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珮瑜
Pei-Yu, Lin
論文名稱: 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
The Effect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Self-Concep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張樹倫
Chang, Shu-Lu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8
中文關鍵詞: 生命教育自我概念生命教育課程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
英文關鍵詞: life education, self-concept, life education courses,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3下載:9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的影響及實施成效,並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可行之建議。本研究以量化研究為主,質性研究為輔,量化研究方面採準實驗研究法,以南投縣山城國中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學生接受九週十八堂課的實驗課程,並以「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為研究工具,以前測成績為共變數,後測成績為依變數,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質性研究方面則以內容分析法探求實驗組學生接受生命教育課程後的真實感受。透過量化統計與質性資料分析,以瞭解課程實施之成效。本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一)任教學校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的自我概念,略低於台灣地區國中生常模平均值,有提升的空間。
    (二)生命教育課程有助於實驗組學生「生理自我」、「道德倫理自我」、「心理自我」、「社會自我」與「學業自我」概念的提升。
    (三)生命教育課程對於實驗組學生「家庭自我」概念沒有提升的作用。
    (四)生命教育課程對於實驗組學生「整體自我」概念有顯著提升的作用。
    (五)生命教育課程受到學生高度的喜愛與認同,且多數學生表示在生命教育課程中有所收穫,了解生命的獨特性、明瞭自己存在的價值、更加認識自己、喜歡自己、懂得關心他人、尊重他人、提升人際相處的智慧。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分別對有志於生命教育的老師、學校行政單位、未來後續研究提出建議,做為未來實施或研究生命教育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influence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 concept and offer the feasible suggestions in implementation. This research relies mainly on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s also adopted to make it more complete. In order to get the information by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e quasi-experimental measure is chosen to collect data from students who are in the seventh year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Nantou County and receive nine-week experimental courses. Moreover,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is also conducted as a research tool to collate the single-factor analysis of covariance by taking pre-tests as covariate variables and post-tests as dependent variabl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is used to explore the true impression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aking life education courses. Therefore, the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and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are both combined in this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life education courses.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Students’ self- concep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e average mould of the junior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which means there is still spac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2)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students’ self-concept in the aspects of personal self, moral-ethical self, physical self, social self, and school self.

    (3) The concept of family self is not improved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aking life education courses.

    (4) By taking life education courses, the concept of entirety self i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for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5 ) Life education courses get students’ high approvals and affections. For instant, mos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uniqueness of their life and the value of existing, know oneself, love oneself , know how to care about and respect others, and even improve the intelligence in getting along with people.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above would be hopefully offer brief ideas and effective references for the teach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school administrative units, follow-up studies or further implementation in the future.

