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鎮嘉
Chen-Chia, Yu
論文名稱: 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網路口碑、運動產品涉入與購買決策關係之研究
The study among electronic word-of-mouth, sports products involvement and purchase decision: a case of Facebook sports brand page fans
指導教授: 蕭嘉惠
Hsiao, Chia-Hu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臉書運動品牌網路口碑運動產品涉入購買決策
英文關鍵詞: Facebook, sports brand, electronic word-of-mouth, sports products involvement, purchase decis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72下載:7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對網路口碑、運動產品涉入與購買決策之影響關係。以瀏覽過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上的運動產品評論之使用者為研究對象,於2011年3月23日至4月23日透過網路問卷形式發放450份,有效問卷共404份,以瞭解使用者於網路口碑、運動產品涉入與購買決策之現況,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以17至24歲的男性學生為主要族群,教育程度以大專校院為主,多為Facebook高度使用者,每次使用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時間僅在30分鐘以內。
    二、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於網路口碑、運動產品涉入與購買決策知覺程度皆在「普通」至「同意」之間,屬於中等以上程度。
    三、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之性別、使用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目的、評論頻率與時間,會影響其網路口碑知覺程度。
    四、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之性別、教育程度、使用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目的、評論頻率與時間,會影響運動產品涉入知覺程度。
    五、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之使用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目的,會影響其對購買決策知覺程度。
    六、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網路口碑、運動產品涉入對購買決策具有解釋力。
    基於上述結論,建議粉絲團經營者應依據人口背景變項之特性,設計規畫能引起使用者注意的運動產品廣告資訊,並且試圖找出高度忠誠消費者或意見領袖,以提升網路口碑傳播效果;而若欲提升使用者黏性,應增加粉絲團頁面運動產品與運動員訊息的豐富性,開發創新的應用程式,且積極回應使用者的產品評論或問題,提升互動品質;再者,應設法將使用者由中等程度涉入,轉換為對運動產品高度涉入,以提升運動產品銷售率。

    The study designed to reveal the relations among electronic word-of-mouth, sports products involvement and purchase decision. This research employed the internet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analysis and 404 were vaild, targeted on who used or recommended sports product user comment via browsing the Facebook sports brand page. According to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internet questionnai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ere perform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derived as following:

    1. The main group of Facebook sports brand page fans were male students, ranging from 17 to 24, educational background we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ost of them were heavy Facebook users, but just browsed Facebook sports brand page 30 minutes a day.
    2. Electronic word-of-mouth, sports products involvement and purchase decision were only above average of evaluation in this study.
    3. The gender, purpose of use, comment frequency and browsing time would affect how fans evaluate electronic word-of-mouth.
    4. The gend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purpose of use, comment frequency and browsing time would affect how fans evaluate sports products involvement.
    5. The purpose of use would affect how fans evaluate purchase decision.
