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維純
Hsieh Wei-Chun
論文名稱: 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dolescent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ell-Being
指導教授: 毛國楠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幸福感
英文關鍵詞: adolescent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capital, well-be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1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年在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之間的差異與相關情形。研究者抽取基隆地區八所高中職學校男女學生,以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收集,得有效樣本共682人,男生344人;女生338人。
    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工具為︰「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心理資本量表」及「高中生幸福感量表」,並以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處理。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1. 私立高中職的青少年其同儕依附、希望、樂觀、自我效能,和幸福感知覺程度較公立高中職的青少年高。
    2. 高一學生的希望感高於二、三年級學生。
    3. 青少年的母親依附與同儕依附呈現性別差異,女生的母親依附與同儕依附關係高於男生。父親依附則無不同性別的差異。
    4. 男女生在希望、樂觀兩層面並無差異,但是在自我效能與復原力上具有差異,且男生的自我效能與復原力均高於女生。
    5. 獨生子女青少年其父親依附較其他排行為高。
    6. 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之間呈現正相關。
    7. 青少年依附關係與心理資本能有效的預測幸福感。
    最後研究者依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期能提供高中職輔導人員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were explore:1).whethe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ell-being varied with gender, grades, family structure, and parental education levels; 2). Whether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ell-being existed; and 3).whether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predicted well-being. Participants were 682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chosen from eight senior high schools in Keelung city.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scale, psychological capital scale, and well-being scale. The obtain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Students in private high school sense of peer attachment, hope, optimism, self-efficacy, and well-being a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students in public high schools.
    2. First grade students sense of hope are higher than second and third grade students.
    3. The mother attachment and peer attachment of adolescents varied significantly with gender. Father attachment shown no difference among adolescents of different
    vi
    genders.
    4. No gender difference in hope, and optimism, but with differences in self-efficacy and resilience, and self-efficacy and resilience of boys than girls.
    5. Father attachment of the only child is higher than any birth order child.
    6.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lso shown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tween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and between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well-being all existed.
    7. The well-being could be predicted form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suggestions for guidance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provided.

    致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依附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9 第二節 心理資本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幸福感理論及其相關研究…………………………………………… 20 第四節 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之相互關係…………………………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7 第四節 研究程序……………………………………………………………… 44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7 第一節 不同背景變項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的差異分析… 47 第二節 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幸福感的相關分析………………………… 60 第三節 依附關係、心理資本對幸福感的預測情形………………………… 65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69 第一節 討論…………………………………………………………………… 69 viii 第二節 建議…………………………………………………………………… 79 參考文獻……………………………………………………………………………… 85 中文部分………………………………………………………………………… 85 西文部分………………………………………………………………………… 92 附錄…………………………………………………………………………………… 95 附錄一 研究工具使用同意書………………………………………………… 95 附錄二 正式問卷……………………………………………………………… 99

    中文部分
    丁鈺珊(2012)。大學生家庭價值觀、人際依附風格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以高雄市為例。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天下雜誌(2014)。天下幸福指數調查。取自天下雜誌網站:http://topic.cw.com.tw/500/pg40.aspx,西元2014年5月22日。
    王碧茹(2011)。組織政治知覺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以正向心理資本為調節變項。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包康寧(2011)。台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碩士論文。
    任俊(2006)。積極心理學。上海︰上海教育。
    朱伊文(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依附關係、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感相關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玲慧(2011)。大學生自尊、同儕關係對復原力與幸福感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何宜純(2009)。高中生人格特質、學校生活適應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心怡(2007)。國中生的父母親職效能感與子女知覺的親子依附、自我效能感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月霞(2004)。國小高年級單親兒童親子互動、社會支持與其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永清(2014)。影響社會比較效應的相關因素探析暨其與自我效能及主觀幸福感關聯模式之建構與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吳宜珍(2011)。臺北市政府公務人員心理資本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瑞昌(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86
    吳嘉珍(2012)。臺北市立國民中學學生心理資本與生涯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沛青(2007)。青少年知覺父職參與對其父子親密感之預測及其調節變項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國(2012)。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之關聯性-以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為干擾變項。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素菁(2001)。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李偉麟(2009)。幸福力。台北市:天下文化
