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崇舜 Chung-shun, Lin |
---|---|
論文名稱: |
台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運動價值觀及社會支持之研究 The study of sports values and social support for the 6th grade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
指導教授: |
程瑞福
Chen, Jui-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3 |
中文關鍵詞: | 國小學童 、運動價值觀 、運動社會支持 |
英文關鍵詞: | sports values, social suppor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6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瞭解台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童運動價值觀及社會支持之情形,探討不同的背景變項中,學童在運動價值觀與社會支持的差異,以及運動價值觀與運動社會支持之相關情形。
研究對象是以101學年度設籍在台北市之國小六年級學童。透過問卷調查方式蒐集資料,採叢集隨機抽樣方式收回有效問卷409份,利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考驗法與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分析後,獲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受調查者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學生為學校運動代表隊成員,有超過五成的學童參加過校外體育競賽,17.1%學生有規律運動習慣。
二、台北市國小學童普遍有高度的運動價值觀認同感,運動社會支持在同儕部分有高度的支持,但在老師與家人部分則偏低。
三、台北市國小學童運動價值觀在學童角色、不同比賽經驗與每週不同運動時間有差異存在,運動代表隊學童、有比賽經驗與運動時間多的學童,在運動價值觀都有較高的認同感。運動社會支持方面,老師對女童的支持較高;家人支持不會因學童角色或比賽經驗不同而有差異;老師支持不會因為學童每週不同運動時間而有差異存在。
四、台北市國小學童運動價值觀與運動社會支持顯著相關。
This study aim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 and relevance between sports value and social support of elementary pupils in Taipei City.
Pupils enrolled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during2012 to 2013 were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for the quantitative survey. 409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turn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Scheffe’s test, and Canonical analysis are used in the research.
The data and analysis indicated the following:
1. One- third of pupils in Taipei City are the members of sport teams; more than 50% pupils participate interschool competitions and more than 80 % pupils have regular exercise habits every week.
2. Pupils in Taipei City have highly identity of school values. They get higher social supports from peers than from parents and teachers.
3. The sports value of pupils in Taipei city varies in their role, experience and exercise time per week.
4、The sports value of pupils in Taipei city has positive relevant with the social supports they ge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is study suggests schools and teachers increase sports value in instruction design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parental involvement, encourage parents exercise with their children. This study suggests parents pay more attention on children’s sports activities to cultivate correct values.
中文部分
王宗吉 (1996) 。體育運動社會學 (修訂版) 。台北:銀禾文化。
王令瑩 (2001) 。國民中學學生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高屏地區國中生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2001) 。台北市學校體育發展方案。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2012) 。101學年度臺北市各級學校概況總表。取自http://www.taipei.gov.tw/ct.asp?xItem=14476621&ctNode=33661&mp=104001
江暢 (1998) 。論價值觀念。人文雜誌,1,16-19。
呂奎延 (2005) 。台北市公立高中生運動價值觀影響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李茂興 (譯) (1998)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楊智。 (Gerald Corey, 1996)
李慈梅 (2002) 。我國報紙運動新聞之運動價值分析研究--以民生報、中國時報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台北市。
李佩欣 (2002) 。俱樂部會員休閒運動價值觀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李建霖 (2012) 。台南市國小田徑選手運動參與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 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宋麗玉 (2002) 。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於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臺北:洪葉。
宋一夫 (2004) 。義守大學學生運動價值觀之研究。人文與社會學報,1 (5) ,65-84頁。
吳明清 (1983) 。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鐵雄 (1996) 。工作價值觀量表之編製研究。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吳明隆 (2001) 。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
吳奕賢 (2003) 。運動漫畫內容與價值觀意涵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吳佳玟 (2008) 。臺北市國小足球參與者運動價值觀及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靜宜 (1998) 。專科學生工作價值觀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林建煌 (2002) 。消費者行為。台北市:智勝。
林曉怡 (2004) 。台南市國小游泳團隊學童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林建興 (2009) 。國小學童巧固球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玉輝 (2010) 。國中生運動社會支持與健身運動自我效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體育學院,桃園縣。
林俊佑 (2012) 。家長參與兒童課後運動社團角色與運動價值觀之研究-以足球俱樂部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柯孟君 (2005) 。國中生體育價值觀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縣。
唐宏貴 (1996) 。體育價值觀念的嬗變與發展。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9-12。
袁愈光譯 (2000) 。《體育運動管理學》,台北:麥格羅希爾。 (原書 Charles A. Bucher & March L. Krotee) 。
徐寶聲 (2006) 。留德、法之中國大學生人格特質、價值觀、生活型態及消費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台北市。
徐慶帆 (2007) 。軍事院校學生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台北縣。
