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筱萍 Hsiao-Ping, Chen |
---|---|
論文名稱: |
生命記憶的顯影─李涼樸素繪畫創作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memory of life in Li-Liang’s Naive Paintings |
指導教授: |
林仁傑
Lin, Jen-Chi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7 |
中文關鍵詞: | 李涼 、樸素藝術 、樸素繪畫 |
英文關鍵詞: | Li-Liang, naive art, naive paint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5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樸素畫家李涼女士為研究對象,對個案進行訪談與文件分析。運用相關文件,以及個案本人、小女兒、三位朋友的訪談資料分析,探討個案之生命故事、繪畫創作的內容及風格,並分析歸納繪畫創作對其個人、親友及社會之意義和其所顯現的繪畫特質。以下將根據研究結果,說明獲致之結論。
首先,從文件分析整理之結果,將李涼女士之生命歷程分為生活背景、繪畫源起、繪畫轉捩點,並對其生平確實客觀地記述。
其次,將李涼女士的繪畫創作分為風格與特色及畫作內容探討,風格與特色再細分為構圖與作畫方式、色彩、空間、材料及繪畫歷程發展與演變;根據李涼女士繪畫創作歷程之發展,可分為繪畫探索期、繪畫發展期及繪畫穩定期等三階段。
再來,探討影響李涼女士繪畫之關鍵因素,及繪畫對其個人、親友與社會的意義探索。並就畫作所呈現之形式與內容,說明李涼女士自幼年即具有的繪畫特質。
最後綜合本研究之發現,研究者提出對後續研究及社會藝術教育之建議,期望樸素藝術與全民美育的理念,能有更具體的實踐。
This study uses the method of case study. The naive artist, Mrs. Li-Liang, is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ase interview and the document analysis. By using the relevant documents and interview data of Mrs. Li-Liang, her little daughter and her friends to analysis and to explore the life stories of the case, the content and style of painting, and analysis the meaning of her painting for herself, her family, friends, society, and her talent of art.
First of all, from results of document analysis, dividing Mrs. Li-Liang’s the life process into two parts: her background and the origins, turning point of painting, and give an account of her life objectively and reliably.
Secondly, Mrs. Li-Liang’s paintings will be divided into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tent of paintings will be explored.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 subdivided into composition and painting methods, color, space, materials and painting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rs. Li-Liang’s painting, th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which are painting stage of exploring, painting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painting stage of stable.
Next, this research will explore the impact of Mrs. Li-Liang’s key factors in painting, and analyze the meaning of her painting for herself, her family, friends and society. Paintings presented on the form and content, indicating that Mrs. Li-Liang’s childhood years can be gifted with the qualities of art.
Final synthesis of these research findings, the researcher proposes the follow-up research and community’s proposal for arts education. Hoping simplicity of the concept of art and popular aesthetics can have more specific practice.
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Riessman, C. K. 著。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
江衍疇(1995)。長於正向憫懷的樸素藝術。雄獅美術,287期,頁11-17。
江添福(1977)。樸實聖心的民眾畫家──兼介法國純樸派繪畫。雄獅美術,81期,頁30。
何政廣主編(1973)。中國祖母畫家。臺北市:吳兆賢。
何政廣主編(1996)。盧梭 : 樸素藝術的旗手。臺北市:藝術家出版。
呂燕卿(1985)。三度空間觀察法教學對國小美術資優學生的繪畫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市:桂冠。
李涼(2003)。我情‧我畫─李涼畫集。臺北市:李涼。
李涼(2007)。臺灣阿嬤李涼畫冊。臺北市:李涼。
李建沛(2008)。生命圖象與詮釋─張劉月李涼女士的樸素繪畫個案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李宜潔(2002)。國小美術班家長與教師對美術資優教育意見調查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尚榮安(譯)(2001)。Robert K. Yin著。個案研究法。臺北市:弘智。
林今開(1997)。林淵傳奇。南投縣:牛耳石雕公園。
林建成(2003)。臺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原始.樸素。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仁傑(2001)。美術資優學生特質檢核、能力鑑定與生涯發展之規劃。九十年度台灣區國民中學美術班教學觀摩會研習手冊,頁14-21。宜蘭縣:東光國民中學編印。
洪米貞(1997)。臺灣樸素藝術在哪裡?─談其發展及在國際上的定位。現代美術,73期,頁36-43。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洪米貞(2003)。原生藝術的故事。臺北市:藝術家。
洪米貞(2003)。靈魅、狂想:洪通。臺北市:雄獅。
洪米貞主編(1995)。臺灣樸素藝術圖錄展覽專輯。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硏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孫敏芝(1998)。國小教室生活面貌探討:質化研究經驗之旅。載於黃政傑等(著),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183-217。臺北市:漢文。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體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頁17-26。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臺北市:洪葉。
陳向明(200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李綢(2000)。個案研究。臺北市:心理。
陳宸如(2004)。談特殊才能之視覺藝術(美術)才能優異學生的鑑定。美育雙月刊,138期,頁84-95。
陸蓉之(1995)。臺灣樸素藝術的美學。雄獅美術,287期,頁22-26。
黃政傑(1999)。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等(著),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1-46。臺北市:漢文。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楊宇彥(2000)。女性生涯發展研究之質的取向─敘說研究法,載於測驗與輔導,163:3429-3431。
楊蕙瑀(2009)。高齡者以生命回顧為藝術創作主題之研究—以花蓮拔子庄繪畫班阿嬤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楊寶欽(1999)。臺灣樸素藝術的本土風格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劉美蘭(2009)。常民銀髮族繪畫學習之研究-以江阿嬤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謝惠玲(2006)。林淵藝術創作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蘇振明(1990)。樸素藝術專輯。國文天地,六卷五期,頁20-41。
蘇振明(1990)。臺灣樸素藝術導論。臺北市:中華色研。
蘇振明(1995)。純真的心靈圖象──論樸素藝術的意義及內涵。現代美術,60期,頁10-17。
蘇振明(1997)。臺灣樸素藝術的特質及其發展省思。臺灣美術,9:3 = 35,頁29-56。
蘇振明(2000)。臺灣樸素畫家。臺北市:常民文化。
蘇振明(2000)。臺灣樸素雕塑家。臺北市:常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