼得‧柏格(P. Berger)著,蔡啟明譯(1983),《發展理論的反省──第三世界發展的困境》(Pyramids of Sacrifice-Political Ethics and Social Change),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基辛(R. Keesing)著,張恭啟、于嘉雲譯(1991),《文化人類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梯利(Frank Thilly)著,《西洋哲學史》,陳正謨譯(1980),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彭諾克(James Roland Pennock)撰,郭秋永等譯(1981),《民主理論》(Democratic Political Theory),初版,台北:正中書局。
湯恩比等著,荀春生、朱繼征、陳國樑譯(1987),《展望廿一世紀─湯恩比與池田大作對話錄》,臺北:駱駝出版社。
湯恩比著,《歷史研究(下冊)》,(A Study of History),陳曉林譯,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愛德華‧J‧賈吉編,劉鵬輝譯(1991),《世界十大宗教》,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楊辛,甘霖(1991),《美學原理》,臺北:曉園出版社。
載克原作,劉德美譯,〈蔡元培與五四運動〉,汪榮祖編(1987),《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德尼斯‧于斯曼(Denis Huismann)著,欒棟、關寶艷譯(1990),《美學》(Esthétique),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凝然大德原著,鐮田茂雄日譯,關世謙中譯(1991),《八宗綱要》,四刷,高雄:佛光出版社。
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張易譯(1970),《世界之新希望》(New Hopes for A Changing World),臺北:國立編譯館。
四、英文書籍
Adler, Mortimer Jerome. Six Great Ideas (New York: Macmillan, 1984).
Angeles, Peter A.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New York: Barnes & Noble Books, 1981)
Berger, Peter L. Pyramids of sacrifice: Political Ethics and Social Change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4)
Bernstein, Richard J. Habermas and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5)
Bleicher, Josef. Contemporary hermeneutics-Hermeneutics as method, philosophy and critiqu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Devine, Elizabeth; Held, Michael; Vinson, James; Walsh, George. Thinkers of The 20th Century (London, Firethorn Press, 1986)
Dewey John. Experience and Nature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58)
Durkheim, Emile, Edited by Catlin, George E.G.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Eighth Ed. (Chicago: Free Press, 1964)
Fries, Jokob Friedrich. Dialogues on Morality and Religion (New Jersey: Barnes & Noble Books, 1982)
Gadamer, Hans-Georg.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Continoom, 1975)
Granet, Marcel. The Relig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7).
Hudson, W.D.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83)
Hume, David. Enquiries--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Concerning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Kamenka, Eugene. Ideas and Ideologies--Human Rights (Berkenhead: Edward Arnold, 1978)
Kupperman, Joel J. Philosophy--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8)
Lucas, Henry S. A short history of civilization,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1953)
Reichenbach, Hans. The Rise of Scientific Philosophy (Taipei: Rainbow-Bridge, 1971)
Russell, Bertrand.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Taiwan: Southeast Asia, 1960).
Russell, Bertrand. New Hopes for A Changing World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51).
Spengler, Oswald. The Decline of The West (Munich: Alfred A. Knopf, 1962)
United Bible Societies. Good News Bible (Today’s English Version)(London: British & Foreign Bible Society, 1976)
Windelband, Wilhelm, Jofts, James H. translated.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New, York: Macmillan,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