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曉昱 |
---|---|
論文名稱: |
國小社會課程中上階級意識型態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劉美慧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4 |
中文關鍵詞: | 社會課程 、階級 、意識型態 、教科書 、批判論述分析 |
英文關鍵詞: |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class, ideology, textbook,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98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由探討階級、課程與教育,釐清課程與階級的關係,進而剖析現行課程綱要和教科書所呈現的中上階級意識型態,及其形成之社會脈絡。為達本研究目的,採用批判論述分析研究方法,以九年一貫課程國小社會學習領域之課程綱要與教科書為研究對象,並訪談教科書編寫者,進而分析教科書的中上階級意識型態及其型塑歷程與社會脈絡,以文本分析、過程分析和社會分析的三層論述分析向度。
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一、課程綱要能力指標以「階層」著墨,並未在課程的規劃或議題的融入上有所著墨。
二、教科書論述隱含了中上階級的權力與控制,透過階級的權力控制教科書內容,使得「他們」成為弱勢群體的代名詞。
三、教科書論述呈現中上階級的文化色彩,對勞工階級文化和生活型態則是予以刪除。
四、教科書編寫者認為階級議題具有敏感性,拒絕肯認階級,卻又在不自覺的權力與意識型態運作下,無意識的將內化的價值觀呈現在教科書的內容。
五、歷史因素使得階級議題長期受到壓抑,儘管全球化影響臺灣課程階級論述,但全球化下社會變遷所產生的階級問題卻未討論,僅是營造和諧與美好的社會景象。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的建議如下:
一、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宜明確處理階級議題,建議直接列入「階級議題」。
二、課程內容擴展多元文化的意識,積極納入弱勢群體。
This study clarified the relationship of curriculum and class and further analyzed the ideology of upper and middle class presented in current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textbooks and the social network formed by i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class, curriculum and education.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purposes, this study utiliz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o respectively analyze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and textbooks, textbook writers and social context of social studi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by three dimensions of discourse – textual analysis, processing analysis, and social analysi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were obtained:
1. The competence indicator of curriculum guideline focused on “class” and did not describe curriculum planning or the inclusion of the issue.
2. The discourse in the textbooks implied the power and control of upper and middle class. Their power controlled the contents of textbooks, and this made “them” a pronoun of minority group.
3. The discourse in the textbooks presented the culture of upper and middle class and removed the contents related to the culture and lifestyle of working class.
4. Textbook editors regarded that the issue of class was a sensitive one and refused to recognize it; nevertheless, they have presented their internalized values in the contents of textbooks with the operation of power and ideology unconsciously.
5. Historical factors have repressed the issue of class. Although globalization has affected the discourse of class in Taiwan’s curriculum, the issue of class produced by the social change due to globalization was not discussed. It only created an image of harmonious and beautiful society.
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 this study propose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1. Grade 1-9 Curriculum Guidelines should deal with the issue of class explicitly. It was suggested to add an item of “class issue.”
2. For the contents of curriculum, the multicultural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minority group should be included.