    李惠慶(2011):職涯停滯對幸福感的影響-正向心理資本的調節效果。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沈彩梅(1994)。青少年家庭功能、職能自我概念與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周翠紅(2013)。青少年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文正(2011)。國小教師正向心理資本與教學效能、工作滿意度及主觀幸福感關聯模式之建構與驗證。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論文。
    林佩諭(2012)。大學生依附關係、人格特質與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芳萍(2011)。國中生的完美主義、家庭氣氛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珍(2008)。國中生樂觀特質、社會支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林婉惠(2012)。家長社經地位、父母教養方式與國中學生英語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林敏(2011)。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之關聯性-以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為干擾變項。國防大學管理學院運籌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87
    林鳳眉(2012)。國小新住民學童之父母管教方式、教師期望、自我概念對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慧貞(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支持.依附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玲(2005)。家人關係與青少年幸福感知相關研究。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邱暐茜(2008)。國中學生自我設限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俞貞玲(2012)。高職學生同儕關係、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士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與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永河(1993)。心理治療與衛生。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洪育玲(2009)。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依附關係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聖陽(2002)。不同性別之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教養方式、自我概念、依附關係與生涯成熟之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紀怡如(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壓力知覺與其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晉偉(2008)。國小高年級兒童依附關係、樂觀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秦仙津(2008)。國小高年級學童家庭休閒滿意度與親子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翁月仙(2009)。國中學生個人、家庭及學校生活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
    翁若雲(2010)。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成熟與心理幸福感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袁儷綺(2001)。獨生學童性別、年級與其依附關係、生活適應知相關研究—以台南
    88
    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初等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康立文(2007)。高中生學習幸福感、學校生活適應與學習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之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明智(2010)。國小學生學校幸福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青青國小高年級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惠(2011)。青少年家庭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梁琬晴(2008)。親子衝突、家庭支持與青少年幸福感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許美娟(2010)。樂觀訓練課程對國中生樂觀傾向及幸福感之影響。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1996)。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書局。
    郭明惠(2013)。高中生的幸福感、生涯自我效能和父母教養態度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碩士論文。
    陳玉芬(2012)。北區大學生休閒涉入與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陳彤羚(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自我概念、人際衝突與情緒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陳李綢、蔡順良(2006)。中學生情緒智慧、人際關係、個人特質、自我效能及生活適應測量與適應性指標研究報告。台灣師大與僑大整合後強化未來發展計畫成果報告—中學生心理與行為表現之發展研究(編號:95TH101H)。
    陳怡君(2012)。青少年依附關係、心理資本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碩士論文。
    陳清美(2006)。高中職學生家庭氣氛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89
    陳惠怡(2005)。台北市高中生依附關係及自我概念影響生涯定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陳逸玲(2008)。國小學童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陳銘峰(2010)。嘉義縣國民中學教師心理資本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慧蓮(2011)。基隆市國中生幸福感與偏差行為關聯性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瑩珊(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洛(1997)。中國人幸福感相關因素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 85-2413-H037-002)。
    曾文志(2006)。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月刊,464,1-7。
    曾文志(2008)。大學生的生活事件、人際長處與心理健康之復原力取向研究:中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0(2),221-240。
    黃上芸(2012)。國中生基本需求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佳瑜(2012)。國小教師職場復原力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論文。
    黃政光(2011)。條條大路通幸福:國民小學單親與雙親兒童幸福感成因之比較。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資惠(2001)。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筱雯(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同儕關係與生命態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筱甄(2008)。國中生依附關係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德祥(2000)。弱勢學生復原力的培養與輔導。教育研究月刊,172,53-65。
    黃曉樺(2010)。國中生家庭結構、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90
    楊依雯(2009)。高中生之生涯發展準備度、學校幸福感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所碩士論文。
    楊景程(2010)。國中學生樂觀的測量與擴展─建構假設之驗證。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論文。
    楊瑪利(2003)。365種方法發現幸福。天下雜誌,266,130-158。