    目次 謝辭…………………………………………………………………………V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次 ……………………………………………………………………… V 表目次 …………………………………………………………………VII 圖目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生命教育 ………………………………………………………11 第二節 自我概念 ………………………………………………………26 第三節 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42 第四節 生命教育課程對自我概念影響之相關研究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3 第二節 研究設計 ………………………………………………………76 第三節 研究假設 ………………………………………………………78 第四節 研究對象 ………………………………………………………79 第五節 研究工具 ………………………………………………………81 第六節 研究流程 ………………………………………………………95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101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析 ……………………………………101 第二節 生命教育成效評價……………………………………………106 第三節 教學綜合評價…………………………………………………13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1 第一節 研究主要發現…………………………………………………161 第二節 結論……………………………………………………………166 第三節 建議……………………………………………………………169 參考文獻……………………………………………………………… 174 壹、中文部分………………………………………………………… 174 貳、西文部分………………………………………………………… 179 附錄 附錄一:生命教育課程授權書…………………………………… 183 附錄二:生命教育課程教案與學習單…………………………… 184 附錄三:生命教育實驗課程設計教案與學習單………………… 245 附錄四:整體課程回應問卷……………………………………… 252 附錄五:單元課程回饋表………………………………………… 254 附錄六:單元課程回饋建議彙整表……………………………… 255 附錄 附錄一:生命教育課程授權書…………………………………… 183 附錄二:生命教育課程教案與學習單…………………………… 184 附錄三:生命教育實驗課程設計教案與學習單………………… 245 附錄四:整體課程回應問卷……………………………………… 252 附錄五:單元課程回饋表………………………………………… 254 附錄六:單元課程回饋建議彙整表……………………………… 255 表目次 表2-1-1台灣的生命教育進行理念及實施向度 …………………………………23 表2-4-1國中階段生命教育課程碩博士論文相關研究彙整表 ……………………51 表2-4-2 國內生命教育課程與自我概念相關研究彙整表 ………………………57 表2-4-3 國外生命教育課程與自我概念相關研究彙整表 ………………………66 表3-2-1 不等組前後測實驗設計表……………………………………………76表3-4-1 實驗組與控制組班級特色比較表 ……………………………………79表3-5-1 生命教育實驗課程設計架構表 ………………………………………84表3-5-2 生命教育實驗課程方案大綱 …………………………………………89表3-7-1 質性資料編碼之代號表…………………………………………… 100表4-1-1 實驗組與控制組基本資料比較表……………………………………102表4-1-2 實驗組與控制組性別變項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102 表4-1-3 實驗組與控制組年齡變項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 ……………………102表 4-1-4 實驗組和控制組「自我概念量表」前測結果獨立樣本t檢定摘要表……103表 4-1-5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前測的得分情形………104 表4-2-1 兩組學生在「生理自我」分量表上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差…………106 表4-2-2 兩組學生在「生理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107 表4-2-3 兩組學生在「生理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07 表4-2-4 兩組學生在「生理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調節後平均數……………108 表4-2-5兩組學生在「道德自我」分量表上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差……………110 表4-2-6 兩組學生在「道德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110 表4-2-7 兩組學生在「道德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11 表4-2-8 兩組學生在「道德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調節後平均數……………111 表4-2-9 兩組學生在「心理自我」分量表上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差……………113 表4-2-10兩組學生在「心理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113 表4-2-11 兩組學生在「心理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14 表4-2-12 兩組學生在「心理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調節後平均數 …………114 表4-2-13 兩組學生在「家庭自我」分量表上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差…………116 表4-2-14 兩組學生在「家庭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116 表4-2-15 兩組學生在「家庭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17 表4-2-16 兩組學生在「家庭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調節後平均數 …………117 表4-2-1兩組學生在「社會自我」分量表上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差……………119 表4-2-18 兩組學生在「社會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119 表4-2-19 兩組學生在「社會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20 表4-2-20 兩組學生在「社會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調節後平均數……………120 表4-2-21 兩組學生在「學業自我」分量表上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差……………123 表4-2-22 兩組學生在「學業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123 表4-2-23 兩組學生在「學業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124 表4-2-24 兩組學生在「學業自我」分量表後測成績之調節後平均數 …………124 表4-2-25 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整體自我」上前後測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127 表4-2-26 兩組學生在「整體自我」後測成績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127 表4-2-27 兩組學生在「整體自我」後測成績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128 表4-2-28 兩組學生在「整體自我」後測成績之調節後平均數……………………128 