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億修 Wu, I-Hsiu |
---|---|
論文名稱: |
虛與身體——莊子、郭象與王夫之 Emptiness and Body: Zhuangzi, Guo Xiang and Wang Fuzhi |
指導教授: |
劉滄龍
Liu, Tsang-Long |
口試委員: |
吳俊業
Wu, Jun-ye 吳冠宏 Wu, Kuan-Hung 楊儒賓 Yang, Rur-bin 曾暐傑 Tseng, Wei-chieh 劉滄龍 Liu, Tsang-Long |
口試日期: | 2023/07/06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8 |
中文關鍵詞: | 莊子 、郭象 、王夫之 、虛 、身體 、情感 、氣 |
英文關鍵詞: | Zhuangzi, Guo Xiang, Wang Fuzhi, emptiness, body, emotion, Qi |
研究方法: | 主題分析 、 文本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01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思考《莊子》之虛為命題,對於《莊子》之研究,從形上與形下轉向實與虛的關係。「實」是成心以可見之形對世界的把握,「虛」指的是溢出可視性的身體對變化的參與。因此,又分為三個研究方向,第一是擴大被成心桎梏的感覺,打開現實未被體驗到的面向,這涉及了工夫修養與對主觀境界形上學的再讀;第二是尋找身體業已體驗但難以被感知的那些經驗,這與想像力的擴大有關;第三是現實被捕捉為實,與即將成為現實的身體經驗虛,這兩個面向間相即關係的研究。
本論文認為,郭象與王夫之對《莊子》的理解與發揮也都建立在實與虛的雙重性上,不論是郭象的形實與情實,王夫之的物之初與形之開,身體都表達了無法被思想捕捉的流變,這又可以從情感與氣兩個面向進行申論。郭象將情與感二分,分別對應了與成心結合的感官欲望與身體間真實的通達,「感」在《莊子注》是聖王治理的基礎;而王夫之認為,雖然我們被侷限於可見之形,我們看不到有形與無形在每一個瞬間的互動與差異變化,然而,正在經歷流變的身體卻保存了所有前於見聞世界,前於當下認知的相感經驗,即使這些經驗因為渾天一氣流轉,可見沒於不可見地帶而成為無對象的經驗。王夫之不斷強調貴身與愛身,因為這些未被成心認識的自身經驗(虛)指向了被成心攝取之物的差異內涵,亦即,身體具有改變彼此對立現狀的所有潛能。
最後,筆者以感受的相即性嘗試回應複雜的當代社會。因爲成心,我們對物、對他人會有一種被制約的官能反應,如果這是現實中彼與此日以心鬪的原因,莊子、郭象與王夫之則提醒我們,我們有能力在發生反應前,感受到有別於現實面的,自我與他人的相互含攝。這個因修養而生之「時」並非是物理時間上的放緩或遲延,而是道之「先成」,沒有時空相之「虛」。感受上的相即指的是:我們仍能明白我們會有什麼樣的官能反應,但我們確定自己可以做出一個不一樣的選擇,這個選擇源於身體對變化的持續參與,即使它們是如此微渺而難以感知。
The main focus of this study will be a consideration of ‘xū’, or emptiness, within the Zhuangzi. The study of this emptiness will shift from the metaphysical and the physical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ty and emptiness. ‘Shí’, or reality, refers to the intention to have a grasp on the world in its visible form, while emptiness refers to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body in changes which go beyond the visible world. This study can therefore be subdivided into three areas of research: The first area is the expansion of the senses that have been deliberately shackled and becoming open to aspects of reality which have not yet been experienced. This involves the skill of cultivation and a review of the subjective realm of metaphysics. The second area is the search for experiences which the body has already gone through, but which are hard to perceive, and this is related to the expansion of the imagination. The third area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ty, which can be confirmed to be true, and physical experiences of emptiness which are on the verge of becoming reality.
