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顏萍宜
Yen, Ping-Yi
論文名稱: 不同學習風格技術型高中生使用線上測評系統之行為分析─以PVQC為例
An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Styles and Behavior of Technical High School Students Using Online Assessment System:A Case Study of PVQC
指導教授: 戴建耘
Dai, Jiann-Yun
張明文
Chang, Ming-W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6
中文關鍵詞: 學習風格學習動機線上測評系統專業英文詞彙國際認證
英文關鍵詞: learning style, learning motivation, online assessment system, PVQC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00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7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係探討不同學習風格的技術型高中生如何運用線上測評系統,來分析適合他們的學習模式。本研究參與者為私立技術型高中資料處理科二年級學生85位,實驗組44人,對照組41人,實驗時間一共為8 週,學習時間為16小時,分別為前測、教育訓練、自主學習、後測。研究結果顯示,採用PVQC 的線上測評系統之學習模式,對直覺型和視覺型學生的學習成就能顯著提升。所以,建議本教學模式除了能有利於直覺型和視覺型學生之外,教師亦應在教學活動中考慮提供行動型學習風格學生有更多的反思機會,以增進其學習成就。對於「行動型/反思型」學生、與「循序型/整體型」兩種類別之學習者,就學習成就面向未達到顯著性之差異,但其調整後平均數已達一定程度,表示本研究所提出之學習模式可以照顧到「行動型/反思型」學生與「循序型/整體型」兩種類型的所有學生,因此可鼓勵相關教師應用本研究之學習模式於教學中,建議在相關課程的教師於教學時,可應用本研究所提出之教學模式。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use the online evaluation system to analyze the learning patterns that are suitable for them.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85 students in the second year of private technical high school data processing group, 44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1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 time was 8 weeks and the learning time was 16 hours. Learning, post-tes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arning model of PVQC online evaluation system can improve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of intuitionistic and visual students. Therefore, the proposed teaching model in addition to conducive to intuitive and visual students, teachers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in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o provide mobile learning style students have more reflection opportunities to enhance their learning achievement. For learners of "action / reflexive" students, students with two categories of "sequential / integral"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but their adjusted average has reached a certain level, indicating that this study The proposed learning model can take care of all students of the "action type / reflective" type and the "sequential type / holistic" type. Therefore, it is possible to encourage the relevant teachers to apply the learning model of the study in teaching. Of teachers in teaching, can apply the proposed teaching model.

    目 次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次 iii 表 次 v 圖 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五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學習風格 11 第二節 線上測評系統 17 第三節 學習興趣 21 第四節 學習動機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2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0 第四節 測評系統內容與課程設計 31 第五節 研究倫理 33 第四章 資料結果與分析 35 第一節 不同學習方式的專業英文詞彚學習與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對其學習成就是否具有差異性之分析與討論 36 第二節 不同學習方式的專業英文詞彚學習,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具差異性之分析與討論 43 第三節 不同學習方式的專業英文詞彚學習,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否具差異性之分析與討論 45 第四節 質性資料分析 4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參考文獻 55 附錄 59 附錄一 所羅門學習風格測驗量表 59 附錄二 所羅門學習風格分析表 63 附錄三 專業英語詞彚學習動機量表 64 附錄四 專業英語詞彚學習興趣量表 65 表 次 表2-1 學習風格定義與相關研究 13 表2-2 Felder 與Soloman 學習風格之四個面向內涵 15 表2-3 學習風格的學習特色與適合的教學方法分析 17 表2-4 學習興趣之相關研究 22 表2-4 學習動機之理論及相閞研究 24 表3-1 準實驗研究設計 26 表3-2 課程設計 33 表4-1 不同學習模式與「行動型/反思型」學習風格學生學習成就之兩因子共異變數分析摘要表 37 表4-2 不同學習模式與「行動型/反思型」學習風格學生之學習成就平均數及標準差摘要表 37 表4-3 不同學習模式與「感覺型/直覺型」學習風格學生學習成就之兩因子共異變數分析摘要表 38 表4-4 不同學習模式與「感覺型/直覺型」學習風格學生之學習成就平均數及標準差摘要表 38 表4-5 不同學習模式與「視覺型/語言型」學習風格學生學習成就之兩因子共異變數分析摘要表 39 表4-6 不同學習模式與「視覺型/語言型」學習風格學生之學習成就平均數及標準差摘要表 39 表4-7 不同學習模式與「循序型/整體型」學習風格學生學習成就之兩因子共異變數分析摘要表 40 表4-8 不同學習模式與「循序型/整體型」學習風格學生之學習成就平均數及標準差摘要表 40 表4-9 二組學生進行不同專業英文詞彙學習模式之學習興趣後測的ANCOVA 檢定摘要表 43 表4-10 不同專業英文詞彚學習模式之學習動機後測ANCOVA 摘要表 45 表4-11 實驗組學生訪談及開放式問卷分析摘要表 48 表4-12 對照組學生訪談及開放式問卷分析摘要表 49 圖 次 圖1-1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圖3-1 研究架構圖 27 圖3-2 研究流程圖 28

    王美娟、許立偉(2015)。探討臺灣及芬蘭四年級學生閱讀與數學的態度、信心、課堂興趣對數學能力的影響。國教新知,62(3),79-90。
    余玲(2017)。優質環境提升英語學習動機--激發英語學習興趣,提高教學品質。南北橋,01,124-124。
    呂欽武、王燕雀(2012)。小組遊戲競賽法對國小新生的數學學習效益。嶺東學報,31,175-192。