    6. The path model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sports products involvement and purchase decision in Facebook sports brand page fans is appropriate. In other words, electronic word-of-mouth and sports products involvement would affect purchase deci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Facebook sports brand page manager should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fans background to design sports product advertising.Then try to find opinion leaders or customers who have a high degree of loyalty so that the effect of electronic word-of-mouth communication will be enhanced; Furthermore, the manager should focus on interaction, 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creative Application of page to increase page stickiness. Finally, try to enhance the involvement of fans so that sports product sales rate will be increased.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謝誌 ------------------------------ iii 目次 ------------------------------ v 表次 ------------------------------ vii 圖次 ------------------------------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5 第六節 名詞釋義-------------------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 8 第二節 網路口碑------------------- 14 第三節 運動產品涉入--------------- 29 第四節 購買決策------------------ 37 第五節 網路口碑、運動產品涉入與購買決策之關係---- 43 第六節 本章總結------------------- 50 第参章 研究方法---------------------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5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問卷施測---------- 6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方法---------- 72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74 第一節 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樣本結構分析 ------------------------------------ 74 第二節 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網路口碑、運動產品涉入與購買決策現況分析------------------------ 7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在網路口碑之差異情形分析---------------------------- 83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在運動產品涉入之差異情形分析------------------------ 92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在購買決策之差異情形分析---------------------------- 99 第六節 Facebook運動品牌粉絲團使用者網路口碑、運動產品涉入與購買決策之影響關係----------------------- 10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08 第一節 結論----------------------- 108 第二節 建議----------------------- 111 引用文獻 --------------------------- 113 附錄一 ----------------------------- 124 附錄二 ----------------------------- 130

    引用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世榮、張苑惠(2006)。網路口碑形成之影響因素:以網路涉入程度與虛擬社群管理為干擾因素。電子商務學報,8(4),499-532。
    王子衡、賴雅妍(2010)。宅經濟面面觀。臺南市:致悅。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十一版)。臺北市:五南。
    王志平(2008)。網路行銷導論。臺北縣:全華。
    王遵智(2004)。網路口碑中個人專業與關係強度對購買決策的影響-以電子郵件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白滌清(譯)(2007)。消費者行為(十版)。臺北市:華泰。(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Engel, J. F., 2005)
    皮世朋、許通安、范錚強(2001)。影響資訊系統服務品質的因素研究。資訊管理研究,3(1),1-24。
    朱灼文(2010)。吃喝玩樂 享受大市場。動腦雜誌,409,94-95。
    何俊隆(2010)。運用網路社群進行口碑傳播接受程度之研究-以Facebook使用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吳岱宜(2009)。網路口碑之訊息信任對消費者民宿住宿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吳明隆(2009a)。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吳明隆(2009b)。結構方程模式:AMOS的操作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吳長生、汪昀蓁(2009)。網路口碑訊息來源可信度與涉入對品牌態度之影響。真理財經學報,20,81-108。
    吳勉(2010)。口碑行銷與網路社群經營模式分析-以BIKEID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臺北縣。
    吳淑鶯、陳瑞和(2006)。計劃行為理論應用於網路書店購買行為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9(4),1-24。
    呂孟佳(2010)。品牌知名度、網路口碑、涉入程度與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 - 以墾丁地區住宿飯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李小梅、黃世儒(2010)。部落格行銷中的信任形成因素。Journal of e-Business,12(2),201-220。
    李來錫、謝明晃(2006)。社群信任、產品涉入與認知風險對於虛擬社群購買動機之影響研究。行銷評論,3(2),149-168。
    李桂芝(2010)。從社群媒體到社群商務。2010年12月2日,取自http://rnd.pts.org.tw
    李啟誠、李羽喬(2010)。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之影響-以產品涉入及品牌形象為干擾變項。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3(1)。2010年11月1日,取自 http://cmr.ba.ouhk.edu.hk/cmr/webjournal/v13n1/CMR215C08.pdf。
    李淑芳、蔡源成、楊順評、許曉美(2009)。網路旅遊部落格資訊品質、關係學習、部落客知識管理能力與網路口碑關聯之研究。2009第三屆管理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臺中市。