徐維辰 (2007) 。新竹市國小學童運動社會支持與體育態度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秦振嵩 (2012) 。基隆市國小學童運動團隊社會支持與學習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康琨枚 (2010) 。台北市國小學童家長社經地位及休閒態度對國小學童休閒餐與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欣 (2002) 。價值觀淺見。理論導刊,2002,64。
張春興 (1999) 。運動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 (2001) 。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郁芬 (2001) 。國小教師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身心健康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登聰 (2004) 。運動價值觀與運動參與行為之研究-以醒吾技術學院學生為例。醒吾學報,31,87-115。
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編印 (1983)。我國青少年價值觀念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計畫叢書之八十五。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1999) 。推動三三三學生體適能向前走活動。教育部公報,289,51。
教育部 (2003) 。「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之體育重點意涵與教材示例。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 (2007) 。快活計畫。取自http://140.122.72.62/policy/index?id=5e039fe52c41ba4595168aa08bc5575f4726b1e853ec8
教育部 (2010) 。99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取自http://school-physical.moe.gov.tw/content.php?keys=99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cid=277&catalogid=1&subcatalogid=&page=1
教育部 (2011) 。99年度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取自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rNX-OpmiNSgJ:140.122.72.62/Census/moreCensus+99%E5%B9%B4%E5%BA%A6%E5%90%84%E7%B4%9A%E5%AD%B8%E6%A0%A1%E5%AD%B8%E7%94%9F%E9%81%8B%E5%8B%95%E5%8F%83%E8%88%87%E6%83%85%E5%BD%A2%E8%AA%BF%E6%9F%A5%E5%A0%B1%E5%91%8A&cd=2&hl=zh-TW&ct=clnk&gl=tw
陳文長 (1997) 。德國慕尼黑大學生運動價值觀之研究。大專體育,29,33~36頁。
陳鶴姿 (1997) 。國小學童體格、基本運動能力與種族、年齡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報,11,661-698。
陳弘國 (2007) 。職業軍人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參與運動行為意圖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台北縣。
陳其昌 (2009) 。大學運動員的運動價值觀、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團隊規範對運動道德判斷的影響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許建民 (2004) 。以計畫行為理論預測學童參與運動代表隊意圖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4 (2) ,11-26。
許碧章 (2006) 。台北縣國民小學手球團隊學童運動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郭為藩 (1972) 。價值理論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師大教育研究所論文集刊,14,39-64。
郭進財 (2002) 。學校體育的價值觀。學校體育雙月刊,12 (1) ,76-79。
郭進財 (2006) 。我國大學院校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價值觀與運動承諾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5,128-138。
郭美華 (2007) 。阻礙國小學童參與運動代表隊之因素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章宏智 (2007a)。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運動價值觀及其相關因素之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3 (1),103-118。
章宏智 (2007b) 。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運動社會支持因素對運動價值觀之影響。北體學報,15,29-39。
章宏智、李佩樺 (2007c) 。國小學童運動社會支持因素對運動價值觀之影響--以公館國小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 (4) ,192-204。
章宏智、洪煌佳 (2009) 。兒童運動價值觀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公館國民小學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3 (3) ,144-159。
章宏智、程瑞福 (2011) 。運動價值觀量表建構之研究。成大體育,43,56-72,台北市。
黃明玉 (1991) 。我國高中學生體育運動價值觀念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黃俊勳 (2001) 。國中學生與犯罪少年社會支持與刺激忍受力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金鵬 (2002) 。試論現代人的體育價值觀。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6 (4) 14-191。
黃玉青 (2009) 。國小躲避球運動代表隊選手社會支持、參與動機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黃信元 (2012) 。臺北市國小女童運動代表隊選手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彭說龍 (1996) 。穗港臺大學生體育價值觀之比較調查。大專體育,28,20-24。
詹岱霖 (2009) 。休閒網球參與者之運動社會化與運動價值觀對運動樂趣的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雲林科技大學,雲林。
曾竹寧 (2000) 。老人長期照護服務非正式支持系統之探討於鄭讚源主編之新臺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長期照護篇。臺北:允晨。
程瑞福 (2011) 。台灣百年學校體育回顧與前瞻。學校體育期刊,21 (4) ,46-50。
賈馥茗 (1972) 。個人價值觀念的發展與形成。教育論叢,21-36。台北:文景。
劉榮聰、張霖家 (2001) 。高爾夫球參與者運動價值觀差異性之研究。藝術學報,67,155-170。
蒲逸生 (2005) 。台北市國民中學籃球校隊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蔡淑菁 (1996) 。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能活動及其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佳和 (2009) 。基隆市國小學童運動團隊參與動機與社會支持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谷蘭 (2012) 。台北市國小高年級兒童運動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身體活動量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鍾志強 (1997)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生體育運動價值觀探討。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6 (2),197-211。
鍾志強 (2000) 。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生體育運動價值觀之探討。國立雲林技術學院學報,6 (2),2-6。
盧俊宏 (1994) 。運動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龍炳峰 (2000) 。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體育學報,29,81-91。
譚琳、黃琳 (1999) 。淺析體育價值觀對校園生活的影響。體育科技,20 (2) ,2-6。
藍升蔚 (2012) 。國小八人制拔河選手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與運動成績表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藍辰聿 (1998) 。臺北市某國小學童中重度體能活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分
Arnold. P. J. (1994). Sport and moral education.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3, 75-89.
