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簡汝恩 Chien, Ju-En |
---|---|
論文名稱: |
從煩惱到解脫──《唯識三十頌》心所與意義治療學的對話 From Klesa to Liberati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Mental Factors in Trimsika-vijnaptimatrata and Logotherapy |
指導教授: |
李幸玲
Lee, Hsing-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6 |
中文關鍵詞: | 唯識三十頌 、心所 、勝解 、識轉變 、意義治療學 、超越性意義 、意向性 、在世存有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8 下載:4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的主要研究材料有二:《唯識三十頌》的「心、心所思想」以及弗蘭克創立的「意義治療學」。藉由以上兩者的對話,推求其可用於世的治療概念。先由他們背後的價值觀著手,分別從《唯識三十頌》的「勝解」,和意義治療學的「靈性潛意識」,梳理兩者對於「認識方式」、「終極關懷」、「意識作用」(在唯識學中說「心識作用」)等重點觀念的主張。
從這些主張中,可求取兩者的同、異之處,以關照兩種學說各自的特色為前提,接著進行「意義治療學」針對「精神官能症」的治療,以及《唯識三十頌》中「心所對治」的比較。從治療方式來看,「意義治療學」將胡塞爾對意識的描述當作基礎,主張可以「矛盾意向」替代對恐懼、焦慮的意向,轉移潛意識對認識結果的反應,來治癒障礙生活的「精神官能症」;而唯識學則立基於「真實理解」之上,透過「證自證分」與「自證分」的互緣互證,轉變「見分」緣取「相分」的認識結果,來對治煩惱心所的生起。
最後,將治療方法綰合各自的終極關懷,進一步比較兩種治療方式的終極目標。「意義治療學」的最終目標,在於呼喚被拋擲於「本能潛意識」中的人們,開啟本真的「靈性潛意識」,以之自主地發揮「意義意志」尋求「超越性意義」的功用,使人生成為一個完整的任務;而《唯識三十頌》則透過「心所對治」,發揮由「三性」過渡到「三無性」的理解,以之處世修行,不僅伏斷煩惱,更進一步使有情依照「唯識五位」,一步步邁向解脫。
經由《唯識三十頌》和「意義治療學」的對話,可以看見,兩者雖然在「存在」和「世界觀」上有很大的差異,但細查他們的治療理論,卻可發現相似之處,第一,兩者都對心的向內緣取作用(意義治療學說「向內的意向性作用」)抱持肯定的態度。第二,兩者皆鼓勵人跳脫二元對立的認識模式,反對以對象性認知趣認識世界,而應身處世界中與之相互開放,在生活中找到自我提升的可能性。
參考資料
一、古典文獻(依冊次)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第16冊。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藏》第27冊。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第29冊。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30冊。
﹝唐﹞玄奘譯《唯識三十頌》,《大正藏》第31冊。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大正藏》第31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藏》第32冊。
﹝唐﹞窺基撰《成唯識論述記》,《大正藏》第43冊。
二、近人研究(依年份)
(一)中文專書
1.佛學研究類
移喜‧嘉措著,鄭財和譯:《心所:佛教心理學介紹》,臺北市:祇園圖書出版社,1978年。
釋演培:《成唯識論講記》,新加坡:靈峰般若講堂,1978年。
霍韜晦:《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注》,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張曼濤主編:《唯識典籍研究》,臺北市 : 大乘文化,1981。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木村泰賢全集第三卷,東京:大法輪閣,1982年。
楊白衣:《唯識要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釋印順:《唯識學探源》,臺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釋印順:《佛教史地考論》,妙雲集下編之九,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臺北:明文書局,1994年8月。
慈航:《成唯識論講話》,收於《慈航法師全集》,新北市:彌勒內院,1996年。
韓廷傑:《成唯識論》,高雄:佛光文化事業,1997年。
于凌波:《唯識名相新釋》,臺北:新文豐出版,1997年。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1988年
季羨林:《季羨林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2000年。
吳汝鈞:《唯識現象學1:世親與護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吳汝鈞:《唯識現象學2:安慧》,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橫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臺北市:東大圖書,2002年。
