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孟芩
論文名稱: 朱熹論學思想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安梧
Lin, An-W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朱子心性論涵養居敬格物窮理小學大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6下載:6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朱熹的論學思想為研究主題,旨在從理論根源、方法綱領及理念實踐等三個層面,探討朱熹論學的整體架構。就理論根源而言,朱熹乃是基於「理氣不離而不雜」的宇宙論思考,通過「理在氣中」的人性觀,說明「學」乃是人生道德實踐的必經歷程;而在朱熹心、性、情三分的理論架構中,因心具生理,在動態的活動歷程中,亦具有一生生不已的道德實踐性,在如其自然而不受干擾的狀態之下,此心必然能夠隨事而相應為合理的道德行為,故為學之目的乃在於排除現實氣質物欲的干擾,回復吾心的本然狀態,從而歸返於「心與理一」的道德實踐理境。在方法綱領上,朱熹則是提出「涵養居敬」與「格物窮理」之為學方法論。「涵養居敬」旨在涵蓄心靈的道德實踐動力,主要是經由外在行為的整齊嚴肅,養護此心流行的純粹性與穩定性,以保證格物工夫的動力來源;而「格物窮理」則是要通過道德之理的探索以至於真實的道德實踐,此是在朱熹天人一體的宇宙觀下,以體知的認識方式,省察人與天地萬有之間共同具備的流行律則,亦是經由日用切己之間的類推與檢證活動,印證此心性理的合理性與普遍性。在此前提之下,朱熹所提出之一套由「小學」以至於「大學」的人格教育歷程,乃是分別以「蒙以養正」及「窮理復性」為學習的目標,希冀通過此一為學禮教制度之建立,成就個體內外生命的和諧與圓滿,以尋求個體生命在整個生活世界之中的安頓與定位。

    第一章 導 論──研究動機、論述背景、前人研究成果與 論文內容概要……………………………………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論述背景………………………………………1 1.先秦儒家論學的思考脈絡 2.孟、荀之人性觀及其所開展出的兩種論學傳統 3.《禮記》所記載的儒家論學觀點及其對先秦儒學的繼承 4.「覺」與「效」──後世儒者對於「學」的歧異性詮釋 5.朱熹論學思想的重要性及本論文之研究期望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與論文內容概要………………………… 13 1.當代通論朱熹哲學的重要研究論著 2.與朱熹論學思想相關的重要參考資料 3.本論文之研究方法、論述材料與內容概要 第二章 理在氣中的人性觀與學習的主要目的…………………… 21 第一節 朱熹對於人性的觀點:理在氣中……………………… 21 1.張載與程頤對於氣質之性的討論,開啟了朱熹對於人性的思考觀點 2.理氣不離而不雜,構成了朱熹對於整個世界以及人性的基礎性理解 第二節 學習的消極目的:化除氣質私欲之偏蔽……………… 26 第三節 學習的積極目的:成就道德實踐之途徑……………… 28 第三章 由心性關係探討朱熹論學思想的理論根源……………… 35 第一節 朱熹對於心的理解:現實世界中的有限存在………… 35 1.「心具理」與「心即理」──程朱、陸王對於心性關係的理解向度   2.程朱之學乃是就現實世界中的氣質限制,強調應正視此心的有限性 第二節 心性情關係與「心」之道德實踐動力根源…………… 41 1.在動態的活動歷程中,心、性、情三者實為一不可分的整體 2.朱熹乃是就理想與現實的層面,思考心、性、情的分合關係 3.因心具生理,故此心先天即具有一必然湧現的道德實踐性  第三節 通過學習以歸復於「心與理一」之理境……………… 52 1.朱熹從「理與氣合」的觀點,說明心實兼具有理、氣兩種特質 2.「道心為主」乃是要隨順著本然之性理,以尋求生理欲望之滿足 3.道德實踐乃是要歸返於心性的本然狀態,而學習的目的,亦在於「求全以復其初」,通過知性而盡心、知天 第四章 涵養居敬──於日用事為之踐履涵蓄心靈實踐動力 ………………………………………… 61 第一節 心之通貫動靜與居敬之隨事持守……………………… 63 1.居敬思想之提出,起於朱熹中和新說對於心、性關係之確定 2.心無間於已發未發,涵養工夫亦保證了此心流行的清澈與穩定性 3.涵養不拘於已發未發,應於日用事為之間隨事敬守此心 第二節 「居敬」的意涵以及與格物窮理之間的關係………… 70 1.未發不是瞑然不省者,而是有個知覺之理在,常自醒覺 2.未發之「知覺」是先於認識活動之純粹意識,而「居敬」正保證了此心流行之穩定性與純粹性 3.「居敬」之保持此心流行的純粹性,亦即是保證了此心本然的道德實踐性,賦與了「格物」工夫的動力來源 第五章 格物窮理──從道德之理的探索到真實的道德實踐 ………………………………………… 77 第一節 知識與道德實踐:朱熹格物窮理的思考向度………… 77 1.朱熹以「窮理」釋「格物」,格物、致知乃一事之兩面 2.「格物窮理」旨在追求「真知」,而真知必然導向於真實的道德實踐 3.在天人一體的宇宙觀下,格物窮理是要通過「體知」的認識方式去省察人與天地萬有之間共同具備的流行律則 第二節 格物窮理方法論的具體開展方式……………………… 86 1.「格物窮理」的認識方式與個體之體驗密切相關,而為學工夫亦須由日用切己處做起 2.「格物窮理」乃是藉由「類推」與「檢證」的方法以印證此心性理之合理性與普遍性 第六章 朱熹論學思想的理念實踐──從「小學」到「大學」的人格教育歷程……………………………………………………………… 95 第一節 蒙以養正:「小學」階段的學習宗旨………………… 97 1.學以復性,在朱熹的理解中,「學」正涵有引發本性的重要意義 2.「小學」的教育宗旨──蒙以養正,主要在涵育此心原初之流的清澈與明淨,以成為「大學」進行自覺道德實踐之重要基礎 3.「小學」之教乃是通過日常生活行為的踐履,養其敬慎之心,為日後對於道德之理的探索作準備 4.經由外在的習禮設教,收斂氣質之混亂與躁動,以涵存此心本然的道德實踐動力  第二節 窮理復性:「大學」階段的學習理念…………………106 1.《大學》一書,為朱熹的「大學」教育理念,提供了循序漸進的實踐進路;而自覺之道德實踐,亦必須通過窮理的活動來完成 2.在朱熹的「大學」人格教育階段,乃是通過「涵養居敬」與「格物窮理」之為學方法,以完成恆久而和諧的道德生命 3.〈白鹿洞書院揭示〉所展示出朱熹理想中之「大學」人格教育理念──個體內外生命的和諧與圓滿 第七章 結論──回顧與展望………………………………………117 第一節 朱熹論學思想之整體回顧………………………………117 第二節 本論文之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122 參考書目………………………………………………………………125