This study argues that both Guo Xiang and Wang Fuzhi's perceptions of and elaborations on Zhuangzi are based on the duality of reality and emptiness. Whether in Guo Xiang’s physical and emotional reality or Wang Fuzhi's beginning of matter and opening of form, the body expresses a fluidity that cannot be grasped by the mind, but which in turn can be explained by both emotions and the concept of Qi. Guo Xiang created a dichotomy between feelings and sensations, which can be separated into the deliberate integrating of sensual desires with a true understanding between bodies. In Guo Xiang's Commentary on the Zhuangzi, ‘gǎn’, or sens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oundation of a sage king's governance. Wang Fuzhi argues that although we are confined to the visible form and we cannot se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nd changes in 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 worlds at every instant, the body that undergoes change does, however, retain all the perceptual experiences that precede the world of seeing and hearing, and precede the moment of awareness. Even if these experiences are formed in turbulent conditions, the visible will become an objectless experience once it disappears into the invisible world. Wang Fuzhi consistently stresses the importance of valuing and loving the body, because these experiences (emptiness) which are not consciously recognized indicate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of things which are deliberately internalized, that is, the body holds all the potential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contradictory juxtaposition.
Finally, this paper will conclude with Wang Fuzhi's ‘Renewal as Beginning’ theory, which is a further affirmation and creation of the physical experience of emptiness introduced in Zhuangzi. Qi has a func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 which not only influences the mood and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but it also spreads and is conserved in communal bodily experiences, even those experience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perceive. If we wish to discuss how we are to know that things are as they a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continuing to cultivate, value, and expand the body's ability to discern differences is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preparation for the creation of an ideal subject.
一、 傳統中文文獻(按照年代排序)
[漢]鄭玄撰,[宋]王應麟輯,《周易鄭康成注》,收入《四部叢刊三編》第12冊,臺北,書林書局,2015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上下經》,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北:台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魏]王弼等,《老子四種》,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12年。
[北宋]呂惠卿撰,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明]陸西星撰、蔣門馬點校,《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明]王夫之,《尚書引義》,收錄於《船山全書》第2冊,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詩廣傳》,收錄自《船山全書》第3冊,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張子正蒙注》,收錄於《船山全書》第12冊,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周易內傳》,收錄於《船山全書》第1冊,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周易外傳》,收錄於《船山全書》第1冊,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明]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收錄於《船山全書》第6冊,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
[清]王夫之著,王笑魚點校,《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郭慶藩撰,《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二、 當代中文著述(按照姓氏筆畫排序)
(一) 中文專著
牟宗三講演、盧雪崑整理、楊祖漢校訂,《莊子〈齊物論〉講演錄(二)》臺北:鵝湖出版社,2019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市:學生書局,200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起源試探》,台北市:聯經出版,2015年。
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台北市:中研院;新北市:聯經,2020年。
李小光,《中國先秦之信仰與宇宙論——以〈太一生水〉為中心的考察》,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林耀曾,《中國哲學論叢(一)》,臺北:學海出版社,1976年。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周桂鈿,《虛實之辨——王充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第2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馬持盈註釋,《詩經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崔大華,《莊子歧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莊耀郎,《郭象玄學》,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許抗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
