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嘉惠 Chang, Chia-Hui |
---|---|
論文名稱: |
科技教育在國中階段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研究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Junior–high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指導教授: |
上官百祥
Shang Guan, Abi-X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9 |
中文關鍵詞: | 生活科技 、科技教育 、學校本位課程 |
英文關鍵詞: | living technology, technology educ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4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嘗試藉由訪談學校相關人員,從學校整體觀點了解現階段國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與作法,並由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中,進一步探討科技教育在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現況與具體作法。為達成此一目的,本研究採用訪談法,選取臺北市四所實施學校本位課程的國中,訪問其行政代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召集人、生活科技教師代表,由學校本位實施概況、課程設計、行政支援、教師專業、資源運用、成功特質與困難點等方向進行訪談。
根據訪談結果提出結論如下:一、在國中階段學校本位課程實施模式與作法(一)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現況:1、結合地區特色與六大議題等,發展學校特色。2、學校整體規劃時間區塊實施,設計架構方便執行。3、透過各層級會議進行協調與整合。(二)學校本位課程成功之因素:1、善用九年一貫課程的課程彈性,推動校內的學校本位課程實施。2、校內成功的課程領導。3、教師的配合度高。(三)學校本位課程實施之困境:1、各領域爭取授課時數,排擠學校本位課程實施時間。2、家長與社區的參與度較低。3、校內有兩種意見相互抗衡。 (四)學校本位課程之未來趨勢:1、透過課程評鑑過程改進實施模式。2、仍持續受到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影響。3、學校本位課程實施時間趨向時數減少、次數變少。4、透過社區及家長參與,帶入更多元資源二、在國中階段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在學校本位課程現況與具體作法(一)學校本位課程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實施現況:1、採用自然和生活科技關連較大的主題進行連結。2、採融入式實施。3、各領域或各科開設特色課程。(二)學校本位課程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成功之因素:1、善用學科特質,進行課程設計。2、於領域會議上示範教學、共同學習。3、以基測閱讀關鍵文章方式進行。(三)學校本位課程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實施之困境:1、人力支援方面2、主題尋覓不易3、初期課程設計負擔重(三)學校本位課程在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未來趨勢:1、自然學域在彈性授課節數有增加之趨勢2、朝向人力、物力的精簡3、依據學校規模設計合宜的課程與進行方式
三、在國中階段科技教育在學校本位課程現況與具體作法(一)學校本位課程在生活科技學域實施現況:1、採活動課程進行主題式統整2、生活科技支援自然,設計出理論和應用兼具的課程(二)學校本位課程在生活科技學域成功之因素:1、朝向多元課程,開發學生多元能力2、配合課程的預備與銜接工作3、生活科技教師積極參與(三)學校本位課程在生活科技學域實施之困境:1、生活科技教師員額不足2、生活科技教師沒有想出支援學校本位課程的主題(三)學校本位課程在生活科技學域之未來趨勢:1、開發出適切的主題2、善用環保材質,進行設計製作。3、結合生涯輔導。
並對國中階段科技教育實施學校本位課程提出建議:(1)科技教師積極開發以生活科技為主題,又能兼顧自然理論的活動設計課程。(2)學校本位雖不是以生活科技為設計的主軸,但仍有切入的點。(3)積極與領域各類教師溝通,以爭取生活科技在學校本位課程的舞台。(4)融入社區資源,增加家長的參與。(5)依規定學校應增聘生活科技教師。
This research reveals the modes and practical ways of junior-high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rough interview with relevant people at school. Furthermore, the practice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focused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or this purpose, interview method is in use with administrative staffs, 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 and the leader of natural science and living technology from four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hese people are interviewed from aspects of practic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urriculum design, administrative support,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resources application, successful traits, and difficulties.
The following passages introduce the specific practice and details at present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Practice at present:
1.Using activity curriculum for topic-centered integration.
2.Living technology supports natural science to design curriculum with both theor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factors that mak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ucceed in living technology
1.Multiple designs in curriculum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multiple abilities.
2.Efficient preparation and connection work created with curriculum.
3.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 all participate actively.
The Difficulties
1.The number of 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 is few.
2.It’s hard for 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 to think of a subject in connection with school-based curriculum.