    一、古籍
    《周易注疏》〔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尚書注疏》〔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周禮注疏》〔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禮記注疏》〔漢〕鄭元注,〔唐〕孔穎達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論語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孟子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2001年12月初版十四刷。
    《荀子集解》〔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10月九版。
    《張載集》〔宋〕張載撰,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2004年3月初版一刷。
    《二程集》(全二冊),〔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一版五刷。
    《四書章句集註》〔宋〕朱熹撰,臺北:鵝湖出版社,2003年9月初版七刷。
    《朱子全書》(全二十七冊),〔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一版一刷。
    《近思錄集解》〔宋〕朱熹編,〔清〕張伯行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1月再版。
    《象山全集》〔宋〕陸九淵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收錄於《四部備要–子部》),1965年。
    《北溪字義》〔宋〕陳淳撰、王雋編,〔清〕顧秀虎補遺,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1月再版。
    《朱子語類》(全八冊)〔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二版二刷。
    《論語集註考證》〔元〕金履祥,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收錄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1936年12月初版。
    《陽明全書》〔明〕王守仁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收錄於《四部備要–子部》),1965年。
    《宋元學案》(全四冊)〔清〕黃宗羲撰,李心莊、陳叔諒編,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正中書局印行,1987年5月初版第六次印行。
    《朱熹年譜》〔清〕王懋竑撰,何忠禮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0月一版一刷。