表4-3-1 整體課程回應問卷「課程內容」填答選項分配表………………………132 表4-3-2 「我最喜歡的單元」填答統計表………………………………………134 表4-3-3 「我最不喜歡的單元」填答統計表……………………………………134 表4-3-4 整體課程回應問卷「活動設計」填答選項分配表………………………138 表4-3-5 「我最喜歡的上課方式」填答統計表 …………………………………140 表4-3-6 整體課程回應問卷「學習成果」填答選項分配表………………………143 表4-3-7 實驗組學生對八單元之「課程內容」平均分數統計表…………………147 表4-3-8 實驗組學生對八單元之「活動設計」平均分數統計表 …………………148 表4-3-9 實驗組學生對八單元之「學習成果」平均分數統計表 …………………149 表4-3-10 單元課程學生回饋分類表 …………………………………………151表5-1-1 實驗組與控制組在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前後測得分比較表……………162 表5-1-2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結果比較表………………………………………162 圖目次 圖2-1-1 生命教育的核心概念:心靈教育………………………………24 圖2-2-1 Shavelson 的自我概念階層模式………………………………30 圖2-3-1 生命教育課程之設計程序………………………………………46 圖3-1-1研究架構圖………………………………………………………73 圖3-2-1研究方法流程圖…………………………………………………77 圖3-6-1 研究流程圖………………………………………………………95 圖4-2-1實驗組與控制組整體自我概念前後測得分情形比較圖………129 圖5-1-1整體課程回應問卷「課程內容」填答選項比例圖 ……………………163 圖5-1-2單元課程回饋表各題平均得分折線圖………………………………164 圖5-1-3整體課程回應問卷「活動設計」填答選項比例圖…………………164 圖5-1-1整體課程回應問卷「學習成果」填答選項比例圖 ……………………165

    中文部分:
    丘愛鈴(2001)。國小「生命教育」統整課程之設計。教育資料集刊,26,289-296。
    邱亮基(2006)。電影式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皓政(2003)。青少年自我概念向度與成份雙維理論之效度檢驗與相關因素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6,85-131。
    李琪明(2004)。品德教育之課程設計理念及其教學模式。學生輔導,92,8-23。
    李麗珠(2002)。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小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麗蘋(2002)。壓縮的童年-提早入學兒童自我概念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論文。
    何琦瑜(2006)。全台灣人民幸福調查。天下雜誌,354,87-90。
    林玉屏(2004)。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邦傑(1980)。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正昇。
    林幸台、張小鳳、陳美光(2003)。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指導手冊。台北:測驗。
    林思伶(2000)。高級中學實施生命教育現況1998-2000。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01-237)。台北:寰宇。
    林思伶(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做法。載於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98-214。
    林思伶(2006)。新科學的系統觀對推動校園生命教育的啟示。研習資訊,23(4),5-13。
    林珮伃(1994)。淺談自我觀念之發展與輔導。台中師院幼兒教育年刊,7,73-85。
    林淑貞(2000)。校園自我傷害行為之探討。教育社會學通訊,20,14-19
    林素霞(2002)。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之實驗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武典(2003)。輔導原理。台北:心理。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
    吳秀碧主編(2006)。生命教育理論教學方案。台北:心理。
    吳庶深、胥嘉芳(2003)。生命教育的意義與內涵-中港台兩岸三地初探。學生輔導,88,126-131。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
    吳庶深、陳佩君(2000)。當前國中生命教育課程之比較。論文發表於宗教學術研討會。中壢:中原大學。
    吳庶深、陳淑英採訪整理(2001)。人之所以為人-「生命教育」,廿十一世紀教育大補帖。宇宙光雜誌,321,25-27。
    吳庶深、曾煥棠(2002)。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命教育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教育部委託研究)。
    吳庶深(2008)。心靈教育:生命教育的核心概念,香港:香港教育學院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6-7。
    吳瓊洳(1999)。生命教育課程的設計。台灣教育,580,12-18
    馬傳鎮(2003)。田納西自我概念量表之修訂與標準化研究。玄奘社會科學學報,1,13。
    洪若和(1995)。國小學童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台東師院學報,6,91-134。
    侯雅齡(1998)。自我概念理論新趨向-多向度階層化建構。輔導季刊,34 (1),20。
    翁淑容〈2005〉。生命教育課程融入英語繪本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生命價值觀與生活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效智(2000a)。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22)。台北:寰宇。
    孫效智(2000b)。從災後心靈重建談生命教育。台灣教育,589,52-61。
    孫效智(2004)。歌詠生命的旋律──九年一貫生命教育教案。台北:幼獅。
    陳世佳、郭純芳、楊正誠(2005)。生命教育課程對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命態度之影響:以「β計畫」為例。教育與心理研究,28(3),409-433。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臺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31(9),21-46。
    陳芳玲(2000)。師範校院實施死亡教育課程教學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全國大專校院生死學課程教學研討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
    陳春美(2004)。生命教育課程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習知覺表現、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美伶(2003)。生命教育融入英文教學對高中生自尊、自我概念、英語學習動. 機之影響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浙雲(2001)。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程中生命教育規劃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26,237-264。
    陳維真(2000)。生命教育實驗教學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和死亡態度之影響。台南師院學生學刊,22,55-80。