Key words: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class, ideology, textbook,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內政部(2006)。內政統計通報。2007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moi2004/upload/m_39122_3764351852.doc
文軍(譯)(2001),Robin Cohen and Paul Kennedy著。全球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志弘、李根芳(譯)(2003)。P. Brooker著。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市:巨流。
王振寰(1995)。臺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載於徐正光、蕭新煌(主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頁71-114)。台北市:東大。
王雅玄(2005)。社會領域教科書的批判論述分析:方法論的重建。教育研究集刊,51(2),67-97。
王瑞賢(2002)。語言、權力與文化再生產—伯恩斯坦符瑪理論之研究。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35-75)。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王麗雲(譯)(2002)。M. W. Apple著。意識形態與課程。台北市:桂冠。
丘愛鈴(譯)(2004)。M. F. D. Young著。未來的課程:從「新教育社會學」到學習的批判理論。台北市:學富。
卯靜儒(2002)。個人的/政治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77-116)。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卯靜儒(2004)。從新馬克斯到後結構主義─課程社會學研究的再概念化。教育研究集刊,50(1),119-142。
石計生、陳秀琪、胡淑雯、林志成、劉倫仕、林奐廷、梁文傑、高榮禧(1993)。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市:前衛。
石雅玫(2000)。花蓮地區國小教師議題中心教學信念及多元文化議題調查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全國勞動家長聯盟(2006)。全國勞動者家長聯盟新聞稿─「勞工家長檢查書包,揪出錯誤『工民』教育內容」。2006年7月15日取自:http://www.tta.tp.edu.tw/1_news/detail.asp?titleid=1332。
全球化兩面刃,貧富懸殊加劇(2007,4月10日)。香港文匯報,2007年4月12日,取自http://paper.wenweipo.com/2007/04/10/HT0704100001.htm
朱雲漢(1989)。中上階級與台灣政治民主化。載於蕭新煌(主編),變遷台灣社會的中上階級(頁233-244)。台北:巨流。
朱雲漢(1992b)。寡占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載於蕭新煌等(合著),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頁139-160)。台北:前衛。
行政院主計處(2005)。歷年家庭收支調查調查主要結果表。2007年1月15日,取自:http://fies2.tpg.gov.tw/211.asp?year=94
行政院主計處(2009)。都會區分類定義。2009年6月5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吳宗雄(1996)。我國國小補校教科書意識型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明清(2002)。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若琳(1998)。國民小學一年級社會科課程研究。國立台東師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吳泰儒(2003)。大都市裡的「原」汁「原」味─都會區原住民主題餐廳的社會資本與多元文化認同。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吳密察、江文瑜(編著)(1993)。體檢國小教科書。台北:前衛。
李永熾(1992)。一九五○、六○年代的台灣工會形態。載於澄社(主編),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頁235-252)。台北市:自立晚報。
李新民(1997)。傅柯的「權力」/「知識」觀點對兩性教育的啟示。高市文教,59,8-16。
李錦旭(譯)(1987)。D. A. Blackledge & B. D. Hunt著。教育社會學理論。台北市:桂冠。
杜章智(譯)(1990)。L. Althusser著。列寧和哲學。台北市:遠流。
周珮儀(2006)。我國教科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載於國立編譯館主辦,教科書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29-48。
周淑卿(1996)。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自由化政策趨向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周淑卿(2003)。今是昨非,抑或昨是今非?教科書一綱多本爭議之分析。國立編譯館館刊,31,12-21。
林子新等(譯)(2005)。Bilton, Tony, Kevin Bonnett, PiP Jones, Tony Lawson, David Skinner, Michelle Stanworth & Andrew Webster著。社會學。台北:學富。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117-144。
林忠正(1989)威權體制下弱勢團體互相剝削的循環:臺灣經濟體系的解剖。載於臺灣研究基金會(主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頁167-190)。台北市:臺灣研究基金會。
林奕鼎(2002)。檳榔文化作為一個鬥爭場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林賢治(1988)。葛蘭西政治思想之研究:革命、政黨與主導權理論。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邵毓娟(譯)(1997)。T. Parsons & E. Shils著。價值觀與社會體系。載於吳潛誠(總編校),文化與社會。新店:立緒。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市:桂冠。
俞智敏、陳光達、王淑燕(譯)(1998)。C. Jenks著。文化。台北市:巨流。
南方朔(1994)。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台北市:風雲。
姜添輝(1997)。教育的功能:三個社會學派的觀點。花蓮師院學報,7,215-238。
姜添輝(2000)。台灣教育發展的政治意識型態與階級意識型態:課程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載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舉辦之「八十九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29-1160),新竹。
姜添輝(2002)。資本社會中的社會流動與學校體系:批判教育社會學的分析。台北市:高等教育。
姜添輝、陳伯璋(2006)。社會領域教材內容的階級取向與合理化的轉化策略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4(4),29-61。
柯雅華(2005)。高中階段青少年流行音樂的階級與性別差異-文化消費與生產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洪志欣(1994)。國民小學社會科生涯教育內涵分析及國小學童職業聲、職業興趣、職業拒斥、職業刻板印象調查研究。國立台南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洪若烈(2003)。國小教師之教科書使用方式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國教學報,15,175-192。