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臺北市:東大圖書,2002年。
尹立著:《精神分析與佛學的比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10月。
呂 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新北市:大千出版社,2008年二版。
李潤生:《唯識三十頌導讀》,新北市:全佛文化, 2011年11月修訂一版。
陳 兵:《佛教心理學》,高雄:佛光文化,2012年3月。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小乘佛教思想論》,貴州:貴州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
吳汝鈞:《早期印度佛教的知識論》,臺北市:學生書局,2014年4月初版。
2.心理學相關書籍
弗蘭克著,黃宗仁譯:《從存在主義到精神分析》,臺北市:杏文出版社,1977年5月初版。
Viktor E. Frankl著,趙可式、沈錦惠合譯:《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臺北市:光啓出版社,1983年初版,1989年五版。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Frankl)著,游恆山譯:《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1年。
Edmund Husserl著,李幼蒸譯:《純粹現象學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初版。
Daniel Goleman著,李孟浩譯:《情緒療癒》,新北市:立緒文化,1998年7月。
李安德著,若水譯:《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臺北市:桂冠圖書,1992年初版,2009年修訂五刷。
Victor Frankl著,呂以榮、李雪媛、柯乃瑜譯:《向生命說Yes》 (香港新界:啟示出版社,2009年6月。)
Jack Kornfield著,曾麗文譯:《心靈幽徑》,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1995年初版。
Daniel Goleman著,李孟浩譯:《情緒療癒》,新北市:立緒文化,1998年7月。
劉翔平:《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臺北市:貓頭鷹出版,城邦文化發行,2001年。
余德慧:《詮釋現象心理學》,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Viktor E. Frankl著,鄭納無譯:《意義的呼喚》,臺北市:心靈工坊,2002年。
Gerald Corey著,鄭玄藏等譯:《諮商與心理治療》,臺北市:雙葉書廊,2002年7月。
河合隼雄著,鄭福明、王求是譯:《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4年10月。
喬‧卡巴金著,胡君梅譯《正念療癒力》,新北市:野人文化出版社,2013年11月。
辜琮瑜:《生死學中學生死》,臺北市:法鼓文化,2010年7月。
Richard J. Davidson、Sharon Begley著,洪蘭譯:《情緒大腦的秘密檔案》,臺北市:遠流文化出版社,2013年。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14年9月。
3.哲學思想類
海德格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989年。
傅偉勳:《批判的繼承與創造的發展》,臺北:東大圖書,1986年。
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譯《邏輯研究第一卷─純粹邏輯學導引》,臺北市:時報出版社,1994年。
Edmund Husserl著,倪梁康譯《邏輯研究第二卷─現象學與認識論研究》,臺北市:時報出版社,1999年。
那薇:《道家與海德格爾相互詮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吳汝鈞:《胡塞爾現象學解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4.學位論文
徐典正:《唯識三十頌研究:成唯識論之阿賴耶識探討》,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陳淑螢:《唯識學識變論初探:以《唯識三十頌》為中心》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陳一標:《賴耶緣起與三性思想》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王信宜:《榮格心理學與佛教相應觀念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畢業論文,2002年。
陳瑞熏:《從「意義治療」觀點論「普賢行」之意涵-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主》,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2004年。
邱雅萍:《宗教心理治療暨意義治療對精神官能症效應之研究》,佛光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白聰勇:《唯識學與心理學有關潛意識分析之比較》,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林彥宏:《大佛頂首楞嚴經生命治療觀之研究》,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趙東明:《轉依理論研究——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8月。