    李愷文(2009)。運動部落格使用者滿意度、承諾與口碑傳播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尚榮安、陳禹辰、周季穎(2007)。電腦中介傳播對消費者口碑行為的影響。Journal of e-Business,9(1),27-48。
    岳修平(2008)。Web2.0 影音分享平台之學習應用探討。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4(3),9-21。
    林建煌(2009)。消費者行為。臺北市:華泰文化。
    林彥宏(2005)。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影響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林靜妮(2008)。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台灣地區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靈宏(2006)。消費者行為學。臺北市:五南
    邱于平(2009)。部落格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三版)。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8)。第九章因素分析補充。2011年4月2日,引自http://hawjeng.sg1004.myweb.hinet.net/ch9a.pdf。
    侯嘉政、傅柏霖(2008)。產品涉入與品牌涉入對品牌忠誠度之影響-以數位相機為例。行銷評論,5(1),27-56。
    施雅欣(2009)。台灣運動彩劵購買動機、購買涉入與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柯菁菁(2007)。網路口碑對消費者產品態度及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洪慧芳(譯)(2006)。部落格行銷。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Wright, J., 2006)
    孫昱涵(2009)。Facebook的社群遊戲讓人潮變錢潮。2010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RealNewsContent.aspx?ID=13062
    留淑芳(2003)。網路口耳相傳訊息特性及接受者行為特質對態度形成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翁崇雄(2001)。使用者涉入對網際網路線上服務品質評量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動腦雜誌(2010)。75.8%年輕人購物前看部落格。2010年5月11日,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NewsPublicContent.aspx?ID=13830
    張良漢(2007)。登山健行活動涉入量表信度與效度之建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4(1),34-43。
    張盈、孫明貴(2008)。西方網路口碑傳播效應研究進展。財貿研究,19(5),109-116。
    張恒瑋(2008)。人格特質、認之風險與涉入程度對於大學生使用網路消費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張益嘉(2007)。網路服務便利性、網站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購買意圖之探討-以線上購買3C產品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張淑安(2005)。電視購物消費者決策過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梁伊傑(2001)。臺北市大學生參與休閒運動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梁芷瑄(2007)。Web 2.0 世代的迷思。科技發展政策報導,1,90-92。
    陳弘慶(2007)。2006 年全國大專運動會參與者之涉入程度、體驗行銷、滿意度及忠誠度之相關實證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4(1),14-33。
    陳正男、林素吟、丁學勤、詹琇榮(2004)。產品涉入、消費者特性與情境對網路購物的影響:風險的觀點。中華管理評論, 7(1),106-125。
    陳永坤、黃文星、吳姿音(2009)。網路負面口碑訊息對經濟型旅館購買決策影響之研究。2009運動休閒產業管理研討會,彰化市。
    陳宜棻(2010)。從展望理論觀點探討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Journal of e-Business,12(3),527-546。
    陳明德(2010)。微網誌之資訊品質、信任、涉入程度對口碑傳播之影響-Plurk使用者之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明志科技大學,臺北縣。
    陳亭羽、康志瑋(2004)。網路商品之涉入程度與消費行為間之關聯分析-以線上遊戲、線上教學與線上下單為例。玄奘管理學報,2(1),50-88。
    陳品先(2010)。不可不知的Facebook驚人數據事實。2010年10月2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103/id/15826
    陳玲誼(2005)。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影響-以手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陳美燕、謝立文、葉允棋(2007)。青少年在運動鞋探索性購買行為傾向量表之跨國研究。行銷評論,4(4),401-420。
    陳書林、梁世安(2006)。探討影響網路負面口碑因素之研究。2006第10屆科際整合管理研討會(頁233-248)。臺北市:東吳大學。
    陳淑娟、楊珮綺、林永順(2009)。產品涉入、知覺風險與資訊傳播影響消費者購買果醋意願的研究。美和技術學報,28(1),87-103。
    陳漢杰(2005)。涉入、產品屬性的評估與購買意願之相關研究-以銀行消費者購買理財服務為實證。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創市際(2010)。2010年9月創市際口碑篇。2010年11月15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index.html
    創市際(2010)。網路口碑影響大 網友購物前會先參考虛擬社群意見。2010年11月15日,取自 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5_28_10.html
    彭延喜、陶聖屏(2009)。彩妝部落格資訊搜尋者生活型態與購買行為之研究。廣告學研究,32,91-123。
    焦璐璐(2008)。下一個網路霸主Facebook。商場現代化,550,65-66。
    費翠(2001)。網路市場行家理論驗證與延伸-其網路資訊搜尋、口碑傳播、線上購物行為及個人特質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于軒(2007)。符號消費與產品設計關係之探討-以限量款運動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北市。