洪蕙芬(譯)(2004)。後結構主義:棄絕理性。載於林秀麗、林庭瑤、洪蕙芬(譯),最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頁291-317)。台北:韋伯文化。
胡富翔(2004)。教科書編輯者承載的文化霸權之分析。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台南。
韋本(譯)(2002)。M.Hardt, & A.Negri著。帝國。台北:商周。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對他者的論述分析。台北市:韋伯。
夏林清、鄭村棋(1989)。一個小外包廠的案例調查-家族關係與僱傭關係的交互作用,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189-214。
孫治本(譯)(1999)。Ulrich Beck著。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台北:商務。
孫清山、黃毅志(1997)。台灣階級結構:流動表與網絡表的分析。載於張笠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上)(頁57-101)。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孫智綺(譯)(2002)。P. Bonnewitz著。布爾狄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
徐正光(1989)。中上階級興起的政治經濟學。載於蕭新煌(主編),變遷台灣社會的中上階級(頁33-47)。台北市:巨流。
徐沛雯(2005)。家庭社經地位、文化資本及主觀階級認同對教育成就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徐偉傑(譯)(2000)。Waters, Malcolm著。全球化。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徐瑞希(1991)。台灣企業政商關係史。商業週刊,201,2005年11月8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menu.php?id=686&no=201&mid=0000000001。
徐瑞希(1991)。政商關係解讀。台北市:遠流。
桂宏誠(2001,11月20日)。邁向全球化,先了解反全球化。國政評論,2009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090/IA-C-090-210.htm
高承恕(1989)。當前台灣「中上階級」的幾點觀察。載於蕭新煌(主編),變遷台灣社會的中上階級(頁21-31)。台北市:巨流。
高宣揚(1998)。當代社會理論(下)。台北市:五南。
高博銓(2000)。全球化與國家教育政策。台灣教育,598,6-13。
高毓婷(2000)。台北都會區青少年消費文化初探--以兩所不同社會階級學區的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高橋龜吉(1985)。日本經濟的發展與經濟任務的變化。載於張桐生(譯),王曉波(編),台灣的殖民地傷痕。台北市:帕米爾。
張君玫(譯)(2001)。John Storey著。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張建成(2000)。文化與課程。研習資訊,17(2),20-28。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市:學富。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正中書局。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莊坤良(2001)。迎/拒全球化。中外文學,30(4),8-23。
許婕穎(2005)。一個階級,兩樣情--從口述歷史看飯店業產業工人之團結文化與階級認同。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許嘉猷(1989)。台灣中上階級的估計及其社會經濟特性。載於蕭新煌(主編),變遷台灣社會的中上階級(頁57-76)。台北市:巨流。
許嘉猷(1992)。台灣農民階層剖析。載於蕭新煌等(合著),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頁53-72)。台北市:前衛。
許誌庭(1999)。國小教師對「文化再製」現象的知覺性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許誌庭(2002)。課程內容「階級意識型態」研究架構與可能主題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報,15,361-389。
郭正亮(1988)。年。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1945-1988。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玉霞、郭至和(2005)。國小全球化課程融入社會領域的設計與實施。課程研究,1(1),27-54。
郭守芬(1998)。吳京面臨之教育改革課題與因應政策。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郭奕伶(2003)。一○九萬新窮人。商業周刊,801,2007年3月12號,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php?id=16138
郭倩婷(2001)。族群性與文化認同--池上阿美族豐年節慶的重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玉玟(2004)。教科書市場的多元化假象-以我國國中國文教科書為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玉玫(2003)。多元化的迷思?論國中小教科書市場化的假象。教育社會學通訊,50,3-11。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3)。社會變遷、課程發展與潛在課程。教育資料文摘,32(5),110-128。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教育部國民教育司編印。理念與實務。臺北:教育部。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理論分析。載於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論文集:邁向課程新紀元(上)(頁10-18)。台北市: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陳伯璋、姜添輝、許殷宏(2003)。教育改革的論述、實踐與反省---知識轉型、社會階級、課程改革實踐與教師角色(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032-008-FG)。台北縣: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陳妙芬、萬毓澤(譯)(2008)。Andrew Sayer著。階級的道德意義。臺北:巨流。
陳坤宏(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明通(1993)。派系政治與陳儀治台論。載於賴澤涵(主編),臺灣光復初期歷史(頁223-302)。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陳冠如(2005)。「台客」-台灣社會的階級再生產與文化爭霸可能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淑敏(2000)。契機與困境:讀全球化危機──全球化的形成、風險與機會。二十一世紀,58,138-143。
陳鈺慧(2005)。中產階級母親對子女教育實踐模式之研究-以屏東地區中產階級母親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嘉宏(1993)。階級結構的轉型與臺灣政治反對運動(1960-1993)。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陸洛(譯)(1997)。Michael Argyle著。社會階級心理學。台北市:巨流。
