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文倩
Hsieh, Wen-Chien
論文名稱: 崛起後之強韌-謝文倩「社會關懷系列」創作論述
Resilience after the economic rise abruptly-Conceptual Art Creation of Hsieh, Wen-Chien's "Social Care Series"
指導教授: 郭博州
Kuo, Bor-Jou
口試委員: 郭博州
Kuo, Bor-Jou
蘇憲法
Su, Hsien-Fa
林偉民
Lin, Wei-Min
口試日期: 2024/04/02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美術創作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Fine Arts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rtistic Cre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1
中文關鍵詞: 崛起後自然環境變遷不婚不生宮廟文化
英文關鍵詞: after the economic rise abruptly, change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non-marriage and non-birth, temple cultur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74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7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藝術應是對於社會、文化發展和變遷的反射,藝術是時代的鏡子。但是重要的是,藝術不僅是一種直接的反應,而是藝術家經由時代的推力,以及藝術家內部沉澱的思想、批評、反省、激勵或者思辨的表達。本創作研究旨在,如何藉由觀察法、藝術社會學研究法、理論分析法等之研究,映照出時代的精神,在自己的繪畫創作中建構出具有臺灣在地性的內容,並以此作為創作核心,將在地人們的情感、觀點、理想及信仰所營造出的社會,文化現象,豐富且多元地呈現在作品之中。
    由於筆者過去三十年來從事律師的職涯,工作內容與人和人間的接觸、社會問題的衍生息息相關,對於臺灣社會、文化充滿熱誠及關懷,經常以觀察者的角度,企圖去理解社會、文化問題的成因。同時對於這幾年對應在筆者個人身上最有感受的臺灣社會、文化變遷部分,經由覺知、體會試圖以藝術創作去描繪臺灣現象,這其間有屬問題嚴峻者,有屬臺灣社會所獨特具有的現象,即:人口結構改變問題、自然環境重大變遷及特色宮廟文化三大類。藝術之核心,永遠來自於人類自覺的主體性,而非根源於任何既定的框架與現成的權威。人文的研究,就是一種理想性的追求,一種超越思想的壓迫箝制。
    臺灣現今面臨前述三大類社會、文化變遷的挑戰,雖說相當的複雜化,實則保留了創造新形態藝術的契機,筆者企圖運用此契機,另一方面為達作品訊息傳遞、互動及溝通的最大可能性,因此筆者選擇抽象、具象融合、游離及不確定性的「居間性」的表現手法,充分使人口結構改變、自然環境重大變遷及特色宮廟文化三大系列的藝術創作,富含具象、抽象以及超現實思維混合交融的創新空間與自由,而建構衍生多元詮釋性及變異可能性的藝術形式。最後筆者期許透過與社會脈動相結合的本論文所涵蓋的三系列藝術創作,能夠體現當代社會、文化一切正面積極與反面矛盾因素的現象,來關懷及反映社會各種不同面向的問題。更加期許本論文所涵蓋的三系列藝術創作能以理性幽默、詼諧的角度出發,賦予作品嶄新、獨特的魅力,且於不同的觀賞者間持續產生不同交流、變異、變動的意象,以彰顯時代性與衍生無限可能的意涵與特徵。

    Art should be a reflection of social,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Art is a mirror of the times. However, 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art is not only a direct reaction, but also an expression of the artist's push through the times and thoughts, criticisms, reflections, inspirations or struggles accumulated within the artist. The purpose of this creative research is how to reflect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rough observation methods, art sociology research methods,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s, etc., and construct content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Taiwan in one's own painting creations, and use this as a creative core to present the local people's emotions, opinions, ideals and beliefs in the artworks in a plentiful and diverse way.
    Since I have been in a lawyer career for the past thirty years, my work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contacts and the derivative issues of societal problems. I am full of enthusiasm and care for Taiwa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I often attempt to understand causes and phenomena of social and cultural iss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 observer. Simultaneously, reflecting on the changes in Taiwanese society and culture that I have personally experienced in recent years, I try to depict the current state of Taiwan through artistic creation, guided by awareness and experience. Some of these are serious problems, and some are unique to Taiwanese society. The phenomena are aging of populatio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distinctive temple culture. The core of art always comes from the conscious subjectivity of humanity, rather than being rooted in any predetermined framework or established authority. Humanistic research is an ideal pursuit, a transcendent endeavor beyond the constraints of oppressive thoughts.