    陳翠珍(2004)。不同教學模式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以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和直接教導教學模式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鳳卿(2006)。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屏東市某國小為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37-48)。台北:寰宇。
    教育部(2001)。生命教育推動計畫。台北:教育部90.5.29台(九0)訓(三)字第0066306號函。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普通高級中學選修科目「生命教育」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郭生玉(2000)。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
    郭怡汎(2004)。屏東縣市國小普通班學童自我概念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
    張春興(2004)。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淑美(1995)。從自我概念談青少年的自我追尋與輔導。學生輔導通訊,36,88-95。
    張淑美(1998)。從美國死亡教育的發展兼論我國實施死亡教育的準備方向。教育學刊,14,275-294。
    張淑美(2006)。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復文。
    張雅惠(1998)。團體輔導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國立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輝道(2001)。生命教育體驗活動對國小學童攻擊行為與自我概念的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志朗(1999年1月3日)。。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聯合報,第4版。
    曾淑玉(2004)。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原住民學生自我概念、族群認同之實驗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天中(1992)。死亡教育概論Ⅱ—死亡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台北縣:業強。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台北:師大。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雅文、姜逸群等(2005)。生命教育核心概念、系統架構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部委託研究)。
    黃雅文(2006)。共有體驗生命教育生活技能教學模式—自殺預防的基礎教育。研習資訊,23(4),15-21。
    黃惠秋(2001)。「認識自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義良(2000)。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55-271)。台北:寰宇。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41-253)。台北:寰宇。
    鈕則誠(2004)。生命教育─學理與體驗。台北:揚智。
    詹明欽(2002)。不同取向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棟樑(2004)。生命教育。台北:師大。
    鄒欣芸、劉佑星、鄒韋民(2007)。靜思語教學對國民小學兒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感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3,181-228。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71-110。
    楊國強(2005)。生命教育。載於蘇肖好(主編):香港生命教育推動與發展概況,(頁36-45)。澳門: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蔡明昌、吳瓊洳(2004)。融入式生命教育的課程設計。教育學刊,23,159-182。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金川(2001)。生命教育的沿革。2005年2月1日。取自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210.60.194.100/life2000/indexhome1.asp。
    鄭崇趁(2001)。生命教育的目標與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39,18-20。
    鄭數華(2004)。「自我認識」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與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香妏(2002)。不同取向生命教育課程對高中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及生命意義影響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珍齡(2002)。讓孩子歡喜做自己-談自我概念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景美學報,203-217。
    劉修吟(2004)。大學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花蓮某大學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劉緬懷(1993)。價值澄清法在道德教育中的應用。初等教育,2,173-206。
    潘韻君(2005)。多媒體教學應用在幼兒生命教育中自我概念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永鎮(2000)。中等學校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初探。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27-149)。台北:寰宇。
    謝明昆(1994)。道德教學法。台北:心理。
    西文部份:
    Clancy, S. M., & Dollinger, S. J. (1993). Photographic depictions of the self: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s in social connectedness, Sex Roles, 29, 477-495.
    Cooley, C. H. (1922). 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Scribner’s.
    Covington, M. V. (1992). Making the grade: A self-worth perspective on motivation and school reform. New Yor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Fitts, W. H. (1965). Tennessee self concept scale. Nashville: Counselor Recordings a Test.
    Hall, J. D. (1964). An investigation of acquiescence response set.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ashville: George Peabody College.