曾祥豪(2001)。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的文化資本、工作特質與階級認同之特質--與其他職業做比較。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童琬芬(2001)。青少年漫畫閱讀文化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光玉(2004)。文化資本與書籍消費的關係。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光雄(1998)。參與社會科課程發展的回顧。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舉辦之「邁向21 世紀社會科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6。
黃光雄(1998)。參與社會科課程發展的回顧。載於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舉辦之「邁向21世紀社會科教育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6),花蓮。
黃志成(1997)。國民小學教科書選用方案之研究。國立花蓮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黃政傑(1990)。以潛在課程落實民主教育。師友,277,16-18。
黃庭康(2002)。葛蘭西: 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1-32)。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黃富順(2003)。全球化與成人教育。成人教育,71,2-12。
黃嘉雄(2002)。新的權力分配與社會控制原則:論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社會深層意義。教師天地,116,4-11。
黃嘉雄(2002)。新的權力分配與社會控制原則:論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社會深層意義。載於黃嘉雄(主編),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省思與實踐,(頁17-30)。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嘉雄(民84)。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課程社會學的觀點。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黃譯瑩(2000)。「開放」之後,九年一貫課程中教科書的再建構以社會學習領域為例。師大學報,45(2),17-36。
楊文燦、曾予良(1999)。工作型態予遊憩偏好之關係--以台中市居民為例。台灣土地金融季刊,36(4),139-155。
楊洲松(2002)。全球化理論初探。教育研究月刊,93,116-122。
葉啟政(1989)。台灣「中上階級」的文化迷思。載於蕭新煌(主編),變遷台灣社會的中上階級(頁103-126)。台北市:巨流。
葉智魁(民91)。發展的迷思與危機。哲學雜誌,38,4-25。
葉維廉(1990)。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慾望。當代,52,40-60。
董秉彰(2003)。台灣南部地區中產階級公民文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詹念峰(2001)。語言 階級 教育--以一所國小教室內師生語言互動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市:高等教育。
趙文衡(2003,9月23日)。從反全球化浪潮看全球化分配問題。台灣日報。2009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globalpes.com/global/anti.htm
劉信成(2000)。台灣政治民主化對小學社會科課程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較預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建基(譯)(2003)。Raymond Williams著。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台北市:巨流。
劉偉彥(1987)。台北東區之空間文化形式--一個初步的社會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進慶、王宏仁、林繼文、李明俊(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市:人間。
歐用生(1987)。課程與教學。台北市:文景。
歐用生(1989)。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6)。臺灣教科書政策的批判論述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4(2),1-26。
蔡雅純(1994)。階級和文化消費關係之探討─以台灣古典音樂文化工業產品消費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瑞明(1999)。台灣的階級形成:生活形態與社會流動(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88-2412-H-029-001)。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蔡瑞明(2002)。台灣的社會階層化過程。載於王振寰(主編),台灣社會(頁165-200)。台北市:巨流。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料館館訊,18,1-7。
鄭敦仁、海格德(1992)。台灣政權的轉變:理論與比較觀點。載於張京育(主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頁18-27)。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鄧偉志、徐蓉(2001)。家庭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盧亭如(2005)。國小英語教科書潛在課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蕭全政(1990)。政治自由化與經濟自由化下的政府角色調整。載於蔡政文(主編),政治科學論叢(頁11-46)。台北市:台灣大學政治學系。
蕭全政(1991)。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P. McLaren著。校園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台北:巨流。
蕭國和(1991)。台灣農業興衰40年。台北市:自立晚報。
蕭新煌(主編)(1985)。勞工、公會與知識份子。中國論壇,227,26-28。
蕭新煌(主編)(1989)。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上階級。台北:巨流。
賴守誠(1992)。台北市廣告人與當代台灣的消費文化:一個文化中介者的個案。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應小端(譯)(2000)。Richard C. Longworth著。虛幻樂園— 全球經濟自由化的危機。台北:天下文化。
薛承泰(1997)。「中下階級」或「工人階級」?主觀階級認同的社經基礎。調查研究,3,5-19。
謝文華(2006,4月)。勞家盟質疑教科書充斥階級主流意識。自由時報。2006年7月23日,取自http://tw.epochtimes.com/bt/6/4/27/n1299961.htm。
謝雨生、黃毅志(2003)。社會階層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157-197)。台北:巨流。
謝清德(1988)。我國兒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有關小學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藍順德(2003)。從教科書開放談教科書的定位。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教科書之選擇與評鑑。高雄:復文。