5.單篇論文
雨 曇:〈唯識學上之種子義〉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5冊,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1月初版,頁66~72。
蔡瑞霖:〈世親「識轉變」與胡塞爾「建構性」的對比研究〉,《國際佛學研究》創刊號,臺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1年12月。
張慶熊:〈唯識三十頌〉《鵝湖月刊》,新北市:鵝湖月刊社,1995年3月,頁21~26。
林安梧:〈邁向佛家行般若治療學的建立─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核心展開〉,《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文海基金會出版,1996年,頁177~210。
陳宗元:〈陳那唯識理論的初探─以《集量論Prama.nasamuccaya‧現量章》為中心〉《法光學壇》第一期,臺北市: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1997年,頁102~118。
曹志成:〈護法─玄奘一系與安慧一系對識轉變之解釋的比較研究〉,《圓光佛學學報》第二期,中壢:圓光出版社發行,1997年10月,頁81~90。
霍韜晦:〈唯識三十頌三譯對照〉《內明雜誌》第104期,香港:內明雜誌社1980年11月,頁26~29。
林鎮國:〈「唯識無境」的現代爭論〉《空性與現代性》,新北市:立緒文化,1999年,頁231~245。
陳一標:〈有關阿賴耶識語義的變遷〉,《圓光佛學學報》第四期,中壢:圓光出版社1999年12月,頁75~106。
蔡瑞霖:〈因明與比量─關於兩論的現象學考察〉,《法光學壇》第三期,臺北市: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頁72~90。
吳汝鈞:〈安慧識轉變思想的哲學詮釋〉,《正觀雜誌》第18期,南投:圓光佛學院,2001年9月。頁4~42。
賴賢宗:〈「轉依」二義之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2年,頁93-113。
張祥龍:〈「Dasein」的含義與譯名(「緣在」)─理解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線索〉,《普門學報》第7期,高雄:普門學報社出版,2002年1月,頁93~117。
賴賢宗:〈空性智慧、佛教意義治療學與佛教詮釋學的治療學〉《普門學報》第13期,高雄:普門學報社出版,2003年1月,頁105~134。
釋慧仁:〈關於玄奘大師《唯識三十頌》翻譯問題之辨析〉,《法音》,北京:中國佛教會,2003年1月。
林國良:〈唯識學認知理論的現代心理學解析〉,《普門學報》第18 期,高雄:普門學報社出版, 2003 年11 月,頁79 - 98。
林崇安:〈佛教心理學的實踐面〉,《林崇安佛學論文選集》,中壢市:內觀教育基金會,2004年,頁256~263。
蔡伯郎:〈佛教心心所與現代心理學〉,《中華佛學學報》第19輯,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6年,頁325-349。
陳一標:〈唯識學「行相」之研究〉《正觀雜誌》第43期,南投:正觀雜誌社,2007年,頁6~21。
劉宇光:〈佛教唯識宗「煩惱」的基本性質─心理學概念與倫理學概念之辨〉,《復旦哲學評論》第4輯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頁164-203。
李德材:〈海德格《存有與時間》與生命教育之哲學基礎初探──以本真性和非本真性存在為核心之探討〉,《止善》第4期,臺中: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8年6月,頁145-173。
趙東明〈「轉依」理論探析─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玄奘佛學研究》第11期,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所,2009年3月,頁1~ 54。
吳汝均:〈陳那的知識論研究〉《正觀雜誌》第四十九期(南投:圓光佛學院,2009年6月。)頁56~135。
茅宇凡:〈唯識學「自證」(svasaṃvitti)理論之研究─以《成唯識論》為中心〉《中華佛學研究》第11期,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2010年12月,頁141~169。
林鎮國:〈解釋與解脫:論《解深密經》的詮釋學性格〉《空性與方法:跨文化佛教哲學十四論》,臺北市:政大出版社,2012年,頁33~45。
吳汝鈞〈《唯識三十頌》與《成唯識論》的阿賴耶思想〉,《正觀》第六十期,南投:正觀出版社,2012年3月,頁80~158。
林薰香:〈論《存有與時間》的良知現象〉,《揭諦》第28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2015年1月,頁39-94。
(二)外文資料
1.專書著作
英文
Stefan Anacker ,Seven Works of Vasubandhu,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86,p.181-190。
David J. Kalupahana ,The Principle of Buddhist Psycholog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87,p.173~214.