    黃怡仁(2007)。網路口碑效應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臺中市。
    黃明蕙(譯)(2006)。消費者行為-策略性觀點。臺北市:雙葉。 (Assael, H., 2006)
    黃芳銘(2004)。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黃家蔚(2004)。促銷方式、產品涉入程度與促銷情境對消費者品牌評價與購買意願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黃啟明(2005)。大學生購買運動鞋需求動機及影響購買意圖因素之研究-以臺南縣市大學生為例。遠東學報,22(4),449-457。
    黃毅恒、蕭美鈴(2007)。流行運動服飾消費文化之相關研究。華崗紡織期刊,14(2),103-110。
    黃麗霞、張重昭(2003)。訊息來源、正負面訊息與市場行家特質對網路訊息傳播之影響。電子商務研究,1(1),25-40。
    楊學成、張中科、汪曉凡、李屹松(2009)。口碑信息與產品涉入對消費者品牌轉換意願影響的實證研究。財貿經濟,7,107-111。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09)。網路行銷也可以這樣玩。臺北市:作者。
    葉錦樹(2009)。運動網站使用者滿意度之研究-以Yahoo!奇摩運動網站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臺北市:風格者。
    資策會(2010)。台灣地區網路使用人數調查。2010 年10 月25 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find/home.aspx?page=many&id=263
    廖淑伶(2007)。消費者行為。臺北縣:前程文化。
    榮泰生(2008)。Amos與研究方法(附光碟)(二版)。臺北市:五南。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2010)。2010 年臺灣寬頻網路使用狀況調查。2010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趙慶明(2007)。Facebook開放時代的到來。中國電子商務,7,16-17。
    劉蕙怡(2009)。臺南市中、小學女性教師之生活型態與運動產品消費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數位時代(2006)。認識Web 2.0十個關鍵名詞。2010年11月1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10141
    潘明全(2010)。支付機制及購物情境對購買意願的影響-以產品涉入為干擾變數。行銷評論,7(1),25-50。
    潘秉琪(2008)。影響電子口碑傳播之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練乃華、留淑芳(2003)。口耳相傳訊息之傳播及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影響-文獻回顧與評論。中山管理評論,11(2),283-307。
    蔡文碩(2004)。負面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大同大學,臺北市。
    蔡承修(2008)。口碑傳播與運動商品購買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如吟(2006)。銀行理財服務購買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鄭志富、吳國銑、蕭嘉惠(譯)(2000)。運動行銷學。臺北市:華泰。(Pitts, B. D., & Stotlar, D. K., 1996)
    鄭咏成、李雅靖(2010)。運動網站品牌與贊助品牌一致性研究。廣告學研究,34,65-92。
    賴冠名(2010)。使用者資訊隱私顧慮和網站隱私機制對信任的影響-以Facebook台灣使用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賴儀宣(2002)。產品類別、生活型態對產品涉入程度影響之探討-以國立東華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薛任慈(2009)。網路口碑對消費者購買決策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義守大學,高雄縣。
    顏志宏(2006)。高雄市撞球運動消費者生活型態與購買決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魏文欽(2008)。資料分析技巧-結構方程模式AMOS、LISREL、SAS 之應用。臺北市:雙葉。
    魏文欽、侯耀庭(2008)。消費者產品涉入、知覺風險對有機蔬果購買意願之實證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srel,1(1),61-72。
    曠文琪(2009)。140字的威力。2010年10月5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7046&p=2
    羅之盈(2010)。Facebook行銷學崛起。2010年11月10日,取自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cid/0/id/13457
    羅少卿、劉曉蔓(2010)。青少年購買運動鞋消費行為研究。2010 年國際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專刊(頁66-77)。嘉義縣:吳鳳科技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系。
    關復勇、楊雅琦、鄭尹惠(2005)。知覺品質與網路口碑溝通間關係之研究-以顧客承諾為中介角色之分析。行銷評論,2(2),149-170。
    鐘旻茹(2010)。正負面訊息與網頁情境對部落格口碑效果之研究-以涉入程度為調節變數。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縣。
    TechCrunch(2010)。Facebook五月網友數、流量大增,歸因「讚」和社交外掛軟體。2010年10月15日,取自http://techcrunch.com/2010/06/07/privacy-facebook-visitors

    二、英文部分:
    Anti, J. H. (1984). Conceptualization and operationalization of involvement. Consumer Research, 11, 203-209.
    Bagozzi, R. P., & Yi, Y. (1988). 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 16, 76-94.
    Bansal, H. S., & Voyer, P. A. (2000). World-of-mouth processes within services purchase decsion context. Journal of Service Research, 3(2), 166-177.
    Bentler, P. M. (1990). Comparative fit indices in structural model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7(2), 238-246.