    Harris, P.L. & Olthof,T.(1982). The Child's concept of emotion. In G.Butterworth & P.Light(Eds.),Social cognition:Stud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standing, 188-209.
    Harter, S. (1990). Adolescent self and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S. Feldman and G. Elliot (Eds.),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ttie, J. (1992). Self-concept. Hillsdale, NJ: Erlbaum.
    Hurlock, E. B. (1974).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James, W. (1890). 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y (2 vols.). New York: Holt, Rrinehart & Winston.
    Josephs, R. A., H. R. Harkus, &R. W. Tafarodi (1992). Gender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 391-402.
    Kohlberg, L. (1969). Stages in development of moral thought and action. New York: Holt, Rrinehart & Winston.
    LaBenne, W. D.,& Greene, B. I. (1969). Education Implications of Self-concept Theory. Pacific Palisudes, CA: Goodyear.
    Lacombe, A. C., & Judith Gay (1998). The Role of Gender in Adolescent Identity and Intimacy Decision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7(6), 795-802.
    Larson, B. A. (2007). Adventure camp programs, self-concept, and their effects on behavioral problem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9(3), 313-330.
    Lauria-Horner, Bianca A. Kutcher, Stan Brooks, Sarah J. (2004). The feasibility of a mental health curriculum in elementary school.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49(3), 208-211.
    ˙lkay Ulutas¸& Esra Ömerog˘lu (2007).The effects of a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ducation program of 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of children.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5(10), 1365-1372.
    MacDermid, S. & Ann, C. C., (1995). Midlife, Adolescence, and Parental Employment in Family system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4 (1), 29-53.
    Maddern, L., Franey, J., McLaughlin, V. & Cox, S. (2004). An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an inter-agency intervention programme to promote social skills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Practice, 20 (2), 13 - 57
    Madon, S., & Jussim, L. (1997). In search of the powerful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2(4), 791-809.
    Marsh,H. W. (1990a). Self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I(SDQ-I) manual. Sydney: Macarthur.
    Marsh,H. W.(1990b). A multidimensional, hierarchical model of self - concep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justifica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2(2), 77-170.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iller, A.L., Gouley, K.K., Seifer, R., & Zakriski, A.L. (2005).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ATHS curriculum in a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ociety for Prevention Research.
    Montemayor, R.,& Eisen, M. (1977). The development of self-conceptions from children to adolescenc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3(4), 314-319.
    Roid, G. H., & Fitts,W. H. (1988).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revised manual). Los Angeles,Western Psychological Service.
    Rosenberg, M. (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 Basic Books.
    Rosenberg, M. (1986). Self-concept from Middle Childhood through adolescence. In J.Suls & A. G. Greenwald, (Eds.),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self (pp.182-205). Hillsdale: Erlbaum,.
    Savin-williams, R. C., & Berndt, T. J.(1990) Freindships and peer relations during adolescence. In S. S. Feldman and G. R. Elliot eds.,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loping adolesc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avelson, R. J., Hubner, J. J., &Stanton, G. C.(1976). Self-concept: Validation of construct interpretation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 (3), 407-441.
    Simmons, R. G., & Blyth, D. A. (1987). Moving into adolescence: The deviation of adolescents.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Simmons, R. G., Blyth, D. A., Van Cleave, E. F., and Bush, D. M.(1979). Entry into early adolescence: The impact of social structure, puberty, and early dating on self-estee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8, 553-568.
    Sundby, E. (1962). A study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variables related to conformity behavior.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ashville: Vanderbilt University,.
    Tacker, Katherine A. ,& Dobie S. (2008). MasterMind: empower yourself with mental health. A Program for Adolescents.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8(1), 54-57.
    Van Tuinen, M., & Rananaiah, N. V. (1979). Amultimethod analysis of selected self-esteem measures.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3, 16-24.
    Watkins, D.; Qi Dong,& Yong Xia (1997).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Self-esteem of Chinese Children.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7(3), 374-379.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