    葉純旭(2011)。大學生親子關係、愛情風格與婚姻態度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璿雯(2009)。家庭社經地位、學校生活適應與行為偏差對國中生幸福感知覺之影響。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志成(2012)。職場霸凌對移民署員工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以正向心理資本為中介變項。南台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芳其(2009)。青少年依附、寂寞與欺凌行為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蔡淑慧(2005)。不同社交地位之大學生孤立感、依附關係、人際行為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惠萍(2002)。雙親教養態度、人格特質、社會支持、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靖眉(2010)。親子依附、師生互動與學習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高關懷學生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妍伶(2013)。家庭結構與兒童幸福感。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蕭佑儒(2009)。國中學生利社會行為與依附關係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原(2003)。國中學生解釋風格與依附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謝雅苓(2010)。台北縣、市國中生覺知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資本之相關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簡慧貞(2013)。高中生學校生活適應、生涯自我效能及希望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
    91
    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顏世華(2011)。國小學童依附關係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為例。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顏秀芳(2006)。兒童樂觀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鄺嘉玲(2009)。國小學童父母教養方式、情緒經驗與情緒管理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35-72。
    蘇建文、程小危、柯華葳、吳敏而、幸曼玲、陳李綢、林惠雅、陳淑美(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蘇曉憶(2004)。青少年親子關係.完美主義.自尊與其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92
    西文部分
    Ainsworth, M. D. S. (1989). Attachment Beyond Infa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44(4), 709-716.
    Ainsworth, M. D. S. (1979).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34(10), 932-937.
    Andrews, F. M., & Withey, S. B. (1976). Social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 Plenum.
    Armsden, G. C. & Greenberg, M. T. (1987).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 427-454.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 (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226-244.
    Bowlby, J. (1958). 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9, 350-373.
    Bowlby, J. (1979). The making and breaking of affectional bonds. London: Tavistock/ Routledge.
    Call, Kathleen Thiede, Aylin Altan Riedel, Karen Hein, Vonnue McLoyd, Anne Petersen, and Michele Kipke. (2002). Adolescent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the 21st Century:A Glob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2(1), 69-98.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4).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In Bartholomew. K., & Perlman, D.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pp. 53-92). London: Jessica-Kingsley.
    Diener, E. (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3), 542-575.
    Diener, E.,Suh, E. M., Lucas, R. E., & Smith, H. L. (1999).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2), 276-302.
    Heady, B., & Wearing, A. (1989). Personality, life even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Toward a 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7, 731-739.
    93
    Keyes, C. L. M. (1998). Social well-being.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1(2), 121-140.
    Keyes, C. L.M. & Magyar-Moer, J. L. (2003). The measurement and utility of adult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S. J. Lopez & C. R. Snyder(Ed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 handbook of models and measures (pp. 411-425).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Luthans, F., Avolio, B., Avey, J., & Norman, S. (2007).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 Personnel Psychology, 60(3), 541-572.
    Luthans, F., Luthans, K.,.& Luthans, B. (2004).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Beyo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 Business Horizons, 47(1), 45-50.
    Luthans, F., Youssef, M., Avolio, J. (2006). Psychological Capita: Developing the Human Competitive Edge (pp. 432-468).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kulincer, M. (1995). Attachment style and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lf [Abstra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wychology, 69(5), 1203-1215.
    Minervini, A. (2001). Attachment and working models: Influences on intra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Abstract].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dissertation, Kean University, New Jersey.
    Minuchin, S.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eier, M. f., & Carver, C. S. (1985). Optimism, coping, and health: 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 of generalized outcomes expectancies. Health Psychology, 4(3), 219-247.
    Seligman,M., & CsikszentmihalyiSeligman,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e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14.
    Soares, I., Lemos, S. M., & Almeida, C. (2005). Attachment and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adolescence: Exploring links. Adolescence, 40(157), 129-155.
    Sperling, B. M. & Berman, H. W. (1994). Attachment in Adults.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Stone, A. A.,& Neale, J. M. (1984). New Measure of Daily Coping: 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6(4), 892-906.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s of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y.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94
    Yates, T. M., & Master, A. S. (2004). Fostering the Future: Resilienc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 A. Linley, & S. Joseph (Eds.), Positive psychology in practice (pp.521-539). N. J : New Jersey: John Wiely & Sons.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