    Bickart, B., & Schindler, R. M. (2001). Internet forums as influential sources of consumer information.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5(3), 31-40.
    Bickart, B., & Schindler, R. M. (2001). Internet forums as influential sources of consumer information.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5 (3), 31-40.
    Blackwell, R. D., Miniard, P. W., & Engel, J. F. (2001). Consumer behavior (9nd ed.). Orlando, FL: Harcourt College .
    Checkfacebook (2009). Fastest growing over past week. Retrieved April 20, 2010, from http://www.checkfacebook.com.
    Checkfacebook (2010). Online population of Taiwan. Retrieved November 1, 2010, from http://www.checkfacebook.com.
    Checkfacebook (2011). Online population of Taiwan. Retrieved May 15, 2011, from http://www.checkfacebook.com.
    Chevlier, J. A., & Mayzlin, D. (2006). The effect of word of mouth on sales: online book review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8, 345-354.
    Cothey, V. (2002). A loneitudinal study of World Wide Web user’s information-searching behavior.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3(2), 67-78.
    Dellarocas, C. (2006). Strategic manipulation of internet opinion forums: Implications for consumers and firms. Management Science, 52(10), 1577-1593.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2), 39-50.
    Gilly, M. C., Graham, J. L., Wolfinbarger, M. F., & Yale, L. J. (1998). A dyadic study of interpersonal information search. Journal of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6(2), 83-100.
    Goyette, I., Ricard, L., Bergeron, J., & Marticotte, F. (2010). e-WOM scale: Word-of-mouth measurement scale for e-services.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27(1), 5-23.
    Hennig-Thurau, T., Gwinner, K. P., Walsh, G., & Gremler, D. D. (2004). Electronic word-of-mouth via consumer-opinion platforms: What motivates consumers to articulate themselves on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18 (1), 38-52.
    Huang, C. Y., Chou, C. J., & Lin, P. C. (2010). Involvement theory in constructing bloggers’ intention to purchase travel products. Tourism Management, 31(4), 513-526.
    Jansen, B. J., Zhang, M., Sobel, K., & Chowdury, A. (2009). Micro-blogging as online word of mouth brand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60(11), 2169-2188.
    Jöreskog, K. G., & Sörborn, D. (1989). LISREL 7: A guide to the program and applications.Chicago: Scientific Software International.
    Kline, R. B. (2005).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2nd ed). New York : Guilford Press.
    Kwak, H., Fox, R. J., & Zinkhan, G. M. (2002). What products can be successfully promoted and sold via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42(1), 23-38.
    Lascu, D. N., Bearden, W. O., & Rose, R. L. (1995). Norm extremity and interpersonal influences on consumer conformity.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32(3), 210-212.
    Laurent, G., & Kapferer, J. N. (1985). Measuring consumer involvement profil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2(1), 41-53.
    Okechuku, C. (1992). The relationships of prior knowledge and involvement to advertisingrecall and evalu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Marketing, 9 (2), 115-130.
    Rea, L. M., & Parker, R. A. (199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survey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Publishers.
    Rodgers, W. C., & Schneider, K. C.(1993).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Kapferer-Laurent consumer involvement profile scale. Psychology & Marketing, 10(4), 333-345.
    Ryan, R., & Deci, E.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68-78.
    Schiffman, L. G., & Kanuk, L. L. (2003). Consumer behavior (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mith, Donnavieve, Menon, S., & Sivakumar, K. (2003). Trust me, would I steer you wrong? The influence of Peer recommendations within virtual commun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Annual Conference, Florida.
    Socialbakers (2010). Nike vs. Adidas on Facebook - Nike wins locally. Retrieved October 21, 2010, from http://www.socialbakers.com
    Taylor, J. W. (1974). The role of risk in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Marketing, 38(4), 54-60.
    Zaichkowsky, J. L. (1985). Measuring the involvement construc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2(3), 341-352.
    Zaichkowsky, J. L. (1986). Conceptualizing involvement.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5 (2), 4-34.
    Zaichkowsky, J. L. (1994). Research notes: The personal involvement inventory: Reduction, revision, and application to advertising .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3(4), 59-7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