    汪慧玲、沈佳生(2013)。合作學習教學法對大專學生之學習成效與學習興趣之影響:以兒童發展評量與輔導課程某單元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7(1),57-76。
    施文芳(2016)。大陸研修生與臺灣學生學習風格差異性之探討-以一所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台中縣。
    林生傳(1985)。國中學生學習形態之相關因素及其與學校教育興趣、學業成就的關係。教育學刊,6,268-320。
    林秋萍(2007)。國中學生多元智能與學習風格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五縣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建平(2010)。低成就學童的家庭環境與自我調整學習之研究。教育學報,27(1),93-126。
    林瓊瑤(2002)。英語科學習動機調整訓練團體對高中生自我效能、學習動機及課業成就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周淑蕙(2009)。國小高年級學生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自我效能關係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淩方(2015)。學習興趣對國中學生在數學科學習上的影響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5。取自http://ie.hust.edu.tw/conference/2017/papers_content.php? papers_id=60&field_id=3。
    邱兆偉、 莊文傑(2017)。以期望理論探討台灣大學生學習動機-以逢甲大學學生為例。產業管理與創新研討會,4(1),133-136。
    洪榮昭、陳明洲(1999)。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許育嘉(2010)。國小學童學習風格與中英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連月環(2014)。國小學童學習風格與英語單字學習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寜大學,台南。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台北:東華書局。
    施賀建(2003)。學習風格與方式對學習成就之影響-以互動式與否為基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台中市。
    袁麗卿(2006)。英語學習策略輔導方案對國小英語科低成就學生之學習表現、學習策略運用及自我效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郭重吉(1987)。英美等國晚近對學生學習風格之研究。資優教育季刊,22,2-8。
    張芳全(2011)。家長教育程度、文化資本、自我抱負、學習興趣與數學成就之關係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5(1),29-56。
    黃月純、楊德清(2011)。國小低年級弱勢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與信心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6,113-145。
    黃如薏(2013)。虛擬角色與激勵因子應用於語言學習社群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台北。
    黃宜茹(2011)。國小學生英語字彙學習策略與學習風格之研究-以桃園縣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黃春菱(2016)。電子教科書對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數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高雄。
    黃朝恭(2000)。國民小學國語科多媒體線上測驗系統建置之相關研究。台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秀蘭(2011)。啟動數學思維與探究興趣的數學社團課程之研究。資優教育季刊,119,17-24。
    葉炳煙(2013)。學習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之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6,285-293。
    趙慕群(2013)。學習,才是未來!-談國中生的學習動機。中等教育,64(2),207-209。
    鄭采玉(2008)。國小學生社會領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未出版,屏東市。
    顏聖紘(2016)大一新生在學習上的困擾之一的確是英文,但不是叫他們「多唸」就好。鳴人堂。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492/1970001。
    Anyadubalu, C. C. (2010). Self-efficacy, anxiety, and performance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mong middle-school students in English language program in Satri Si Suriyothai School, Bangko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and Social Sciences, 5(3), 193-198
    Ellis, R. (2008).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nd ed. ).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elder & Silverman(2012). Learning styles and strateg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4.ncsu.edu/unity/lockers/users/f/felder/public/ILSdir/styles.htm
    Graf, S., & Liu, T. C. (2010). Analysis of learners' navigational behaviour and their learning styles in an online course.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26(2), 116-131.
    Kolb, D. A. (2005). Learning style inventory version 3.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Retrieved Sep. 10, 2007 Retrieved from http://www.learningfromexperience.com/images/uploads/Tech_spec_LSI.pdf
    Pintrich, P. R., Smith, D. A., McKeachie, W. J. (1989). A manual for the use of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MSLQ). Michigan: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to Improve Postsecondary Teaching and Learning (NCRIPTAL). School of Education, The University Michigan.
    Prensky, M. (2005). Computer games and learning: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Handbook of computer game studies, 18, 97-122.
    Renou, J. (2008). A study of 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s and achievement in a university-level foreign language course.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09, Retrieved from http://crisolenguas.uprrp.edu/Articles/JanetRenou.pdf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