Future trend
1.Appropriate topic development.
2.Us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s well in design and production.
3.Combination of living technology and career counseling.
Meanwhile, t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as follows.
1.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 should develop not only living technology related but also natural science related activity curriculum.
2.There is still some relevant point in case living technology is not the center of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3.A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fields teachers can increase the performance of living technology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4.Using community sources and parental participation.
5.School should employ sufficient living technology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育學會 (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市:教育部。
王文科(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巧媛(2004)。國民中學推動學校本位課程評鑑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白雲霞(2002)。國民教育階段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與模式之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淑媛(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三民國中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宜臻(2002)。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堅萍(1993)。國中新頒「生活科技」教育課程剖析。高市文教,50,26-28。
李隆盛(1986)。我國國中階段工藝教育發展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工藝教育學會。
李隆盛(1996)。科技與職業教育的課題。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0a)。科技與人力教育的精進。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0b)。科技與人力教育的提升。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2001)。科技與人力教育的新象。台北:師大書苑。
孟繼洛等(1993),中學「家政與生活科技」課程架構之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吳清山、林天佑(1999)。教育名詞:學校本位課程、三明治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28,74。
林佩璇(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評鑑。臺北,學富文化。
徐佑璋(2003)。九年一貫國民中學生活科技教師教學問題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徐麗棻(2004)。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困境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美如、郭昭佑(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理念與實踐反省。臺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陳文典(2003)。學校本位課程。2004年9月24日取自http://www.phy.ntnu.edu.tw/nstsc/doc/new/921121_22/book2/1.doc
張嘉育(1999a)。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嘉育(1999b)。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1984)。國中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民國87年9月30日。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a)。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例分析與展望。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教育部(2000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基本理念與實施策略。台北: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教育部(2001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試辦工作輔導手冊—理念、配套措施與行政篇。
教育部 (2001c)。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台北市:教育部。
許有鐘(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童正德(2002)。國民中學進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以嘉義縣市兩所國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昭佑與陳美如(2001)。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指標建構初探。師大學報,46(2),193-212。
游宗穎(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情形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光雄、蔡清田 (1999)。課程設計- 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政傑、張嘉育(1999)。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天地,103,6-12。
黃俊達(2002)。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校本位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盛豐(2002)。環境教育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學校本位行動研究-以電池回收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杏玲(2003)。台北縣國民中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現況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見平(2002)。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以臺中縣「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譚為任(2004)。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課程領導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甄曉蘭(2001)。從課程組織的觀點檢討統整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課程與教學季刊,4(1),1-36。
羅文基(1990)。技職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復文。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2000)。我國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現況之研究。台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楊龍立(2001)。學校為本課程-設計與探討。台北:五南。
Fogarty, R.(1991/2003). How to Integrate the Curricula 2/E. 單文經、黃惠雯、陳宜宣、梁文蓁(譯)。課程統整的十種方法。台北:學富文化。
二、英文部分
Cohen, D. (1985).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J. Husen & T. N. Postlethwaite (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1st ed). Oxford: Pergamon.
Creswell, J.W.(1998).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Eggleston (1980).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Britain. London:RKP.
Furumark, A. M. (1973). A Swedish approach to decentralized curriculum innovation. OECD/CERI, mimeographed.
Howell, K. W.& Nolet, V.(2000).Curriculum-based evaluation teaching and decision making(3ed.).U.S.A.:Wadsworth.
Marsh, C.,Day, C.,Hannay, L.& McCutcheon, G.(1990).Reconcep-
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London:The Falmer Press.
McMullen, I. (1973).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ECD/CERI, mimeographed.
Skilbeck,M.(1976).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In J.Walton & J.Welton(Eds),R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Four case studies.London:Ward Lock Educational.
Stake, R. E. (1967). The countenance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eachers' College Record,68,523-540.
Treagust D.F.& Rennie L.J.(1993).Implementing Technology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A Case Study Involving Six Secondary Schools.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5 (1). Retrieved September 24, 2004, from http://scholar.lib.vt.edu/ejournals/JTE/v5n1/treagust.jte-v5n1.html
Walton, J. & Welton, J. (eds) (1976). Rational curriculum planning: Four case studies. London: Ward Lock Educ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