蘇峰山(2002)。象徵暴力與文化再製-布爾迪厄之反思。載於蘇峰山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117-145)。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蘇峰山(2005)。批判論述分析。載於蘇峰山(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議題創新(頁201-221)。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蘇淑冠(2004)。愉悅/逾越的身體:從社會階級觀點來看西門T、婆的情慾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二、英文部份
Anyon, J. (1980). Social class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work. Journal of Education, 163, 67-92.
Apple, M. W. & Weis, L. (1986). Seeing education relationally: The stratification of culture and people in the sociology of school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168(1), 7-34.
Apple, M. W. (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New York: Routledge.
Apple, M. W. (1992). The text and cultural politic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1(7), 4-11.
Apple, M. W. (1993). Official knowledge: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 New York: Routledge.
Apple, M. W. (1996).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Apple, M. W. (1999). Education, culture, and class power. In M. W. Apple(Ed.), Power, meaning, and identity: Essays in critical educational studies (pp. 137-163). New York: Peter Lang.
Bernstein, B .(2000). Pedagogy, symbolic control and identity: Theory, research, critique.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Bernstein, B. (1973).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framing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 R. Brown(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 London: Tavistock.
Bernstein, B. (1977).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ernstein, B. (1990).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London: Routledge.
Bernstein, B. (1990).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London: Routledge.
Bourdieu P. (1992).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N. Richard, Trans.).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D. Richardson(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Bowles, S. & Gintis, H. (1976). 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Cole, J. R. & Cole, S. (1973).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scienc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Davis, K. & Moore, W. E. (1966). Some principles of stratification. In R. Bendix and M. Lipset (Ed.). Class, status and power.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Douglas,M. & B.Isherwood, (1980). The World of Good.Harmondsworth: Pengiun.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 Postmodernism. London:Sage.
Foucault, Michel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In Colin Gordon (Ed.)., Colin Gordon (Tra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Giroux, H. A. (1983). Theories of reproduct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critical analysis.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53(3): 257-293.
Hall, S.(Eds.)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Harvey, D. (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Jay, M. (2003). Critical race theory,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the hidden curriculum of hegemony.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5, 3-9.
Mills, C. Wright. (1956). The Power Elit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gers, R.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ducation. In R. Rogers (Ed.), An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education. (P1~18). New Jersy:LEA.
Thomas, Ray (1995). Access and inequality. In Nick Heap, Ray Thomas, Geoff Einon, Robin Mason and Hughic Mackay (e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 reader, (pp. 90-99). London: 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Van Dijk, T. A. (1993).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Discourse & Society, 4(2), 249-283.
Wright, M. C. (1956). The power of the eli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oung, M. (1998). The curriculum as socially organized knowledge In M. Young, The Curriculum of the Future: From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o a Critical Theory of Learning. London: Fal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