Bach, G. (2002). Time out. Park & Recreation, 37 (6), 60-63.
Beets, M. W., Vogel, R., Forlaw, L., Pitetti, K. H., & Cardinal, B. J. (2006). Social support and youth physical activity: The role of provider and typ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30(3), 278-289.
Bucher, L. A. (1987). Manag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Athletic Programs. St. Louis, Missouri, MO: The C. V. Mosby Company.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ew York, NY: Behavioral.
Crocker, P. R. E. (1992). Managing stress by competitive athletes: Ways of cop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3, 161-175.
Carron, A. V. H., Hausenblas, H. A., & Mark, D. (1996). Social influence and exercis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8 (1), 1-16.
Coakly, J. J. (2002)。體育社會學(第六版)(管兵、劉穗琴、劉仲翔、何曉斌譯)。北京:清華大學。
DiLorenzo T. M.(1993). 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in children. Prev Med, 22(6), 880-889.
Eitzen, D. S., & Sage, G.H. (1993). Sociology of north American sport (5th ed.). Dubuque, IA. William C. Brown.
Ewing, M. E., Seefeldt, V. D., &; Brown, T. P. (1996). Role of organized sport in the education and health of American children and youth. New York, NY: Carnegie Corporation.
Felner, R. D. (1984). Vulnerability in childhood: A preventativ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 children’s efforts to cope with life stress and transitions. Prevention of problems in childhood. New York, NY: Wiley.
Guivernau, M. &; Duda, J. L. (2002). Moral atmosphere and athletic aggressive tendencies in young soccer player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1, 67-85.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Massachusetts, MA: Addison-Wesley.
Kluckhohn, C. C. (1951). Values and value-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An exploration i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T. Parsons & E. Shils (Ed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pp. 404-426).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Lee, M. J., Whiehead, J., & Balchin, N. (2002). The measurement of values in youth sport: Development of the youth sport value questionnaire.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22,307-326.
McCrachen, J. D., & Falcon-Emmanuelli, A. E. (1994).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work values research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of Vocat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 10 (2), 4-14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Free Press.
Reynold, K. D., Killen, J. D., Bryson, S. W., Maron, D. J., Taylar, C. B., Maccoby, N., Farquhar, J. W. (1990). Psychosocial pridictor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dolescents. Preventive Medicine, 19, 541-551.
Robert, K. & Angelo, K.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5th e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Sallis, J.F., Prochaska, J.J., Taylor, W.C. (2000) A review of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2(5), 963-975.
Schwartz, S. H., & Bilsky, W. (1990).Toward a theory of the universal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values: Extensions and cross-cultural replic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8, 878-891.
Stphens, D. E. & Bredemeier, B. J. L. (1996). Moral atmosphere and judgments about aggression in girls’ soccer: Relationships among moral and motivational variables.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18, 158-173.
Sarafino, E. P. (2002). Health psychology: Biopsychosocial interactions. New York, NY:Wiley.
Scott, D. & Willits, F. K. (1998). Adolescent and adult leisure pattern: a reassenss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0(3), 319-330.
Wilkerson, M., & Dodder, R. A. (1979). What does sport do for people?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50 (50), 24-35.
Wold, B., & Anderssen, N. (1992). Health promotion aspects of family and peer influences on particip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