    Although the challenges of the three major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mentioned above in Taiwan today are quite complex, they actually retain the opportunity to create new forms of art. I am trying to use this opportunity to maximize the message transmission,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the artworks. Therefore, I chose the "intermediacy" expression technique of abstraction, figurative fusion, dissociation and uncertainty to fully make the three series of artistic creations plentiful in concreteness, including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distinctive temple culture. The innovative space and freedom of blending , abstract and surreal thinking achieve a form that derives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and variable possibilities. Finally, I hope that through the three series of artistic creations covered in this thesis, which are combined with the pulsation of society, they can reflect the contradictory phenomena of all 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tor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care for and reflect various issues in different aspects of society. It is further expected that the three series of artistic creations covered in this thesis can start from a humorous perspective and endow the artworks with a new, unique charm, and continue to generate communicative, mutated and changing images among different viewers, so as to highlight the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infinite possibilitie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的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的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步驟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藝術跟社會的關係 11 第二節 藝術創作中的美學表現 17 第三節 抽象藝術與超現實主義、新表現主義之遇合 20 第四節 後現代主義表現的社會多元性 25 第五節 藝術家援引與小結 27 第三章 創作歷程、内涵與形式技法探討 52 第一節 創作歷程 52 第二節 創作内涵 55 第三節 表現形式與技法媒材之探討 62 第四章 作品賞析 65 第一節 綜論 65 第二節 人口結構改變的社會問題創作系列作品 65 第三節 自然環境重大變遷課題創作系列作品 75 第四節 臺灣特色宮廟文化創作系列作品 87 第五章 結論 97 參考書目 99

    一. 中文書目
    何政廣,《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杜庫寧》,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5年。
    何政廣,《歐美現代美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
    何政廣,《臺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
    呂清夫,《藝評家群像》,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林章湖,《「後現代」與臺灣當代水墨》,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
    高宣揚,《後現代論》,中國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陳秉璋與陳信木合著,《藝術社會》,臺北:臺北市巨流出版社,1993年。
    陳玫琦,《「這裡、那裡」在抽象與寫實之間的繪畫探索》,臺北:勤恆企管顧問公司出版,2002年。
    陳奇相,《歐洲後現代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
    曾長生,《美感典藏:近代藝術大師的致命吸引力》,臺北:新銳文創出版社,2016年。
    賈馥茗、楊姿坑,《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出版,2000年。
    葛鵬仁,《當代藝術研究書系-西方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中國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2005年。
    趙雅博,《抽象藝術論》,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出版,1997年。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廖瑞章,《形變與衍生-廖瑞章有機抽象陶塑論述》,嘉義:紅豆出版社,2007年。
    劉文潭,《現代美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67年。
    劉思量,《藝術與創造-藝術創作與欣賞之理論與實際》,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9年。
    滕守堯,《藝術社會學描述》,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蘇憲法,《蘇憲法作品及創作理念:1996 -2000》,臺北:世華藝術中心出版,2000年。
    威爾‧岡波茲(Will Gompertz)著,陳怡錚譯,《現代藝術的故事》,臺北:大是文化,2016年。
    愛德華‧蕯依德(Edward W. Said)著,王淑燕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2003年,二版。
    魯道夫‧安海姆(Arnheim, Rudolf)著,郭小平、翟燦譯,《藝術心理學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二. 期刊論文
    尤美玲,〈「島戀」臺灣行腳系列-尤美玲油畫創作理念及作品解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2005年。
    王玲琳,〈意象・心境-現實與心境之視覺昇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2021年。
    周沛榕,〈變體與歧義-周沛榕繪畫創作論述〉,國立嘉義大學,2009年。
    林秀如,〈安森.基弗(Anselm Kiefer,1945-)作品中材料的精神性〉,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2013年。
    林欣怡,〈瘋狂主題之呈現:以表現及超現實主義脈絡為主軸之探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2014年。
    林政榮,〈新文人畫的後現代現象-當代水墨情欲創作探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班美術創作理論組博士論文,2015年。
    高鮮,〈心・境・景-高鮮創作論述〉,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2020年。
    傅國禎,〈黑暗之光—社會議題之水墨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水墨創作組碩士論文,2010年。
    楊瑞彬,〈作為社會現象的藝術-對藝術的社會學考察〉,《現代美學》,37期,臺北市立美術館,1991年。
    葉巧敏,〈線的生與滅-葉巧敏抽象性線條創作論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2021年。
    臺灣競爭力論壇學會,〈晚婚、不婚現象因應對策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2013年。
    謝其昌,〈旅行記憶-謝其昌創作論述〉,國立嘉義大學,2013年。
    三. 網路資料
    〈當代繪畫藝術為什麼比的不止是繪畫技巧?〉,《GetIt01 - 一點新知》,2017-12-10。https://www.getit01.com/p2017121081904/(2023年3月5日檢索)
    鄧韻琴,〈3.23億港元破紀錄,巴斯奇亞《戰士》問鼎亞洲最高成交價西方藝術品〉,《典藏 ARTouch》,2021-03-24。https://artouch.com/art-market/content-36387.html(2023年7月13日檢索)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