Thomas A. Kochumuttom: A Buddhist Doctrine of Experience,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89. pp. 254~259.
David J. Kalupahana ,The Principle of Buddhist Psycholog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87,p.173~214.
Viktor Frankl, Recollections: An Autobiography, New York: Perseus book Publishing.1997.
Victor Frankl,Logotherapie und Existenzanalyse,Weinheim: NeuauflagePsychologie Verlags Union, 1998.
Viktor Frankl,Man’s search for ultimate meaning, New York:Perseus Book publishing. 2000.
Viktor Frankl,The Unheard Cry for Meaning Psychotherapy, New York : Washington Square Press/Pocket Books, 1985.
Viktor Frankl,Psy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Selected Papers on Logotherap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67.
Viktor Frankl, The Unconscious God, New York : Washington Square Press/Pocket Books, 1985.
Viktor E. Frankl,The Doctor and the Soul :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London : Souvenir, 2004.
Viktor Frankl, On the Theory and Therapy of Mental Disorders: An Introduction to Logotherapy and Existential Analysis ,New York: Routledge,2004.
Aronson, Harvey B, Buddhist practice on Western ground : reconciling Eastern ideals and Western psychology ,Boston : Shambhala, 2004.
Rubin, Jeffrey B. ,Psychotherapy and Buddhism: toward an integration ,New York : Plenum Press, c1996.
Viktor Frankl,The Will to Meaning: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Logotherapy ,New York : New American Library,2014.
日文
舟橋尚哉:《初期唯識思想の硏究 : その成立過程をめぐって》,東京 : 國書刊行會,1976年。
長尾雅人:《中觀と唯識》,東京:岩波書店,1978 年。
上田義文:《梵文唯識三十頌の解明》,東京:第三文明社,1987年。
佐佐木現順:《佛教心理學の研究》,東京 : 日本學術振興會,1960年。
勝又俊教:《佛教における心識說の研究》,東京 : 山喜房佛書林,1974年。
宇井伯壽:《安慧護法唯識三十頌釋論》,東京:岩波書店,1990年。
深浦正文:《唯識論解說》,京都:龍谷大學出版部,1934年。
渡邊隆生:《唯識三十頌の解讀研究》,京都:永田文昌堂,1995年。
寺本婉雅:《梵藏漢和四譯對照唯識三十論疏》,東京都 : 囯書刊行会,1977年。
荒木典俊譯:《唯識三十論釋》收於《世親論集》,東京都 : 中央公論新社,2005年。
2.單篇論文
英文
Abraham H. Maslow, “The farther research of Human Nature,”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1(1969),pp1-9.
Joseph B. Fabry. “Logotherapy and Eastern Religion ”.Journal of Religion and Health.(1975),pp.271-276.
David N. Elkins, L. James Hedstrom, Lori L. Hughes, J. Andrew Leaf and Cheryl Saunders, “Toward a humanistic-phenomenological spirituality: Definition,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28:5(1988),pp.5-18.
Paul Ekman,Richard J. Davidson, Matthieu Ricard, B. Alan Wallace. “Buddhist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Emotion and Well-Being ”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kogical Science.,14-2(April ,2005),pp.59-63
Paul F. Cunningham, “The Challenges, Prospects, and Promise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26(2007), pp.41~55.
日文
水野弘元:〈心‧心所思想の発生過程について〉、〈心‧心所に関するう有部‧経部等の論爭〉,《仏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第二卷》,東京都 : 春秋社, 1997,頁247~262。
水野弘元:〈心‧心所に関するう有部‧経部等の論爭〉,《仏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第二卷》,東京都 : 春秋社, 1997, 頁26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