    二、當代專著
    Wm. T. de Bary & J.W. Chaffee編著,《Neo-Confucian Education》,臺北:南天書局。
    B. R. Hergenhahn、Matthew H. Olson著、王文科、王智弘譯《學習心理學──學習理論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9月二版一刷。
    John Martin Rich、Joseph L. Devitis著、姜飛月譯《道德發展的理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一版一刷。
    田 浩編《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12月。
    田 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一版一刷。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初版八刷。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5月再版四刷。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全三冊),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3月臺初版十二刷。
    成中英《知識與價值──和諧、真理與正義之探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10月初版。
    成中英《合外內之道──儒家哲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伍振鷟《兩宋理學教育思潮》,臺北:偉文圖書出版公司,1978年11月初版。
    何 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一版一刷。
    杜成憲《早期儒家學習範疇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7月初版。
    杜維明《儒家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11月初版。
    杜維明《十年機緣待儒學:東亞價值再評價》,香港:OXFORD,1999年。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6月初版。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全八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1年3月景印五版。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全二冊),臺北:允晨文化,2003年6月初版。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7月初版。
    林安梧《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臺北:明文書局,1995年5月初版。
    林安梧《教育哲學講論》,臺北:讀冊文化,2000年9月初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2001年7月再版。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臺北:讀冊文化,2003年7月初版。
    金永植著、潘文國譯《朱熹的自然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一版。
    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5月初版。
    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一刷。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2003年8月初版。
    胡發貴《教育與道德培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一版一刷。
    侯懷銀《德育傳統的當代價值》,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一版一刷。
    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2月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6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全集校訂版二刷。
    陳 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陳 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一版一刷。
    陳 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二版。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4月初版。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4月初版。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生學書局,1988年4月初版。
    范壽康《朱子及其哲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5年2月第三版。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2月初版。
    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3月一刷。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6年7月初版一刷。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96年8月重訂版第一次印刷。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一版一刷。
    費孝通《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8月一版一刷。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一版一刷。
    〔英〕葛瑞漢(Angus Charles Graham)著、〔中〕程德祥等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一版三刷。
    賈 銳《朱晦庵與王陽明二氏學術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出版、臺灣商務印書館總經銷,1973年9月初版。
    趙顯圭《朱熹人文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10月一刷。
    劉子健《中國轉向內在──兩宋之際的文化內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一版一刷。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8月增訂三版。
    劉紹軍《儒家學習思想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初版。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7月。
    錢 穆《朱子新學案》(全五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11–15),1994年(據1982年錢穆自印再版重排校印)。
    錢 穆《朱子學提綱》,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2月。
    錢 穆《學籥》,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2月。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一版一刷。
    歐用生校閱、盧雪梅編譯《教學理論──學習心理學的取向》,臺北:心理出版社,1991年6月。
    歐陽教《德育原理》,臺北:文景出版社,1986年2月修訂版。
    歐陽教《道德判斷與道德教學》,臺北:文景出版社,1974年。
    盧家楣主編《學習心理與教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一版一刷。
    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全二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年5月。
    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楊儒賓主編《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
    《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

    三、單篇論文
    于述勝〈學與為學之方──中國傳統儒家的學習方法論〉,《清華學報》新二十六卷第一期,1996年3月,頁1–30。
    李 平〈半日靜坐、半日讀書──靜坐養生與宋明諸儒的讀書治學活動〉,《孔子研究》2001年第三期,頁113–116。
    李弘祺〈朱熹、書院與私人講學的傳統〉,《國立編譯館館》,第十九卷第二期,頁8。
    宋邦珍〈二程「敬」的工夫論〉,《孔孟月刊》第三十九卷第十一期(總號四六七),2001年7月,頁21–26。
    林安梧〈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檢討〉,《思與言》第二十二卷第四期,1984年11月,頁321–333。
    林安梧〈從「以心控身」到「身心一如」──以王夫之哲學為核心兼及於程朱、陸王的討論〉,《國文學報》第三十期,2001年5月,頁77–96。
    林美惠〈論朱子小學與大學思想之義理根源〉,《鵝湖》第十四卷第三期(總號一五九),1988年9月,頁23–35。
    吳業文〈論朱熹的 “教” 與 “學” 思想〉,《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總號第八十五期),1999年第二期,頁49–51。
    陳 風〈簡論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現代意義〉,《喀什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十一卷第四期,2000年12月,頁88–91。
    陳劍煌〈理學家對「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的爭議及其運用〉,《鵝湖》第二十八卷第三期(總號三二七),缺出刊年月,頁16–24。
    黃明喜〈二程「敬義夾持」修養方法略論〉,《孔孟月刊》第三十五卷第八期(總號四一六),1997年4月,頁32–38。
    馮達文〈簡論朱熹之小學教育理念〉,《中國哲學史》,1999年第四期,頁49–56。
    彭妮絲〈朱熹童蒙教育思想研究〉,《環球技術學院學報》第四期,2004年7月,頁25–35。
    楊祖漢〈退溪與朱子持敬工夫論之涵義〉,《鵝湖》第二十一卷第十期(總號二五○),1996年4月,頁22–28。
    楊斐芬〈朱子論居敬工夫〉,《建國學報》第十八期,1999年6月,頁47–60。
    楊斐芬、楊幼玫、林友棻〈朱子變化氣質的教育觀〉,《建國學報》第二十一期,2002年7月,頁93–101。
    黃俊傑〈德川日本儒者對《論語》「學而時習之」章的解釋:中日比較的視野〉,《情境與聖化──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4年11月5日,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

    四、學位論文
    林美惠《朱子學禮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5月。
    黃瑩暖《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與修持工夫為討論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5月。
    周富貴《朱熹教育理論與實踐》,私立玄奘大學中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5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