許富宏撰,《鬼谷子集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黃暉撰,《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湯一介,《郭象與魏晉玄學(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台灣商務,2015年。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的思維與實踐》,台北:漢光文化事業,1992年。
陳贇,《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楊穎詩,《郭象〈莊子注〉的詮釋向度》,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13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2009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16年。
楊日出,《〈莊子.天下篇〉研究》,臺北:台灣商務,2014年。
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劉滄龍,《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氣學與尼采哲學的對話》,臺北市:五南出版社,2022年。
劉滄龍,《內在他者——莊子.尼采》,新北市:聯經出版社,2022年。
劉紀蕙,《一分為二——現代中國政治思想的哲學考掘學》,新北市:聯經出版社,2020年。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台出版社,2001年。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利批判與文化更新》,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賴錫三,《莊子的跨文化編織——自然.氣化.身體》,台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9年。
鍾振宇,《道家與海德格》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10年。
嚴靈峰編輯,《列子辨偽》,收入《無求備齋列子集成》第12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二) 外文譯著
[法]朱利安著,卓立譯,《勢——效力論》,臺北市:開學文化,2021年。
[法]余蓮著、林志明譯,《功效論:在中國與西方思維之間》,台北市:五南出版社,2015年。
[法]弗朗索瓦.于連、狄艾里.馬爾賽斯著,張放譯,《(經由中國)從外部反思歐洲——遠西對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法]德勒茲、加塔利著,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二):千高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年。
[德]康德著、李明輝譯,《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市:聯經出版,2011年。
[瑞士]畢來德著,周丹穎,《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高雄市:無境文化,2011年。
三、 單篇論文(按照姓氏筆畫排序)
王邦雄,〈論莊子天下篇評析各家思想的理論根據〉,《鵝湖月刊》第112期1984年10月
王邦雄,〈從工夫修養看《莊子》「道」的性格〉,《鵝湖月刊》第246期,1995年12月)
王中江,〈郭象哲學的一些困境及其解體——從『性分論』和『惑者說』來看〉,收入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二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任博克,〈「終極無為宇宙觀」的重要性:無造物主主義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0卷第3期,2020年9月。
宋灝,〈反權威的權威主義——畢來德的《莊子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
何乏筆,〈內在超越重探——韋伯論「基督工夫」與資本主義精神,收入劉述先、林月惠編,《當代儒家與西方文化(宗教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李存山,〈氣論與郭象的「性分」之說〉,《哲學與文化》第44卷第3期,2017年3月。
林鎮國,〈《宗教是什麼》與我的閱讀〉,收錄於西谷啟治著,陳一標、吳翠華譯注,《宗教是什麼》,臺北市:聯經出版社,2011年。
吳冠宏,〈莊子與郭象「無情說」之比較——以《莊子》「莊惠有情無情之辯」及其郭注為討論核心〉,《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7月。
林俊宏,〈玄學與政治的對話:郭象《莊子注》的三個關懷〉,《政治科學論叢》第16期,2002年6月。
林明照,〈王船山莊學中「相天」說的倫理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9期,2015年3月。
林明照,〈《莊子》他者倫理中的情感性〉,《哲學論集》第49卷,2018年02月。
周大興,〈《列子.楊朱篇》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1卷第4期,2011年12月。
陳志強,〈對郭象哲學所受質疑提出辯解〉,《清華學報》新44卷第3期,2014年9月。
康特,〈虛假當念之時間構造——以天臺宗與華嚴宗為主〉,《臺大佛學研究》第16期,2008年12月。
許冠三,〈王船山的宇宙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18期第10卷上冊,1979年。
莊耀郎,〈郭象《莊子注》的性分論〉,《中國詮釋學》第5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章錫,〈從王船山「兩端一致論」考察《小戴禮記》教育觀〉,《揭諦》第5期2003年6月。
陳贇,〈自然與天道:船山哲學中的「終極無為宇宙觀」〉,《哲學與文化》第48卷第9期,2021年9月。
黃冠閔,〈試論畢來德的莊子詮釋:一個現象學的批判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
黃冠閔,〈寂寞的獨體與記憶共同體:牟宗三《五十自述》中的生命修辭〉,《臺大文史哲學報》87期,2017年8月。
楊祖漢,〈比較牟宗三先生對天臺圓教及郭象玄學的詮釋〉,《新亞學報》第28期,2010年3月。
楊儒賓,〈理學論述的「自然」概念〉,楊儒賓編,《自然概念史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詹康,〈莊子道生、自生說析評〉,《國學學刊》,2014年第2期。
劉人鵬,〈遊牧主體:《莊子》的用言方式與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8年3月。
劉滄龍,〈身體、隱喻與轉化的力量——論莊子的兩種身體、兩種思維〉,《清華學報》44卷2期,2014年6月。
謝如柏,〈郭象的無心與忘境之說〉,《漢學研究》第30卷第4期,2012年12月。
謝如柏,〈聖人無跡——郭象跡冥觀之鏡像詮釋〉,《成大中文學報》第70期2020年9月。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
四、 學位論文(按照姓氏筆畫排序)
周雅清,《莊子哲學詮釋的轉折——從先秦到隋唐階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賴志銘,《「予物逍遙」——船山〈莊子解〉展現的外王之道》,國立中央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五、 電子資源
[隋]釋智顗,《摩訶止觀》卷2,《大正藏》冊46,CBETA, T46.
[隋]釋智顗,《金光明經玄義》卷1,《大正藏》第39冊,CBETA, T39.
[後秦]釋僧肇,《肇論.不真空論》,《大正藏》冊45, CBETA, T45.